• 我的订阅
  • 健康

今年诺贝尔科学奖为何看重研究的实用意义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10-06 00:11: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北京青年报

非常视点

今年诺贝尔科学奖为何看重研究的实用意义

张田勘

2023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物理学奖、化学奖都已公布。从这三项诺贝尔科学奖的内容可以看到,今年诺贝尔科学奖最大的特点是看重研究的实用意义。

生理学或医学奖表彰在核苷碱基修饰方面的发现,实际上是奖励信使核糖核酸(mRNA)的应用。尤其是在新冠肺炎大流行时,研究人员利用mRNA快速研发出安全有效的mRNA新冠疫苗,即核酸疫苗,帮助人类战胜了新冠肺炎。

物理学奖是奖励为研究物质中的电子动力学而产生阿秒光脉冲的实验方法。阿秒光脉冲让人类观察原子和电子等极微小物质的运动成为现实,因此可以让人看到分子的解离过程和控制、分子的振动和转动与超快电子运动的耦合等,这对研发新的药物、电子产品具有特别实用的意义。

化学奖是表彰“发现合成量子点”的贡献,而量子点的发现和应用能让更多的人看上色彩绚丽而又明亮的彩电,当然还有电脑和手机上的五彩屏幕,以及用多色光照亮的绚丽多姿、流光溢彩的夜晚。

在过去,诺贝尔科学奖给人的印象是,大部分奖励都是基础研究成果,而实用技术成果少于基础研究。原因在于,在人们的认识中,基础研究是实用科技成果之母,先有了基础研究,才会有无数的实用成果。

瑞典生理学家本特·萨米埃尔松发现了花生四烯酸如何与氧结合形成前列腺素,并识别了其他几种前列腺素,基于“前列腺素和相关生物活性物质的发现”,与另二名科学家获得198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他认为,基础研究非常重要,没有基础研究,就没有可转化的东西。

这个理解放在今年的诺贝尔科学奖上来说,也是成立的。尽管表面上今年的诺贝尔科学奖偏重于实用研究,但实际上这些成果是建立在基础研究之上的,而且都跨越了几十年甚至百年的历史。

mRNA新冠疫苗的研发成功是建立在对核酸,包括对DNA、RNA漫长的研究之上。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提出并证明DNA双螺旋模型,1958年,克里克提出“中心法则”,阐明了生物是如何通过遗传信息产生蛋白质的——首先是以DNA为模板,通过转录产生RNA,然后以mRNA为模板,通过翻译产生蛋白质,而蛋白质是生物学功能的直接执行者。病毒也是通过把自己的RNA注入人体细胞,在人体细胞复制和产生蛋白质。因而,新冠mRNA疫苗就是将含有编码抗原蛋白的mRNA导入人体,直接进行翻译形成抗原,从而诱导肌体产生免疫应答。

同样,激光脉冲从1960年的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到1966年获得约37皮秒的激光脉冲,再到1981年的90飞秒的超短光脉冲,再到2001年的650 阿秒的脉冲,以及2008年的80 阿秒脉冲,都是理论和实践的不断磨合和交替检验。此外,1981年,阿列克谢最早发现了“量子点”的基本原理,到21世纪,这一原理和技术还在不断突破新的领域,让合成量子点在今天照亮了无数的电脑和电视屏幕。

除了基础理论和长期研发的支撑外,今年的三项诺贝尔科学奖还提醒我们,一项有意义的科学研究在一开始可能会被人们误解、曲解,甚至被认定无用。然而,随着研究成果越来越丰富,技术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人们也就能够渐渐理解科学研究真正的意义和价值。今年的诺贝尔三项科学奖颁发给实用技术成果,既是对相关科学家辛勤付出与长期坚持的肯定,也是用另一种方式向大众传播科学理念。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06 0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美国两科学家获2024诺贝尔医学奖 获奖成果曾遭哈佛忽视
当地时间10月7日,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宣布,将202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科学家维克托·安布罗斯(Victor Ambros)和加里·鲁夫昆(Gary Ruvkun)
2024-10-08 15:07:00
继物理学奖颁给气象学专家、文学奖颁给歌手之后,诺贝尔奖又一次“爆冷”!瑞典皇家科学院当地时间10月8日宣布,将202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约翰·霍普菲尔德(John J
2024-10-09 13:27:00
10月8日,202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公布,颁给了美国新泽西州普林斯顿大学的约翰·霍普菲尔德和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杰弗里·辛顿,以表彰他们在人工神经网络实现机器学习的基础发现和发明。
2024-10-08 20:33:00
推动人工神经网络实现机器学习
10月8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的202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公布现场,屏幕显示奖项得主美国科学家约翰·霍普菲尔德和加拿大科学家杰弗里·欣顿。瑞典皇家科学院8日宣布,将2024年诺贝
2024-10-09 08:57:00
人误入强磁场会如何?科学家用一只青蛙得到答案,获搞笑诺贝尔奖
...,结果得到了“反重力青蛙”。也因此,他获得了“搞笑诺贝尔奖”。这位科学家叫做安德烈·海姆,因为他率先剥离出石墨烯,并对其进行了开创性研究,他也因此被誉为石墨烯之父,并获得了诺
2024-04-03 11:38:00
向突破认知的新发现致敬:202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揭晓
...新网10月3日电(陈彩霞) 瑞典皇家科学院3日宣布,将202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皮埃尔·阿戈斯蒂尼 (Pierre Agostini)
2023-10-03 18:39:00
瑞典皇家科学院10月8日宣布,将202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两位人工智能先驱——美国科学家约翰·霍普菲尔德和加拿大科学家杰弗里·辛顿,表彰他们在使用人工神经网络进行机器学习的基础
2024-10-09 01:04:00
本文转自:中国科学报本报讯 10月2日至4日,2023年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相继揭晓。10月2日,202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卡塔琳·考里科(Katalin Karikó)和德鲁·韦斯曼(Drew Weissman)
2023-10-09 06:09:00
它又“杀疯了”!网友调侃:物理学不存在了
“谢天谢地,昨晚的诺贝尔文学奖没颁给ChatGPT”“下一步,经济学奖给黄仁勋,格莱美给Suno,奥斯卡给Sora”……一片调侃声背后,是学界几乎没人预料到的情况—— 今年的三个
2024-10-12 13:58: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太和夜话 | 十年“腹腔重担”,一朝卸下!61岁阿姨在太和医院重获生命轻盈
听众朋友,晚上好。这里是十堰广播电台晚间节目《太和夜话》,我是文艺。当城市的灯火次第亮起,有一个关于生命接力的故事,正在太和医院的深夜悄然上演
2025-11-05 18:03:00
敏感肌用什么洗面奶温和不刺激?适合男生用的洗面奶推荐
《2025中国皮肤健康产业白皮书》(中国皮肤科协会与某电商平台联合发布)最新数据显示,我国敏感肌人群已达2.5亿,其中男性占比40%
2025-11-05 11:41:00
告别色斑用什么产品好?2025年十大祛斑品牌测评
每天早上化妆时,看着镜子里那些顽固的色斑和暗沉,费尽心思用粉底遮盖,可一到下午阳光直射下,斑点又隐隐浮现,脸颊和额头就像打了一层灰蒙蒙的滤镜
2025-11-05 11:41:00
四川友谊医院王小辉医生:舌癌临床表现与转移特点
舌癌作为头颈部常见恶性肿瘤,早期症状多样易被忽视,晚期则侵犯范围广、转移风险高,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四川友谊医院肿瘤科王小辉主任凭借其在头颈部肿瘤领域的丰富诊疗经验
2025-11-05 11:43:00
强效防晒、温和护肤的高口碑防晒霜推荐
据《2025中国皮肤健康与防晒市场调研白皮书》(中国皮肤科协会与美容科学研究中心联合发布,样本量n=9800)显示,18-40岁人群中因防晒不足导致的色斑发生率达48
2025-11-05 11:44:00
什么产品淡化纹路好?分类型选对成分更高效
换季时眼周细纹卡粉、穿低领衣显颈纹、产后妊娠纹难遮挡。这些纹路困扰着不少人,大家挑选淡化产品时总犯愁:到底什么产品淡化纹路效果好
2025-11-05 11:44:00
控油洗面奶如何选择?十大好用的油皮洗面奶推荐
油性肌肤总被“洗后快油”的问题困扰。其实油皮的核心问题是“皮脂腺活跃、毛孔堵塞、皮肤屏障弱”,只有精准解决这三点,才能真正实现长效清爽
2025-11-05 11:44:00
什么品牌的护手霜比较好:排名第一的护手霜是哪款?
针对干燥、粗糙、裂纹、老化等手部核心问题,护手霜的成分配方并非简单叠加,而是基于皮肤生理学与分子生物学设计的精准方案——以下从机制拆解
2025-11-05 11:44:00
7款抗皱紧致眼霜推荐:分型护理眼周衰老难题
《2025 眼周肌肤老化修护临床指南》由牛津大学医学院皮肤研究中心、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301 医院)皮肤科联合发布
2025-11-05 11:45:00
哪款眼霜性价比高?几款值得购买的国货眼霜推荐
最新调研显示,全球18-45岁人群中,约90%面临眼周肌肤问题,其中68%受黑眼圈困扰(血管型占41%、色素型37%)
2025-11-05 11:45:00
去头痒、头屑选择哪款洗发水?2025年精选几款控油去屑洗发水推荐
头痒、头皮屑多,加上出油扁塌,成了许多人日常护发的共同困扰——早上精心清洗后头皮清爽,到了下午就忍不住抓挠,肩头落满白屑
2025-11-05 11:45:00
央视网主持人走进英氏米粉高效安全生产车间,“101方针”筑安全防线,“五共体系”推产业升级
2025年10月21日14:00,央视网《超级工厂》栏目走进英氏,在主持人常婷的带领下,千万观众跟随直播镜头深入英氏浏阳超级工厂
2025-11-05 11:46:00
无菌操作三部曲:每个环节都不能少
在医疗环境中,无菌操作是保障患者安全、防止院内感染的重要基石。清洗、消毒、灭菌这三步在医护人员日常工作中极为重要,每一步都不可或缺
2025-11-05 06:42:00
血液透析患者贫血管理:走出阴霾,重焕生机
血液透析患者常常会感到疲惫、乏力,稍做活动就气喘吁吁,这些症状大多与贫血有关。贫血就像隐藏在身体里的“小怪兽”,悄悄影响着生活质量与透析效果
2025-11-05 06:42:00
成年男性贫血:不容忽视的健康警示与系统性诊疗路径
在临床实践中,贫血常被公众误认为是女性的“专利”。这种观念源于女性存在周期性的生理失血,使得育龄期女性贫血的发生率相对较高
2025-11-05 06: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