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今年诺贝尔科学奖为何看重研究的实用意义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10-06 00:11: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北京青年报

非常视点

今年诺贝尔科学奖为何看重研究的实用意义

张田勘

2023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物理学奖、化学奖都已公布。从这三项诺贝尔科学奖的内容可以看到,今年诺贝尔科学奖最大的特点是看重研究的实用意义。

生理学或医学奖表彰在核苷碱基修饰方面的发现,实际上是奖励信使核糖核酸(mRNA)的应用。尤其是在新冠肺炎大流行时,研究人员利用mRNA快速研发出安全有效的mRNA新冠疫苗,即核酸疫苗,帮助人类战胜了新冠肺炎。

物理学奖是奖励为研究物质中的电子动力学而产生阿秒光脉冲的实验方法。阿秒光脉冲让人类观察原子和电子等极微小物质的运动成为现实,因此可以让人看到分子的解离过程和控制、分子的振动和转动与超快电子运动的耦合等,这对研发新的药物、电子产品具有特别实用的意义。

化学奖是表彰“发现合成量子点”的贡献,而量子点的发现和应用能让更多的人看上色彩绚丽而又明亮的彩电,当然还有电脑和手机上的五彩屏幕,以及用多色光照亮的绚丽多姿、流光溢彩的夜晚。

在过去,诺贝尔科学奖给人的印象是,大部分奖励都是基础研究成果,而实用技术成果少于基础研究。原因在于,在人们的认识中,基础研究是实用科技成果之母,先有了基础研究,才会有无数的实用成果。

瑞典生理学家本特·萨米埃尔松发现了花生四烯酸如何与氧结合形成前列腺素,并识别了其他几种前列腺素,基于“前列腺素和相关生物活性物质的发现”,与另二名科学家获得198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他认为,基础研究非常重要,没有基础研究,就没有可转化的东西。

这个理解放在今年的诺贝尔科学奖上来说,也是成立的。尽管表面上今年的诺贝尔科学奖偏重于实用研究,但实际上这些成果是建立在基础研究之上的,而且都跨越了几十年甚至百年的历史。

mRNA新冠疫苗的研发成功是建立在对核酸,包括对DNA、RNA漫长的研究之上。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提出并证明DNA双螺旋模型,1958年,克里克提出“中心法则”,阐明了生物是如何通过遗传信息产生蛋白质的——首先是以DNA为模板,通过转录产生RNA,然后以mRNA为模板,通过翻译产生蛋白质,而蛋白质是生物学功能的直接执行者。病毒也是通过把自己的RNA注入人体细胞,在人体细胞复制和产生蛋白质。因而,新冠mRNA疫苗就是将含有编码抗原蛋白的mRNA导入人体,直接进行翻译形成抗原,从而诱导肌体产生免疫应答。

同样,激光脉冲从1960年的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到1966年获得约37皮秒的激光脉冲,再到1981年的90飞秒的超短光脉冲,再到2001年的650 阿秒的脉冲,以及2008年的80 阿秒脉冲,都是理论和实践的不断磨合和交替检验。此外,1981年,阿列克谢最早发现了“量子点”的基本原理,到21世纪,这一原理和技术还在不断突破新的领域,让合成量子点在今天照亮了无数的电脑和电视屏幕。

除了基础理论和长期研发的支撑外,今年的三项诺贝尔科学奖还提醒我们,一项有意义的科学研究在一开始可能会被人们误解、曲解,甚至被认定无用。然而,随着研究成果越来越丰富,技术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人们也就能够渐渐理解科学研究真正的意义和价值。今年的诺贝尔三项科学奖颁发给实用技术成果,既是对相关科学家辛勤付出与长期坚持的肯定,也是用另一种方式向大众传播科学理念。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06 0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美国两科学家获2024诺贝尔医学奖 获奖成果曾遭哈佛忽视
当地时间10月7日,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宣布,将202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科学家维克托·安布罗斯(Victor Ambros)和加里·鲁夫昆(Gary Ruvkun)
2024-10-08 15:07:00
继物理学奖颁给气象学专家、文学奖颁给歌手之后,诺贝尔奖又一次“爆冷”!瑞典皇家科学院当地时间10月8日宣布,将202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约翰·霍普菲尔德(John J
2024-10-09 13:27:00
10月8日,202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公布,颁给了美国新泽西州普林斯顿大学的约翰·霍普菲尔德和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杰弗里·辛顿,以表彰他们在人工神经网络实现机器学习的基础发现和发明。
2024-10-08 20:33:00
推动人工神经网络实现机器学习
10月8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的202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公布现场,屏幕显示奖项得主美国科学家约翰·霍普菲尔德和加拿大科学家杰弗里·欣顿。瑞典皇家科学院8日宣布,将2024年诺贝
2024-10-09 08:57:00
人误入强磁场会如何?科学家用一只青蛙得到答案,获搞笑诺贝尔奖
...,结果得到了“反重力青蛙”。也因此,他获得了“搞笑诺贝尔奖”。这位科学家叫做安德烈·海姆,因为他率先剥离出石墨烯,并对其进行了开创性研究,他也因此被誉为石墨烯之父,并获得了诺
2024-04-03 11:38:00
向突破认知的新发现致敬:202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揭晓
...新网10月3日电(陈彩霞) 瑞典皇家科学院3日宣布,将202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皮埃尔·阿戈斯蒂尼 (Pierre Agostini)
2023-10-03 18:39:00
瑞典皇家科学院10月8日宣布,将202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两位人工智能先驱——美国科学家约翰·霍普菲尔德和加拿大科学家杰弗里·辛顿,表彰他们在使用人工神经网络进行机器学习的基础
2024-10-09 01:04:00
本文转自:中国科学报本报讯 10月2日至4日,2023年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相继揭晓。10月2日,202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卡塔琳·考里科(Katalin Karikó)和德鲁·韦斯曼(Drew Weissman)
2023-10-09 06:09:00
它又“杀疯了”!网友调侃:物理学不存在了
“谢天谢地,昨晚的诺贝尔文学奖没颁给ChatGPT”“下一步,经济学奖给黄仁勋,格莱美给Suno,奥斯卡给Sora”……一片调侃声背后,是学界几乎没人预料到的情况—— 今年的三个
2024-10-12 13:58: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国庆出行必看!做好呼吸道防护,旅途少烦恼
国庆长假,是一年中难得的出门畅游好时光。无论是奔赴远方的名山大川,还是打卡周边的小众景点,都承载着人们对美好旅途的期待
2025-09-30 10:37:00
中华中医药学会于娟科普工作室科普大讲堂暨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全国科普月 “杏林科普·健康齐鲁”中医药健康宣教活动顺利举办
在首个全国科普月的浓厚氛围中,2025年9月28日,山东省中医院千佛山院区华佗楼一楼学术报告厅里掌声阵阵。“中华中医药学会于娟科普工作室”负责人
2025-09-30 10:43:00
国庆出行遇健康“小插曲”?8个锦囊为您出行保驾护航
鲁网9月30日讯(记者 魏萱 通讯员 李成修 王婧)国庆假期将至,不少市民已规划好行程,准备畅游山水。然而,旅途中晕车
2025-09-30 10:43:00
中医进万家,健康零距离 —— 成都海大中医罗程主任 9.20 健康走访
2025 年 9 月 20 日,初秋的广安乍暖还寒,成都海大中医肿瘤医院罗程主任率领医务团队驱车跨越城市,开启了 “中医进万家
2025-09-30 11:19:00
欢聚时光,健康不打烊!这份血脂健康指南请收好
中秋遇国庆,双节同庆的日子里,阖家团圆的家宴、走亲访友的聚餐、旅行途中的美食……处处都是舌尖的享受。但对于关注血脂健康的朋友来说
2025-09-30 11:19:00
给每一位关注血糖健康的暖心帖:国庆假期血糖管理注意四点
国庆中秋双节同庆,欢乐与团圆是这个假期的主题!放松身心、享受美食、与亲友相聚,都是假期的美好所在。但对于关注血糖健康的朋友来说
2025-09-30 11:22:00
四川友谊医院肿瘤科石辉兵运用先进放疗技术实现多灶肿瘤协同治疗
近日,四川友谊医院肿瘤科石辉兵主任成功为一名同时患有鼻咽癌和早期肺癌的患者完成放射治疗、控制肿瘤进程,展现出该院在复杂多灶肿瘤综合治疗方面的技术实力与诊疗优势
2025-09-30 11:22:00
国庆中秋小长假:给青少年一次心灵解压的机会
青少年抑郁问题近年来逐渐进入公众视野,假期这一特殊节点,更需留意他们的情绪变化。本文将带大家深入了解“青少年抑郁”,借助国庆中秋小长假开启守护青少年心理健康之旅
2025-09-30 11:22:00
2025年保肝护肝产品口碑推荐,十大产品成分与功效对比实测
现在的年轻人谁不熬夜,相信就连老人也抱着手机刷到半夜,网购的便利让大家尝到了来自各地美食,其中重油重辣的不在少数,吃的时候开心
2025-09-30 12:31:00
哪些部位吸脂效果更好?厦门美莱吸脂塑形享福利满减
在追求理想身材的道路上,吸脂手术无疑是众多爱美人士的热门选择。然而,吸脂并非在身体的任何部位都能取得理想的效果,不同部位的脂肪分布
2025-09-30 12:33:00
遇见铁门关④|幸福路上“梨”不开你
遇见铁门关④|幸福路上“梨”不开你
2025-09-30 13:55:00
想让假期状态满分?从一夜安睡开始!“先安神再助眠”是关键
期待已久的中秋国庆长假近在眼前,心早已飞向远方的山海与美食!一次尽兴的旅行,不仅需要精彩的行程,更离不开高质量的睡眠作为“充电站”
2025-09-30 14:20:00
2025国际旅行健康大会在京举办 中外专家共商构建全球旅行健康共同体
9月26日至27日,以“创新引领,健康护航——构建高质量全球旅行健康共同体”为主题的2025国际旅行健康大会在北京成功举办
2025-09-30 14:20:00
认识过敏,从容应对!别让“小敏感”打乱生活节奏
鲁网9月30日讯(记者 魏萱 通讯员 李成修 马瑾)春风拂面时,有人却被涕泪交加缠上;美食上桌时,有人却因红疹频发难享口福……如果你也常遇这些场景
2025-09-30 15:32:00
纳雍县:干部下沉一线践初心
2024年以来,毕节市纳雍县创新探索“县乡村组户人”工作思路,推动乡镇(街道)落实片区工作“村为主”机制,构建起权责清晰
2025-09-30 16:5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