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际

有风来丨诺贝尔物理学奖爆冷背后:物理学无处不在

类别:国际 发布时间:2024-10-09 13:27:00 来源:杭州网

继物理学奖颁给气象学专家、文学奖颁给歌手之后,诺贝尔奖又一次“爆冷”!

瑞典皇家科学院当地时间10月8日宣布,将202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约翰·霍普菲尔德(John J. Hopfield)和杰弗里·辛顿(Geoffrey Hinton),表彰他们在使用人工神经网络进行机器学习的基础性发现和发明。

记者收看了直播。当电话拨给杰弗里·辛顿通报喜讯时,这位2018年图灵奖得主,用极度平静的语气,说出了一句“完全没有想到自己能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和杰弗里·辛顿一样“没有想到”的,还有浙江大学人工智能研究所所长吴飞。电话那头,他首先的感叹是:“虽然说到底,人工智能是以机器为载体来实现人类某一方面行为,本质上是刻画包含物理世界(以及生命等其他世界)的复杂信息系统。不过,我现在都没反应过来,诺贝尔物理学奖居然颁给了人工智能。”

而对于一个从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求是物理班毕业后,转入AI领域创业的年轻科研人来说,感觉又有点不一样。麻省理工化学系博士、科技公司深度原理创始人兼CTO段辰儒表示:“诺贝尔奖是科学界最高荣誉。人工智能能获得诺贝尔奖的肯定,对我们AI for science(指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来辅助科学研究)从业者来说是一个振奋的消息。要知道2000年以前,人工智能还被人们普遍认为算不上科学。”

要充分理解两个人的复杂情感,需要回到这次诺奖本身——人工智能。

当代物理学大体上可以分为四个主要分支:高能物理学、天文(宇宙)物理学、原子分子和光学物理学,以及凝聚态物理学。

这两位新晋诺奖得主的研究领域,不属于以上任何——他们是人工智能领域的奠基人。

当我们今天谈论人工智能时,通常指的是使用神经网络进行机器学习。这项技术最初是受到生物学——也就是大脑结构的启发。大多数现代人工智能基于一种称为人工神经网络的技术,模拟了大脑中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在人工智能中,神经元由节点表示,这些节点通过可以变弱或变强的连接相互影响,从而使神经网络够随着时间的推移学习。

科学,就是不断突破常规,跨越想象。设立奖项的诺贝尔去世时,是1896年。那年,他没有预见到计算机科学的突飞猛进,以及数十年后,开启的那一场技术大爆炸。

吴飞告诉记者,关于神经网络的提出,可以追溯到上世纪40年代。1943年,神经科学家沃伦(Warren McCulloch)和逻辑学家沃尔特·皮兹(Walter Pitts)合作提出了以他们名字命名的“MCP神经元”模型。“这相当于研究清楚了脑区单个神经元的活动情况,两位学者当时喊出了历史的最强音:在科学史上,我们第一次知道了我们是怎么知道的。”

不过,从严格意义上说,到这一步,我们还无法解释千亿个神经元所构成大脑是如何具体活动的。

直到1982年,本届诺贝尔奖得主之一的约翰·霍普菲尔德,创造了一种“霍普菲尔德模型”人工神经元网络模型,试图用他的物理学背景,来探索分子生物学的理论问题。

吴飞进一步解释:“虽然单个MCP神经元所做事情可以用数学物理方程刻画,一眼就能看明白,但是成千上万个神经元连接起来之后,量变引起质变、多者异也。约翰·霍普菲尔德把众多神经元联系到一起,形成了神经网络,开启了人们对大脑计算过程的研究,推动了计算神经科学的发展,也为另一个诺奖得主杰弗里·辛顿提出‘深度学习’概念打下基础。”

几乎前后脚,杰弗里·辛顿的研究是建立在“霍普菲尔德模型”之上的。当时杰弗里·辛顿在卡内基梅隆大学工作,他想知道机器是否可以学习,是否可以与人类类似的方式处理信息。随后,他的研究帮助启动了当前机器学习的爆炸性发展,为谷歌、微软、IBM等科技巨头开发语音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应用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所以,到这里,我们可以认为,没有物理学知识,或许“深度学习”概念就无法萌发。而当信息技术发展到现在,人工智能正在与物理学,乃至化学、生物学等更多学科产生千丝万缕的联系。

物理学也被称为“自然哲学”。从最广泛的意义上来说,即是研究大自然现象及规律的学问。“世界是个复杂系统,我们需要用人工智能去模拟刻画和计算这个世界、理解这个世界,从而找到和这个世界相处的‘最优解’。”吴飞举例,用人工智能去模拟核聚变造一个“人造太阳”探索能源解决方案,或是去模拟台风路径来帮助人们避险自然灾害,都是“AI for science”“AI for all”的例子。

在这种意义上,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桂冠加冕于两位人工智能领域大拿,不仅是对他们个人成就的至高肯定,也无疑将进一步推动科研界对人工智能基础理论的探索,鼓励跨学科合作。

吴飞告诉记者,浙江大学设有全国高校首个人工智能交叉学科,今年6月发布《大学生人工智能素养红皮书》,希望所有学生了解人工智能、使用人工智能、创新人工智能、恪守人与人造物关系,并在2024年9月启用的新课程大纲中,将人工智能通识课程列入全校本科生的必修课程,构建了从本科生到研究生的“人工智能”及“智能+”人才培养完整体系。

此外,段辰儒和记者补充了另一个概念——Science of AI。“诺奖花落人工智能,相当于认可了人工智能和物理之间的有机互动。这敦促我们用物理学知识来理解AI、打造AI,从而建立更精准的模型,而这些AI模型可以反过来帮助我们更好的探索科学。”

要知道,量子计算的原理对于开发更快速、高效的计算方法具有指导意义;光学系统的性质可以启发新型的神经网络架构设计……通过深入理解物理背后的数学和概念,我们可以改进和创新AI算法,提升其性能,为“AI for science”做出更好的服务。

眼下,人工智能的应用,早就远远超越刻板印象中和ChatGPT的一答一问——

奖项揭晓现场,诺贝尔物理学奖委员会主席艾伦·穆恩斯(Ellen Moons)表示:“诺贝尔奖得主的工作已经产生了巨大的效益。在物理学中,我们把人工神经网络应用于广泛的领域,比如开发具有特定性能的新材料。”

和诺贝尔奖“距离最近”的例子,大约就是刚刚成功融资3000万美元的一家名为CuspAI的欧洲公司。其顾问,便是杰弗里·辛顿。CuspAI 的平台就像是材料的搜索引擎,可以快速评估大量的新结构。这家公司正在致力于寻找一种环保材料,能应对对气候变化和其他全球挑战。

你瞧,科学来从不是孤立的。

人类的奋斗也不是孤立的。康奈尔大学教授弗兰克·罗森布拉特(Frank Rosenblatt)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了神经网络的雏形“感知机(perceptron)”模型,后在一次划船事故中去世,未能见证神经网络的崛起。而此刻,在前赴后继的科学家们努力下,时代已来。

这时,对这次诺奖感到意外的我们与其感叹:物理学不存在了?

不如感慨:物理学,无处不在。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0-09 14:45:0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它又“杀疯了”!网友调侃:物理学不存在了
...诺贝尔科学奖项中,两项竟都“爆冷”颁给AI!10月8号,诺贝尔物理学奖花落机器学习领域,颁给了两位AI先驱,以表彰他们在利用人工神经网络实现机器学习的奠基性发明
2024-10-12 13:58:00
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的AI教父辛顿:曾在谷歌工作十年,提醒AI或威胁人类生存
“AI(人工智能)教父”、神经网络领域大牛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约翰·霍普菲尔德(John J. Hopfield)和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杰弗里·辛顿(Geoffrey E
2024-10-09 03:28:00
向突破认知的新发现致敬:202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揭晓
...新网10月3日电(陈彩霞) 瑞典皇家科学院3日宣布,将202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皮埃尔·阿戈斯蒂尼 (Pierre Agostini)
2023-10-03 18:39:00
本文转自:中华读书报新书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新视角解读量子物理本报讯 202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安东·蔡林格《光子之舞:爱因斯坦,量子纠缠和量子隐形传态》由中信出版集团引进出版。
2024-03-19 16:42:00
202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颁布
202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颁布 【202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颁布】当地时间10月3日,瑞典皇家科学院3日宣布,将202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皮埃尔·阿戈斯蒂尼(Pierre Agostini)
2023-10-03 18:58:00
1998年一位老人去世,我们欠他一句感谢,物理界欠他一个诺贝尔奖
前诺贝尔物理学奖委员主任爱克斯朋说:“他在世界物理学家心中是实实在在的诺贝尔奖得主。”诺贝尔奖得主李政道也说:“他本来应该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中国人!只是因为当时别人的错
2023-01-01 13:00:00
《奥本海默》背后,藏着一位华人女科学家
...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理论,杨振宁和李政道共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海内外华人都为他们感到骄傲。● 1957年李政道(中)和杨振宁(左一)获得诺贝尔奖然而,大多数国人有所不知的
2023-09-05 09:22:00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去世 张朝阳悼念:巨星陨落
快科技8月5日消息,据媒体报道,著名华人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于美国时间8月4日在旧金山去世,享年98岁。搜狐创始人张朝阳发博悼念:巨星陨落,李政道先生走好。据了解
2024-08-05 19:08:00
10月8日,202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公布,颁给了美国新泽西州普林斯顿大学的约翰·霍普菲尔德和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杰弗里·辛顿,以表彰他们在人工神经网络实现机器学习的基础发现和发明。
2024-10-08 20:33:00
更多关于国际的资讯:
近日,外国网友在TikTok上热议中国国庆假期,惊讶于中国的车流和人流量,直呼:太疯狂了!"It's so crazy
2025-10-07 23:58:00
据美国地质调查局地震信息网消息,格林尼治时间7日11时5分(北京时间7日19时5分),巴布亚新几内亚莱城附近发生6.6级地震,震源深度99.4公里。来源 新华社编辑 杨羽二审 杨
2025-10-08 01:31:00
全球最大冰山正在加速解体
近40年前从南极冰架断裂后,代号“A23a”的冰山长期位居世界“巨无霸”冰山榜首。然而,相关信息显示这座冰山正在迅速解体
2025-10-06 20:54:00
澳大利亚悉尼发生无差别枪击事件 至少20人受伤
澳大利亚悉尼5日晚发生一起无差别枪击事件,包括枪手在内已有至少20人受伤,多辆车辆受损。据澳大利亚广播公司报道,当地时间5日晚
2025-10-06 19:20:00
朝鲜武器装备展览会“国防发展-2025”于10月4日在首都平壤开幕,朝鲜劳动党总书记、国务委员长金正恩出席开幕式并讲话
2025-10-05 13:36:00
国庆中秋假期好去处!鼓岭中美青少年交流营地柱岗顶营区开营啦!
2025-10-04 19:19:00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3日就墨西哥近日连续对我国发起多起反倾销调查答记者问时表示,中方坚决反对损害中方正当权益的保护主义行为
2025-10-04 02:11:00
记者当地时间10月2日获悉,韩国法院驳回尹锡悦保释申请,继续拘押。来源 央视新闻编辑 徐然二审 杨韬三审 刘丹
2025-10-02 17:56:00
央视《中国新闻》10月2日关注福州:福州港新增“一带一路”中东直航新航线。
2025-10-02 22:36:00
中华美国侨社庆国庆贺中秋暨新职员就职联欢晚会在纽约举办
中华美国侨社职员合影9月26日,中华美国侨社在纽约隆重举办晚会,同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中秋佳节,并举行新职员就职仪式
2025-10-02 20:04:00
国庆中秋长假到来前夕,阿里高德全球化打车服务再增14国,且首次进驻东南亚、南美洲和非洲,分别是东南亚的泰国、马来西亚,南美洲的厄瓜多尔
2025-10-01 10:55:00
国庆、中秋假期将至,中国驻美国使馆提醒计划赴美中国旅客及在美中国公民注意出行安全,做足行前准备、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平平安安外出
2025-09-30 09:28:00
2025“亲情中华·全球华侨华人音乐会”精彩感言合集责编:秦雅楠、王珊宁
2025-09-30 17:53:00
俄罗斯总统普京当地时间9月30日签署总统令,要求在俄罗斯被制裁的背景下,为“保障国家防御能力和安全”,缩短俄联邦财产私有化程序
2025-10-01 03:55:00
用一段旋律,牵起侨胞与祖(籍)国的思念;用一场演出,传递祖(籍)国对侨胞的牵挂;用一种情怀,凝聚全球华人共创未来的力量——2025“亲情中华·全球华侨华人音乐会”,以乐为桥,读懂
2025-09-29 16: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