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孙文丽 实习记者 马靓宇
12月26日,德州市召开德州市审计局“三审协同”工作开展情况新闻发布会,市审计局党组书记、局长、二级巡视员李淑华,市审计局三级高级主管赵国强,市审计局法规科科长、一级主管闰华君出席发布会,介绍市审计局三审协同工作开展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德州市审计局积极探索“构建集中统一、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审计监督体系”基层实践,建机制、优路径、强应用。推动国家审计、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以下简称“三审”)在审计计划、审计项目、组织资源、成果利用、审计整改等方面进行协同创新,构建以国家审计为主导、内部审计为辅助、社会审计为补充的“三审协同”工作新格局。2023年9月,在全国地方审计机关内部审计指导监督工作研讨班上作典型经验交流,引起强烈反响,得到省审计厅和市委主要领导的批示肯定,被省审计厅纳入2023年度改革创新事项,被市委改革办纳入2023年度全市十大集成改革创新事项。
经过一年多的探索实践,市审计局初步建立了相对完整的三审协同工作体系,三大审计监督主体的工作联系更加密切,工作步调更加一致,审计监督体系的监督合力日渐显现。党委审计委员会进一步强化党对内部审计的领导;由国家审计主导,实现了审计机关对内部审计业务工作的更加深入的指导和监督;调动社会审计力量紧跟审计工作主旋律,使整个审计监督体系工作方向更加明确,服务党和国家大局的主动性更强、契合度更高。同时,还促进了三审各自实现新的发展。三审协同工作以推动“国家审计向研究体制机制现代化转型”为导向,整合内部审计、社会审计资源力量开展基础性监督,促进国家审计集中精力聚焦重大政策、重大体制机制等开展研究,揭示问题、服务治理;以推动“内部审计质量规范向国家审计质量规范延伸”为导向,强化对内部审计数据、备案报告的分析应用,促进内部审计发挥“第一道防线”作用;以推动“社会审计监督重点向国家审计监督重点拓展”为导向,探索建立购买审计服务评价核查机制,促进社会审计在审计思路、审计目标、审计重点、审计标准等方面与国家审计相衔接,实现社会审计转型发展。
德州市审计局以“计划互联、业务互动、信息互通、成果互用、经验共享”为目标,创新建立三审协同工作机制,以《审前告知书》《项目协同告知书》《协同整改告知书》3个告知书为手段,打通审计计划、审计项目、组织资源、成果利用、审计整改5个协同路径,推动实现审前、审中、审后的三大审计主体贯通协同,打造审计全流程协同工作机制。
建立审前计划协同机制。创新实行“审前告知、内审前置”,实现国家审计计划与内部审计计划的统筹谋划。结合年度审计计划,提前3至5个月向被审计单位下达《审前告知书》,告知其在审计机关进点前,可以根据国家审计的工作目标调整内部审计计划,先行开展内部审计,并将内部审计报告和整改资料报送审计机关备案,对内部审计发现并整改的问题,审计机关不再反映。
建立审中项目协同机制。探索建立“双审计组”模式,实现审计项目协同。德城区在教体行业审计中,向被审计单位下达《项目协同告知书》,试点成立2个审计组(即区审计局审计组和教体局内部审计组,内部审计组由教体局内部审计人员和聘请社会审计人员组成)。由区审计局审计组主导并提供全程业务指导,2个审计组同步分工实施审计项目,在审计方案制定、发现问题定性和审计整改标准等方面保持一致。教体局内部审计组共发现合同管理、预决算等6大类68个问题,并指导督促“立行立改”56个问题,审计现场整改率达82.35%。今年以来,全市开展项目协同审计项目63个。
加强专业化审计组织资源协同。通过“以审带训”的方式,精准吸纳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人员参与国家审计项目。既为国家审计补充了力量,又为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培养了人才。今年以来,全市已在79个国家审计项目中,利用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力量197人次,在230个内部审计项目中,聘用社会审计力量625人次。
强化审计成果利用协同。在审计成果互相利用方面,通过三个“告知书”,让内审单位充分了解审计署11号令第4章尤其是第22条的规定:即内部审计发现并且已经纠正的问题,审计机关不再在审计报告中反映。消除内审单位顾虑,实现审计成果互通互用。今年以来,全市已在48个国家审计项目中,利用内部审计报告73份,241个内部审计发现并整改的问题未上审计报告。
建立审后整改协同机制。建立行业审计与系统整改工作机制,推送给没有接受审计的单位,对照问题开展内部审计自查自纠,并将审计结果和整改情况报审计机关备案,实现“审计一项、自查一批、整改一片”的目标。我们对审计发现的问题,按行业系统进行全面梳理、分类汇总。今年以来,全市已开展协同整改项目17个,150余家单位已完成内部审计和整改。
审计整改协同,既是上一轮协同工作的终点,又是下一轮协同工作的起点。由国家审计主导,将三审“点”上的审计成果转化为“面”上的系统治理,为系统性解决屡审屡犯问题创造了新的工作路径。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27 15:46:0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