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97岁印尼侨胞回漳浦寻根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4-22 07:38: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厦门日报

本报漳州讯 (特派记者 黄树金 通讯员 林惠卿)近日,旅居印尼雅加达的爱国华侨、97岁高龄的陈壬水先生,带着子孙四代回到祖地漳州市漳浦县马坪镇拜祖恳亲。陈壬水曾为家乡建设公益事业捐资达300多万元。

当天,陈壬水特地带子孙看了一块刻有“根”字的石碑。原来,四十年前,回家乡的陈壬水与同乡华侨在后康村祖祠边竖起了这块石碑。看到这些建筑物还在,坐着轮椅的陈壬水不禁落泪。他表示,祖地是他的根之所在,带着子孙四代回到家乡寻“根”,就是要让后辈们始终有慎终追远、爱国爱乡的情怀。

陈壬水1927年出生于马坪镇后康村。1948年,他随父母前往印尼定居,后来成为侨居地有名的华侨企业家。他多次回乡访问,支持家乡铺路造桥、兴建教学楼、卫生院,还在家乡办厂兴业。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22 0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赓续血脉亲缘 传承桑梓情怀
本文转自:闽南日报98岁印尼侨胞陈壬水携祖孙四代回漳浦祖地恳亲——赓续血脉亲缘 传承桑梓情怀◀陈壬水带领祖孙四代回乡寻根恳亲 ▼陈壬水在后康村祖祠边竖起的刻有“根”字的石碑
2024-04-27 03:55:00
长泰旅居印尼的知名侨领—甲必丹
本文转自:闽南日报长泰旅居印尼的知名侨领—甲必丹⊙郑阿忠 何露森 文/供图甲必丹张霈泽墓碑刻有祖籍“长泰小陂”字样 汤龙飞的墓碑刻有“春芳”“特授实任玛腰”字样 《荷属东印度概览
2024-03-31 02:06:00
...中国新闻网中新社雅加达1月16日电 (记者 林永传)中国驻印尼大使陆慷16日走访雅加达市内6户华侨家庭,了解侨胞的工作、生活和创业情况,并代表中国大使馆向6户华侨以及旅居印尼
2023-01-17 16:32:00
海外侨胞情牵家乡漳州发展:我愿为“桥”
...化重要发祥地。日本闽南文化交流协会会长柯玲娜是漳州漳浦人,长期在日本传承和弘扬闽南文化。此次回乡参会,她点赞家乡发达的路网交通,并就促进家乡教育均衡发展及人才培养建言。
2024-01-12 10:16:00
四海华侨归乡来 福建迎侨商“投资热”
...文化街区古色古香,人来人往的街区氤氲着烟火味。莆籍印尼侨领李文正在返乡期间,前往涵江区滨海新城、荔城区力宝金融中心、兴化府历史文化街区等多个项目,进行现场考察,并出席莆田学院
2023-05-05 14:48:00
闽南语也可以这么学 “家人的接纳,让‘漳州小吃’有了印尼味”
...的影响下,蒂娜开始了漳州小吃的研究和探索。“中国和印尼许多传统节庆是相同的,只是习俗和饮食口味有所不同。家人的接纳,也让我的‘漳州小吃’有了印尼味。”让蒂娜印象最深刻的漳州小
2023-08-25 04:26:00
“洋经理”在漳过年
...“小年”。当天,来漳参加年会的漳州科能电器有限公司印尼分公司的“洋经理”佑迪与几位外籍管理人员,在漳州市外办工作人员的陪同下逛古城、游花海,提前感受了一波热闹的春节气氛。在漳
2024-02-10 07:58:00
...日,世界福清同乡联谊会第九届主席团就职庆典大会暨中印尼“两国双园”推介会召开。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常委、外事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侨联顾问隋军,市委副书记、市长吴贤德出席并致辞;省侨
2024-04-03 01:07:00
千姿百味“粽”关情 闽南粽子里的传承交流融合故事
...的。“希望年轻一代继续传承和发扬传统习俗。”她说。印尼归侨二代刘瑞金一颗四角粽 混搭南洋味6月6日下午,同安竹坝的归侨二代刘瑞金经营的巴厘岛美食馆里,高压锅气阀转个不停,粽叶
2024-06-10 08:41: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循脉——中国画教育‘课徒稿’文献展”在浙江美术馆开幕
8月1日,“循脉——中国画教育‘课徒稿’文献展”在浙江美术馆开幕。作为国家艺术基金资助的传播交流推广项目,本次展览以中国画教育中的“课徒稿”为核心
2025-08-02 10:17:00
岁月流转,阳岐村的历史印记几经沧桑。一代代人的接力守护,古村迎来了它的光彩重生。
2025-08-02 12:17:00
我为家乡代言丨从万姓同根到红色基因,解码周口文化名片
大河网讯 什么可以成为一座城市的名片?7月31日—8月1日,“我为家乡代言”系列活动之“夏香满园”网络直播推介活动走进周口
2025-08-02 13:35:00
为进一步呈现杭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岳飞传说”“春秋岳王祭”的魅力,彰显爱国主义精神,每年岳王庙都会举办各种弘扬岳飞文化的相关活动
2025-08-02 07:43:00
青未了丨老兵
文 / 江天冷月辞父别母远离了故土家园摸爬滚打中牵着扯不断的思恋乡愁伴随壮怀激烈的军旅橄榄绿染透泣血的边关斑驳月影氤氲着永不寂寞的巡逻线秋风夏雨沧桑了原本娇嫩的容颜当离队的日子悄
2025-08-01 20:11:00
寻访东营老兵 ④ | 百岁老兵孙相法:从烽火战场到乡土守护
编者按:东营,这片渤海之滨的热土,不仅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宝藏,更沉淀着深厚的红色基因。他们中有亲历枪林弹雨、见证民族崛起的抗战老兵
2025-08-01 08:58:00
“八一”光荣榜!杭州282名官兵立功受奖!
去年以来,广大杭州籍官兵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强军思想,聚焦强军目标,献身强军实践,在国防战线上矢志打赢
2025-08-01 10:13:00
激荡八十年的山海回响 | 马石山——永不磨灭的丰碑
大众网记者郑云歌 仇艺畅 通讯员 张洁 威海报道马石山的轮廓,在胶东半岛的晨昏里静默了八十余载。在这里,山间的风,年复一年拂过青松
2025-08-01 11:03:00
文润黔山 名家开讲 | 知名哲学家黄勇揭示王阳明对当代道德心理学的贡献
黄勇教授讲座现场。孔学堂供图7月26日,由贵州省委宣传部主办、贵阳孔学堂文化传播中心承办的文润黔山——多彩贵州“四大文化工程”学术委员会名家讲座(第四期)在贵阳孔学堂举行
2025-08-01 16:36:00
八一 ②|乌蒙脊梁传家火:威宁姬家一门十二兵,代代功臣!
在贵州威宁海拔2200米的乌蒙脊梁上,有一个叫朝阳组的寨子,四十余户人家、二十一名子弟参军、八十八次立功受奖,被当地人自豪地称作“功臣村”
2025-08-01 17:39:00
鲁网8月1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来到位于汶上县城内东隅的文庙,— 汶上文庙约始建于唐天宝年间(742年-756年),史载
2025-08-01 18:25: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雨这么大,古代人原来这么避雨
近来暴雨频发,对现代人来说打雨伞、穿雨衣,避雨轻轻松松,没有合成材料的古人,该如何与暴雨过招?吉林省博物院收藏的《清杨晋风雨牧归图轴》
2025-08-01 19:13:00
山河铭记|皖南山间的抗日洪流:新四军在岩寺的诞生与出征
大皖新闻讯 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敌入侵持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牺牲最多的民族解放斗争,也是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斗争
2025-08-01 19:37:00
文史作家祁新龙新著《大秦长歌:一部两千年秦文明史》(三卷本)近日由上海三联书店出版。该书分《新生》《蓄势》《聚变》三部
2025-08-01 13:48:00
“宋嫂鱼羹”是杭州名菜,相传是南宋初年的宋嫂传下来的。我对宋嫂上心,源自一个雕塑。工作单位离西湖不远,得闲去湖边逛逛,常会经过环城西路圣塘闸旁的宋嫂雕塑
2025-08-01 13:4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