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半岛都市报
货车夫妻档一年20万公里、往返乌鲁木齐20多趟,年入十多万……
奔跑出来的幸福 文/图半岛全媒体记者孙桂东实习生李思佳
3600多公里,一天驾驶16个小时要走三天三夜,平均一年往返20多趟,8年跑了120余万公里……从2013年开始,老家吉林白山的大货车司机张同钢就来到了青岛,专门负责青岛至乌鲁木齐的货运配送。2016年,张同钢觉着雇一名司机太贵,便跟妻子商量两个人一起上车跑长途。一个月吃穿用住基本全在车上。为了多跑几趟,两口子一年也只回老家两趟。虽然辛苦一点,但一年下来也能挣个十多万。老张说,之所以这么拼,就是希望过几年儿子结婚时,能多帮衬一点,家里的老人晚年生活也可以更好一点。平凡的他们,用自己的勤奋和汗水,往幸福的终点站努力奔跑着……
为省钱,夫妻把“家”搬车上
如今,在大货车司机里流行起了“夫妻档”,今年49岁的大货车司机张同钢和妻子常巧玲就是典型的一对。
“省了雇司机的钱还有吃饭的钱,省的这些不就是赚到的吗,”张同钢说,从1996年开始他就学出驾照,在老家东北给别人当大货车司机。当时一个月能挣1000多元,后来到了2000多元。但是看到老板雇了两个司机挣大钱的时候,他默默给自己定了个目标:努力攒钱,买一辆属于自己的大货车。
张同钢说,干了五六年以后,他就借钱花了20多万买了一辆大货车。当时,正赶上物流行业的发展,那些年收入也还不错。当中,有几次来到青岛配货,认识了城阳一家物流公司的老板,觉着对方很不错,就开始跑青岛到乌鲁木齐的专线,这一干就是十多年。
单程3600公里,一个人开车非常累,他就雇了一名司机,一个月1万元左右。两个人轮流休息,汽车基本上不停下来,两天左右他们就能赶到目的地。到了乌鲁木齐卸完货以后,他们再寻找回程的货物,这样一个月能跑3个来回。“当时的运费比较高,如果愿意吃苦,一个月挣一两万没问题。”张同钢说。
虽然辛苦点,好在收益比较可观,这也导致不少人开始贷款买车进入到货运行业。只是,由此带来的却是货运行业的竞争激烈,运费价格开始下降。再加上油价也比较高,雇一名司机就不划算了。“当时孩子也大了,父母身体也还硬朗,就想着多挣点。”张同钢说,他们夫妻两个人一合计,直接把家搬到了货车上,两个人一起跑长途。
妻子常巧玲不能开车,所以他们一次路程要走三天三夜。这样算下来,他们一个月只能跑两个来回。张同钢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他跑一趟来回,除去油费、高速通行费,毛收入是1.5万元左右,“我们都是提前买好菜自己做,每次大概400元就能吃很好。如果去餐馆的话,最实惠的自助餐35元,光是吃饭一个月就得2000元左右。”
除去吃饭,大货车每年的保养、保险费用加起来就得5万左右,再加上折旧费等,平均到每个月就要七八千。张同钢如今的这辆长17.5米的车是去年贷款30多万,加上自己的钱,一共60万买的新车,每月光车贷就1.4万左右,要还24个月。“现在不算车贷,一个月也能余下不少,两个人一年挣十来万。如果再雇一名司机的话,那我就成了给司机打工了。”张同钢笑着说道。
为省时,做饭都得限时间
为了节省时间,张同钢夫妻一般只吃两顿饭,“凌晨5点多,在高速服务区睡醒后,我会先跑一段。然后,早晨9点左右,媳妇会把米饭先蒸好。最后找一个服务区停车做饭”。
“我们吃饭的时间就设定了40分钟,20多分钟做饭,”妻子常巧玲说,一到站就赶紧找出锅碗瓢盆,抓紧切菜做饭。炒菜也是以简单的青菜为主,比如炒土豆、炒芹菜等等,“基本上怎么简单怎么来。”用十几分钟的时间吃完饭,然后常巧玲就去快速刷碗洗锅,以最快的时间赶路。
从青岛到乌鲁木齐这条路,张同钢已经跑了快20年。不需要任何导航,就能清楚地知道大概还有多少距离到下一个服务区。“按照规定,四个小时左右就需要休息20分钟,这个是必须遵守的。”张同钢说,他们就这样停停歇歇,一直到晚上12点左右,他们才会找服务区休息。
“其实,下半夜是最困的时候,我一般不敢大意都会选择睡觉,”张同钢说,这些年在路上他们见过太多的悲剧。有些司机就是因为没有休息好,才酿成了不可挽回的悲剧,所以他对于休息比较在意,“我必须要保证有5个多小时的睡眠,才会重新出发。”张同钢坦言,开了这么多年的车,最不舒服的就是腰了,“我一天坐在那开16个小时,真是累,而且像我们这些老司机,没有一个腰是好的”。
怕堵车,最长能堵一天一夜
常巧玲说,刚开始跟车的时候还很兴奋,因为从青岛到乌鲁木齐,一路要经过好几个省,“所以满眼都是风景。当然,也有比较危险的路段,像山西太行山以及到了陕西这些山区,路都不好走。”
道路的下边就是山谷,有些地方很陡峭,从车里往下看,心里也不免有些犯怵。不过,跑了近二十年,路上的哪个坡陡,哪个弯道危险,张同钢心里都一清二楚。即便如此,每次经过危险路段他也是非常小心。“路上开车如果别人不注意,也可能造成事故,”张同钢说,每到特殊路段,自己都会高度集中,避免突发情况。
这单程3600多公里的风景虽好,但是也有“大煞风景”的时候,“我最害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3-18 05: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