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芜湖日报
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关节外科 徐明轩
崴脚就是我们常说的扭伤了脚踝,每个人都或多或少遭遇过。它的医学名词是“踝关节扭伤”,通常发生在脚踝因为不正常的扭动而损伤了周围的软组织。这时,脚踝周围的韧带就会被拉伸或者撕裂,导致疼痛和肿胀。虽然只是小伤,但如果处理不当,轻则影响日常活动,重则可能演变成慢性疼痛,因此了解崴脚的康复知识至关重要。
为什么会崴脚?无非是以下几个原因:脚下不稳:在不平或者很滑的地面上走路、跑步,造成脚下打滑。运动负荷过重:在跳跃或者快速变向时给脚踝施加了太多压力。鞋子问题:穿着不适合的鞋子,比如太松或者没有足够的支撑性。注意力分散:边走路边玩手机或做其他事情。
崴脚后的主要症状包括疼痛、肿胀、走路困难,严重的还可能伴有韧带撕裂及骨折。根据受伤程度,崴脚大致可以分为三个等级:轻度:轻度疼痛、肿胀和压痛。通常无瘀伤,无关节不稳,负重没有困难。中度:韧带有部分撕裂,中度疼痛、肿胀和压痛,有瘀伤,轻中度关节不稳,运动范围和功能部分丧失,负重和行走时疼痛。重度:韧带完全撕裂,剧烈疼痛、肿胀、压痛、瘀伤,重度关节不稳,运动范围和功能大部分丧失,无法负重或行走。
崴脚的应急处理:一旦发生崴脚,记住几个原则可以为您的康复打下良好的基础:1.冰敷。在最初的48小时内,冰敷可以减少脚踝部位的肿胀;2.固定。使用弹性绷带或外固定支具进行适度压迫,以帮助控制肿胀,一般固定1周;3.抬高。尽可能地将受伤的脚抬高到心脏以上的位置,促进患肢消肿,很多上班族需要继续工作时可使用板凳将脚架高;4.静养。避免过早负重和行走,给受伤的脚踝足够的休息时间,急性期一般3天—1周;5.合理使用镇痛药物。尤其是当肿胀疼痛影响睡眠时,可适当使用镇痛及消肿药物,以帮助我们快速度过急性期。在急性期使用红花油、热敷按摩都是不可以的,这样会加重踝关节的损伤。如果崴脚后疼痛非常剧烈,建议到医院就诊,明确有无骨折韧带撕裂等严重情况。
崴脚后除了常规的急性期处理,我们还要尽早开始康复训练,恢复踝关节的稳定性和灵活性。
在崴脚中后期第2周至第4周,我们可以在无痛的情况下,开展脚踝的训练,包括踝关节的屈伸、内翻及外翻的训练,同时可以使用弹力带逐渐增加负重。待踝关节的训练适应后,可以开始无痛的站立训练,包括并腿站立,一字步站立到单腿站立。待无痛的训练适应后,可以开始提踵训练,训练强度从站立位提踵训练到双脚的站立提踵训练,再到单脚站立位的提踵训练,逐渐增加负重。到崴脚康复期4周以后,在无痛的基础上可以开始训练跳跃,从双脚原地跳到单脚原地跳,再从双脚跳台阶到单脚跳台阶。在跳跃都无痛的情况下,可以参与跑步等有氧运动训练,再根据自身的情况增加负荷及训练量。
康复期间,适当的饮食也有助于修复受损组织。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鸡蛋、鱼类、瘦肉,有助于肌肉和韧带的恢复。确保充足的钙和维生素D摄入,增强骨骼健康,促进韧带修复。同时要保证充足的睡眠,这也是韧带修复的重要一环。在康复期间,保持乐观的心态也非常重要。积极的心理状态有助于加速康复进程,避免因为沮丧和焦虑而影响治疗效果。崴脚不是严重的损伤,一个良好的心态更是恢复的基础。
为避免再次崴脚,我们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避免长时间穿高跟鞋,尽量选择有足够支撑和缓震的鞋子。避免在不平坦的地面上快速移动,特别是在昏暗的环境下。定期进行脚踝的力量和灵活性训练,保持脚踝的良好状态。可以适当穿戴踝关节绑带,增强踝关节的稳定性。妥善的热身是准备运动的必要步骤,可以让肌肉和韧带变得更加柔韧,降低受伤风险。
崴脚虽小,但康复之路不可马虎。通过适当的初期处理和有计划的康复训练,大多数崴脚患者都能恢复如初,重新享受行动自由。记住,预防比治疗更重要,日常生活中的一点小心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痛苦。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28 06: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