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陇东报
通讯员 田永昭
“养一头肉牛能赚7000元,一年出栏6头肉牛,纯利就是4.2万元,加上用牛粪种的8亩玉米卖的钱和孩子在外务工的收入共4万多元,全家一年有近10万元的收入。别看我和我老伴留守在家,但日子过得很红火。”近日,在镇原县郭原乡王咀村一处牛舍里,七旬老人陈兴邦一边给牛投喂饲料一边算着自家的收入账。
今年71岁的陈兴邦有着20多年的养牛经验,他从小就靠养牛、种地生活。据他回忆,以前,每当农忙时节,农户都用牛带犁耕地,但是牛少地多经常耽误农时。于是,他就养殖了2头牛,用来耕地。后来,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用牛耕地的需求逐渐减少,饲养耕牛的农户越来越少。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牛肉食品受到消费者青睐,让陈兴邦从中看到了肉牛养殖的广阔“钱”景。
于是,陈兴邦从外地市场购回品质优良的西门塔尔牛进行养殖,2020年,在党和政府的帮助下,他将养殖规模扩大到了10头。肉牛养殖科学管理是关键。陈兴邦凭着自己多年的养牛经验,根据牛犊生长规律和壮膘营养需要,将玉米秸秆粉碎,与麦糠、玉米粉、苜蓿等混合,制成适合牛吃的饲料,进行科学喂养。“这样喂养出的肉牛比过去单纯吃麦草、青草养出的牛长得更快,而且膘肥体壮。”
养牛赚钱,牛粪还能种地,让陈兴邦走上了生态循环养殖路。“我家养牛产出的牛粪大多都施用到了自家的玉米地里,房前屋后种的果树也施用的是发酵处理后的牛粪有机肥,这样既降低了种植成本,还提高了粮食、水果的质量。去年,我家种的玉米都用来养牛,产出的水果卖了3000多元。”
最近,陈兴邦还买了一辆小型电动车,家里电器和用具一件不少,老两口虽然留守在家,但在劳作中精神矍铄,日子也越过越甜蜜。“党委政府帮助我们群众增收致富是好事,但是我们不能只靠政府帮,关键还要自己干,在好政策引导下过上好日子。”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19 12:45:3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