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贵州日报
绥阳县融媒体中心 贾满芬 张昌红 李欣阳
2月24日,绥阳县宽阔镇柏杨村启航肉牛养殖基地,圈舍里不同品种的肉牛一头挨着一头,时而高声嚎叫,仿佛在催促主人喂食。
“铛铛,铛铛”,节奏分明的声音传来,几位工人正在清理转运牛粪,一位身系围裙、挽起衣袖、手脚麻利的中年妇女在忙着投喂牛群,她就是养殖基地的负责人刘秀会。
刘秀会,柏杨村永光组人,敢闯敢干,吃苦耐劳的她2016年回乡创业发展养殖业,从6头牛发展到现有的80余头,年收入40余万元,还带动周边10余户农户成为养殖大户。
“有困难,但对好日子的期望更多更大。”刘秀会说,那时尽管家里老人生病用钱的地方多,但两口子依然“挤”出5万元积蓄搭棚建圈舍,买牛养牛,正式开启养牛事业。
由于养牛经验不足,刘秀会夫妇一开始走了不少弯路,出现过资金短缺,遇到过圈舍牛群生病。无论遇到怎样的困难,刘秀会都会和丈夫一起面对和解决。
“刚开始养的都是土黄牛。出栏时发现卖不上价,效益并不高。加上养殖成本,这批牛只能算收支平衡。”刘秀会说,尽管收益不及预期,但经验积累了不少,更加明晰了养殖基地今后发展的方向。
“一是改变饲养品种,以西门达尔、安格斯、利木赞等肉牛为主,二是在养牛饲料上下功夫。”刘秀会介绍:“现在基地采用的饲料主要有酒糟、秸秆、甜象草等。我们一边向周边村民们收购秸秆,一边自己种植甜象草。”
随着养牛规模越来越大,刘秀会种植甜象草的面积扩大到20余亩。村里还联合刘秀会一起成立了秸秆加工厂,秸秆饲料以成本价卖到养殖场,既节约了饲养成本又保护了环境,实现了规模效应。
如今,刘秀会饲养的肉牛新品种,已打通福建、海南、贵阳等地的销售渠道。“养殖基地肉牛的市场价格能常年稳定在每公斤35元,年产值可达200万元,年纯收入近40万元。”刘秀会说,家里买了车,还在城里买了房。
“带动大家富才是真的富。”刘秀会总是毫无保留地向乡亲们传授自己多年积攒下来的养殖技术和关键事项。目前全村已有10余户成为养牛大户,28岁的代从伟就是其中一位。
“我2022年11月份开始养牛。刘姐不仅教我养牛的技术,还提供了买牛仔和饲料的渠道。前期有刘姐帮忙‘铺路’,今年准备把规模扩大到40头。”代从伟说。
对于未来的发展,刘秀会充满信心,她有一个“小目标”,计划继续扩大养殖规模,带着村民一起发家致富。
“正在筹划把养殖规模扩大到200头,其中繁殖母牛150头,带动更多的乡亲一起养殖,大家都过上更好的生活。”刘秀会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27 05: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