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走进中国乡村)长城脚下的官房村:守护边关遗迹 传承满族文化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4-14 21:26: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唐山4月14日电 题:长城脚下的官房村:守护边关遗迹 传承满族文化

作者 白云水 孟潮

在冀东燕山南麓,隐藏着一座明初修建的千米青砖古墙围起的村落——河北省遵化市马兰峪镇官房村,其在明长城脚下,紧邻长城重要关隘马兰关。明代,这里是长城关隘守军军官住所,故称“官房”;清代,这里是护卫皇家陵园清东陵官兵的绿营。

(走进中国乡村)长城脚下的官房村:守护边关遗迹 传承满族文化

4月11日,河北省遵化市马兰峪镇官房村门楼一角。赵亮 摄

清史专家李寅介绍,清军入关后,在官房村西修建清东陵,并派重兵驻守马兰关,官房村内住的都是守护清东陵“后龙风水”的七品以上世袭武官。这里拥有悠久的戍边守关文化,军事地位非常重要。

“官房村修建于明代初期,虽历经几百年的风霜雨雪,但村内古建筑遗迹尚依稀可见,古代兵营城墙保存得如此完整,这在清东陵、清西陵乃至全国,是极为难得的一处。”李寅说。

航拍俯瞰,官房村由城墙合围,全村房屋被“环抱其中”。据介绍,该围墙高3.5米、厚1米,长千米。唯一的大门楼坐西朝东,雄伟壮观,门口内外建有影壁和照壁,使村子更显神秘。

沿街走访,一览古村容貌,挑檐门楼、古城墙、影壁照壁、八旗广场、古井古桥……这些极具满族文化特色的建筑,雕梁画栋,气势飞扬。

(走进中国乡村)长城脚下的官房村:守护边关遗迹 传承满族文化

4月11日,河北省遵化市马兰峪镇官房村村民在村民服务中心活动室书写满汉文字。赵亮 摄

行至村内,丁香正浓。在村民服务中心活动室,几名村民手握毛笔,正在宣纸上笔走飞龙。

“他们在练习满汉双文的书写。”据官房村村委会主任徐景明介绍,官房村为满族村,一直守护传承满族文化,学习满语、满文是其中一项。徐景明的祖上在清康熙年间调入这里负责护陵,其祖辈在清咸丰年间当过正三品武官。

86岁的官房村村民张金田回忆道:“我们小时候喜欢绕着围墙嬉闹,跑累了就坐到墙上,看大人们劳作。”

张金田说,此前围墙和门楼因为年代久远,又未曾修缮,看上去破败不堪。“我们世代人生活在围墙里,这是‘家’的符号。”

2007年,官房村开始修护祖先留下的建筑。“在保存原有的大门楼、古井、古石桥等遗迹的基础上,完成古围墙、门楼、影壁、照壁维修加固工程。”徐景明介绍说,村里还建成特色农家院、采摘园10余处,民间收藏品展示馆1家,建设了总面积6000平方米的八旗广场。

在官房村民族记忆馆内,笔者看到,这里藏有不同时期的文物藏品,有石碑、公文、兵器以及满族人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的用品。“我们建民族记忆馆,就是为了保护先人的遗产,守护传承民族文化,鉴往知来。”徐景明说。

直至现在,这个不足400人的小村落仍保持着满族的风俗习惯。每到传统节日,官房村都会举办厨艺大赛、撞拐等满族文化活动,村民们穿上满服,行满礼,备好满族特色美食熘饹馇、萨其马、八大碗等特色美食。

(走进中国乡村)长城脚下的官房村:守护边关遗迹 传承满族文化

4月11日,河北省遵化市马兰峪镇官房村的村民们身着民族服饰,在古村落合影留念。赵亮 摄

如今,生活在围墙内的村民有89户,耕地面积279亩,林果面积1500亩,主要发展农业、林业和畜牧业。2017年,这里被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命名为“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徐景明说:“我们开发独特文化旅游资源,探索满族文化深度体验、民宿经济、夜经济等发展模式,让村子富起来。”

门楼内,巨大的荷花缸已被清理干净,徐景明每年都会在里面种满荷花。他说:“荷花象征和美,希望全村人生活幸福,让官房村再绽芳华。”(完)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14 23: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新时代中国调研行·长城篇|“抗战长城”古北口
...地,有“京师锁钥”之称,历史上,这里是爱国将士镇守边关、为国捐躯的地方。90年前,古北口等地爆发长城抗战。敌楼上的弹孔、阵亡将士墓、长城抗战纪念馆……古北口长城上下,一批战争
2023-12-05 18:19:00
...镇”和“标杆镇”。让冰冷的文物有温度一进马兰峪镇的官房村,记者仿若有种穿越古代宫殿的感觉。全村由长1000多米的青色古城墙环绕,村里的石板路守护着岁月的秘密,雕花横梁上“官房
2024-04-05 21:29:00
河北遵化:以文旅为笔,绘就民族团结新画卷
图为遵化市马兰峪镇官房村元宵节民俗活动。河北新闻网讯(宁川颉、冯良)近年来,河北省遵化市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依托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富集多样的文旅资源,积极搭建载体、
2025-03-06 20:37:00
本文转自:法治网近年来,辽宁省本溪市本溪满族自治县人民检察院结合地域特色,有效推动长城保护工作向法治化、规范化进程持续迈进。该院检察官走访了省长城研究专家,进一步了解长城方面的知
2024-05-29 17:01:00
太行风|巍巍长城
...时期的齐长城,到秦时长城、汉时塞垣、唐代烽燧、宋代边关、金代界壕、明代边墙和清代的戍堡、卡伦……跨越2000多年,代代延续,生生不息,并且不间断地彰显重要的作用。还有更多鲜明
2025-10-10 08:44:00
全国最高的明长城在西宁!海拔近4200米!
...也一天天坚定了内心的志向。长城建成后,这片土地成为边关重地,小孩也成了长城脚下的一名边关士兵。他在长城防线上表现出不凡的军事才能,很快成为西宁卫副守备,而后被提拔为甘肃副总兵
2023-04-17 13:14:00
...议和”与“和平互市”的产物,还是“汉蒙一家”和开创边关和平环境的历史见证,为明代边关贸易、民族融合发展做出了特殊的贡献。参访团一路来到位于镇北台西北角的款贡城遗址。款贡城结构
2023-07-14 15:11:00
山海关有多难攻打?为何清军26年来宁愿绕路也不敢打?
...是蒙古族,南宋末年时分把握机会入主中原,另一个则是满族,多尔衮打入了关内。不过,明末时分的长城却也不是豆腐渣,而是真正的铜墙铁壁,只是由于吴三桂的叛变,才将万里长城变成了虚设
2023-02-21 16:39:00
...。西周获国遗址、战国秦长城、古萧关见证着历史长河中边关故郡的威武雄浑,须弥山石窟、波斯鎏金银壶回荡着古丝绸之路重镇的驼铃悠扬。走进固原市新建成的战国秦长城博物馆,精美的文物配
2023-12-05 07:50: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河北迁安:“胜迹千秋”书法展 笔墨传承黄帝文化
图为胜迹千秋主题书法展开幕现场。郭宝强摄河北新闻网讯(梁玉水、郭宝强)金秋送爽,翰墨飘香,10月24日,河北省迁安市“弘扬黄帝文化凝聚城市精神”主题系列活动之“胜迹千秋”书法展在迁安市博物馆开展
2025-10-25 07:15:00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金卓)在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5周年纪念日即将到来之际,北方联合影视集团携手湖南卫视
2025-10-24 14:40:00
大河网讯 郑州是商朝开国君主商汤建立的第一个都城——亳都,距今已有3600年历史。郑州商城的发现,今年正值七十春秋。10月23日
2025-10-24 15:23:00
张立奎作品全国巡展(临沂)系列报道四 | 重大题材作品
学术支持: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办单位:临沂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临沂市美术家协会协办单位:临沂大学美术学院大众报业集团临沂新闻大厦北京龙族环球投资顾问有限公司北京玖玖文投艺术品有限公司北京海天高视国际文化传媒5A画廊承办机构
2025-10-24 16:00:00
千年繁茂一杏花
位于杏花岭区胜利街的“天”字桥 牛利敏 摄杏花岭区坐落于太原市中心腹地,西临汾河,东倚台地,自古便是山环水绕、人杰地灵的文明沃土
2025-10-24 21:29:00
鸠杖映重阳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山西博物院珍藏的一件北魏木雕鸠鸟,以无声的纹理,诉说着千年前与重阳节敬老传统深深交织的历史故事。这件出土于山西大同东郊
2025-10-24 22:00:00
文化中国行·千年文脉·活力运河①|运河古城 赫赫“大名”
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近年来,大运河河北段保护传承利用不断取得新突破
2025-10-24 08:17:00
涤尽尘心悟画禅 ——记巾帼画家柳咏絮
柳咏絮先生柳咏絮先生1937年出生于江西玉山,自幼受父亲柳子谷的熏染,矢志翰墨,深得其父绘画之三昧。她对中国画往圣先贤
2025-10-24 08:59:00
国际友人到访无棣古城 李之仪诗词架起文化交流桥梁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王芳近日,来自俄罗斯、尼泊尔等国家的国际友人到访山东省无棣县,参观了闻名遐迩的无棣古城及其中的李之仪文化馆
2025-10-23 21:51:00
【大风影像】藏在秦岭北麓的元代建筑——化羊庙
化羊庙始建于宋,坐南面北,明宣德元年(1426年)至清宣统二年(1910年)曾多次重修,原建筑自头天门始,倚山逐步上升
2025-10-23 22:23:00
重走支前路 | “打完这一仗,我就回家” 她用一生守候丈夫这句话
大皖新闻讯 淮海战役双堆集烈士陵园里庄严肃穆,22.5米高的烈士纪念碑直插云霄,“淮海战役双堆集歼灭战烈士纪念碑”鎏金大字在秋日厚重的阳光下熠熠生辉
2025-10-23 23:01:00
重走支前路 | 淮海战役期间,543万民工踊跃支前
大皖新闻讯 10月22日,安徽国防动员“重走支前路”主题活动北线寻访组来到淮北临涣,参观了淮海战役总前委旧址。 据悉,淮海战役期间
2025-10-23 10:08:00
百岁将军归故里,红色基因永传承
河北新闻网讯 “我能活到100岁,是替牺牲的战友们看一看这和平盛世!”这句深情告白,来自原驻石部队某部副政委潘宗道将军
2025-10-22 14:07:00
重走八路军总部在山西的抗战之路(十四) 千年古镇的荣光
三不管岭1938年2月23日,从洪洞马牧出发前往太行山的八路军总部机关,在朱德总司令和左权副总参谋长的带领下,到达府城镇
2025-10-22 18:25:00
源于民间的狐突崇拜
【狐突庙】狐突庙名列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位于太原市清徐县西马峪村,为纪念春秋时晋国大夫狐突而建。庙始建于金明昌元年(1190)
2025-10-22 18:5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