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汽车

小米汽车,到底行不行?

类别:汽车 发布时间:2023-08-31 14:56:00 来源:酷玩实验室

8月28日早间,小鹏汽车发布公告称,收购滴滴旗下智能电动汽车项目相关资产和研发能力,双方将合作推出一个全新的汽车品牌,项目代号“MONA”。

据报道,MONA的第一款车型基于扶摇2.0架构,瞄准15万元价格区间,并同时面向B端和C端市场,预计今年第四季度亮相,2024年开始量产。

小米汽车,到底行不行?

15万元,智能电动车,2024年量产。不知道雷军听到这些关键词会不会脑壳痛,毕竟小米汽车的时间节点,也是第四季度上市,明年量产,并且价格上大概率还要贵一点点。

从2021年3月30日雷军宣布造车之后,小米汽车就被寄予了“年轻人的第一台电动车”的厚望,说白了,大家都希望小米汽车能像雷军做手机、做充电宝那样,把汽车价格打到10万元以下,让年轻人也能体面出行。

但比较尴尬的是,小米的第一款汽车,应该没有“9.99万交个朋友”的选项。

小米汽车,到底行不行?

8月18日,有人拍到了正在新疆路试的小米汽车,再加上之前曝光的谍照,我们大致可以猜出小米的基本配置:

首先在外形上,小米MS11采用溜背轿跑设计,大概轮廓可以参考Model3、比亚迪海豹。

小米汽车,到底行不行?

电池及续航上,一张疑似小米汽车电池的路透照显示,该电池包额定电压726.7V,额定容量101kWh,重量642kg,这些参数显示,小米汽车搭载的动力电池有望支持800V高压快充。

小米汽车,到底行不行?

目前,市面上搭载100kWh以上电池组的汽车,相对便宜的极氪001,续航里程在600公里以上,官方指导价在30万上下。

而800V则是当前新能源领域最为领先的纯电快充方案,采用了800V快充的小鹏G9,号称“充电5分钟,续航200公里”,起售价也在30.99万元。

除此之外,据博主@ 数码闲聊站爆料,小米的智能驾驶系统、高速计算芯片、车机系统架构,也有不错的含金量。

小米汽车,到底行不行?

以上种种都意味着,小米汽车走的是中高端路线,定价大概率在25万-35万之间,9.99万属于是被窝里吃黄豆——想屁吃。

问题在于,失去“便宜”“好用”的祖传优势,小米汽车还能在卷生卷死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活下来吗?

01

5%与300万

今年以来,国内新能源汽车已经杀疯了。

年初,特斯拉率先宣布降价,给退补时代的新能源车企带来了第一波冲击。3月,湖北与东风集团开展联合促销,最高9万元的降价幅度,将价格战推向高潮,小鹏、问界、比亚迪、一汽、上汽、大众等超过30个汽车品牌的上百款车型参与了降级促销。

到8月,价格战再次打响。

上汽、长城欧拉、哪吒S、零跑、极氪、理想先后宣布降价,福特电马的员工折扣,最高直降10万元,跃世后驱版不到15万就能拿下,特斯拉更是3天两次降价,把Model Y长续航的价格打到了30万元以下。

疯狂的价格战下,最直观的表现就是销量的攀升。

2023 年上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2,997,331辆,接近2021年全年销量。

小米汽车,到底行不行?

但落到具体的车企身上,赢家似乎只有比亚迪和特斯拉这样的头部车企。

上半年,市场占有率第一的比亚迪累计销售125.56万辆,预计净利润为105亿-117亿元,单车净利润在8300-9300元之间。

而特斯拉共交付88.9万辆,净利润353.89亿元,单车净利润约39800元,仍有很大的降价空间。

相比之下,造车新势力中,除了理想的销量和账面最好看,蔚来、小鹏、哪吒均面临着不同程度的亏损。

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蔚来交付新车31041辆,汽车销售收入92.245亿元,净亏损47.245亿元,相当于每卖一辆车亏损超过15万元,而蔚来的现金储备为378亿元,按照这个亏损趋势,蔚来的现金流可能只够支撑两年。

更难受的是原本就主打性价比的小鹏、哪吒的汽车品牌们。上半年小鹏汽车净亏损51.4亿,同比扩大16.82%,汽车毛利率为-1.4%;哪吒汽车更是从去年10月特斯拉宣布降价以来,连续9个月销量下跌。

小米汽车,到底行不行?

为什么车企要搞“自杀式降价”?业内人士给出了两个关键数字:5%和300万。

即未来2-3年间,大约只有5%的新能源车企能够活下来。

智能电动汽车拥有极高的准入门槛,近看资金、技术,远看规模、成本,下月回国的贾老板、两年怒亏840亿的恒大汽车,都在展示着这一行的残酷。而在巨头杀价换量的当下,智能电动车将进入更加严酷的“大逃杀”阶段。

李想在4月份发布的一条微博里也说道,2023-2025年,智能电动车进入淘汰赛阶段,车企的技术、产品、交付三大综合能力将往死里卷,到2025年,前5大车企将吃掉绝大部分的市场份额。

小米汽车,到底行不行?

另外,在这场新能源汽车淘汰赛中,年销量300万只是TOP5车企的入场券。

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报告显示,预计到2026年,全球新能源汽车年销量将达到3380万辆,中国将占据一半以上的市场。

也就是3年后,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年销量将达到1500万以上。

按照这个数字推算,后智能电动车时代,新能源车企年销300万只是TOP5的入场券,500万或许才是制胜关键。而目前为止,国内新能源车企中,仅比亚迪进入了500万俱乐部。

5%和300万就像新能源车企的两道命门,而2023-2025年或许是决定生死的两年,这也是为什么车企们会一边降价保规模,一边合作求共生。

新入场的小米,手里又有哪些牌?

02

小米的三板斧

在一众企业家里,雷军是相对保守的那一个。

早在金山任总经理时,雷军曾面临过发不出工资的窘境,焦虑到好几天睡不着觉。以至于后来,雷军形成了某种“强迫症”,公司账面上一定要留出来能发18个月工资的现金,天塌下来都不许动。

这种求稳的心态,反映到创业上就是“顺势而为”——无论是一开始造手机,还是进入智能家居领域,小米都不是最早的那一批,而是在最恰当的时候,以最合适的姿态入局。

那么小米造车,顺的是什么“势”?

首先肯定是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未来。

2020年,国务院发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中提到,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将达到20%左右。

但实际上,狂奔的中国电动车市场已经提前交了作业——2022年,新能源汽车年的市场渗透率为27.62%。根据乘联会统计,今年1-7月份,国内汽车累计销量1129.9万辆,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达到了372.5万辆,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达到了33%。

小米汽车,到底行不行?

而按照全球科技大单品S型渗透率曲线来看,当渗透率达到10-15%后,市场会进入加速提升阶段,5-7年内将超过70%。

小米汽车,到底行不行?

这意味着,未来电动汽车市场还有巨大的增量空间。

但前文也说了,最终只有5%的车企才能活下来,小米凭什么能做到那个5%?

从供应链上来看,一辆电动汽车包含1000多个总成零件,200多个供应商,其中“三电系统”(电池、电机、电控)占整车成本约50%,是衡量整车性能的重要组件。

小米汽车,到底行不行?

据最新报道,小米已经敲定了中创新航和宁德时代作为现阶段一级和二级电池供应商。

在电控领域,2019年,小米通过顺为资本投资了奥易克斯,后者主营新能源汽车电控产品和汽车传统动力电控产品,是国内唯二具备国六技术能力的企业。

驱动方面,2021年12月31日,小米汽车申请了首个公开专利——“多相电机的控制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该专利可以提升电驱动系统的可靠性。

小米汽车,到底行不行?

合作、自研、通过投资参与控制,这是小米造车的三板斧。

根据不完全统计,小米集团、顺为资本、小米产投、小米长江产业基金这四家投资机构已经投资了超过50家汽车上下游供应链企业,其中既包括智能驾驶、芯片、传感器、动力电池、汽车底盘、线控制动这些直接与电动汽车挂钩的企业,也包括车载智能产品、智能硬件、地图导航等相关企业。

这些上下游企业既保证了小米汽车供应链的稳定,也为小米汽车后续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和合作机会。

小米汽车,到底行不行?

而在专利方面,小米汽车已经申请看超700项汽车相关专利,其中360多项专利申请已获授权,专利内容涉及车辆自动驾驶、车辆预警、雷达、车辆控制等。

同时,作为高通的多年合作伙伴,小米在车机系统方面,极大概率会采用8155或者后续的8295芯片,在如此高规格芯片上搭建的车机版MIUI系统,再加上多年在智能家居上的布局,小米的智能驾驶座舱也是值得期待的一大亮点。

最重要的是小米的自动驾驶技术。根据官方发布的信息,小米已组建了超过500人的专属团队,制定了全栈自研的技术战略,目标在2024年进入行业第一阵营。

跑通了供应链和技术,还有一条重要的参考标准是规模化。

今年6月,小米在北京亦庄的一期4个工厂已经竣工,年产能15万辆,目前正在设备调试阶段,二期工程产能也是15万辆。

有媒体报道,小米计划明年生产约10万辆电动汽车。

另据知情人士称,国家发改委在8月批准了小米公司生产电动汽车,手握造车资质,小米汽车向量产迈出了重要一步。

但还有一个问题是,对供应链、规模化的把控,并非只有小米一家能做到,比亚迪、特斯拉或许做得更好,上述一切只能说明小米能造出来车,能造出合格的车。

而小米要成为那个活下来的5%,关键或许在于“人和”。

03

雷军的底气

这里的“人和”,既是雷军在小米汽车上投入的“极度冒进”——

小米造车10年投资100亿美元,这100亿美元为小米全资投入,用项不用经过董事会批准,避免了在后期战略上的“瞻前顾后”。

也是整个团队在造车过程的极度高效——

从2021年1月15号开始,小米汽车在三年的时间里,完成了从行业调研、官宣造车、技术研发、公司收购、供应商对接、工厂选址、下线测试、量产等一系列流程。

过去,没有任何一家车企能达到这个速度。

小米汽车,到底行不行?

“人和”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是“米粉”,他们是小米产品的忠实用户,也是小米汽车潜在的市场群体。

坦白讲,我们很难确定“米粉”的具体数量,也无法保证会有多少忠实米粉愿意为一台昂贵的汽车买单,很多人之所以成为米粉,是因为小米的性价比。

这个“性价比”不是说小米的产品最便宜,而是在同等价位上,小米能把一件产品的配置拉到顶;又或者在极低的价格上,把基本的配置都安排上。

“性价比”也成了米粉对于小米的品牌信仰。某种程度上,买小米基本就相当于买拼多多的百亿补贴,无论其他商家怎么做活动,价格都无法与之相比,买得是一个省心。

小米汽车,到底行不行?

在造手机上,雷军承诺小米手机的硬件纯利润不会超过5%;放到汽车上,有媒体报道,小米汽车在硬件上的利润率将会低于1%,主要靠软件服务及生态服务实现营利。

这似乎实锤了高端化的小米汽车仍将延续“性价比”路线,在配置拉满的前提下,实现价格友好。

雷军在为小米汽车做规划时,也曾有过这样一个预计:“小米在国内拥有数以千万计的忠实粉丝和用户数,只要有1%的人愿意给我们一个机会,小米汽车就可以获得一个梦幻般的开局。”

但1%,也只有10万辆,也只能帮助小米汽车跨过生死线。

同时,定位奢侈品的汽车,即使再“平价”,又有多少人会闭眼入,还要等时间给出答案。

毕竟雷军微博的一项投票显示,65%以上的米粉希望汽车价格在15万元以下,近4成的人支持10万元以内。

实在不行,大家就只能等红米汽车了。

小米汽车,到底行不行?

尾声

2021年,当雷军宣布造车时,已经52岁了。

以雷军的财富和积累,他大可以功成身退,做投资、搞科研、钓鱼、滑雪、环游世界,做个富贵闲人。

但他却用带着仙桃口音的普通话说:“我愿意压上我人生所有积累的战绩跟声誉,为小米汽车而战”。

因为他梦想做一家伟大的公司。

已过天命之年的人和你聊梦想,是一件非常振奋人心的事情。

13年前,雷军能带着一无所有的小米,在巨头林立的手机圈里杀出来;13年后,雷军要带着小米汽车,在勇气、决心、体力和足够的投入下,再出发。

所以,哪怕智能电动车市场已经到了决战时刻,哪怕市场对小米汽车的期待集中在低价区间,哪怕小米汽车的自动驾驶路线未来还有很长的落地时间,哪怕一切看起来遥不可及。

我仍然相信,一切都是人类创造出来的。

我愿意祝小米,无限可能。

小米汽车,到底行不行?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31 18: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雷军最新剧透:有点贵,但有理由!
...息不断。12月26日,工信部发布了首批减免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其中,两款小米牌纯电动轿车在列。此外,长城汽车、长安汽车、吉利汽车等车企也有多款产品上榜。12月25
2023-12-27 09:19:00
雷军“投行化”造车
...生活场景。”官宣造车两年来,小米在行业瓶颈期阶段将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投了个遍,试图复制在手机业的成功路径,通过与供应链的紧密合作来为制造汽车获得更大的成本空间,然后坐等起风。0
2023-04-27 08:46:00
小米汽车量产倒计时,雷军比许家印更懂车?
...,随着小米第一款汽车SU7赫然入列工信部最新免征购置税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以下简称“目录”),关于对小米汽车的讨论也越来越多。在小红书上,关于小米汽车的笔记已经超过2万篇,微
2023-12-18 09:28:00
小米SU7成爆款!背后最大赢家,不是雷军而是北京
...上海(200万台),也不如西安(130万台)。如果我们只看新能源汽车,北京就更加落后了。去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前十城市,分别为深圳、上海、西安、合肥、长沙、常州、广州、重庆、
2024-05-09 09:16:00
小米汽车周四亮相 雷军:从底层核心技术开始,十倍投入,造一辆好车
...告》(第377批)和《享受车船税减免优惠的节约能源使用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第五十六批)拟发布公告。小米汽车正面照也首次曝光。 入选工信部申报名单,也意味着小米汽车拿到了“
2023-12-26 09:02:00
热议连连争议不断:盘点小米SU7的出圈名场面
...。小米汽车和雷军的一举一动,都备受网友关注。雷军向新能源车企先行者致敬雷军自官宣造车后,就一直强调“深知造车的不易”。在小米SU7正式发布前,小米于2023年12月28日先举
2024-03-27 19:00:00
阵前调兵遣将,小米汽车艰难冲刺
...在网上流传;今年2月,有知情人士称小米汽车接近获得新能源车生产资质,雷军再次重申2024年实现量产的目标;来到今年5月,小米汽车的配置、外形、内饰也遭到博主曝光,瞭望塔式激光
2023-06-05 20:00:00
...元甚至19.9万元是在开玩笑。在雷军看来,小米汽车不怕新能源行业卷,50万以内SU7没对手,小米从小卷到大,我们没怕过,看看竞争惨烈的智能手机行业,小米不就是挺过来了嘛。对于
2024-02-13 17:17:00
雷军发车
...经过收费站、停车场时,为用户提前打开支付码。“目前新能源汽车市场愈发成熟,随着进入比拼智能化的下半场争夺,小米依靠全生态闭环的先发优势,有利于在竞争中脱颖而出。”中国汽车流通
2024-03-29 01:14:00
余承东何小鹏隔空互怼很精彩,但我更期待明年“卷王”雷军参战
...识,不禁让人联想起多年前手机圈疯狂撕逼,背后反映出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确,新能源汽车赛道愈发拥挤,余承东、何小鹏各自治下的问界、小鹏均面临严峻的竞争态势。好消息是,
2023-11-06 09:14:00
更多关于汽车的资讯:
贵州省商务厅关于优化调整汽车促销活动政策的公告广大消费者及汽车经销企业:感谢您对我省汽车以旧换新活动的关心和支持。为进一步提振消费
2025-11-04 19:35:00
行神州“播”天下——优质主播中国行丨80余名主播大V感受车城文化与水都魅力
11月3日至4日,参加“行神州‘播’天下——优质主播中国行”湖北站活动的80余名优质网络主播、网络大V,来到东风汽车博物馆
2025-11-04 19:38:00
长城汽车坦克300随“雪龙2”号科考船出征南极
中国第42次南极考察队从上海启程长城汽车坦克300随“雪龙2”号科考船出征南极11月1日,中国第42次南极考察队从上海出征
2025-11-04 08:55:00
丰田为不同用户提供多样化的移动出行解决方案
在2025年日本移动出行展的新闻发布会上,丰田汽车社长佐藤恒治也发表了讲话。他回顾了丰田集团从自动织机到汽车制造的发展历程
2025-11-04 10:00:00
5 万左右选新能源代步车推荐纳米 01 续航安全都靠谱,入门选它不纠结
鲁网11月4日讯在新能源汽车市场飞速发展的当下,5 万 - 10 万价位段已成为城市代步车的核心竞争区间,尤其对于追求精致出行的女性用户而言
2025-11-04 10:42:00
15 万想买新能源性能车?东风奕派 eπ007 适配新手,性价比拉满
鲁网11月4日讯在信息爆炸、产品迭代飞速的今天,“耐用”与“可靠”似乎成了一种稀缺的奢侈品。对于汽车——这个家庭中仅次于房产的大宗消费品
2025-11-04 10:44:00
冲刺四季度 打好收官战丨湖北云极:加班加点生产 冲刺1.5亿元年度目标
近日,位于十堰市郧西县天河工业园的湖北云极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一直处于满产状态,在新投产的CTP电池系统智能化生产线上,每月有超过6000套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系统下线
2025-11-03 20:42:00
冲刺四季度 打好收官战丨东科克诺尔:订单排至明年六月 智能工厂火力全开
作为世界领先的商用车制动系统专家,东科克诺尔商用车制动技术有限公司以“智能工厂3.0+”建设为引擎,一手抓技术革新提质效
2025-11-03 20:42:00
中国一汽10月亮出成绩单:整车销量30.5万辆
11月1日,中国一汽发布销量数据。2025年10月,中国一汽销售整车30.5万辆,同比增长8.1%。其中,自主品牌销量9
2025-11-03 11:23:00
10 万级家用 SUV 怎么选?纳米 06 靠 2715mm 轴距 +“天地门”,刷新空间实用新标杆
鲁网10月31日讯当今的中国汽车市场,尤其是在卷疯了的10万级纯电SUV赛道,一款新车型能否立足,已不再仅仅依赖于厂商的宣传声势
2025-11-02 16:56:00
河北新闻网讯(杨圣哲)近日,在领克汽车张家口工厂的总装车间,31台搭载5G模组的自动导引小车(AGV)正悄然滑行。它们如一支默契的“智能蚁群”
2025-11-01 15:49:00
公交安全设施维护有妙招
公交车厢内的安全锤、灭火器、逃生窗、应急出口及安全拉手,是保障乘客安全的“关键防线”。太原公交二公司修保车间以“日常细查+定期精护”的双重模式
2025-11-01 17:22:00
“车间前移”解难题 暖心服务护出行
太原公交二公司修保车间以实际行动践行“车间前移,服务前置”的服务宗旨,每周一次主动走进各车队,为运营车辆开展“上门式”检修服务
2025-11-01 17:22:00
蔚来单月交付量首次超过4万台
大皖新闻讯 11月1日,多家车企公布上个月交付量。值得关注的是,2025年10月,蔚来公司交付新车40397台,同比增长92
2025-11-01 17:39:00
非凡“十四五” 奋进新征程丨“新”潮澎湃向未来 十堰新材料产业规模持续扩大
编者按: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意义重大。10月10日
2025-10-31 20: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