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军事

痛悼!雷达专家、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王小谟院士逝世

类别:军事 发布时间:2023-03-08 13:28: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中国科学报文 | 苑晓

据中国电科微信公众号消息,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小谟因病医治无效,于2023年3月6日14时06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4岁。

1938年11月12日,王小谟出生于上海金山一个爱国军官家庭。1956年,王小谟考入北京工业学院(今北京理工大学)无线电工程系。1972年,王小谟被任命为国产第一部三坐标雷达——383的总设计师。1992年2月,王小谟被任命为中国电子工业总公司军工局局长,时年54岁的王小谟由此开启了预警机装备的论证与研制之路,推动实现了我国国土防空网从地面向空中的飞跃,更是推动实现了我国从国土防空向攻防兼备的重大转型。

2013年,王小谟荣获2012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作为获奖代表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发言时,王小谟表示:“我只是一名普通的科技工作者,在党和国家的支持下,做成了点儿事。这事离开团队的力量是绝对无法做到的。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是一种无上的光荣,这份殊荣不仅属于我个人,更属于整个团队,属于这个伟大时代所有爱国奉献的知识分子。”

2022年5月17日,已83岁高龄的王小谟院士再次出征,瞄准攻关网络信息体系建设的机遇与挑战,领衔成立王小谟空基技术实验室。

生活中,他还被称为“军工界里的刀马旦”,十分痴迷京剧,尤其喜欢梅派,喜欢唱旦角,拉得一手好二胡……

2020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科学家手模”项目成员曾来到王小谟办公室采集手模,并记录下了王小谟院士的音容笑貌和爽朗风采。今日《中国科学报》刊发此文,以深切缅怀这位优秀的科学家!2020年7月29日一早,在科技馆做好采集科学家手模准备工作后,项目组乘车来到王小谟院士所在的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电子科学研究院。电子科学研究院是保密单位,待王小谟助手办好来访手续后,项目组才被允许进入。院士助手把我们带到了办公大楼顶层走廊尽头的一间办公室,这里是王小谟的办公室,今天将在这采集手模,并录制科学家寄语。王小谟的办公室宽敞明亮,其中两面墙摆满了书柜。书籍以雷达、通信、兵工科技等专业书籍为主,也有一些战略管理、战略思维的畅销书。办公桌上放着一个小牌子,上面写着保密守则。办公桌和书架上摆放着多架预警机模型,这些飞机背上都有个“大蘑菇”,“大蘑菇”里面装载着雷达系统。项目组同志们利用王小谟来之前的空档时间,调配手模材料、确定拍摄位置、调节拍摄光线、调试拍摄和录音设备等。在将要准备就绪时,听到走廊传来一阵洪亮的谈话声,是王小谟来了。

痛悼!雷达专家、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王小谟院士逝世

王小谟院士。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供图王小谟对项目组的同志们十分热情,一见面就谈起了中国科技馆,“科技馆建得特别好,我经常带孙子到科技馆玩”。王小谟的一席话很快拉近了与大家的距离。项目组有个同志是贵州人,来之前了解到王小谟在贵州工作了十几年,就聊起了贵州这个话题。王小谟回顾了自己年轻时在贵州工作的情景,如今对工作过的地方依然很熟悉。1969年,王小谟接到了一个调令:到三线去。跟王小谟一起从14所去贵州的有八九百人,他们在都匀大坪镇组成了一个新的研究所——电子工业部第38研究所(今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38研究所)。他们边建设、边施工安装、边生产,条件十分艰苦。13年后,那里诞生了我国第一台三坐标雷达。在艰苦的条件下,王小谟不忘培养年轻人。1985年他花费40万元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招录了7名定向研究生,这7名研究生毕业后都去了38所工作,其中就有担任“空警2000”总设计师的陆军院士。

痛悼!雷达专家、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王小谟院士逝世

王小谟在调试雷达。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供图谈到“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颁发条件,王小谟说:“要拿这个奖,首先一条就是这一行里没人做得比你更好。”手模采集完毕拍照留影时,摄影师建议把预警机作为布景,王小谟欣然同意。当工作人员随意选了一架预警机模型作为拍摄背景时,王小谟指着办公桌上的另一架说,“拿这一架,这一架是我设计的”。那架飞机有些不同寻常,机型较大,机背上驼了个扁圆形的“大蘑菇”,头上还插了许多“小毛刺”。为什么王小谟对这架飞机情有独钟呢?原来这架飞机是“空警2000”预警机,曾在2009年10月1日新中国60周年国庆阅兵式上作为领航机型,引领机群,米秒不差飞过天安门广场。“空警2000”是王小谟担任总顾问,由学生陆军担任总设计师,自行研制并形成战斗力的大型预警机。“空警2000”采用相控阵雷达,可进行360度全方位探测,能同时引导几十架战斗机攻击,被称为“空中帅府”。“空警2000”的成功研制和部署使用,实现了中国在预警机技术上体制自主化、设备集成化、功能多样化,也实现了防空预警从“以陆为主”到“陆空结合”的发展路子。这对于促进人民空军从“国土防空”向“攻防兼备”转变具有里程碑意义。“空警2000”创造了世界预警机发展史上的9个第一,突破100余项关键技术,累计获得重大专利近30项,是世界上看得最远、功能最多、系统集成最复杂的机载信息化武器装备之一。2008年“空警2000”获得国防科学技术奖特等奖,2010年更荣获了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痛悼!雷达专家、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王小谟院士逝世

王小谟指导技术人员工作。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供图为了勉励青少年热爱科学、报效祖国,王小谟为青少年录制了科学家寄语。他用播音员般浑厚洪亮的声音,说道:“掌握核心技术必须从基础做起。”王小谟被称为“军工界里的刀马旦”。他从小在北京大杂院长大,父亲曾担任冯玉祥的参谋,小时候十分淘气,曾因不服老师批评偷偷拔过老师自行车的气门芯。他十分痴迷京剧,尤其喜欢梅派,喜欢唱旦角,拉得一手好二胡,高中毕业那年被北方昆曲院相中,差点走上专业艺术的道路。他从事科研工作跟京剧爱好也有很大关系。中学时他为了方便听戏,自己组装了一台收音机,也因此喜欢上了无线电,为他后来学习雷达打下了基础。

痛悼!雷达专家、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王小谟院士逝世

青年王小谟(左)。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供图曾有位京剧艺术家问王小谟:“钱学森、王选等科学家都很喜欢音乐,您也喜欢音乐,科学和音乐有什么关系吗?”王小谟回答说:“有关系。学什么,都要先入门,打好基础,掌握了基本功后才能把自己的想法融入进去。比如唱戏,开始先练基本功,模仿各派大家的唱法,后面才能把各种技艺融会贯通,形成自己的风格。做科研也类似,先把基础打好入了门,学通了才能把自己的想法融入进去,这样就有创新了。”王小谟认为从事科研工作要坚韧,“再坚持一下也许就成功了”,这也是“自力更生、创新图强、协同作战、顽强拼搏”预警机精神的质朴诠释。虽已年逾八旬,王小谟仍奋战在科研一线,每天都上班,每周都与课题组的年轻人一起研讨技术问题。采集完手模,王小谟立刻赶去跟学生们开研讨会了。

痛悼!雷达专家、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王小谟院士逝世

王小谟采集手模2020年9月19日,“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科学家手模墙”在中国科技馆举行揭幕仪式,王小谟和赵忠贤院士亲临现场见证手模墙揭幕。现场气氛热烈,很多观众尤其是青少年小朋友非常崇拜科学家,想跟王小谟合影,他都欣然同意,于是留下了多张王小谟和“粉丝”的合影。

(作者系中国科技馆副研究员,“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科学家手模”项目成员)

痛悼!雷达专家、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王小谟院士逝世

排版 | 志海

痛悼!雷达专家、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王小谟院士逝世

痛悼!雷达专家、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王小谟院士逝世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3-08 15: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王小谟:掌握核心技术必须从基础做起
...■苑晓编者按据中国电科微信公众号消息,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小谟因病医治无效,于2023年3月6日14时06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4岁。王小谟是我国著名雷达
2023-03-08 05:25:00
“中国预警机之父”讣告中这段往事,是中国科学家面对外方撕毁合同后自强不息的故事
...雷达专家,预警机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央直接联系的高级专家,原电子工业部第38研究所所长,原中国电子工业总公司军工局局长,原信息产
2023-03-07 16:48:00
巨星陨落!他曾为祖国装上“眼睛和耳朵”
...流泪了。2013年1月18日,王小谟荣膺2012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这是国家对他科学成就的极高褒奖。王小谟生于战乱贫弱的旧中国,长于换了人间的新中国,奋斗于春潮澎湃、活力
2023-03-08 14:41:00
以科技之名 展报国之志
...出版社)一书,书写了党的十八大以来15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的科技人生,讲述他们的奋斗征程,弘扬他们的科学精神,彰显他们的报国情怀。这些科学家在登上我国科学技术最高领奖台
2022-12-19 15:11
...该院现有500余名院士,包括35位诺贝尔奖等世界著名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以及多位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稿件来源:潍坊学院 文/马永生 魏星)
2023-12-05 12:50:00
我省赵红卫、涂永强两位院士喜获何梁何利奖
...鱼台国宾馆隆重举行。2021和2022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奖共授予112名杰出科技工作者。我省有两位院士上榜: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赵红卫和兰州大学涂永强。两人均获得
2023-02-18 01:35:00
...技强国之梦。王泽山院士是含能材料学家,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南京理工大学教授,长期从事含能材料方面的教学与科学研究,在废弃火炸药无公害化处理与再利用、含能材料低温感技术、
2023-11-21 05:53:00
...们将不断把化工事业发扬光大。”2011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闵恩泽院士携夫人陆婉珍院士回母校拜谒时钧先生时说。“时先生是一位杰出的导师,一位纯粹的学者,他总是督促大家多
2022-12-27 08:49:00
4月19日19:30 将全程直播话剧《坦先生》在北京天桥剧场的演出
...哈尔滨话剧院创排的话剧《坦先生》,根据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两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刘永坦真实故事创作,讲述他40年如一日,带出“雷达铁军”筑就祖国海防长城的故事。4
2023-04-19 18:31:00
更多关于军事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