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安康日报
晒出“成绩单” 亮出“真本事”
通讯员 李林飞 吴伟
2023年,汉滨区传统村落保护工作成功入选陕西省第二批乡村振兴优秀案例,叶坪镇桥亭村、牛蹄镇朝天河村等5个村被评为2023年陕西省美丽宜居示范村……这些亮眼的“成绩单”背后是汉滨区住建局主动作为,勇于探索创新的结果。
自2022年全省确定在安康开展政策性农房保险试点工作以来,汉滨区认真贯彻落实省试点工作部署要求,立足地处秦巴腹地自然灾害易发多发、脱贫群众体量大的区情实际,建立“政府主导、住建牵头、企业跟进、村镇落实、巩固衔接督导”工作机制,安排部署农房保险工作,形式多样开展政策宣传。探索形成了“四高”工作举措,以保险理赔资金支持保障受灾民房快速修缮恢复,构筑起了农民群众住房安全的有效“防护网”,为坚决守住防止规模性返贫底线提供了有力支撑。
抢抓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区建设窗口期,创新探索宜居农房建设“三结合三提升”模式,按照“功能现代、风貌乡土、成本经济、结构安全、绿色环保”的建设要求,通过新建、改造等方式,以农户自筹为主,政府补助为辅,以点带面,整村推进,建设一批让群众居住舒适满意、示范带动效果强的宜居型示范农房。
在保护的基础上进行活化利用和活态传承。汉滨全区8个国家级传统村落传统建筑的修缮、基础设施完善、人居环境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工作有序推进。已启动“中国传统村落数字博物馆”项目,将辖区内国家级传统村落的文化遗产、村落文明和村落故事在住建部官网进行全面展示,已完成村落拍摄和文化挖掘,正在入馆。成立了以“工匠+专业技术人员+设计院+知名院校教授”专业指导团队,全程陪伴式跟进服务,为工作开展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启动了拯救老屋行动,坚持因地制宜、分类保护,编制了《汉滨区古宅老屋拯救方案》,对全区10处“老院子”历史建筑进行命名;完成全区传统建设和传统村落的普查登记,共普查登记传统建筑105处,传统村落39个。组织开展农村建筑工匠培训工作,141名经培训合格的农村建筑工匠及传统建筑老匠人积极参与到危房改造、宜居农房提升、示范镇建设和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中。
谭坝镇马河村开放用于举行微视频拍摄、研学、主题党日活动,各类活动每年达10余场;叶坪镇桥亭村通过挖掘红色文化资源,每年接待红色研学、红色教育团队100余次,累计在戏楼表演汉滨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小场子、皮影戏等30余场;双龙镇改造一新天宝村陕南民居,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比邻的双龙溶洞4A级景区,吸引大量外出居住村民回归故里兴办民俗,安享田园生活,游客在古院落摄影、打卡、吃农家饭、观田园风光、品乡土文化、追忆乡愁,实现了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和产业化,促进乡村旅游带动村民共同增收。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09 09: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