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全国爱耳日 | 耳机原理大揭秘:主动降噪和被动降噪如何保护你的听力?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5-03-04 06:08:00 来源:搜狐健康

全国爱耳日 | 耳机原理大揭秘:主动降噪和被动降噪如何保护你的听力?

出品 | 搜狐健康

作者 | 北京同仁医院 神经耳科 古鑫

编辑 | 周亦川

你是否好奇,耳机是如何将音乐、人声甚至电影中的爆炸声精准传递到你耳中的?从几十元的入门款到上万元的旗舰产品,耳机的工作原理各有不同。本文将带你探索耳机的“黑科技”,揭开不同耳机背后的声学秘密。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声音是如何在空气中传播的。声音是通过振动产生的,这些振动在空气中形成声波,然后传播到我们的耳朵。耳机利用这一原理,通过内部的驱动单元(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扬声器)将电信号转换为机械振动,从而产生声音。

对于入耳式耳机,它们通常配备有小型驱动单元,这些单元被紧密地封装在耳机的外壳中。当音频信号通过导线传输到驱动单元时,驱动单元的振膜会开始振动,进而推动周围的空气分子,形成声波。这些声波直接进入我们的耳道,使我们能够清晰地听到声音。而对于头戴式耳机,其驱动单元通常更大,能够提供更广阔的声场和更丰富的细节。头戴式耳机的耳罩设计也有助于隔绝外界噪声。当音频信号传输到驱动单元时,振膜同样会振动并产生声波,并通过耳罩内的空气传播到我们的耳朵。

无论是入耳式还是头戴式耳机,它们都通过内部的驱动单元将电信号转换为机械振动,进而产生声波。这些声波通过不同的传播路径进入我们的耳朵,让我们能够享受到美妙的音乐。

驱动单元:耳机的“心脏”

耳机的核心在于驱动单元,它决定了声音的质感、层次和风格。目前主流驱动技术可分为四大类:

1. 动圈耳机:经典永不过时

动圈耳机的工作原理类似于迷你版音箱。当电流通过缠绕在振膜上的线圈时,音圈在永磁体的磁场中前后振动,带动振膜挤压空气,从而产生声波。大尺寸振膜能推动更多空气,低频澎湃,适合摇滚、电子乐。结构简单,技术成熟,百元耳机多用此技术。

2. 动铁耳机:细节控的福音

动铁单元的核心是一个“平衡电枢”(U型金属片)。电流通过线圈时,电枢在磁场中摆动,通过连杆驱动微型振膜发声。由于振膜极小,高频响应极佳,但低频不足,因此高端动铁耳机会分频搭载多个单元。人声、乐器细节纤毫毕现,适合监听、古典乐;体积小常用于入耳式耳机,如舞台耳返。

3. 平板磁力耳机:黑科技玩家的选择

在振膜表面印刷电路,将其置于强磁场中。电流通过时,磁场力均匀作用于整个振膜,减少传统动圈的局部变形,从而降低失真。 特点是声音通透自然,被誉为“最接近现场”。需搭配专业耳放使用。

4. 静电耳机:发烧友的终极梦想

原理是将超薄振膜(厚度仅微米级)置于两块带电金属板之间。音频信号改变极板电压时,静电场驱动振膜振动。由于振膜极轻,瞬态响应远超其他类型,天花板级音质,高频如水晶般清澈,细节多到“恐怖”。需专用高压耳放,价格昂贵。

声音传递:不走寻常路的技术

除了驱动单元,耳机传递声音的方式也充满巧思:

1. 传统气导:主流之选

通过振膜直接振动空气,声波经耳道传入内耳。分为两种设计——开放式设计:耳罩不密封,声场自然,但漏音明显;封闭式设计:隔绝外界噪音,适合录音室。

2. 骨传导:让耳朵“呼吸”

振动单元紧贴颞骨,通过颅骨直接将振动传递至耳蜗,完全绕开耳膜和耳道。相比于传统的气导耳机,骨导耳机能够在运动时更好的感知环境音,避免安全隐患。此外,适合耳道炎症或听力受损者。但也有一定的技术短板,即低频几乎消失,音质有所损失。

3. 气传导:黑马“新物种”

利用定向声学技术,将声波精准射入耳道,无需塞入耳内或接触骨骼。这种方式与自然听音过程一致。优势在于比骨传导音质更好,漏音更少。佩戴接近普通眼镜,适合运动、长时间使用和听力敏感者。但音质表现通常不如入耳式耳机,而且可能导致声音外泄。

无线技术:剪掉“尾巴”的魔法

现代耳机的无线化革命,离不开三大技术加持:

1. 蓝牙编解码:指蓝牙设备在传输音频信号时使用的编码和解码技术。它决定了音频数据如何压缩、传输和还原,直接影响音质、延迟和功耗。常见编码有:

SBC(Subband Coding):基础协议,标准解码,音质压缩明显,兼容性好。

AAC(Advanced Audio Coding):苹果设备常用,音质较好,适合流行音乐。

aptX/aptX HD:高通方案,延迟低,适合视频和游戏。

LDAC:索尼开发,支持高分辨率音频接近无损,音质最佳。

2.降噪——静音的奥秘。耳机实现降噪的方式主要有两种:被动降噪与主动降噪。

主动降噪(Active Noise Cancellation, ANC)和被动降噪(Passive Noise Cancellation,PNC)是两种不同的降噪技术,它们的工作原理和效果各有特点。被动降噪的原理是通过物理方式阻挡外界噪音,主要依靠耳机的结构和材料来隔离噪音。具体方法包括:耳塞或耳罩的密封性,通过紧密贴合耳朵或耳道,阻止外界噪音进入;亦或是一些隔音材料的使用,如高密度材料吸收或反射声波,减少噪音传播。优点在于:无需电源和复杂技术,结构简单;无额外功耗、不依赖电池,适合长时间使用;而且成本较低。缺点是降噪效果有限:主要针对高频噪音,对低频噪音效果较差。

主动降噪的原理通过电子技术抵消外界噪音。耳机内置麦克风实时捕捉外界噪声--处理器分析并生成与噪声相位相反的声波--反相声波与外界噪声叠加,相互抵消,达到降噪效果。可以达到高效降噪,尤其对低频噪音(如飞机引擎、地铁噪音)效果显著,提升音质和更纯净的音频体验;并且佩戴舒适、无需紧密贴合,适合长时间使用。但仍存在一些弊端,如需依赖电池供电,增加功耗;可能引入额外噪声,处理不当可能产生轻微的背景噪音。

许多高端耳机结合两种技术,利用被动降噪阻挡高频噪音,主动降噪处理低频噪音,提供更全面的降噪效果。

3. 空间音频:从听歌到“置身现场”

空间音频是一种先进的音频技术,旨在通过模拟三维空间中的声音分布,提供更加沉浸和真实的听觉体验。它让声音听起来像是从不同方向和距离传来,增强音频的空间感和定位感。通过头部追踪传感器+算法,模拟环绕声场。当用户转头时,声音方向会动态调整。提供沉浸式听觉体验,广泛应用于影视、游戏、VR和音乐领域。

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耳机?

1. 通勤族:选真无线降噪耳机。

2. 运动达人:骨传导/气传导耳机是首选(防水等级至少IPX5)。

3. 发烧友:动圈+动铁混合单元耳机或平板磁力耳机。

4. 游戏玩家:优先看延迟(<50ms)。

结语:耳机的未来在哪里?

从有线到无线,从降噪到空间音频,耳机技术正在突破物理限制。或许未来,脑机接口耳机能直接向听觉神经传递信号,骨传导耳机能通过AI补全低频,而纳米级静电单元可能被植入耳道……无论如何,人类对极致声音的追求,永无止境。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3-04 08: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3月3日是全国爱耳日,今年的主题是“健康聆听 无碍沟通”。耳朵是人类感知声音的重要器官,也是我们与外界沟通交流的桥梁。哪些不良习惯会使听力受损?年轻人如何正确
2025-03-03 05:47:00
...是否睡觉前戴着耳机,不知不觉间睡着了?3月3日是全国爱耳日,重庆大学附属沙坪坝医院(沙坪坝区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家李劲松提醒,长时间大音量使用耳机会损伤听力,如何正确
2024-03-01 21:56:00
河北新闻网讯(李健、张硕)今年3月3日是第25个全国“爱耳日”,活动的主题是“科技助听,共享美好生活”。3月1日上午,河北大学附属医院耳鼻喉科医务人员在该院门诊大厅开展全国“爱耳
2024-03-01 18:23:00
本文转自:厦门日报爱耳日公益活动举行普及保护听力好习惯 本报讯(记者 林露虹)许多人都有戴耳机坐地铁的习惯,由于地铁环境嘈杂,人们往往会不自觉地调高耳机音量——当心了,这个
2023-03-04 07:55:00
鲁医健康说·全国爱耳日|耳机成听力“杀手”?专家教你科学护耳
今天是第26个全国爱耳日,今年的活动主题是“健康聆听 无碍沟通”。 受人口老龄化加剧、环境噪声污染以及不良用耳习惯等因素影响,听力损失问题日益突出。近年来,通过持续努力,我省在提
2025-03-03 18:45:00
郑州民生耳鼻喉医院积极开展“爱耳日”主题公益活动
...感受到生命的丰富多彩和声音的无穷魅力在第25个全国“爱耳日”到来之际,郑州民生耳鼻喉医院精心策划并实施了一系列以“科技助听,共享美好生活”为主题的公益活动,从线下的专家义诊到
2024-03-04 17:37:00
2023年3月3日是第24次全国“爱耳日”,也是第11个世界“听力日”,今年我国的爱耳日主题是“科学爱耳护耳,实现主动健康。”为了呼吁大家主动关注听力变化,主动进行听力检查;为了
2023-03-07 19:24:00
全国爱耳日:遵循三个原则 使用耳机更护耳
本文转自:人民网健康“医”点通全国爱耳日:遵循三个原则 使用耳机更护耳陈子源3月3日是全国爱耳日,今年的主题是“健康聆听 无碍沟通”。不少人在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中都喜欢戴耳机听
2025-03-03 11:00:00
... 通讯员 罗超 张舒姗 李雪婷)今年3月3日是第25个“全国爱耳日”,今年的主题是“科技助听,共享美好生活”。据世界卫生组织估算,全球有轻度听力损失者近6亿、中度以上听力损失
2024-03-03 08:37: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脂肪肝、酒精肝人群定制配方,活性萃取科技助力肝健康
在当今快节奏的生活中,晚睡追剧、超时工作、频繁酒局应酬似乎已成为不少人的生活常规状态。长此以往,肝脏这个“默默付出”的身体器官
2025-09-15 10:24:00
千人共庆,健康启航!山东中健长生露周年盛典闪耀潍坊
2025年9月10日,山东中健长生露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周年庆典活动在山东潍坊鲁台会展中心举行,5000余人齐聚一堂,共襄这场集荣耀表彰
2025-09-15 10:59:00
重庆景城胃肠医院:为什么每天刷牙,还是有口臭?
重庆景城胃肠医院从预约挂号到诊疗结束,医院提供全程导诊服务,环境整洁舒适,医护人员态度亲切,注重保护患者隐私。许多患者反馈
2025-09-15 11:01:00
筑梦光明,启航新程:青岛钰森眼科医院开业
秋高气爽,海风送瑞。9月12日上午,备受瞩目的青岛钰森眼科医院在青岛市甘泉路7号云丰中心举行了盛大的开业典礼。伴随着绚丽的鲜花与热烈的掌声
2025-09-15 10:26:00
定期影像复查:对抗肝癌的“生命警报器”
当肝癌悄然进展,早期往往毫无症状,出现腹痛、黄疸等明显表现时往往已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对于肝硬化患者,定期影像学检查是拦截早期肝癌的“关键防线”
2025-09-15 06:50:00
宁阳县第一人民医院第37个“全国爱牙日”惠民活动来袭
为进一步普及口腔保健知识,切实助力全民口腔健康与全身健康水平的提升,在第37个“9.20全国爱牙日”到来之际,宁阳县第一人民医院特开展一系列惠民活动
2025-09-14 09:56:00
火了!海外评论区都在问链接
从挑剔的专业酒评家到追求lifestyle的潮流达人,一杯「中国酒」被海外社媒达人们争相晒出获得好评无数,被追着要链接……看看他们怎么说?LifeStyle NO
2025-09-14 10:41:00
老字号齐聚2025齐鲁美食节 共展齐鲁美食魅力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张召旭 许昱洲9月12日,2025齐鲁美食节暨跟着齐鲁超赛品美食活动在德州市体育公园南广场盛大启幕
2025-09-14 11:12:00
黄山市一学校公开表态食堂拒用冷冻肉
大皖新闻讯 9月14日,位于黄山市黄山高新区的昱城中学像往常一样,定时公布了该校食堂一周(9月15日到19日)菜谱。在该次公布的信息中
2025-09-15 00:00:00
饮食宜忌不能忘,肺结核患者这样吃才健康!
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治疗过程中,合理的饮食不仅能增强免疫力、加速组织修复,还能减轻药物不良反应。那么
2025-09-15 04:03:00
预防阿尔茨海默病,从日常习惯开始
通讯员/刘诗锦每年9月为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月,9月21日为阿尔茨海默病日,2025年宣传活动主题为“早防早治,守护认知”
2025-09-15 04:03:00
高邑县医院开展糖尿病防治健康宣教
河北新闻网讯(赵江友、刘晓辉)9月10日下午,高邑县医院内分泌消化内科主任郭子明为医院患者开展糖尿病防治健康宣教。宣教中
2025-09-14 11:50:00
泰国美食节于济南香格里拉热情启幕
初秋,趵突泉畔清风徐来,由济南香格里拉与泰王国驻青岛总领事馆、泰王国驻青岛总领事馆商务处及泰国国家旅游局上海办事处联合举办的「泉心美馔·寻味泰国」美食节
2025-09-13 13:45:00
【天眼问医】辟谣小剧场|那些年我们信过的关于酒的谣言①
喝酒后喝酸奶真能解酒吗?喝酒“上脸”是肝脏代谢能力差的表现吗?这些广为流传的说法其实藏着不少认知误区。误区一:喝酸奶可解酒
2025-09-13 15:53:00
突破性溶栓革新:曾运雄教授团队引领查尔酮纤溶酶治疗新纪元,重塑心脑血管疾病防控格局
在全球心脑血管疾病防控的艰难征程中,血栓形成作为急性心肌梗死、脑卒中等严重心脑血管事件的关键病理机制,一直是医学界亟待攻克的堡垒
2025-09-13 20: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