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多尔衮多么厉害的一个人,为啥他不名正言顺的当皇帝呢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2-12-21 16:49: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一共经历了十二位皇帝,从努尔哈赤建立后金算起的话,清朝国祚为296年,如果从皇太极改国号清朝算起的话,那么清朝国祚为276年,但是要以清兵入关开始算起的话,那么清朝的国祚则为268年,作为离我们最近的一个封建王朝,清朝无疑给我们留下了很多饭后闲谈的话题,其中有个话题则是关于清朝十三帝的说法,这个多出来的皇帝则是做多尔衮,虽然不被历史承认,但民间一直认为他就是皇帝,对于清朝而言,无论是率军入关还是统一全国,多尔衮都是功不可没的,可以说要是没有他,清朝入主中原绝对不会很顺利,但就这么厉害的一个人,为啥他不名正言顺的当皇帝呢?

多尔衮多么厉害的一个人,为啥他不名正言顺的当皇帝呢

爱新觉罗·多尔衮,出生于1612年11月17日,他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第十四个儿子,早在努尔哈赤征战四方的时候,后金太子褚英因为某些原因始终得不到努尔哈赤的重视所以被废掉,而身为八子的皇太极,凭借着自身政治才能和军功逐渐获得了努尔哈赤的信任,努尔哈赤死后,众大臣们便拥立皇太极继承汗位,所以皇太极也就成功当上了“皇帝”,此时多尔衮才15岁,在错综复杂的后金部落里,多尔衮很平凡。

多尔衮多么厉害的一个人,为啥他不名正言顺的当皇帝呢

多尔衮16岁的时候,就跟随皇太极四处出征,成功从龙井关突入明朝边塞,与贝勒莽古尔泰等攻下汉儿庄,逼近通州,接近北京。并且在广渠门外大败袁崇焕、祖大寿的援兵,又在蓟州歼灭明朝山海关的援兵。多尔衮17岁时,在征讨蒙古部落的时候再次立下了赫赫军功并成功缴获传国玉玺,被皇太极封为正白旗旗主和和硕睿亲王。

皇太极在设立官员制度的时候,把六部之首的吏部交给多尔衮,根据多尔衮的建议,希福、范文程、鲍承先、刚林等文臣分别被安排到了不同的位置,后来清朝所有的文臣武将的升降,甚至管理各部的王公贵胄也全部由多尔衮负责,1643年,皇太极猝死,由于他生前并没有立太子,所以清廷内部一度陷入内讧之中,矛盾呢,都集中在了以豪格为首的两黄旗和以多尔衮和多铎为首的两白旗上,最后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反而让最没希望当皇帝的福临继位,而多尔衮则担任了摄政王。

多尔衮掌握大权的时候,刚好李自成攻克北京,崇祯皇帝自缢煤山,而山海关的守将吴三桂则来投奔清朝,多尔衮认为这是个大好机会,于是命令所有部下一改往日烧杀抢掠,要秋毫无犯的进入山海关,多尔衮率兵入关后,清朝很顺利的统治了中国,多尔衮的身份也由摄政王先后升为叔父摄政王、皇叔父摄政王、皇父摄政王。

按理说此时的多尔衮完全可以篡位当皇帝了,无论是能力还是声望,都早已功高震主,天下人只知道朝廷里有多尔衮,皇帝是谁都不知道。但多尔衮始终没称帝,据说他不称帝的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他没有儿子,第二是他英年早逝,多尔衮38岁的时候就死了,如果他不死的话,或许以后他会称帝也有可能,至于野史中所说多尔衮不称帝,是因为孝庄的原因,完全是扯淡的。不过从历史的角度而言,多尔衮是幸运的,他死后的规格是按照皇帝之礼下葬的,其次他还有庙号,被追封为“清成宗”,谥懋德修远广业定功安民立政诚敬义皇帝。

这也就是为什么民间一直有“清朝十三帝”的说法,这多出来的皇帝就是指的多尔衮,虽然他没有皇帝的名分,但他却有皇帝的一切待遇。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2-12-21 19:54:2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更多关于多尔,多尔衮,皇帝,厉害,个人的资讯:
他是清朝最厉害的王爷,享皇帝尊号死后却遭抹黑
...就是在这个时候,诞生了清朝最厉害的王爷,爱新觉罗·多尔衮。多尔衮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第十四子,从17岁开始就在战场上活跃,跟随皇太极一起南征北战,凭借着自身的能力,成为了正白旗
2023-02-14 21:18:00
他是满清最厉害的王爷,没有他就没有后来的康乾盛世
...满清最厉害的王爷来,那就不得不说一位名叫爱新觉罗·多尔衮的王爷。因为如果没有多尔衮的话,那么满清是无法入关的,更别说满清后来还统治了中原大地将近300年的时间了。别的暂且不用
2022-12-18 13:30:00
他的箭法无敌,一箭射死张献忠,豪格都没他猛
...曾威胁到清朝的存亡,而这里面有一个人不得不提,他就多尔衮。很多人认为多尔衮是满清最厉害的将军,多尔衮用了几年的时间,陆续扫平了张献忠和李自成的势力,南明也被攻破。可是扫平张献
2023-06-26 13:28:00
...的多铎。正黄旗的30个佐领,均分给18岁的阿济格和11岁的多尔衮。分完财产后,阿济格、多尔衮、多铎自动成为两黄旗领主。镶黄旗也因为努尔哈赤亲自统领的缘故,成为八旗的头旗。后来
2024-07-23 17:31:00
他生前娶了守寡太后,死后还被封为皇帝
...就是落后。大清建立初期,顺治帝还很年幼,所以由叔叔多尔衮辅佐。多尔衮手握兵权和执政权,朝堂几乎都是他的势利,皇太极死后大多数臣子要拥立多尔衮为皇帝,毕竟以前在部落中哥哥死了弟
2023-05-13 14:27:00
清朝“八旗旗主”有多牛?和珅见到他们也得毕恭毕敬行礼
...由汗王(皇帝)直接统领,其余6旗划拨给君主的子侄,多尔衮去世后,顺治继位,收掉了多尔衮的正白旗,也就形成了上三旗和下五旗。最早的旗主,分别由努尔哈赤本人和子孙统领,比如多尔衮
2023-02-17 18:01:00
清朝哪个皇帝最有谋略?不是康熙,也不是乾隆
...算了,还跟努尔哈赤的老婆玩暖味。 这个小老婆据说是多尔衮的妈阿巴亥,当时三十来岁,正是虎狼之年,努尔哈赤当时定了代善当接班人,以前匈奴这些北方民族的习惯,小老婆以后都要交给
2022-12-17 14:54:00
多尔衮与载沣:两位摄政王的不同人生
...年,皇太极去世,八旗各部之间为皇位继承人产生争斗。多尔衮利用自己在八旗中的威望和影响力,支持年仅六岁的福临继位,是为顺治帝。作为回报,多尔衮被封为“摄政王”,得到管理朝政的大
2023-09-19 06:47:00
努尔哈赤为何不选择多尔衮作为继承人?
因为努尔哈赤死的时候,多尔衮完全不具备成为继承人的条件。努尔哈赤能够凭着十三副破烂铠甲,一手开创一个后金汗国,除了运气使然之外,不得不说他确实是一个厉害角色。他一生娶了16个后妃
2023-11-15 15:03: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这盛世如您所愿!老兵目光坚毅,向新型装备敬礼。
2025-09-03 14:32:00
李建礼:对此融心神,知君重毫素
鲁网9月3日讯(记者 刘斌)对此融心神,知君重毫素。这句诗,出自杜甫诗作《奉先刘少府新画山水障歌》。好的书画作品,能够让观者心神为之一醉
2025-09-03 14:47:00
“我们只有反抗,只有斗争!”这是胶东特委书记理琪撰写的油印信件———《给各级党同志的一封信》中的名句。他以瘦弱之躯扛起胶东抗战大旗
2025-09-03 15:51:00
巾帼不让须眉的白衣战士张华英
张华英老人(左二)大众网记者 邢晨 通讯员 肖水莲 烟台报道烽火岁月里,山东胶东大地遍布抗争印记。在烟台黄渤海新区潮水镇潮水一村
2025-09-03 16:32:00
近日,《考古与文物》发表的《陕西澄城刘家洼芮国遗址东Ⅰ区M3发掘简报》揭示:澄城刘家洼芮国遗址东Ⅰ区M3墓主,很可能是芮国国君的夫人
2025-09-03 08:13: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抗战老兵郭木桑:放下书本去打鬼子
郭木桑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赵张昀 图/通讯员 夏海滨)8月22日下午,同安区莲花镇云洋村,99岁的郭木桑特意身着熨得整整齐齐的衬衫西裤
2025-09-03 08:23: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百岁党员孙继舜:三块弹片仍存体内
孙继舜孙继舜家中珍藏的纪念章等物品。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赵张昀 图/通讯员 夏海滨)8月22日,在同安区陆丰里,百岁老人孙继舜从床上缓缓起身
2025-09-03 08:54:00
山河铭记| 微笑赴死的“最美抗日女战士”
大皖新闻讯 在刚刚公布的第四批著名抗日英烈、英雄群体名录中,唯一一名皖籍抗日英烈便是成本华。1938年春天,安徽和县,24岁的成本华在被日军残忍杀害前
2025-09-03 09:04:00
山河铭记 地名诉说抗战故事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马道军实习生曾丹仲铭桥、家齐路、耀华社区……为铭记抗战英雄事迹,南京一些桥梁、道路、社区以英雄的名字命名
2025-09-03 09:17:00
行程逾万里 寻找和传承父亲的“抗战足迹”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钱建芬张露李子俊在南京雨花台长眠的十万英烈中,已知姓名者仅有1519位,陶家齐是其中之一:南京江宁人
2025-09-03 09:17: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四岳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日。在长达14年的抗日战争中,数以万计的抗联将士慷慨赴死
2025-09-03 09:22:00
潍坊:抗战精神烛照当代奋斗
鲁网9月3日讯(记者 王玉龙)每年清明时节,潍坊滨海区大家洼街道南陈村的乡亲们都会聚集到烈士陵园,将亲手扎制的花圈敬献于墓碑前
2025-09-03 11:49:00
烽火硝烟中,他们在贵州寄存一个文脉图书馆|一见·抗战贵州⑥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80年前,贵州作为战略大后方——内迁学校、图书馆在此续燃文脉
2025-09-03 12:36:00
80年前的这一天,胜利的欢呼穿透硝烟,苦难的土地迎来黎明。那些在山河破碎时发出的呐喊,在枪林弹雨中前仆后继的身影,在绝境中凝聚起的不屈力量
2025-09-03 09:48:00
江苏南京:跨越80年,看四位抗战老兵的过去与现在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张安琪抗战老兵是历史的亲历者、见证者,是国家的财富、民族的英雄。近日,记者循着时光足迹,走近这些扎根南京的老兵与老党员
2025-09-03 09:4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