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人民网-河北频道
近日,在河北省沧州市海兴县张会亭镇特色茴香种植示范区大棚内,村民们忙着收割茴香,这些茴香经保鲜、包装后,将发往北京、天津、石家庄等地的大型商超。海兴县康源蔬菜种植联合社负责人刘雪竣介绍,他们种植的“多刀茴香”口感好,营养丰富,深受各地消费者喜爱。
2022年,张会亭镇双庙村、南齐村、北齐村等10个村联合成立康源蔬菜种植联合社,通过土地流转,打造特色茴香种植示范区,以“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大力推进规模化大棚“多刀茴香”种植,提升土地产出效益,让集体增收农民致富。目前,张会亭镇建立起3个联合社、75个温室大棚,并辐射带动周边农户自建110座温室大棚,带动联合社每个村集体年增收3万余元,吸引300余名村民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
和张会亭镇一样,海兴县小山乡也通过推进土地流转,发展了蘑菇种植项目。
“蘑菇种植管理技术相对简单,一包菌棒可实现多次采收,成本低、收益高、见效快,现在蘑菇种植已成为我们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新途径。”小山乡盘洼村党支部书记董海玉介绍。为带动村民增收,村集体流转了村内闲置空地发展蘑菇种植项目。目前,该村已建成10个种植大棚和1个菌棒生产车间,全年可创收100万元左右。
2023年,小山乡围绕盐碱地综合开发利用,逐村探索研究盐碱地整合、开发、利用的可行性,因地制宜、因村施策,鼓励以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积极通过引资引技、土地流转等方式,大力发展规模化特色农业种植培育等项目,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收入,助力农业增效,带动村民增收。
近年来,海兴县以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为目标,以促进农村土地流转为抓手,推进土地连片规模化流转、集约化经营,发展特色农业,助力村集体增收、农民增收。海兴县还制定了《海兴县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管理实施办法》,鼓励村集体通过线上产权交易平台与线下签订土地承包合同两种方式,自主流转土地,集中连片发展特色产业。截至目前,海兴县7个乡镇共流转土地16.81万亩,成立合作社191个、家庭农场157家,打造2个旱碱麦万亩高产片区、3个千亩示范片区、8个百亩攻关片区,培育出“南齐茴香”“茶棚甜瓜”“海兴碱梨”等盐碱地蔬果特色品牌,有效提高了农村土地资源使用效益。(王雪)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2-19 05: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