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人民网-河北频道
近日,河北省沧州市海兴县张会亭镇特色茴香种植示范区的“多刀茴香”再次迎来收获期,村民们收割、装箱、发运,繁忙而有序。该示范区由少数民族村双庙村和小路村联合周边8个村庄组建的合作社建设,共建有茴香温室大棚140余个,种植“多刀茴香”约300亩,露天种植400余亩,全年总产量超4000吨,年产值达700余万元。
近年来,海兴县围绕实现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目标任务,探索打造民族乡村“共富联合体”,同心走出一条民族团结进步、特色产业共富的强村富民之路。
海兴县以民族乡村产业振兴为目标,建立“县级统筹、乡级负责、村级实施”分级负责工作机制,探索“跨村联建”发展模式,指导少数民族村与周围村庄秉持“地缘相近、产业相连、资源共享、经济互嵌”原则开展共建,按照“党支部+合作社+农户”“龙头企业+农户”等生产经营模式,实现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一体化发展。围绕“一片区一品牌”发展理念,推动各乡镇特色优势民族产业集群化发展、品牌化塑造,打造张会亭镇特色茴香种植示范区、赵毛陶镇秋雪蜜桃种植示范区、赵毛陶镇牛羊养殖示范区和小山乡水产养殖示范区。搭建各民族群众互嵌式创新创业服务平台,今年以来,帮助解决土地改良、生产经营等困难35件,新增少数民族群众就业岗位120余个,劳务创收30余万元。同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产业链条升级,打造集民族团结宣传、农业科普教育、农事体验、观光采摘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农业园区2个,为村集体增收100余万元。
下一步,海兴县将继续围绕民族乡村产业振兴目标,进一步优化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常态化服务功能,加强政策支持,强化帮扶保障,持续深入开展民族乡村“共富联合体”建设,扎实推动民族乡村高质量发展。(蒋欣茹、何佳慧)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8-28 20: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