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气管异物被视为“定时炸弹”,是婴幼儿急重症之一。气管异物一旦发生,必须要争分夺秒迅速取出。近日,日照市中医医院儿科采用全麻下支气管镜检查及异物取出术,成功救治一名18个月大的气管异物小患儿。
老话说“食不言 寝不语”,村里老人说了“不听老人言 吃亏在眼前”。这不,浩浩小朋友就吃了个“大亏”。刚刚18个月的浩浩活泼好动,吃着爆米花也不耽误嬉笑,正吃的嗨皮,突然间的呛咳,让家里的气氛瞬间紧张起来,咳嗽不一会儿平复,真是“有惊无险”,看着已“无大碍”的浩浩,一家人起初并没有太在意。随后的几天里,浩浩呼吸时总是有个声响,于是全家人抱着浩浩,来到日照市中医医院儿科门诊就诊,
门诊行肺部CT提示:
左肺主支气管及左肺上叶支气管欠通畅,浩浩被诊断“支气管异物”。
而目前最佳治疗方案,是全麻下支气管镜检查及异物取出术,否则异物存留时间越长,对肺部的损伤越大,继而出现严重并发症。正逢周末,治疗又迫在眉睫。副主任医师张宝凤带领儿科团队紧急完善术前检查,做好各种风险预案,联系多学科周末加班加点术前讨论,制订手术方案。术中发现左侧支气管已经被堵的严严实实,借助支气管镜、异物钳等,最终顺利取出这枚“误入歧途”的异物。
在浩浩病情平稳后出院的第2天,
他的妈妈满怀感激地送来鲜红的锦旗。
关于儿童气管、支气管异物
气管支气管异物是儿童常见的急重症之一。该病起病急、病情重,甚至可危及生命。尽早诊断和取出异物是减少并发症和降低病死率的关键。儿童气管支气管异物因其多样性及隐匿性,临床上易误诊及漏诊,进而导致患儿呼吸道阻塞、反复喘息、慢性咳嗽、迁延性肺炎和咯血等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严重影响儿童的健康成长。
如何避免气管支气管异物的发生呢?
(一)养成良好的进食习惯,避免孩子在吃饭时嬉笑、哭闹、跑跳等,不强行给孩子喂食。
(二)3岁以下的婴幼儿,尽量不要吃坚果(花生、瓜子等)、多刺的鱼、带骨的肉、未剥皮的葡萄、樱桃、龙眼、生胡萝卜、果冻、爆米花、硬糖、口香糖等食物。
(三)孩子玩玩具时,家长须在旁监管,确保孩子玩适合年龄的玩具,引导孩子远离容易造成窒息的“危险小东西”,包括:硬币、小球、气球、弹球、小玩具零件、别针、珠宝、笔帽、纽扣、电池、药片等等。
(四)孩子呕吐时,应该把他的头偏向一侧,使他容易吐出,免得吸入气管。
当发生气管异物时,如何急救?★★★
如果孩子不能咳嗽、说话,不能呼吸,一定要争分夺秒,拨打120急救电话,并立即进行海姆立克急救法紧急处理。
(1)1岁以下儿童海姆立克急救法:
首先,施救者一只手固定住患儿头部和颈部,将其面部朝下,保持头低脚高,用另一只手掌根部连续叩击肩胛骨连线中点处5次。然后,将患儿翻转成面部朝上,保持头低脚高,检查有无异物排出,如未发现异物,立即用中指和食指按压患儿两乳头连线中点处5次。反复交替操作上述两个步骤,直到异物排出。
(2)1岁以上儿童海姆立克急救法:
若患儿意识清醒,可以站立时,首先让患儿站立,施救者站在患儿身后(儿童身高较矮者,施救者可跪在其身后),然后施救者一条腿在前,插入患儿两腿之间呈弓步,另一条腿在后伸直,双臂环抱患儿腰部,使其上身前倾。最后施救者一只手握拳,拳眼放在患儿脐上两横指上方,另一只手包住拳头,并连续、快速、用力向患者的后上方冲击,直到异物吐出。若患儿意识不清或站立位不便于施救时,可让患儿平躺,首先开放患儿的呼吸道,然后施救者骑跨在患儿大腿外侧,一手以掌根按压脐上两横指的部位,两手掌交叉重叠,连续、快速、用力向患者的后上方冲击,直到异物排出。
重要的部分来啦!事关生命,张宝凤儿科负责人提醒广大家长!
如果孩子能够说话或咳嗽,要避免使用海姆立克法,因为这可能将部分阻塞转变为完全阻塞。必须尽快送医,送医过程中尽量使患儿保持平卧静息,避免剧烈晃动,同时绝对禁食、禁饮,做好全麻手术准备。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27 15:45:1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