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据媒体消息,《哪吒之魔童闹海》(简称《哪吒2》)密钥第三次延期,延长上映至5月31日。
自春节上映以来,《哪吒2》不仅刷新了全球单一电影市场的票房纪录,成为中国及亚洲电影史上首部票房突破百亿元的作品,更登顶了全球动画电影票房榜。但“哪吒”一骑绝尘背后,却是新片青黄不接以及票房大盘整体不佳。刚过去的清明档总票房仅3.78亿元,近几日单日大盘票房在3000万元左右徘徊。有影院店长表示,排《哪吒2》才有票房,新片关注度不高,实属无奈。
很快,五一档将至。从目前的宣发信息来看,共有多达11部影片入局。其中,马丽主演的《水饺皇后》,刘德华、欧豪主演的《猎金·游戏》关注度较高。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哪吒2》,去年五一档的黑马影片《九龙城寨之围城》也宣布再次返场,将于5月2日重映。
细心观察不难发现,在清明档到五一档之间的周末中,并没有多少重量级的电影上映。周末档乏人问津,大盘市场整体平淡,新片扎堆上映、选择在大档期“赌一把”,如此市场现象是否健康,值得商榷。没有头部爆款,缺少惊喜黑马,年轻用户流失,影片供给不足,都在影响市场生态,影院靠《哪吒2》续命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今年春节档票房大盘创新高可喜可贺,但回归常态后,市场更需要保障优质内容的持续供给,不断推高广大观众的观影热情。健康的电影市场,离不开大片引领带动,影视创作者要继续拿出像样的大片为大盘造势。一部《哪吒2》的成功,充分证明了中国影迷的消费潜力。而从“流浪地球”“唐探”到“哪吒”系列的票房和口碑也充分说明,“大IP”可以调动观影预期,“大制作”足够吸引眼球,电影市场离不开大片的火车头效应。
令人遗憾的是,纵观今年的电影市场,除了一部《哪吒2》持续霸榜,自春节档至今仍未再度出现同级别或者阶段性的现象级电影。据媒体报道,《哪吒2》曾令许多小影院“满血复活”。但时至今日,不少院线仍然靠着滚动播映《哪吒2》继续卖力吆喝,这不得不说是一种无奈。
去年,不少“小而美”的作品大放异彩,激活了部分低频次观众的观影欲,满足了不同观众的潜在需求,做大了票房“蛋糕”。但需要看到的是,如今电影市场的困境,是由于匮乏能为大盘造势的大片。电影市场陷入,缺乏大片,市场不振;资方谨慎,开机减少的循环怪圈。《哪吒2》等大片在低迷的市场环境中,唤起中国观众的庞大消费力,证明高质量大片是打破产业怪圈的利器。
就此而言,比起讨论一段时间、一部电影的票房成绩,更重要的问题可能是影视制作者要有对市场变化的敏锐嗅觉,找到自己的观众、用好作品回报观众。影视公司拒绝档期痴迷,制定科学化的定档周期,进一步合理化电影市场的资源布局,避免一些热门档期的过度拥挤,为更多电影作品提供发展空间,孵化更多头部IP同时保证多样化类型,在保证基本盘的情况下,为更多普通观众提供丰富选择,才能维持票房平稳健康增长。
《哪吒2》给影视制作者打了个样,大片拍好了自然会一骑绝尘。但一部《哪吒2》喂不饱中国电影,持续孵化更多头部IP,丰富类型化市场,让整个电影市场重新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态势,才是治本之道。2025年,中国电影市场正站在类型革新与观众迭代的十字路口。我们希望看到有更多的“哪吒”塑就“金身”,循环往复生生不息,让整个行业繁荣起来,而非月复一月地靠着老片返场甚至持续霸榜。
上游新闻评论员 康磊
编辑:龙春晖责编:李洋 审核:陈旭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4-23 17: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