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秦惠文君重用公孙衍,东出逐鹿的序幕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9-25 04:20:00 来源:戏说三国

公元前334年,秦惠文君决意东出逐鹿天下。他效法先君重用六国人才,拜名臣公孙衍为大良造。正当他感到秦国事业顺风顺水,决心发兵解决西边的义渠国之时,一个人的一句话,让他如梦初醒——原来咱家的大良造(相当于丞相,虽然秦国也有相邦)是有私心的啊!

秦惠文君重用公孙衍,东出逐鹿的序幕

话说惠文君登位后,杀了商鞅,平息了老爷子孝公去世前掀起的新法风暴。恰在此时,魏、齐两国国君合计着一起称王了!士可忍孰不可忍!齐魏的举动一下子刺激了秦惠文君。

秦惠文君重用公孙衍,东出逐鹿的序幕

秦国经过商鞅变法,收复了河西大部分土地,国力大增。江河日下的魏国感到如芒在背,终于决定放下曾经的战国第一强国架子,主动去拉拢东边的齐国,搞了个齐魏相王:嘿嘿嘿,我认你是王了,你也认我是王了,以后有什么事,咱们好商量啊!

秦惠文王一眼就看穿了老魏王的打算:不就是拉拢齐国帮自己撑腰,好重整霸业么!齐国我够不着,那就专打你魏国吧!

秦惠文君重用公孙衍,东出逐鹿的序幕

惠文君在河西积极备战,但他也有苦恼之处:秦国没有拿得出手的大将!秦孝公时代,商鞅是个文武全才,又会变法又会领兵。现在商鞅已死,将领青黄不接。没有大将,空有虎狼之师,总不能找个羊来带虎群吧!

惠文君遍查军册,挑中了一个人。这人叫公孙衍,魏国阴晋人,早年曾在魏军中任职,但不被重用(魏国浪费人才的事干得也太频繁了),于是在公元前342年投了秦军(注意这个地方和《大秦帝国》又不一样),混口饭吃。

秦惠文君重用公孙衍,东出逐鹿的序幕

敢于跳槽的人,往往不是无能之辈。

这公孙衍还真不简单,跳槽以后,凭着军功,硬是当上了将军。当然这个将军离统帅还差得比较远。

史料对公孙衍的记载很少,只在《秦本纪》和《张仪列传》中提了几句。不过从公孙衍弃魏投秦这个事儿,咱们能看出秦魏两国的不同。

人才是一个国家最根本的资源,底层人才的上升通道是否畅通,往往决定了一国是否昌盛。泱泱大国岂无人才,可惜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

而一个国家不仅需要人去当伯乐,更需要设计出制度来当伯乐

商鞅变法,无功者不能显贵。要想在秦军中升官,必须要有军功。在当时,明显是个好制度。所以秦国在这场人才大战中又赢了。

秦惠文君重用公孙衍,东出逐鹿的序幕

惠文君点兵点将,选中了公孙衍。于是任命公孙衍为大良造,发兵攻魏。

一番大战,魏惠王急了:丫丫的,齐魏相王,光打我魏国!

打不过,那就求和吧!于是割让了阴晋给秦国。

秦国已经打开了东出的大门,哪里就愿意就此收手。于是,第二年,惠文君找了个借口,让公子卬(一说这一仗也是公孙衍打的)领兵攻魏。

此时的魏国,颇有点被邻居家大孩子欺负的样子。明知道打不过,但总是处于一会儿认怂,一会儿急眼奋起一战的状态。魏王大怒,拿出了家底,与秦国火拼。

河西大战,斩首八万!秦军俘虏魏将龙贾!魏国家底被败了个精光。

秦惠文君重用公孙衍,东出逐鹿的序幕

打不过,魏国又认怂。

秦惠文君登位的前十年,魏国便是在认怂和急眼之间自然切换。中国古代史,欠魏惠王一个影帝。

恰在如此顺风顺水之时。大良造公孙衍找到秦惠文君:君上啊!你看东出如此顺利,老魏王已经是秋后的蚂蚱了。咱们为何不趁此良机,西进攻取义渠,解决咱们背面的威胁呢!

惠文君听了,觉得很在理!于是,开始紧锣密鼓地筹备进攻义渠的战事。

秦惠文君重用公孙衍,东出逐鹿的序幕

备战之余,惠文君按惯例听斥候汇报着朝野的奇闻。

斥候:“有个油嘴滑舌的人。自称是鬼谷子的门生,在秦国游走好久了。”

惠文君:“鬼谷子!这人是谁?”惠文君一下子来了兴趣。

斥候:“这人叫张仪,魏国人。”

惠文君:“快请来让我看看。”

秦惠文君重用公孙衍,东出逐鹿的序幕

于是,在秦国游荡了许久的张仪,得到了惠文君的召见:“先生是鬼谷子的门生。想必有大才。来我秦国,有什么可以教我的,还请不要吝啬!”

张仪也不客气:“我听说君上想攻打义渠?”

惠文君见张仪识破,也不再遮掩:“是啊,当前魏国无力西进,我正好腾出手来了,趁此机会解决西边的后患!”

张仪哈哈大笑:“攻打义渠的主意,是谁提出来的?”

“正是我大秦的大良造公孙先生。”

张仪开始了他口若悬河的表演:“魏国曾是战国第一霸主,义渠只是西陲一群分散的部落。现在攻打义渠,一旦秦军陷入胶着,魏国有没有可能抓住机会缓过来呢?”

秦惠文君重用公孙衍,东出逐鹿的序幕

惠文君明白了——此时魏国正是四面楚歌,不趁此时把魏国彻底打服了,老魏王极有可能缓过劲儿来,人家毕竟曾是战国第一强国。那时候,秦国要想东出,麻烦就大了!

话说公孙衍为什么要建议去攻打义渠呢?这里面有个缘故。老魏王连续被秦军羞辱,急得没招了,便派人找到公孙衍,又是送钱,以赔礼道歉,请公孙衍游说秦君别指着魏国这一只羊薅,先薅薅别人去。公孙衍原来是魏国人,只因在魏国发展不顺,才投的秦军。这人还是很念旧的,便答应了。

秦惠文君重用公孙衍,东出逐鹿的序幕

大良造有私心,要庇护一下魏国。谁想来了个张仪,一句话将他的计谋戳破。公孙衍恨得牙痒痒。但此事之后,秦惠文君已经不再那么信任公孙衍了,转而信任张仪。公孙衍无奈,不久便逃离了秦国,去了魏国。

话说秦惠文君这边,在洞察了大良造公孙衍的私心之后,暗暗感慨:差点被误了大事!如梦方醒的他,立即挥师攻魏。可怜老魏王巴巴地盼着喘口气,结果盼来的却是秦国的虎狼之师。

打不过,又割让了上郡15个县给秦国。从此,秦惠文君不仅完全占据了河西之地,还获得了窥探河东的桥头堡,魏国时刻处在秦国的威胁之中。

秦惠文君重用公孙衍,东出逐鹿的序幕

结束语

秦魏河西之争,以秦国全据河西而告终。魏国盛产人才,可惜魏王不是伯乐,让良臣公孙衍反过来帮助秦国消灭了自己8万主力,雪上加霜。秦惠文君年龄虽小,却展现出了高超的识人手法,他不仅在公孙衍失意时重用之,使公孙衍帮助秦军度过了将帅青黄不接的时刻,大破魏军,还在公孙衍有私心之时及时发现,及时调整战略,避免错过良机。所幸魏国在吃了大亏之后幡然醒悟,接纳了从秦国逃亡的公孙衍,拜为犀首。

人才的大战是根本的大战,魏国没有顺畅的底层人才上升通道,已失一局。在公孙衍与张仪在魏、秦竞相登台的时代,战国七雄又会给我们展示怎样的纵橫捭阖呢?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25 11: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张仪为何要离开秦国?
秦惠文君九年(前329年),张仪由赵国西入秦国,凭借出众的才智.被秦惠王任为客卿,筹划谋略攻伐之事。次年,秦国仿效三晋的官僚机构开始设置相位,称相邦或相国,张仪出任此职。他是秦国
2023-01-31 20:42:00
...格局的战略家辅佐。就在这时,在魏国郁郁不得志的犀首公孙衍入秦,受到了秦惠文王的礼遇,直接被拜为继商鞅之后的秦国第二任大良造。要知道此时的秦惠文王并未在秦国开始爵职分离的改革,
2024-05-25 10:48:00
魏文侯时代:战国初期的辉煌与人才流失的悲歌
...到高度重用,令人畏惧的“魏五祖”就是他培养出来的。公孙错嫉妒的正是这样的人才,那就是“自田文死后,公叔为相,宠魏公主,害吴起”。公孙错犯错后,武侯不辨是非,“疑而不信”,最终
2024-04-27 22:04:00
公孙衍:战国合纵大业的缔造者与终结者
...同一个时代。真正使用合纵与张仪的连横争锋的是魏国的公孙衍,号称犀首。《孟子》中有一句,“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也间接证实了这一点。1.由魏
2024-03-08 05:51:00
公孙衍为何在秦国被排斥?
...理想,同时获得同等的政治地位和物质财富。秦国大良造公孙衍同样的道理,也能放在公孙衍身上,公孙衍是魏国人阴晋(今陕西省华阴市)人,这个地方就是战国时期的河西之地,是秦国东进的战
2023-08-27 06:19:00
为何说公孙衍是低配版的苏秦
(魏国)公元前360年,一个叫做公孙衍的小朋友在魏国出生。如果说战国七雄中有一个国家最为奇葩的话,那么这个国家一定是魏国。春秋战国时期,各地流窜,想要封王拜相的人才,那是很多的。
2024-05-13 21:03:00
魏国北方矛盾激化,公孙渊造反自封什么王
...时,魏国北方的矛盾又渐渐激化了。238年,魏国辽东太守公孙渊造反,自称燕王,他派遣使臣与孙权联络,并多次侵扰魏国北方。公孙渊的祖父名叫公孙度,父亲名叫公孙康,先后任辽东太守。
2024-06-16 17:08:00
公孙衍为何至死都不能和秦国对抗?
...而真正作为张仪政治对手,又同样是出色纵横家的人,是公孙衍。作为纵横家的张仪,一生努力奋斗的事业,是连横。也就是让秦国与东方六国中的某一国或者某几国联合起来,攻打别的国家。同样
2023-08-17 20:49:00
聊聊秦国著名的“犀首”公孙衍
...,还不是一个普通人。而是战国时期非常有名的纵横家,公孙衍。提起这个公孙衍,可是一个非常了不得的人物。我们熟知的合纵的代表人物苏秦,其实是受了公孙衍的思想的影响。而且公孙衍这个
2024-05-28 19:33: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山河铭记丨粉墙黛瓦间,触摸烽火岁月的温度 大皖新闻走进新四军江北指挥部纪念馆
大皖新闻讯 庐江县汤池镇的翠林深处,一片粉墙黛瓦的建筑群静静矗立,这里便是承载着华中敌后抗战记忆的新四军江北指挥部纪念馆
2025-08-03 12:56:00
释永信被查,才知道她有多让人敬佩
释永信终于“暴雷”了。7月27日晚,少林寺官微发布消息称,少林寺住持释永信涉嫌刑事犯罪,挪用侵占项目资金寺院资产;严重违反佛教戒律
2025-08-03 05:40:00
杭州日报讯 近百年来,古文字学家多致力于研究古文字的识读及其历史价值,而书法家更倾向于如何将其转化为新的艺术创作范式。当然
2025-08-03 07:15:00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这一承载着历史记忆与和平期盼的时刻,始终牵动着无数人的心。书法家樵夫怀着对历史的敬畏
2025-08-03 07:15:00
写在叶子《中国书画收藏史》新书出版之际杭州日报讯 在中华文明的星河中,书画艺术是最璀璨的星座之一。当我们驻足凝视王羲之的飘逸
2025-08-03 07:15:00
“循脉——中国画教育‘课徒稿’文献展”在浙江美术馆开幕
8月1日,“循脉——中国画教育‘课徒稿’文献展”在浙江美术馆开幕。作为国家艺术基金资助的传播交流推广项目,本次展览以中国画教育中的“课徒稿”为核心
2025-08-02 10:17:00
岁月流转,阳岐村的历史印记几经沧桑。一代代人的接力守护,古村迎来了它的光彩重生。
2025-08-02 12:17:00
我为家乡代言丨从万姓同根到红色基因,解码周口文化名片
大河网讯 什么可以成为一座城市的名片?7月31日—8月1日,“我为家乡代言”系列活动之“夏香满园”网络直播推介活动走进周口
2025-08-02 13:35:00
为进一步呈现杭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岳飞传说”“春秋岳王祭”的魅力,彰显爱国主义精神,每年岳王庙都会举办各种弘扬岳飞文化的相关活动
2025-08-02 07:43:00
青未了丨老兵
文 / 江天冷月辞父别母远离了故土家园摸爬滚打中牵着扯不断的思恋乡愁伴随壮怀激烈的军旅橄榄绿染透泣血的边关斑驳月影氤氲着永不寂寞的巡逻线秋风夏雨沧桑了原本娇嫩的容颜当离队的日子悄
2025-08-01 20:11:00
寻访东营老兵 ④ | 百岁老兵孙相法:从烽火战场到乡土守护
编者按:东营,这片渤海之滨的热土,不仅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宝藏,更沉淀着深厚的红色基因。他们中有亲历枪林弹雨、见证民族崛起的抗战老兵
2025-08-01 08:58:00
“八一”光荣榜!杭州282名官兵立功受奖!
去年以来,广大杭州籍官兵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强军思想,聚焦强军目标,献身强军实践,在国防战线上矢志打赢
2025-08-01 10:13:00
激荡八十年的山海回响 | 马石山——永不磨灭的丰碑
大众网记者郑云歌 仇艺畅 通讯员 张洁 威海报道马石山的轮廓,在胶东半岛的晨昏里静默了八十余载。在这里,山间的风,年复一年拂过青松
2025-08-01 11:03:00
文润黔山 名家开讲 | 知名哲学家黄勇揭示王阳明对当代道德心理学的贡献
黄勇教授讲座现场。孔学堂供图7月26日,由贵州省委宣传部主办、贵阳孔学堂文化传播中心承办的文润黔山——多彩贵州“四大文化工程”学术委员会名家讲座(第四期)在贵阳孔学堂举行
2025-08-01 16:3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