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北宋医学家钱乙:精通各科,料事如神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2-18 09:08:00 来源:戏说三国

钱乙以小儿病享誉山东。虽然小儿不能叙述病情,切脉时会乱动,把脉很难。但经过长期的医疗实践,钱乙积累了通过望诊确定小儿病的经验。如果小孩目无精光,则畏明;白睛多黑睛少,则肾虚;昏睡露睛,则脾虚;眼睛发直,上视斜视,则肝经心经热。白睛出现的不同颜色表现不同症状,叫目内证。赤者,心热;淡红者,心虚热;青者,肝热;黄者,脾热;无精光者,肾虚。不同的症状采用不同的药物治疗。脸上不同区域,代表不同脏腑,判断虚实与寒热,叫面上证。“左腮为肝,右腮为肺,额上为心,鼻为脾,颏为肾。赤者,热也,随证治之。”他精心地研究小孩病,掌握了很多诊断技巧。他看到孩子喜欢坐凉石头上,判断孩子体内热,再与望诊配合,知道孩子肝心有热。所以,不用切脉,一望便知病之所在。在人们眼里他成了仙医。

北宋医学家钱乙:精通各科,料事如神

钱乙通过听患儿的声音,来判断病的轻重。有一次。钱乙去拜访一位老友,他听见婴儿的啼哭声,便惊奇地问道:“谁家的婴儿在哭?”老友略带自豪地说:“这是我的孙子,刚生的一对儿双胞胎。”职业的敏感告诉钱乙,这对孪生兄弟的前景并不乐观。他直率地说:“一定要好好照顾,能否活下来还不一定呢,过了百日方可保住。”老友滚烫的心里被泼了一盆冷水,大喜的日子听到了恶毒的诅咒,心中自然不悦。果然不到一个月,两个孩子都病了,来请钱乙,正巧钱乙到别处行医,结果两个孩子都死了。

钱乙不仅是一位著名的小儿科医生,他对内科、妇科等方面医术也很高超。他研究医学的范围广博,融会贯通,他不拘泥某一师门,对各家之长兼容并蓄,取长补短。他对所有的医学门类都感兴趣,对所有能找到的医书都认真研读,能发现和纠正书中的缺漏和错误。他不拘泥古法,而是灵活应用,辨证施治,最终与古法相合。他几乎精通各种药物,通晓其药理药效和配伍,人们遇到奇异的药物,常会向他请教,他会说出药材的产地、生长情况、形貌特点、药性等相关问题,回去与药书对照考证,他说得完全符合。

北宋医学家钱乙:精通各科,料事如神

钱乙剧照

有个孕妇病了,医生说胎儿要流产。钱乙诊断说:“胎儿靠母体五藏相递滋养,大约两个月变更一脏。按五藏传养次序和胎儿的月数,偏补母亲的某一脏,怎么会保不住胎儿呢?”钱乙按此理论对孕妇调理,孕妇的病治好了,胎儿也保住了。

有个哺乳期妇女因大怒患病,病虽治好了,但眼睛张着闭不上。有人请教钱乙怎样治疗,他给出的办法很简单:“用酒煮郁李仁给乳妇喝,直到喝醉,就能治好。之所以这样治疗,因为眼睛和肝胆相连,大怒则肝气郁结,胆气横逆不下,而郁李仁能通郁结,药力随酒进入胆,郁结散了、胆气下行通畅,眼睛就能合上了”。结果,乳妇喝了郁李仁酒后,两眼能合上了。

有个读书人咳嗽,面现青色而光,呼吸哽塞不畅。钱乙诊断说:“肝反侮肺,这是逆证。若是在秋天,这个病还能治,现在是春天,就不能治了。”病人家属祈请哀求,勉强钱乙给与药物。第二天,钱乙说:“我用药物两次泻肝,病情没有退去;三次补肺,肺气反而更虚,还增加了唇白;依照常规,病人应当三日死亡。然而,如果能收纳水谷,可以超过期限,反之,就要缩短期限。现在病人尚能进粥,过五天后就要没命了。”按当时的医疗条件,钱乙对这位书生判了死刑。

北宋医学家钱乙:精通各科,料事如神

钱乙还根据时间的变化推断病情的转变,把一天中不同时段对应为四季,进而对应人体的相应脏腑。早晨对应肝,属春;中午对应心,属夏;下午对应肺,属秋;晚上对应肾,属冬。认为人与万物相互参证,万物随时间而变化,人应该顺应这种变化规律。比如,有个肝热病人,钱乙推断说:3天后过了中午就会好。因为,肝热早晨比较重,清肝清心,时间一过,心火下去了,身体逐渐恢复。结果,3天后过了中午,病情明显好转。所以,人们称赞他医术高明,料事如神。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18 11: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中科御方|夏商周流转:中医智慧的自然生长与传承
...了重要的方法支持。同时,西周时期还出现了许多著名的医学家,如扁鹊等。他们不仅在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还提出了许多创新的理论和方法,为中医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这些医学家
2024-11-15 16:18:00
为什么冬季要重视养护阳气
...而聚于足心,谓经脉之行,三经皆起于足”的记载。不少医学家及养生保健专家将双足称为人体的“第二心脏”,认为每天通过运动、按摩、泡洗等方法适当的对足部进行一定的刺激,有助于改善下
2023-06-21 15:30:00
...在实验室中培养出来的。现在,荷兰玛西玛公主儿童肿瘤医学中心和胡布雷希特研究所的科学家直接从人类胎儿脑组织开发出了大脑类器官。新研究发现,使用小块胎儿脑组织而非单个细胞,对生成
2024-01-10 02:05:00
麻醉的魔法之笔:无痛分娩的探秘之旅
...时疼痛程度、提高产妇舒适度的一种医疗技术,随着现代医学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越来越多准妈妈们安心迎接新生命到来的保障。在这个过程中,麻醉技术犹如一支神奇的魔法之笔,它在母亲们经
2024-03-02 05:36:00
叶酸是“神药”吗?
...考文献:中国临床合理补充叶酸多学科专家共识--《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20年11期 2. 《中国脑血管病一级预防指南(2015)》医生介绍:陶晓阳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2023-11-01 20:12:00
止痛药不止痛?药效差异可能不是你的错觉
...术圈中,也存在着男女的差异。2021 年 7 月 2 日,《美国医学会杂志》(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2023-07-05 14:06:00
范祥明 主任医师,浙大儿院心脏外科主任,医学博士。国家心血管外科先心病专委会委员,浙江省医学会胸心学会分会常委,北京市卫生系统高层次卫生技术人才,美国国家儿童医学中心访问学者。
2025-01-24 09:05:00
对话卢煜明:科学家走进“死胡同”很正常,越新的领域越可能发现道路不通
...思想大爆炸-对话科学家》栏目第47期,对话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副院长(研究)、香港科学院院长、新基石研究员项目科学委员会委员卢煜明。嘉宾简介:卢煜明,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香港中
2023-11-02 22:50:00
实验室培养的大脑合乎道德吗?科学家认为,没有简单的答案
...究大脑发育和疾病,以期获得重要的见解,并取得创新的医学进步。 道德和法律挑战传统上,脑类器官是由多能干细胞培养出来的,多能干细胞是早期胚胎发育的一种特别有效的亚型,但现在的
2024-07-12 09:46: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