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心有所系丨基层医院的除夕:接诊恢复常态,医护最想大睡一觉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01-22 17:59:00 来源:澎湃新闻记者 段彦超

兔年除夕夜,窗外,烟花爆竹声已渐稀疏。

心有所系丨基层医院的除夕:接诊恢复常态,医护最想大睡一觉

除夕夜里,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医生胡秀文(左)正在查看患者病情。

晚上9时许,河南省新野县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外科)病房里,呼吸机和监护仪不断发出嘀嘀声。医护人员正忙着安置一名从肿瘤科转过来的患者。

急诊科护士陈晨已蹲在病床前20多分钟,她正在为一名误食五六十片维生素C咀嚼片的女童洗胃。

刚工作三个月的陈晨,在去年12月迎战新冠病毒感染高峰时,还“有些紧张”。

在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病区走廊此前紧急增设的病床,都已空着。6天前,该科住院患者降至三四十人,与往年持平。

澎湃新闻注意到,医院其他科室接和住院也已恢复至常态,比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还要早一周。

“原本想着这个春节要在‘打仗’中度过。”有医生对澎湃新闻说。

这些在疫情高峰时冲锋在前的医护人员,在被问到最想做些什么时,少数是想就近旅游爬爬山、吸吸新鲜空气,绝大多数则“只想好好大睡一觉”。

心有所系丨基层医院的除夕:接诊恢复常态,医护最想大睡一觉

除夕夜里的新野县人民医院住院楼。

已恢复常态的呼吸科

新野县地处河南省西南部,总人口83万,是三国历史文化名城。诸葛亮火烧新野的典故,就出自这里。该县最大的县人民医院,系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

2022年12月7日,国家“新十条”发布。两天后,前来医院就诊的感染者开始激增。医院紧急授权泌外、胸外、妇科、普外、骨外、神外、急外科病区收治新冠感染患者,并且结对内分泌科、呼吸危重症科、老年内科、心内科、神内科、中西医科资深医师,共同诊疗查房,协作救治病人。同时,成立新冠感染救治专家小组,会诊重症患者、对全院各专业医生开展专题培训。增设两个重症监护室至四个,使重症收治能力从30个增加到100个。

疫情放开后,高峰时,原本1000多张床位的医院,曾一度住院1600多人。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成为“挑大梁”的科室。澎湃新闻1月21日看到,该科病区走廊此前紧急增设的病床,已经没有患者。

该科医生胡秀文介绍,病区原有50张床位,日常收治二三十名患者。再迎战感染高峰时,患者激增,涨到70多个,一个星期后病区住满,楼道里、楼梯间,甚至医生办公室内,都是患者。最高时,收治了140多人。

“从医23年,这是破天荒的第一次。”胡秀文感慨。

心有所系丨基层医院的除夕:接诊恢复常态,医护最想大睡一觉

除夕当晚7点,医院产科诞下一对“虎年尾巴”双胞胎女宝宝。

排痰机、雾化机“立了大功”。最开始,呼吸机有些缺,县里紧急将方舱医院的设备转移过来。因为工作强度大,该科排痰机烧了一台,雾化机烧了两台。

农历腊月二十三左右,该科每天有一二十名患者出院。腊月二十五以后,住院患者维持在三四十人,和往年除夕差不多。不过,这些患者多是基础病合并新冠病毒感染。

“原本想着这个春节要在‘打仗’中度过,没想到能是这样的状态。”胡秀文说。

除夕上午,新野县人民医院副院长、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李元盈接诊了30多个患者,基本都是“阳康”后咳嗽、低热、乏力的。

他介绍,对该科医护来说,肺炎很常见,心理上没有什么压力,主要是身体上的压力。“我平常每天门诊40个左右,高峰时翻了三倍。最高时,一天还要接200多个咨询电话。”

高峰时,该科有护士到岗就低头开始配液,有时一抬头,已经两三个小时。有些药输液前需要摇匀,有护士下班后,胳膊都抬不起来。

说话间,李元盈还在不停咳嗽。“我是阳康后呼吸道黏膜受损,气道很敏感,本身恢复就比较慢,需要休养、避免刺激。”

澎湃新闻看到,当晚21时,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已和疫情发生前一样,是1名医生和1名护士值班,并不算忙碌。一些病房三四个床位,都只住了一个患者,有患者正在输液,还有患者躺在病床上煲电话粥。

“最大的梦想是睡一天不起床”

除去重症监护室,其他科室差不多1月8日左右就已恢复常态,比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早一个多星期,也不再接收治新冠感染患者。

1月21日,医院的“尖刀连”发热门诊曾是感染高峰时压力最大的科室,当日接诊仅10多名患者。该门诊是疫情发生后由传染病科组建,疫情前,差不多每天也是这个接诊量。“没想到这个春节能这么轻松。”发热门诊主任马景霞说。

高峰时,该科曾每日接诊600多名患者。“有时,感觉累得眼睛都要睁不开了,但还要安慰下面这些孩子们。”马景霞说。

因为有腰椎间盘突出,疫情发生前,马景霞有去游泳锻炼,但疫情后,再也没有去过。她希望年后能把游泳捡起来。

除夕夜,医院食堂为在岗职工做了各种馅的饺子,送到各病区。有不少家属,也给医护送来了家里包的饺子,大家围在一起,在窗外的烟花爆竹声中,吃着饺子。有护士说,这应该是疫情发生以来,最热闹、放松的时刻了。

除夕当日,医院产科诞下3个宝宝。“应该说是比较闲的一个除夕。”产科主任李卫静介绍,但其中一对双胞胎女宝宝,是32周早产,而且是横位,有一定风险,医院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主任张惠敏放弃和家人团聚,启动紧急预案为产妇做手术,当晚19时剖宫产产妇顺利分娩两个小虎妞。

心有所系丨基层医院的除夕:接诊恢复常态,医护最想大睡一觉

除夕夜里,重症医学科(外科)护士程彩琴正在为患者排痰。

“沾沾喜气。”有接生护士抱着这对虎年尾宝宝说。

21时,急诊科,护士陈晨已蹲在急诊病床前20分钟,为一名误食五六十片维生素C咀嚼片的五岁女童洗胃。她柔声安慰一直难受哭喊着要妈妈的女童,“马上就好了,马上就好了,回家咱们吃糖”,“是不是按按肚子都好受了?”

刚工作三个月的她告诉澎湃新闻,高峰时候,面对蜂拥而至的感染患者,她最初“还有些紧张”,后来就忙的飞起,也适应了。

给女童洗胃结束后,该科医生刘博交代家属说,回家后三个小时内才能进食,喂些面糊吃,注意观察孩子情况。话刚说完,有家属推来一名突然发病倒地瘫痪、不能言语的老年患者,他急忙带着患者家属去办理住院手续。

“急诊科就是这样,突发状况比较多,这和疫情发生前一样。”刘博说。

21日21时多,在重症医学科(外科)病房,医护人员正在呼吸机和监护仪的滴滴、唧唧声中,安置一名刚从肿瘤科转过来的患者。

该科护士长刘丹告诉澎湃新闻,除夕当日,该科有12名患者,已和疫情前一样,但因有两名护士因肾病、怀孕后有流产先兆请假,还有两名护士被借调到发热门诊,1月份以来,该科医护人员基本没有休息过。

“最难的时候,4个护士看护19个重症患者,连吃饭、喝水、上厕所的时间都没有,但姑娘们从来没有在我面前诉过苦、流过泪。”刘丹说。

病区里,不时有患者因不舒服呻吟,护士要马上去安抚,协助医生处理。因为是重症监护室(外科),患者太痛苦、烦躁的话,容易脑出血。到后半夜,护士会关掉患者的床灯,但会开着病房另一些灯。监护室患者病情都比较重,没有家属陪护,医护们必须时刻注意患者的情况。

澎湃新闻注意到。办公桌上的饭盒里,还有一些吃剩的饺子。“准备晚上饿了当宵夜吃。”护士崔淼钰笑着说。每年除夕排班,都是按平时顺序排下来的,这名“天选打工人”,已经是第三年除夕夜在病房度过。

当被问到年后最想做什么时,许多医护人员的回答,少数是想就近旅游爬爬山、呼吸呼吸新鲜空气,绝大多数则是“只想好好大睡一觉”。崔淼钰笑着说,她也一样,“最大的梦想是睡一天不起床”。

心有所系丨基层医院的除夕:接诊恢复常态,医护最想大睡一觉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22 23:45:1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新春走基层丨临沂市人民医院院前急救科:争分夺秒,为生命竞速
...的临近,院前急救科的工作量也随之增大。“春节期间,危重症转运是我们的重点。”卢永存表示。节假日期间,基层医院的部分危重症病人需要转运至市人民医院进行治疗。除了危重症转运,酒精
2024-02-12 18:29:00
...)近日,会理市人民医院派出医务、心血管内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中西医结合科、放射科专家组成巡回医疗队到医共体成员单位杨家坝乡卫生院开展“送服务上门”巡回医疗服务活动。活动中
2023-02-14 07:48:00
...省时、高效、更便捷,即遇大病患者急需转诊的,让基层危重症患者能及时转诊到阳江市人民医院得到有效的救治。驻镇帮扶近三年来,陂面镇卫生院整体医疗水平有所提升,就诊人数也实现了连续
2024-05-29 19:52:00
...这场疫情是对全院职工的一场考验,考验的是医院抢救急危重症患者的能力。我相信全院职工一定能战胜困难,不辱使命。”连日来,王建安与院长王伟林及班子成员一起,开启“白+黑”“5+2
2023-01-07 04:51:00
【新春走基层】遵义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春节里的“医”线坚守
...常运行,监护仪、输液泵、呼吸机发出的警报声,交织着医护人员在患者床边来回穿梭的脚步声,这里和往常一样,安静又忙碌,病区外“过年”的欢快氛围,丝毫没有阻挡医护人员与死神在生死战
2025-01-26 11:10:00
陕西神木:优化医疗卫生服务 提升全民健康水平
...资源 打造就医新模式走进神木市医院内科住院楼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病区,来自北京301医院呼吸科的钱小顺教授正聚精会神地坐在电脑前,与科室医生一起阅片,不时交流讨论患者的病情。随
2025-02-10 11:51:00
黔南州重症专科联盟牵头单位(黔南州中医医院)重症技术培训基层行启动
...进行培训,主要培训“机械通气的规范化脱机流程”及“危重症患者俯卧位通气的规范实施”,采取现场理论培训及实际操作演练培训方式。专家组指出这两项技术是治疗呼吸衰竭非常重要的技术,
2023-02-24 07:57:00
慢病管理常态化家庭随访暖人心
...本报讯(刘忠飞 报道)近年来,织金县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高度重视慢病管理中心建设,不断加强设施设备和人员投入,慢病管理中心的服务能力明显提升。该院通过开展慢性病患者家
2024-02-22 10:43:00
“新十条”满月|“重症大考”来了,重庆定点医院如何应对
...重症医学科2022年12月26日至今共收治患者67人,多为大龄危重症患者,新冠感染伴有高血压、心脑血管、器官功能障碍等多种基础疾病
2023-01-10 18:26: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陈延年、陈乔年烈士墓前鲜花不断 工作人员:常有人前来凭吊
大皖新闻讯 2025年10月31日,在上海龙华烈士陵园,陈延年、陈乔年烈士墓前,朵朵鲜花摆放整齐。现场工作人员介绍,这都是市民游客自发敬献的鲜花
2025-11-01 19:22:00
冠军只有一个 胜利者却有很多
2025年赣超收官之战万众瞩目,11月2日晚的赣州市全民健身中心,注定是沸腾的海洋。坐镇主场的赣州队,将携首回合客场2∶0取胜的优势
2025-11-01 06:29:00
服务细节暖人心 锦旗彰显农行情
鲁网10月31日讯近日,一面印着“服务热情周到,业务精湛高效”的锦旗送到农行临沂临港经济开发区支行,市民赵先生紧紧握住工作人员的手
2025-10-31 12:19:00
博兴农商银行:一袋“霉变”辛苦钱 一场暖心“复活记”
鲁网10月31日讯10月22日清晨,一位满面愁容的大姐提着沉甸甸的塑料袋,急匆匆地走进博兴农商银行纯化支行营业大厅。原来
2025-10-31 14:10:00
广西防城港交警:一小客车与重型半挂牵引车发生碰撞 致5死1伤
中国网10月31日讯据“防城港交警”微信公众号消息,防城港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发布警情通报:10月31日,防城港市防城区滩营乡发生一起道路交通事故
2025-10-31 14:25:00
休宁县烟草专卖局:精益管理见微知著促增效
精益管理首先是一场意识革命。休宁县烟草专卖局通过张贴节能标识、开展主题活动、将能耗指标纳入三级考核等方式,将节约理念融入日常
2025-10-31 14:55:00
鲁网10月31日讯近日,蒙阴农行岱崮支行迎来了一位情绪激动的客户。这位客户因银行卡被扣款600元,误以为是银行的原因,心中满是疑惑和不满
2025-10-31 14:56:00
近期,景德镇一位“鸡排主理人”意外走红网络,他的摊位前,游客排起长队,不为名瓷古窑,只为六块钱的鸡排和摊主金句频出的“情绪价值”
2025-10-31 15:01:00
客聚三秦 侨连五洲——“长安与唐人街对话”活动在西安成功举办
为深入贯彻陕西省委十四届八次全会关于建设文化强省精神,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推动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工作部署。2025年于10月31日
2025-10-31 15:34:00
小叶医探 | 胎心监护反复异常,元凶竟是罕见脐带“双真结”
大皖新闻讯 近日,一名怀孕35周的准妈妈在产检中发现胎心监护反复异常,背后元凶竟是脐带上两个方向相反的真结,这一罕见的“隐形杀手”随时可能夺走胎儿的生命
2025-10-31 16:30:00
大皖新闻讯 购买10万元黄金后竟要快递至垃圾桶旁?近日,芜湖市公安局经开分局接到辖区金店报警,成功拦截一起“邮寄黄金”刷单诈骗案
2025-10-31 16:30:00
暖心!公交司机冒雨救人,三位乘客“追到”公司送表扬信
鲁网10月31日讯近日,荣成公交集团客运物流站迎来三位特殊的访客——经常乘坐公交的孙阿姨和她的两位老姐妹。她们专程前来
2025-10-31 16:47:00
大皖新闻讯 秋日深夜,芜湖市繁昌区某工厂外围,一道鬼祟身影翻入围墙,熟练剪断车间电缆、迅速卷起装袋……近日,芜湖市公安局繁昌分局通过所队联动
2025-10-31 17:05:00
滨州:社区康复有“蜡”招!家门口的蜡疗,帮居民解疼痛、焕活力
鲁网10月31日讯“以前膝盖一疼就不敢动,做了几次蜡疗,现在走路利索多了!”在滨城区梁才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康复科,刚结束蜡疗的王先生一边收拾东西
2025-10-31 17:25:00
鲁网10月31日讯日前,交通运输部北海救助局所属“北海救111”轮载着石岛人民医院两名医护人员,历经约9小时、往返航行逾100海里
2025-10-31 17:2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