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唐朝与突厥的关系:利益与安全的权衡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2-07 13:49:00 来源:戏说三国

辛未(二十七日),突厥始毕可汗派遣骨咄禄特勒前来唐朝,朝廷在太极殿宴请他,奏宴乐、清商、西凉等九部乐。当时中原避乱的人大多逃入突厥,突厥强盛,东自契丹、室韦,西边包括吐谷浑、高昌,各国都臣服于突厥,突厥有一百多万士兵。唐高祖因为起事初期曾借助于突厥兵马,所以前前后后赠送给突厥的东西,无法计算。

唐朝与突厥的关系:利益与安全的权衡

突厥凭借过去的功劳,傲慢无礼,每次派遣使者来长安,大多都胡作非为,蛮不讲理,但皇上都优待、宽容他们。这种优待和宽容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唐朝初期对于突厥的军事、经济和政治支持的需求。为了稳定边境,确保新建立的王朝安全,唐朝需要与突厥保持和平关系。因此,尽管突厥使者行为不端,但唐朝仍然以大局为重,尽量保持友好关系。

唐朝与突厥的关系:利益与安全的权衡

然而,这种宽容的态度并不意味着唐朝对突厥的强大实力和影响力视而不见。事实上,唐朝一直在密切关注着突厥的发展和动态。为了了解和应对突厥的威胁,唐朝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加强边境防御、促进与周边国家的友好关系以及提升自身的军事实力。

与此同时,唐朝也在积极寻求与突厥进行政治和经济交流的机会。这种交流不仅有助于增进双方之间的了解和互信,还有助于促进地区的稳定和发展。通过与突厥的交流,唐朝得以更好地了解突厥的文化、语言和习俗,从而更好地应对突厥的挑战。

唐朝与突厥的关系:利益与安全的权衡

总结:

唐朝对突厥的宽容态度是基于对自身利益和安全的考虑。尽管突厥使者胡作非为、蛮不讲理,但唐朝仍然以大局为重,尽量保持友好关系。同时,唐朝也在积极应对突厥的挑战,通过加强边境防御、促进与周边国家的友好关系以及提升自身的军事实力等措施来维护国家的安全和稳定。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07 14: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而是结盟,双方以兄弟相称,并非称臣,向突厥称臣的是唐高祖李渊。著名历史学家陈寅恪在《论唐高祖称臣于突厥事》中提到李渊向突厥称臣,陈寅恪认为李渊起义之初,向突厥称臣,他认为李世
2024-07-16 17:05:00
...昌还出兵协助隋朝攻打高句丽,隋朝灭亡后,唐朝建立,唐高祖李渊与西突厥统叶护可汗联盟,共同攻打东,突厥,此时高昌国也与唐朝保持友好关系,唐高祖时期,高昌国王向唐朝进献“拂菻狗”
2024-07-17 16:33:00
他刚登上皇位,就遭遇重大军事危机
...胁。一、事发突然,颉利突袭长安。为了尽快一统域内,唐高祖李渊只好通过一些妥协的办法,处理与东部突厥的关系。这样一来,东部突厥逐渐做大,不断侵扰唐朝边境,严重地威胁着李唐王朝的
2023-05-05 16:46:00
裴行俭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果被王世充杀害,因此裴行俭刚出生不久就失去了父亲。唐高祖李渊感念裴仁基的忠义,于是追封他为都督,裴行俭因此成了忠烈后裔,受到唐朝的厚待。裴行俭长大后参加科举,考中明经科,得以
2023-06-09 10:34:00
唐朝所向无敌,一生征战,无一败绩的战神是谁呢
...时的隋王朝有名无实,农民军纷纷揭竿而起,太原留守的唐高祖李渊察觉到隋朝将要灭亡所以暗地里准备谋反,而李靖感觉到李渊的不轨之举,想告密给远在江都的隋炀帝。遗憾李靖没等揭发就被唐
2024-06-04 18:51:00
...。突厥军将李大恩团团包围在新城(在今山西朔县西南)。唐高祖急派右骁卫大将军李高迁往救,唐军还未能赶到,李大恩军却已粮尽,只能趁黑夜仓促突围,刘黑闼与突厥乘机掩杀,大败唐军,唐
2023-03-15 21:23:00
到底是谁抹黑了太原起兵时期的李渊和李世民?
...民是认可其中说法的。 那么欧阳修和司马光为啥要贬低唐高祖李渊,抬高唐太宗李世民呢?原来大唐和大宋在开国时相似度极高。唐高祖李渊打下了江山,被唐太宗李世民篡了。宋太祖赵匡胤打
2024-02-29 13:12:00
李渊父子曾向突厥称臣纳贡,引狼入室灭隋
...。向突厥称臣?向突厥称臣?还真确有其事,陈寅在《论唐高祖称臣于突厥事》中有提过,李渊起兵之时曾向突厥称臣,并且“太宗又为此事谋主”,意思是这件事乃是李世民在李渊背后撺掇的,但
2023-01-29 20:54:00
唐朝开国君主李渊:被遗忘的统一者
...炀帝派来监视他的人,正是在太原起兵,目标直指长安。唐高祖李渊进攻长安这时候李渊作为一个成熟政治家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虽然他的目标是进攻长安,但是他做的第1件事却是巩固好自己的
2024-04-06 11:47: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河北迁安:“胜迹千秋”书法展 笔墨传承黄帝文化
图为胜迹千秋主题书法展开幕现场。郭宝强摄河北新闻网讯(梁玉水、郭宝强)金秋送爽,翰墨飘香,10月24日,河北省迁安市“弘扬黄帝文化凝聚城市精神”主题系列活动之“胜迹千秋”书法展在迁安市博物馆开展
2025-10-25 07:15:00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金卓)在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5周年纪念日即将到来之际,北方联合影视集团携手湖南卫视
2025-10-24 14:40:00
大河网讯 郑州是商朝开国君主商汤建立的第一个都城——亳都,距今已有3600年历史。郑州商城的发现,今年正值七十春秋。10月23日
2025-10-24 15:23:00
张立奎作品全国巡展(临沂)系列报道四 | 重大题材作品
学术支持: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办单位:临沂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临沂市美术家协会协办单位:临沂大学美术学院大众报业集团临沂新闻大厦北京龙族环球投资顾问有限公司北京玖玖文投艺术品有限公司北京海天高视国际文化传媒5A画廊承办机构
2025-10-24 16:00:00
千年繁茂一杏花
位于杏花岭区胜利街的“天”字桥 牛利敏 摄杏花岭区坐落于太原市中心腹地,西临汾河,东倚台地,自古便是山环水绕、人杰地灵的文明沃土
2025-10-24 21:29:00
鸠杖映重阳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山西博物院珍藏的一件北魏木雕鸠鸟,以无声的纹理,诉说着千年前与重阳节敬老传统深深交织的历史故事。这件出土于山西大同东郊
2025-10-24 22:00:00
文化中国行·千年文脉·活力运河①|运河古城 赫赫“大名”
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近年来,大运河河北段保护传承利用不断取得新突破
2025-10-24 08:17:00
涤尽尘心悟画禅 ——记巾帼画家柳咏絮
柳咏絮先生柳咏絮先生1937年出生于江西玉山,自幼受父亲柳子谷的熏染,矢志翰墨,深得其父绘画之三昧。她对中国画往圣先贤
2025-10-24 08:59:00
国际友人到访无棣古城 李之仪诗词架起文化交流桥梁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王芳近日,来自俄罗斯、尼泊尔等国家的国际友人到访山东省无棣县,参观了闻名遐迩的无棣古城及其中的李之仪文化馆
2025-10-23 21:51:00
【大风影像】藏在秦岭北麓的元代建筑——化羊庙
化羊庙始建于宋,坐南面北,明宣德元年(1426年)至清宣统二年(1910年)曾多次重修,原建筑自头天门始,倚山逐步上升
2025-10-23 22:23:00
重走支前路 | “打完这一仗,我就回家” 她用一生守候丈夫这句话
大皖新闻讯 淮海战役双堆集烈士陵园里庄严肃穆,22.5米高的烈士纪念碑直插云霄,“淮海战役双堆集歼灭战烈士纪念碑”鎏金大字在秋日厚重的阳光下熠熠生辉
2025-10-23 23:01:00
重走支前路 | 淮海战役期间,543万民工踊跃支前
大皖新闻讯 10月22日,安徽国防动员“重走支前路”主题活动北线寻访组来到淮北临涣,参观了淮海战役总前委旧址。 据悉,淮海战役期间
2025-10-23 10:08:00
百岁将军归故里,红色基因永传承
河北新闻网讯 “我能活到100岁,是替牺牲的战友们看一看这和平盛世!”这句深情告白,来自原驻石部队某部副政委潘宗道将军
2025-10-22 14:07:00
重走八路军总部在山西的抗战之路(十四) 千年古镇的荣光
三不管岭1938年2月23日,从洪洞马牧出发前往太行山的八路军总部机关,在朱德总司令和左权副总参谋长的带领下,到达府城镇
2025-10-22 18:25:00
源于民间的狐突崇拜
【狐突庙】狐突庙名列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位于太原市清徐县西马峪村,为纪念春秋时晋国大夫狐突而建。庙始建于金明昌元年(1190)
2025-10-22 18:5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