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近日,“向阳红10”科考船从厦门启航前往目标海域,搭载着多道地震、海洋电磁、声学系统等多要素综合考察任务,作为我国一带一路地震监测台网项目建设的重要内容,圆满完成了海上近20天的科考任务。
据介绍,这是福建省地震局首次在南海北部目标区开展150km多道地震调查;投放12个OBEM,开展天然源电磁场调查;开展单波束、多波束、浅地层剖面、ADCP调查等多项任务。
据悉,本次科考是全新设备“海洋电磁观测系统”在中国地震局系统内的首秀,科考队需要将12个臂长达8m的OBEM进行投放回收作业,同时将重达2吨的可控源电磁发射机接上光电缆沉入海底保持姿态走航激发,需要多道地震、海洋电磁、声学等多手段轮流作业,耗时耗力,挑战性极大。本航次期间数天均是三级以上的恶劣海况,大家仍然坚守岗位,积极冲锋在前、勇挑重担、攻坚克难。
刘善虎是中国第12次北极科考队员。备航期间,多道地震系统设备调试出现故障,他72小时没有休息,与海洋三所等多方协调借用备机,保障了航次的顺利开展。海上作业期间,刘善虎始终在后甲板一线指挥,协调各项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保障设备的顺利入水和安全回收。周红伟同志作为海洋电磁组唯一一名女同志,巾帼不让须眉,在OBEM投放过程中,从第一个OBEM整备到最后一个OBEM顺利入水,连续奋战11个小时。徐立是海上技术手段的多面手,负责重磁电设备,“一人多用,身兼多职”。OBEM和电磁拖体投放期间,他自始至终奋战在甲板;超短基线作业期间,坚持不放过每一个信标;声学浅剖探测期间,主动学习,持续提升自身的浅剖技术能力。
据了解,本次队伍中既有极具影响力的学术带头人,也有默默奉献的技术骨干,还有朝气蓬勃的青年学生,老、中、青科研人员之间“传、帮、带”,传承和发扬科学家精神,形成一体化的人才梯队,增强了科研团队的凝聚力。大家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高质量完成”这一核心任务,努力将一个个“难点”转化成“高质量的科研数据”,确保了海试工作圆满完成。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28 20: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