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首次抵达北极点区域,取得多项突破,这届科考队带回北冰洋哪些“秘密”?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09-28 10:52:00 来源:红星新闻

今天(27日)

我国第13次北冰洋科学考察队

搭乘“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

抵达上海

标志着本次北冰洋科考

各项任务圆满完成

考察顺利结束

《新闻联播》带你了解

历时78天、总航程15000余海里的

中国第13次北冰洋科学考察

多项试验首次在北冰洋开展

对优化完善我国海冰模式很有意义

本次考察在中北冰洋太平洋扇区

加克洋中脊和北极点区域

围绕环境关键要素

长期观监测、洋中脊调查等

重大科学问题开展工作

首次抵达北极点区域,取得多项突破,这届科考队带回北冰洋哪些“秘密”?

中国第13次北冰洋科学考察队

首席科学家陈陟介绍说

“我们这次科考

无论是在长期业务化的观测监测方面

还是国家的重大科研计划方面

都取得了大量的数据和样品

海冰内应力浮标

海冰光学的剖面浮标

还有次网格尺度的浮标阵列

都是首次在北冰洋试验

有助于我们精细化地了解

海冰的动力学、热力学过程

对我国海冰模式的进一步优化完善

都很有意义”

首次抵达北极点区域,取得多项突破,这届科考队带回北冰洋哪些“秘密”?

“雪龙2”号首次抵达北极点

填补我国相关区域数据空白

据了解

此次北冰洋科学考察成果丰硕

在自主装备研发、新型技术应用等方面

取得多项新突破

在环境关键要素长期观监测方面

共计完成49个站位的海洋综合调查

完成6个短期冰站

和1个长期冰站作业

开展了海面气象、冰区海冰

和船舶应力测试等工作

取得了大量有效数据

洋中脊调查方面

完成海底地震测量、地质取样等

在内的8项作业

同时

成功完成布放回收

7台海底大地电磁仪和5台海底地震仪

其中地震仪回收率100%

刷新高纬密集冰区回收纪录

在科学研究方面

完成海冰、环流等

国家科技计划项目44项

首次开展海冰厚度无人化智能观测

首次开展多波段合成孔径雷达海冰观测

获取了长时间连续的高分辨率

生态环境信息

为北极快速变化下北冰洋生态系统

快速响应提供科学数据支撑

首次抵达北极点区域,取得多项突破,这届科考队带回北冰洋哪些“秘密”?

在国际合作方面

首次在北冰洋考察中开展了中泰合作

为全球微塑料污染的研究和治理

提供借鉴和参考

围绕重力磁力等多种测量方式

进一步深化了

中-俄加克洋中脊地球物理合作调查

为双方共同开展

北冰洋地质构造研究合作

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

在科考过程中

“雪龙2”号首次抵达北极点

开展冰站调查和海洋综合调查

这是我国科考船第一次抵达该区域

填补了我国北冰洋考察

在北极点区域的数据空白

进一步验证

我国自主建造的

破冰船破冰和调查能力

为高纬冰区航行和开展科考作业

积累了宝贵经验

首次抵达北极点区域,取得多项突破,这届科考队带回北冰洋哪些“秘密”?

中国第13次北冰洋科学考察队

领队王金辉说

考察任务的

圆满完成以及取得的突破

进一步提升了我国

在北冰洋的环境保护、污染物评估

以及北极快速变化响应的能力

进一步提升了我们国家

在认识北极、保护北极方面的能力

首次抵达北极点区域,取得多项突破,这届科考队带回北冰洋哪些“秘密”?

来源:新闻联播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28 12: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 陈雪柠)记者昨天获悉,由自然资源部组织的中国第13次北冰洋科学考察队搭乘“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于9月5日13时55分抵达北纬90度暨北极点区域。考察队在北极点重点围绕
2023-09-08 03:55:00
在北的终点,我们踏上新起点
...抵达北极点。也就是北京时间9月5日13点55分,中国第13次北冰洋科学考察队搭乘“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在作业期间抵达北极点。中国第13次北冰洋科学考察队领队 王金辉:中
2023-10-07 11:36:00
“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有啥能力?伙食怎么样?一起来揭秘!
...人团圆。三天前,也就是本周三(9月27日),中国第13次北冰洋科学考察队返回上海。科考队员们在历时了78天、15000多海里后,圆满完成各项任务,回到祖国和家人团聚。此次科考
2023-09-30 17:49:00
破冰者白响恩
...推出原创记录《她改变的》白响恩篇,讲述中国首位穿越北冰洋的女航海驾驶员白响恩如何坚守自己热爱的事业,在人生的风浪中找到前行的方向。□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见习记者 肖睿每一次出发
2023-02-27 15:11:00
中国第13次北冰洋科学考察队抵达北极点
...时间2023年9月5日13时55分,由自然资源部组织的中国第13次北冰洋科学考察队搭乘“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在作业期间,抵达北纬90度暨北极点区域。考察队在北极点重点围
2023-09-07 09:48:00
“雪龙2”号抵达北极点彰显我国极地装备能力提升
...:央视网央视网消息:北京时间9月14日凌晨,中国第13次北冰洋科学考察队搭乘“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向南驶出北极圈,离开北极地区。在此之前,考察队于北京时间9月12日17时
2023-09-15 13:19:00
...,随着“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抵达上海,中国第13次北冰洋科考画上圆满句号。这次科考队成功到达北极点,填补了中国北冰洋科考在北极点区域的空白。“冒着严寒作业,每一天对体力和
2023-10-01 03:09:00
哈工程“星海1000”号极地AUV探幽北极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9月27日,中国第13次北冰洋科学考察队,乘“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完成78天的科考任务返回上海。哈工程水下机器人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研制的“星海100
2023-10-08 18:45:00
“雪龙2”号中秋前抵沪,完成了中国第13次北冰洋科考任务
...地码头。 本文图均为 黄波 图 9月27日中午,中国第13次北冰洋科学考察队搭乘“雪龙2”号极地科考船顺利返沪,靠泊在上海外高桥的中国极地科考国内基地码头。上海边检总站外高
2023-09-27 15:42: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洪崖山国有林场2个蒙古栎新品种顺利通过国家植物新品种现场审查
近日,由洪崖山国有林场选育的“洪崖山1号”“洪崖山2号”两个蒙古栎新品种顺利通过国家植物新品种现场审查。“洪崖山1号”“洪崖山2号”是洪崖山国有林场新品种培育团队于2020年在蒙古栎收集圃发现
2025-11-08 13:16:00
央媒看太原11月5日,新华社客户端以《特写:17个女孩的3分半钟》为题,报道了太原市聋人学校17个无专业舞蹈基础的女孩
2025-11-08 07:15:00
河南3人入选!2025年第二批“中国好医生、中国好护士”揭晓
大河网讯 11月6日,由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国家卫生健康委主办的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中国好医生、中国好护士”现场交流活动在湖南省长沙市举行
2025-11-08 07:02:00
央媒看太原11月6日,央视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栏目,以《山西太原男子跌落山沟被困多方合力紧急救援》为题,报道了太原一男子在户外探险时跌落山沟被困
2025-11-08 07:15:00
擦亮文明窗口|崂山区:看派出所民警如何化身“救火队员”化解身边纠纷
鲁网11月7日讯生活中,难免遇到让人“心头一慌”的麻烦事,车辆突然不见、邻里争执不下、家庭矛盾升级……每当这时,他们却一直都在
2025-11-07 11:42:00
中新经纬11月7日电 (李晓萱 郑艺佳)近日,泡泡玛特某平台官方直播间在推广某款IP周边产品时,两名现场工作人员的私下对话被直播间收录
2025-11-07 12:10:00
中新经纬11月7日电 据国家卫健委网站7日消息,为指导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规范开展互联网健康科普,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
2025-11-07 12:11:00
近日,一网友通过“四川省网上群众工作平台——问政四川”反映,自己不喜欢名字“丽春”,跑了4次派出所,两次提交申请材料要求改名
2025-11-07 12:28:00
“经纬共生,澜湄艺境”国际艺术展暨学术论坛将于2025年11月29-30日在泰国曼谷举行
——共庆中泰建交50周年,推动区域文化艺术交流为庆祝中泰建交50周年,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促进中泰两国艺术与人文交流的深入发展
2025-11-07 13:28:00
【名医预约】山东省肿瘤医院于金明院士团队即将莅临泰安市中医医院,开展高水平多学科诊疗及学术交流!
鲁网11月7日讯为了让泰安的肿瘤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顶尖的诊疗服务,11月16日,我们特别请到了山东省肿瘤医院于金明院士旗下的核心医疗团队亲临泰安
2025-11-07 14:06:00
外卖小哥、网络主播集体发声!这份文明宣言请查收
大河网讯(记者 赵檬)“请您珍视职业声誉、请您内容真实守底线、请您自觉抵制低俗虚假内容……”11月5日晚,在2025河南省网络文明大会上
2025-11-07 14:11:00
小叶医探 | 安徽疾控最新研判!手足口病疫情或达近十年高峰
大皖新闻讯 今天是立冬节气,标志着冬季的开始,也意味着进入了呼吸道等传染病的高发季节。11月7日,“小叶医探”从安徽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
2025-11-07 14:42:00
她把“老家”河南讲给世界听,评论区沸腾了
大河网讯(记者 张磊 申华)“爷爷,我们替你回来了。” 今年四月,台湾前电视台主持人翟翾在河南孟州老家土地上刻下一个“家”字
2025-11-07 14:42:00
民警张野的 “逆龄成长记”
在吉林市公安局船营区德胜街道,有个身影走到哪儿都被人热络地打招呼 :孩子们叽叽喳喳地围上来喊“张妈”;老人们热情地拉着她的手叫“闺女”
2025-11-07 14:49:00
当满载大湾区调味品、家居建材的班列从佛山丹灶启程,3天直达南京、常州的物流新篇,不仅是粤苏两大经济强省的动线升级,更是中国顶尖经济体从“齐头并进”到“双向赋能”的生动注解
2025-11-07 15: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