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定西日报
渭源:
东西部协作助力“和美乡村”建设品质提升
新定西·定西日报通讯员
赵婧婷 甄璐
近三年来,青岛市城阳区与渭源县两地以共同缔造“活力城阳·红火渭源”为区域协作目标,以“五个美丽”建设为载体,持续深化“百村振兴”行动,着力打造“小而实、小而精、小而优”的乡村振兴示范村,以点带面促进“和美乡村”建设各项工作持续走深走实。打造美丽示范村,带动乡村建设
借力城阳区“全域发力、精准治理”模式,聚力打造乡村建设示范村,为渭源县高品质建设“和美乡村”提供示范借鉴。按照尊重自然、体现特色、传承记忆的原则,统筹考虑土地利用、资源禀赋、人口分布、产业布局等要素,科学设定生产生活空间,投入资金25万元,高水平编制了示范村实用性村庄规划和建设规划。按照全县“一核七星”乡村旅游布局,以生态文明、绿色发展、多业融合、城乡共生为理念,投入东西协作帮扶资金3238.8万元,聚力打造田家河乡元古堆村,会川镇罗家磨村、半阴坡村,五竹镇渭河源村、锹峪镇峡口村等5个乡村建设示范村,“留得住绿水青山、记得住乡情乡愁”的乡村建设示范村初见长效。建设美丽庭院,提升宜居品质
着眼于提升宜居品质、弘扬良好家风、建设文明乡风,渭源县有序打造“一院一景、一户一韵”特色美丽庭院。积极主动协调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渭源县乡村振兴实践站帮扶力量,结合村情实际和村民愿景,对5个村农户院落进行了规划,实现庭院内外规整有序,院内整洁美观、居室干净清洁,庭院内外与建筑主体、周边环境协调统一。投入人居环境整治资金1192万元,采取“政府补助建设用材、群众投工投劳”的方式,积极发动群众改墙改院改厨改圈,建设绿化角、庭院花圃,美化绿化庭院,打造实用型、功能型乡村庭院,成功创建市级美丽庭院示范户50户,县级示范户80户。鼓励农村家庭居家就业创业,持续增加经济收入。香卜路村75户农户积极发展庭院养鸡产业,土鸡饲养量达2500多只,户均增收3000元左右。建设美丽小公园,扮靓乡村颜值
保留村庄原有肌理,以“绣花”功夫建设乡村小公园、微景观。邀请天下农道、清华大学等乡建知名团队参与乡村建设,确保整体景观与局部微景观有机融合、协调统一。以现有村小公园(小广场)基础上,融合历史遗迹、名人轶事、民俗文化、产业文化,进行“口袋公园”改造,进一步完善功能、美化景观,凸显乡村景观文化特色。坚持“变废为宝”的思路,利用旧物料、闲置物件、工业品、特色民间工艺等,对村庄边角地块、闲置区域、房前屋后、街头巷尾等进行整理改造,提升乡村宜居品质。三年来,64个村东西部协作结对村建成美丽乡村小公园48个,微景观200余处,实现村容村貌精提升,持续扮靓整洁优美、山清水秀的乡村颜值。建设美丽田园,彰显乡村价值
城渭携手重塑乡村魅力、打造田园风光、传播农耕文化,建设以红色文旅、名宿体验、采摘种植等为主要载体的乡村美丽田园。引导乡村统一规整田园地块,畅通田间道路和沟渠,融合田园与周边山水田林环境,体现田园生态、田园气息、乡土风光,打造集耕作、观光、休闲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以村为主体,以连片规模田块为基本单元,投入资金900万元,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带动12个乡镇7000余农户集中连片种植万寿菊3万余亩。积极打造以“丝路花旅”为主题的环城生态观光游、花旅融合研学游等精品旅游线路,做到产业发展与乡村环境提升相结合,助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03 09: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