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要说2022年最火的车企是谁,比亚迪当仁不让。买车需要排队,这在国产车中是非常少见的,不仅是新车多、产品丰富、技术硬核,关键是如今国内的消费者也买账了,无论谁都高看比亚迪一眼了。印证了那句话“过去没钱,买比亚迪;现在没钱买,比亚迪。”,十年河东,十年河西。这样的话来形容当下的国产车再合适不过了。
2022年比亚迪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经过多年的厚积薄发,终于迎来丰收的日子。连续几个月单月销量超过20万辆,全年超过180万辆的销量稳坐国内所有车企销量榜的榜首,曾经的“一哥”上汽大众或一汽大众等头部的车企,不得不屈居比亚迪的身后。这就是现在的比亚迪,风光无限。还有高端的品牌仰望也来势汹汹,打造百万级的豪车,就问期待不?
都说“顺势而为、借势而起、造势而进、乘势而上”。因此,可以将目前新能源汽车市场分为两类,一类是以理想、蔚来、小鹏、哪吒等站在电动化风口上“顺势、借势”而起的造车新势力;而另一类则像比亚迪汽车,早年便“造势”布局电池动力技术,近年来则“乘势”新能源风口一鸣惊人的车企。而正因为比亚迪多年来的技术积累,于是今年的比亚迪尤其有种“厚积薄发”的势头。
在去年9月,比亚迪汽车更是拿下了单月销量超20万辆的月销冠军战绩,要知道这是多年来自主品牌第一次登上月销榜首。可以说,如今的比亚迪已然随着这波电动汽车全面普及的大势破茧成蝶、惊艳众人。
其实从去年4月份比亚迪宣布全面停产燃油车开始,便可以看出此时的比亚迪已全身投入新能源市场。相较其他传统品牌和新势力,比亚迪最大的优势除多年电动化布局自主掌握电池、电机、电控和IGBT等核心技术外,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的产品规划布局,以及市占率同样名列前茅。尽管这样的决策存在风险,但市场的反馈已给出了最好的答案。当然,在国内市场大放异彩的同时,深度进军海外市场则也成为必然。
2022年9月底,比亚迪召开新能源乘用车线上发布会,正式向欧洲推出汉、唐及ATTO3(元PLUS)三款车型。三款车型于去年10月在法国巴黎车展亮相并正式上市,同步开启欧洲多国交付,包括挪威、丹麦、瑞典、荷兰、比利时、德国等国。要知道,这是比亚迪宣布登陆日本市场两个月后的又一大动作,全面进军欧洲市场,并将三款国内热销车型推向汽车的发源地。
在商用车领域,比亚迪电动大巴自2015年进入英国市场以来,逐年进占法、德、匈、西、芬等多个欧洲多个国家销售。2017年,比亚迪还在匈牙利建立了欧洲的第一座电动大巴工厂。而就比亚迪乘用车而言,这也并非其第一次进入欧洲市场。早在2021年,比亚迪就与北欧国家挪威当地经销商达成合作,向挪威出口销售唐。但相比之前的试探性引入,今年的深入布局日系车和德系车的大本营,这次显然是进一步表明了公司进军全球市场的决心。
就在2022年,比亚迪与欧洲头部经销商集团HedinMobility达成合作,为瑞典和德国提供新能源乘用车,计划在年底前完成上市销售。渠道的完善为销量铺平道路。另一方面,在汽车销量连续5个月突破10万辆之后,为减轻骤增的海外运输压力,比亚迪决心打造自己的出海舰队,并订购8大型CEU运输船。目前单艘CEU运输船造价便高达8,400万美元左右。
相比2020年全球汽车贸易市场的萎靡不振,2021年可算是国产汽车出口“元年”,国产汽车出口了首次突破200万辆,而今年上半年国产汽车出口超过120万,伴随着中国汽车品牌的全面出海,国际市场出现供不应求的状态,船舶租金也被推高到到前所未有的水平,如此一来打造自己的运输船队,势在必行。其实比亚迪的决策看似大开大合、风险极高,但如此来看,这是却是一场双赢的买卖,不仅可以保障比亚迪车型出海交付按时交付,还能为其它兄弟企业出海提供选择。
当然,无论国内还是海外市场,车型定价一定是销售环节最关键的决策之一。在保证有利润的同时,如何在一众强大的竞争对手面前活下来,并且提高品牌价值,这一点至关重要。近年来,比亚迪一直在向高端车型发起冲击,虽然在国内的售价并没有让用户有太多直接体会,但看完比亚迪的海外售价,人们往往感叹“国产崛起”。
例如,向挪威出口销售的唐车型在当地售价为59.99万克朗(约合人民币41.8万元),比国内贵出13万元左右,而今年比亚迪唐在当地已经涨到61.99万,同级别奥迪的e-tron售价58.38万、奔驰EQC为67.79万、宝马iX3是61.08万、特斯拉ModelY则售价55.99万。在德国和瑞典市场即将上市的比亚迪三款车型中,ATTO3在德国的预售价格为3.8万欧元(约合人民币28万元),汉和唐预售价格为7.2万欧元(约合人民币50万元),均比在中国市场高出一倍。不仅如此,三款车型的售价还高于奔驰GLC、E级等欧洲一线豪华品牌的同级燃油车。单从售价上看,比亚迪向高端化发展的战略在海外市场体现的更加明显。
虽然,比亚迪车型在欧洲的售价显著高于国内,主要在于成本原因。除了运费、关税因素外,中国车型还需针对欧洲当地法规及市场需求的调整,无形中抬高了整车成本。但即便如此,中国电动车相较同级欧洲电动车,如EQC、EQE等仍然具有价格优势。统计数据显示,欧洲电动车与同级燃油车的价格差平均在50%左右,而中国电动车平均价格只比燃油车高20%,价格优势依旧是出海车企的重要敲门砖之一。
在亚洲版块方面,比亚迪在车型方面也做了针对性的投放,前不久宣布进入日本的车型:海豹、元PLUS、海豚,这三款车型都是e3.0平台打造而来,也就是比亚迪的全球车型,他们也是比亚迪出海的主角车型,其产品在开发、设计之初就考虑到了海外市场的用户需求。
同样在今年,比亚迪也在印度新德里召开了品牌发布会,宣布正式进入印度乘用车市场,并发布第一款高端纯电SUV元PLUS,这也是印度汽车行业的首款纯电SUV。
小结:
“到2025年全球年销300万,国内能完成200多万的销量。”这是王传福的目标。从今年的市场情况来看,比亚迪达许下这样的目标并不是空穴来风。若按目前比亚迪的销量趋势,今年的比亚迪在国内的销量就能完成超200万辆的目标,甚至更高。而海外市场的表现也至关重要,其中欧洲市场的开拓尤为重要,相较两月前进入同为发达国家市场的日本,欧洲地域更为广袤,市场规模也更大。与象征意义较大的日本市场相比,布局欧洲市场的实际影响更甚。
当然车企出海这本身就是一场硬仗,而在中国新能源车整体加速腾飞的背景下,作为在国内市场创造不错成绩的比亚迪,我们也希望其在海外市场取得更大的突破。最后,要问2023年哪家车企最吃香?毫无疑问,依旧是比亚迪。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19 13:45:2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