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让更多读者了解考古学新知(序与跋)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07-30 06:46: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

陈胜前

《 人民日报 》( 2024年07月30日 第 20 版)

让更多读者了解考古学新知(序与跋)

《考古学是什么》:陈胜前著;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近年来,“考古”成为一个热词,从电视节目《中国考古大会》到现场直播三星堆遗址发掘,从各大刊物上的考古栏目到自媒体公众号,考古工作受到广泛关注。

这样一个大背景与本书写作有什么关系呢?学术总有其时代性,现代考古学的出现是时代精神的体现,它的每一次转型与时代发展密不可分。正因为如此,这里想写的,是对考古学的新理解,而不是国内外既有基础知识的汇编。当代考古学已经深入社会,扩展成为一门研究物质遗存的学科。我不禁想起一个传统词语“格物”,格物致知,通过研究物而得到知识,进而帮助我们理解世界,更好地生活。

对于许多人而言,考古学是一门既熟悉又陌生的学科。之所以熟悉,因为在影视、流行书籍中会接触到,印象更深刻的是旅行参观。比如说去西安看兵马俑,还会登上古城墙,还可能去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半坡遗址博物馆、西安碑林博物馆等。但考古学又以冷僻而闻名,在公众眼中,考古学究竟是干什么的、与公众有什么关系,都不是很清楚。围绕这些问题,我确定了本书构架:导论、考古学是怎么来的、考古学何以可能、考古学在做什么以及考古学与公众。

我想从具体经验开始,由具体到抽象。无论多么精细的描述,都无法取代直接体验。第一部分从我个人切身体验开始,通过人与事建立读者对考古学的感性认识,无疑是合适的。第二部分介绍考古学是怎么来的。考古学源于古物收藏,现代考古学的核心是科学,理解考古学怎么来的,关键就在于理解科学是怎么影响到古物收藏的。第三部分回答考古学为什么能成为一门学科,从考古材料、方法与理论三个角度展开。第四部分讨论考古学的工作内容有哪些。一般地说,考古学的任务有三项:一是发现与揭示(包括调查与发掘)物质遗存,二是分析与研究考古材料,三是保护与利用文化遗产。为便于读者理解,这部分留出来一章专门以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为例,探讨考古学的价值。作为中国考古学具有代表性的实践,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体现了不同层次考古学理论方法在回答问题上所发挥的作用。最后一部分讨论公众如何参与及欣赏考古学。正因为社会广泛参与,才有可能形成公共性、人民性,让考古学发展更好满足人民利益,这无疑是最大程度上的共赢。

这样的架构基于两方面考虑。一是“人文社会科学是什么”系列丛书的特点,二是我自己在考古学研究上的思考。邀请合适的作者,阐述自己对学科的理解,以亲近、有个性的方式进行表达,这是“是什么”丛书的基本特点。当北京大学出版社提出让我来写《考古学是什么》的时候,我既感到荣幸,又感到压力。当时我刚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新时代中国特色考古学理论体系研究”,按道理说没有时间写这样一本书。后来我注意到,要了解中国特色的考古学理论体系,前提是梳理学科基本理论体系。写作这本书,完全可以成为我课题研究的一部分,相得益彰,何乐而不为?

写作如同邂逅,在合适的时间与地方,遇到合适的人,遇到合适的话题,自然有许多可谈的。邂逅这样一个课题,邂逅这样一个时代,我在心里感到幸运。于研究者而言,著作是存在的方式,好像在欣赏一片美丽的风景,浑然忘却时间的流逝、生命的短暂。我喜欢这样的感觉,也希望与读者分享。考古学就是这样一片风景,或许不那么壮阔,或许不那么令人激动,但是伫立在它的面前,和风拂面,悠远而绵长。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此文为《考古学是什么》一书序言,本版有删节,标题为编者所加。)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7-30 08: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一起考个古》新书发布:用“软萌”的方式亲近考古
...章可乐遗址等贵州获得的8个“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考古学术知识点进行“软萌”翻译,让读者在“哈哈哈”里纠正对考古的“偏见”,了解贵州史前至晚明30余万年的历史脉络。《一起考个
2025-03-02 14:18:00
新书发布 | 3月1日,和国内考古大咖来贵州“一起考个古”
...章可乐遗址等贵州获得的8个“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考古学术知识点进行“软萌”翻译,既让读者克服了理解考古专业术语的困难而增长知识,也形象生动地了解贵州独特的地域文化。 该书
2025-03-11 10:15:00
跨学科视阈下的文明叩问——评董仁威《分子考古队》的科幻叙事与文化担当
文/马传思当分子生物学的显微镜与考古学的洛阳铲在科幻叙事中相遇,当数字生命与时空穿梭机成为解码文明基因的钥匙,董仁威的《分子考古队》以其独特的跨学科构想,在科幻文学领域开辟了一条
2025-08-18 15:10:00
史地新知录③ |学界怪才卫聚贤与他的古代中国人世界观
...认知,这场浩大的讨论无果而终。可喜的是,著名历史与考古学家卫聚贤先生,以此为契机,迅速扩展,利用现有历史资料,以设题推演的学术研究方式,出版了轰动历史学界的著作《中国人发现澳
2024-03-03 23:27:00
《考古真好》高蒙河:“考古老高”的另一面
...籍的装帧设计一样既通俗又充满趣味性。这也是复旦大学考古学教授高蒙河在十余年间普及公众考古学的又一结晶,力图用妙趣横生的语言去讲述专业而又严肃的考古事件和考古现象,使得考古学变
2023-08-31 12:46:00
...头人。他长期从事田野考古调查发掘和研究,在浙江史前考古学文化谱系的建立、中国史前玉器研究、中国文明起源的研究,以及浙江瓷窑址考古探索等领域都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取得了一系列重要
2024-07-19 10:11:00
好书“走出去”!《一起考个古》亮相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
...,推动贵州考古成果“年轻态”传播的优秀案例,被中国考古学会公共考古专业指导委员会列为推荐图书,为地域文化研究传播树立了创新范式。该书将贵安新区大松山墓群、贵安新区招果洞遗址、
2025-06-20 16:19:00
...大型全媒体考古系列报道圆满落幕。这场历时近两年、由考古学家和新闻团队引领读者探访河北重要考古发现,感受燕赵大地悠久历史灿烂文化的“考古之旅”,较全面地展现了河北重要考古发现的
2023-01-06 03:00:00
以虔诚与共鸣,致敬我们的历史
...这个实现了从旧石器到新石器时代无缝连接,填补了燕辽考古学文化区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研究空白,确立了北方地区最早的新石器考古学文化,对探索中华文明根系等重大课题有重要价值的考古遗
2024-08-15 23:08: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10月2日,河北吴桥杂技艺术学校综合训练馆内,38名来自老挝、肯尼亚、坦桑尼亚等国的学员,正在潜心学习吴桥杂技的各种绝技
2025-10-07 08:31:00
月到中秋分外明人到中秋情更浓今天让我们一起点亮家乡月亮月是故乡明千里“冀”相思愿你阖家幸福中秋快乐策划:郭伟、王博统筹:兰翠娟编辑:高二会视觉:衡成亮技术:许润泽、赵小博
2025-10-07 08:36:00
“秋糖季”助力户外消费市场持续火热组个“户外局” 共赴山水间□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张甜甜清新的景区绿道,晨跑者与骑行者共享盎然生机
2025-10-07 08:41:00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迎来参观热潮“有国才有家,在这里感悟如此真切”□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杜莹这个假期,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迎来如潮的参观者
2025-10-07 08:41:00
列车上突发紧急情况,列车、车站联动救助晕倒旅客
大皖新闻讯 10月4日中午,合肥至庐江方向的K8451次列车上突发紧急情况:旅客小吴突然晕倒,列车长第一时间行动,进行广播寻医后
2025-10-07 10:02:00
唐尧古镇绕着古调飘,瓷韵沾着乐声半山腰,千年乐魂 DNA 动了,保定等你来!
2025-10-07 10:45:00
10月3日20时45分许,夜色渐浓,西安市公安局莲湖分局北关派出所民辅警正按照安排开展执勤工作。期间,一名独自徘徊的女孩引起了民辅警的注意——女孩神情焦急
2025-10-07 11:39:00
外省游客在西安遗失卡包 西安莲湖公安民警出差时送还
“没想到西安民警不仅联系到我,还特意利用出差间隙送过来,你们把群众的小事放在心上,太暖心了!”10 月 5 日,外省游客从西安莲湖民警手中接过遗失的卡包时
2025-10-07 11:40:00
“人民必胜——中俄美术作品展”是中俄两国艺术交流的盛会,更是两国人民友谊的生动体现
近日,“人民必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俄美术作品展”在长春美术馆开展。俄罗斯圣彼得堡美术家协会主席
2025-10-07 13:33:00
假期走到尾声,不少外地游客开始陆续返程。特产店、文创店,成为很多人太原之行的最后一站。在感叹“不枉此行”之余,众多游客的旅行箱中
2025-10-07 19:15:00
南方电网兴义供电局:黔电铁军千里驰援粤区抗击台风保供电
10月6日,农历八月十五,正值中秋佳节。早上七时,南方电网兴义供电局大楼前已人影攒动。数十名抢险队员身着蓝色工装、头戴安全帽
2025-10-08 00:24:00
国庆中秋假期 安庆海事及时救助3名患病船员
大皖新闻讯 国庆中秋假期,万家团圆之时,安庆海事始终坚守岗位,10月5日至6日,先后救助3名患病船员。10月5日凌晨
2025-10-07 23:30:00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日前消息,该所科研团队在固态锂电池领域取得突破,为解决固态电池界面阻抗大、离子传输效率低的关键难题提供了新路径
2025-10-07 19:49:00
外地游客在西安不慎遗失手机 在“好人”和民警帮助下很快找回
10月5日晚,外地游客撒某某正与女友在北院门风情街惬意游玩,享受着古城西安的独特魅力。然而,游玩途中的一时疏忽,让他不慎遗失随身携带的手机
2025-10-07 22:27:00
因“越狱”走红的扬州卡皮巴拉“豆包”结婚了!新郎来自福建
据现代快报,10月7日,扬州茱萸湾动物园里张灯结彩,网红卡皮巴拉“豆包”与“核桃”举办了浪漫的“豚豚婚礼”,游客送上玉米
2025-10-07 17: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