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跨学科视阈下的文明叩问——评董仁威《分子考古队》的科幻叙事与文化担当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5-08-18 15:10:00 来源:北青网

跨学科视阈下的文明叩问——评董仁威《分子考古队》的科幻叙事与文化担当

文/马传思

当分子生物学的显微镜与考古学的洛阳铲在科幻叙事中相遇,当数字生命与时空穿梭机成为解码文明基因的钥匙,董仁威的《分子考古队》以其独特的跨学科构想,在科幻文学领域开辟了一条重审人类起源的蹊径。

董仁威的科幻创作轨迹,始终交织着科学普及与文化建构的双重使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他持续扎根中国科幻事业,数十年的行业积淀和深厚的科学功底,让他对科幻文学有着超越普通创作者的认知。

在创作理念上,董仁威始终秉持“科幻为器,文化为魂”的原则。他曾在访谈中提及,中国科幻不应仅停留在技术奇观的模仿,而需构建“基于东方哲学的宇宙观”。这一理念在《分子考古队》中得到鲜明体现:当威威与娅娅兄妹在数字生命“雨娃”的协助下穿梭于宇宙大爆炸现场与仰韶文化遗址时,作者实则在借科幻叙事搭建一座桥梁,让现代科学话语与传统文明记忆展开对话。由此,《分子考古队》既具备硬核科幻的逻辑骨架,又蕴含着对中华文明主体性的自觉探寻。

《分子考古队》最显著的创意,在于将分子生物学的“古DNA测序”技术与考古学的时空考据进行文学化升级,虚构出“分子考古学”这一交叉学科。在小说中,主角们并非仅通过化石与器物还原历史,而是借助“文明基因库”提取不同时代的生物分子信息,甚至通过量子纠缠原理构建“时空影像舱”,让周口店北京人的生活场景以全息投影形式得以逼真重现。这种设定绝非简单的技术猎奇,而是暗含着对“何为文明本质”的哲学追问。当DNA链与甲骨文同样成为文明的存储介质,作者实则在暗示:生命的分子结构与文化的符号系统,共同构成了人类文明的“元代码”。

跨学科融合在本作的叙事结构中亦有精妙体现。小说以“宇宙起源—生命诞生—文明演进”为三重叙事维度,每个章节围绕一个科学假说展开:从“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视觉化呈现,到RNA世界假说下原始生命的化学演化,再到仰韶文化彩陶纹样与DNA双螺旋结构的形态呼应。这种“科学议题—文学想象—文化阐释”的三段式结构,充分保证了该作所具备的硬核科幻的知识密度。同时,该作又通过威威和娅娅兄妹探险的叙事线,赋予科学探索以真挚的情感温度。

在科幻创作普遍面临“本土化困境”的当下,《分子考古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性运用颇具启示意义。作者并未将传统文化符号用作简单的拼贴,而是将其植入科幻设定的核心逻辑:当“雨娃”通过大数据分析发现,伏羲八卦的阴阳爻排列与遗传密码的碱基配对存在数学同构性时,神话不再是孤立的文化标本,而成为文明演化的另一种“分子证据”。这种处理方式,与刘慈欣在《三体》中对《周易》的宇宙学阐释异曲同工,却更侧重于从生命科学角度解构文化基因的延续性。

小说对中华文明起源的叙事尤其值得玩味。在“涿鹿之战”的章节中,作者通过分子考古手段“还原”出黄帝部落与蚩尤部落的基因交流证据,将神话战争转化为远古族群融合的科学叙事,既保留了“指南车”等文化符号的奇幻色彩,又赋予其“地磁导航”的科学解释。这种“以科学之眼重审传统”的叙事策略,既避免了对传统文化的消解,又通过科幻想象激活了古老传说的现代生命力,实现了对中华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创新性传承。在文化自信成为时代命题的今天,这种将民族文化基因植入科幻叙事的创作路径,无疑为本土科幻的特色化发展提供了有益参照。

此外,作为一部面向青少年读者的科幻作品,《分子考古队》的教育意义渗透于叙事肌理之中。作者巧妙运用“故事教学法”,将DNA双螺旋结构、宇宙膨胀理论等专业知识转化为探险情节的关键线索。这种将科学知识人格化、故事化的表达,与作者长期从事科普科幻创作的经验密不可分,也使得作品在娱乐性之外兼具了知识传播与科学启蒙的功能。

但《分子考古队》的教育价值并不止于此,其对科技伦理的隐忧与文明演进的反思更具深度。当“雨娃”展现出超越人类的计算能力时,小说通过娅娅的疑虑提出追问:数字生命是否会重构文明的定义?当分子考古技术能够 “复活” 远古生物时,人类是否有权力干预自然演化?这些问题的抛出,虽未展开深度探讨,却为读者留下了思考空间。这种“在幻想中植入哲思”的创作理念,恰是董仁威作为思想型作家的独特之处,他笔下的科幻世界,既是探索未知的实验室,也是映照人类自身的镜子。

综上所述,《分子考古队》的价值,或许正在于它突破了传统科幻的类型边界:当分子生物学的精密与考古学的厚重相遇,当数字生命的冰冷与神话传说的温热碰撞,作者构建的不仅是一个充满想象力的故事世界,更是一种“以科学解构传统,以传统丰富科学”的叙事方法论。由此,《分子考古队》不仅是一场穿越时空的冒险叙事,更是一次对人类文明根系的深度勘探。作者以科幻为工具,将人类文明的基因密码封存在文字之中,让读者在跨越时空的阅读中,重新发现科学与传统交织的魅力。或许这正是中国科幻在走向世界时,最该携带的文化行囊。

跨学科视阈下的文明叩问——评董仁威《分子考古队》的科幻叙事与文化担当

马传思,中国作协会员,中国科普作协理事,中国科幻研究中心特聘专家,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得主。作品曾获第十一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及多届华语科幻星云奖金奖、冷湖科幻文学奖、贺财霖科幻文学奖等,并入选中宣部“2019年优秀青少年读物出版工程”、国家新闻出版署“2018年推荐百种优秀出版物”、中国出版协会“2018年中国30本好书”等。责任编辑:韩璐(EN053)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8-19 05:45:1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南大考古学教授成了美食探店顶流
...到的那么有趣。”张良仁说。张良仁教授领导的中伊联合考古队为科研团队提供了研究样品和考古信息,为该成果的共同作者,这也是南京大学文科学者参与合作的科研成果首次在Science上
2024-03-14 05:17:00
央视首播将至!36集悬疑大剧来袭,辛柏青富大龙主演,该火了吧
...,志愿前往西藏支援藏区考古。长乐原隐村未知墓穴引发考古队关注,方堃受邀参与勘察,与已成为考古队长的昔日恋人雒青(王鹤润饰)重逢,发现了“亚字形”古墓。可考古需要挖掘大量土地,
2025-05-15 19:09:00
研究人员发现隐藏在乌兹别克斯坦山脉中的巨大古城
...兹别克斯坦高山上新发现的两座中世纪贸易城市的细节。考古队利用这一尖端技术绘制了这两座城市的考古规模和布局图,它们是丝绸之路山区有记载以来最大的城市之一,丝绸之路是连接欧洲和东
2024-11-07 09:58:00
...卖行为决不能纵容!”而在剧情进行到村民农田被破坏,考古队却被村民冤枉时,也有观众感同身受:“考古和文物保护的工作不仅辛苦而且复杂,不仅要靠考古学家们努力,整个社会的文物保护意
2025-06-16 13:56:00
为何说西周王陵是解开中国上古文明史最关键的一把钥匙
...考古学家们有了一些新的发现。在陕西宝鸡的周原地区,考古队发掘出了一批西周时期的高等级墓葬。虽然还不能确定是不是西周王陵,但这些墓葬的规格和随葬品都非常讲究,很可能属于西周王室
2024-09-29 13:02:00
首播将至!40集年代大剧来袭,辛柏青领衔,真正的剧王来了
...村群众与盗墓分子斗智斗勇。随着与村民间的矛盾解决,考古队伍发现“亚字形古墓”,就在这时,意外出现了——墓被盗了,盗洞就在尹村。新墓穴的发现引起文物犯罪分子的觊觎,他们为获取高
2024-09-04 09:26:00
让小烈士听一听和平岁月的校歌
...授文少卿的带领下,一支由5名青年教师及11名学生组成的考古队在方山南村对长眠此地的49名革命烈士进行系统发掘和分子考古鉴定。面对一具具遗骸,大家泪流满面,在考古的背后更是读懂
2024-04-04 09:35:00
上博举办全球最大规模埃及文明展,哪些文物将展?
...、苏伊士博物馆等,此外还将有一批埃及最高文物委员会考古队在萨卡拉地区取得的最新发掘成果在展览中呈现。埃及国家博物馆上海博物馆馆长褚晓波与埃及最高文物委员会秘书长穆斯塔法·沃兹
2024-02-27 09:44:00
田野考古发掘筑牢“安全堤坝”
...考古研究院院长姜猛介绍,目前,湖南省各考古工地均在考古队和民工队伍中设置安全专员,并为民工和技工购买意外险等,切实保护一线田野考古与文物保护工作者生命安全及身心健康。比如,每
2023-10-09 18:01: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双11”火到海外,全球网民纷纷加入抢购浪潮厦门空港迎来跨境电商出口高峰东南网11月10日讯(海峡导报记者孙春燕)一年一度的购物狂欢节——“双11”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
2025-11-10 11:19:00
中国银行与中国银联、华住集团举办提振消费主题签约活动
11月6日,中国银行携手中国银联、华住集团,在商务部、文旅部、人民银行上海总部、上海市政府的共同见证下,成功举办“聚力进博新引擎
2025-11-10 11:26:00
澳柯玛推出2026年风冷无霜、立式多系列冷柜新品
鲁网11月10日讯近日,“双擎智控,深冷领鲜”——澳柯玛2026年制冷营销峰会在青岛隆重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合作伙伴、渠道商及主流媒体代表齐聚一堂
2025-11-10 11:31:00
赛德斯耳机产品线深度盘点:以精准科技满足全场景音频需求
在竞争激烈的音频市场,一个品牌能否立足,关键在于其产品线能否精准覆盖多元化的用户场景。游戏耳机品牌赛德斯(SADES)通过其精心布局的耳机产品矩阵
2025-11-10 12:08:00
神都镜像照见数字文明 作家维摩眼中的“河洛智慧”
大河网讯(记者 赵檬)在千年古都洛阳的深厚文明积淀与瞬息万变的互联网浪潮之间,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正在展开。11月5日,作家维摩参加了2025河南省网络文明大会
2025-11-10 12:39:00
2025青岛虚拟现实创新大会|专访自然语义(青岛)科技有限公司CMO薛铮:以轻量化“语义桥梁”助推虚拟现实产业智能升级
鲁网11月10日讯 (记者 尤奕钧 刘晓伟)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离不开其背后的核心驱动力——自然语言处理(NLP),NLP依赖于算法和模型分析
2025-11-10 11:34:00
卖场变生活场能否“赢”客?解码五缘湾商圈零售新生态
京东MALL的DIY电竞区人气高。(京东MALL 供图)五缘湾天虹超市将闽南古早味引进精品区。(记者 庄筱婧 摄)五缘湾天虹超市将“烟火市集”升级为顾客的“星级家庭后厨”
2025-11-10 08:13:00
在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主论坛上,国家移民局、国家网信办联合发布外国人资讯服务App——SinoGuide。SinoGuide旨在帮助外国人更好融入并体验中国丰富便捷的数字化服务
2025-11-10 09:49:00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黄祥晟、罗晋粤)11月8日,在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互联网之光”博览会现场,从算力基建到智能产品
2025-11-10 07:03:00
11月7日从太原福莱瑞达科技有限公司获悉,2025年度“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获奖名单日前公示,福莱瑞达与太原科技大学联合研发的“多形态货物的智能抓取与装车技术及装备”项目
2025-11-10 07:19:00
江苏南京:以“智”赋“能”,南京AI军团点亮智能制造
建模降本、“鹰眼”护安全、机器人夜检地铁……以“智”赋“能”,南京AI军团点亮智能制造□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徐宁周容璇 实习生黄倩以“激光扫描+AI建模”
2025-11-10 08:00:00
□魏赛男从停产到翻红,一口锅的逆袭之路,恰是对“诚信为本”商业准则的生动注解。近日,浙江温州一口使用近30年依然完好如初的不锈钢炒锅
2025-11-10 08:00: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沈彦彦)7日,厦门再添一家市级首店。厦门首家苏宁易购MAX(超级体验店)在湖里万达正式亮相。苏宁易购MAX(超级体验店)营业面积达2万平方米
2025-11-09 08:31:00
乌镇峰会聚焦文化“新三样”:数字内容新引擎成焦点
一步“穿越”到网络小说的奇幻世界、一秒“入戏”学生时代的网剧拍摄实景、一站式集齐3A游戏大作精美原画与典藏周边……风靡全球的文化“新三样”
2025-11-09 08:51:00
聚焦十五运|全运主媒体新闻中心高科技产品多
机器人咖啡机,炫酷运动健身器材,会跑步和握手的机器人……十五运主媒体中心,高科技产品无处不在!进入主媒体中心,一个能够主动与你握手打招呼的机器人
2025-11-09 22: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