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摩围山隧道提前两个月贯通背后的故事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3-02-15 04:25: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重庆日报

渝湘复线高速彭酉段这个重难点工程掘进过程遇到200多个溶腔,4次穿越高瓦斯煤层

摩围山隧道提前两个月贯通背后的故事

摩围山隧道提前两个月贯通背后的故事

渝湘复线高速彭酉段摩围山隧道里,施工人员正在作业。首席记者 陈维灯 摄/视觉重庆

2月14日,寒潮袭来,摩围山一夜白头。山腹深处,渝湘复线高速彭酉段摩围山隧道约1400米处,却是一幅热火朝天的施工图景。

“去年11月,隧道提前两个月全线贯通,现在我们主要在进行二次衬砌和一些附属工程。”机器轰鸣声中,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彭酉路1标项目负责人曹江钧扯着嗓子和重庆日报记者交流着。

令人难以想象的是,作为渝湘复线高速彭酉段的重难点工程,左线长4503米、右线长4498米的摩围山隧道在掘进过程中先后遇到了200多个溶腔,溶洞水最高达每小时700立方米,4次穿越高瓦斯煤层。“摩围山隧道隧区围岩稳定性极差,存在岩溶富水、断层破碎带、浅埋偏压等不良地质,施工安全风险极高。”曹江钧说。

那么,施工团队又是如何做到隧道提前两个月全线贯通呢?

深不可测的溶洞

掘进50米用了4个多月

“最大的一个溶腔,在左洞掘进854米的位置遇到了。”回忆当时的情形,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彭酉路1标项目一工区工程部长滕海平至今心有余悸,“一轮爆破后,一个巨大的溶腔出现在了我们眼前,深不见底,而且有涌水出现。”

简单测量后发现,溶腔有7米多高、3米多宽,深不可测。

经验丰富的滕海平立即让施工人员暂停所有工作,“施工前我们就做了地质勘探,知道山腹中有很多溶腔,只是不知道溶腔具体有多大,不过我们都有相应的预案。”

随后,业主单位、监理、总包等各方对现场进行了查看,并增加支护防止垮塌。

不过,由于对溶腔走势、涌水大小等并不了解,施工陷入停滞。

“多方协商后,我们决定聘请专业的探洞团队进行勘探,再根据勘探绘制的溶洞轮廓线制定施工方案。”摩围山隧道左洞左侧洞壁854米处,滕海平带着记者钻入了巨大的溶洞洞口,“探洞团队进去不久就失联了,对讲机里只有一阵嘈杂声。”

虽然专业挖“洞”,但对于探洞,滕海平等人一点经验都没有,只能守在洞口干着急。

幸好傍晚时分,探洞团队安然无恙地出来了。

如今,从当时探洞团队绘制的“摩围山隧道进口左线ZK17+854揭示溶腔泄水溶洞洞穴图”可以看到,溶洞幽深,曲折并发育出地下暗河。

“洞长又曲折,走远了就联系不上了。”滕海平介绍,在确定洞穴走向逐渐远离摩围山隧道主线后,探洞团队这才撤出洞穴,“在隧道掘进方向上,大约有50米的溶腔,底下还有软弱层。”

约50米的溶腔,却给施工带来了不小的麻烦。施工团队只能边勘探边增加支护,一点一点地往前推进,4个多月后才成功通过这50米的距离。

每小时涌水达700多立方米

隧道下两米处修过水涵

沿摩围山隧道左洞前行,约900米处的右侧洞壁上,赫然出现了一个直径两米多的巨大溶洞竖井,且不断有水流涌出。

“这个竖井和我们刚才看到的洞口是连成一体的,开挖的隧道把它拦腰斩断了。”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彭酉路1标项目隧道技术主管雷甲辉介绍,竖井直径2.34米,日常水量为每小时15立方米左右。

去年6月的一场暴雨,让竖井水量陡增至每小时700多立方米。

“竖井里就跟挂着瀑布一样,哗哗哗地往下冲,隧道里全是水。”让雷甲辉等人更加担心的情况出现了:由于此前开挖的洞渣将原本与其相连的泄水洞部分堵塞,造成隧道积水不断上涌。

“必须有人冒险进入泄水洞,清理洞渣的同时将洞口一侧封住,防止洞渣再次掉落。”紧急时刻,滕海平和雷甲辉系上安全绳、带上照明设备,携带着封堵材料下了泄水洞,“用了整整两天才完成了除渣和封堵。”

不过,要防止涌水再次淹没隧道,还需要将被隧道拦腰斩断的竖井和泄水洞再次连通。

“这就需要在竖井和泄水洞之间开挖一条过水涵。”雷甲辉介绍,施工队采取的办法是在隧道路面下两米修建过水涵,连通竖井和泄水洞,“这样就能在不影响行车安全的前提下,充分利用溶洞原有的地形条件完成排水。”

目前,由于竖井水量较小,施工团队采取在竖井前修筑蓄水池、导管引流的方式解决竖井涌水问题。

雷甲辉介绍,过水涵必须在今年雨季到来之前完工,“这样才能保证雨季时隧道的后续施工能够正常进行。”

4次穿越高瓦斯煤层

3次全员紧急撤离

“和穿越高瓦斯煤层相比,200多个溶腔和涌水就算不上太大的危险了。”摩围山隧道左洞约1380米处,曹江钧停下了脚步,“1380米和2367米处,左右洞分别遇到了长达340米和130米的高瓦斯煤层。”

隧道施工穿越高瓦斯煤层存在极高的危险性,比如:突出煤流会充塞巷道,能摧毁巷道设施、机电设备,破坏通风系统:突出煤流还会掩埋人员,高浓度瓦斯可能造成人员窒息死亡;遇到火源极易引发瓦斯燃烧和爆炸。

“整个施工过程,我们都配备有瓦监员和瓦监仪。”雷甲辉介绍,当空气中甲烷浓度超过0.5%时,瓦监仪就会自动报警,并切断隧道电源,人员必须迅速撤离,“4次穿越高瓦斯煤层,我们遇到了3次紧急撤离。”

2021年11月的一天上午10点左右,工人在掌子面进行钻孔作业时,超前探孔中涌出瓦斯气体,瓦监仪发出警报并切断电源。

“我和工区经理罗敬,还有现场安全员等立即组织人员撤离。”雷甲辉告诉记者,人员撤离后,必须对隧道通风3小时以上,并在洞外监测风流中的瓦斯浓度,然后由瓦监员进入隧道每隔100米监测一次,确保安全后才能再次进洞施工。

溶腔、涌水、高瓦斯煤层……遇到如此多的施工难题,摩围山隧道依然提前了两个月实现贯通。

“我们以党建为引领,党员带头、细化工序,实行24小时轮流作业,尽量把耽误的时间抢回来。”曹江钧介绍,开挖、出渣、排危、立架……每一道工序都是紧锣密鼓,上一道工序完成立即进入下一道工序,“在抢时间的同时,我们还设立了党员质量监督岗,确保每一道工序都严格按规范进行,确保工程质量。”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15 05:45:1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滇西五载追光路 “长隧短打”巧移山
...愚公移山”故事。参建人员合影。广西路桥集团供图昌宁隧道是广西路桥集团“三桥一隧”重点工程之一,是云南省昌宁至保山高速公路施工难度最大的控制性工程,也是广西路桥集团在云南建设的
2023-01-06 18:35:00
52个月艰苦奋战,20分钟穿越天山(奋进强国路 阔步新征程·重大工程巡礼)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世界最长高速公路隧道天山胜利隧道全线贯通52个月艰苦奋战,20分钟穿越天山(奋进强国路 阔步新征程·重大工程巡礼)本报记者 李亚楠天山胜利隧道南出口。本报记者
2024-12-31 05:55:00
...待。这不是一般的山洞,而是世界上在建的最长高速公路隧道——天山胜利隧道。47岁的朝鲁门,家住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静县阿拉沟乡乌拉斯台查汗牧场。他说的那个“山洞口”,是乌鲁
2024-02-28 15:45:00
150层楼高!贵州公路隧道第一深竖井贯通
...,贵州交建集团所属路桥集团承建的武道高速子母岩特长隧道通风竖井顺利实现贯通,隧道施工取得阶段性进展。该竖井深428米,相当于150多层楼高,是贵州省公路隧道第一深竖井。同时,
2024-05-05 10:03:00
掘进天山正酣时
...文转自:乌鲁木齐晚报3月21日,在乌尉高速公路天山胜利隧道右主洞12口,施工人员清理断面,准备装药爆破。(本报全媒体记者米热扎提·木塔力甫摄)□本报全媒体记者史传芝从乌鲁木齐
2024-03-25 03:08:00
以军称炸毁加沙地带兰蒂西医院附近隧道竖井 【以军称炸毁加沙地带兰蒂西医院附近隧道竖井】财联社12月28日电,据以色列国防军当地时间12月27日消息,以军使用炸药摧毁了加沙地带北部
2023-12-28 03:59:00
...完工本报讯(记者 张文奎) 2月16日,随着宁古高速石后隧道内一声炮响,石后隧道通风竖井顺利实现贯通,成为宁古高速首个贯通的竖井工程,同时也标志着A1合同段主体控制性工程已全
2023-02-23 11:58:00
开工第十年掘进才过半,这条隧道有多难修?
...央厨房-碰碰词儿工作室截至今年4月,大瑞铁路高黎贡山隧道挖掘进度过半。这条隧道创造了我国铁路最长隧道、最长斜井、最深竖井等9项纪录,项目启动至今,已经是开工第十年。近日,记者
2024-04-27 14:01:00
硬核! 这些大国重器正在“贯穿天山”
...民网北京2月1日电 (记者杨虞波罗)“为了确保天山胜利隧道施工进度,春节期间,‘天山号’‘胜利号’这两个大国重器仍在加速掘进,进行‘贯穿天山’之旅。” 中交天和副总工程师、设
2023-02-01 11:17: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10月1日至9日8时,全省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预计降水将持续到13日河北日报讯(宋平、白玉洁)进入10月以来,河北出现持续阴雨天气
2025-10-10 08:01:00
文化中国行·走进村史馆 探乡村文脉②丨一座村史馆 半部创业史
一座村史馆 半部创业史——走进宁晋县黄儿营西村史馆如果不是今年暑假走进村史馆,大学生张子凡并不知道,他的家乡宁晋县贾家口镇黄儿营西村
2025-10-10 07:55:00
“演出+”“赛事+”“科技+”……河北文旅体活动掀起消费热潮逛古城、看绝活、观赛事、打卡沉浸式展览……2025年国庆中秋假期
2025-10-10 07:57:00
战鼓擂响!豫排联赛第二阶段今晚开战,你为哪支“家乡劲旅”加油?
大河网讯(记者 莫韶华 刘高雅)中国女排需要更多的朱婷,更多的朱婷在哪里? 走进这场排球盛宴,是否能找到小朱婷的影子?当“女排精神”遇上中原大地的豪情
2025-10-10 07:07:00
南京“大行宫见”街区“十一”开街后,吸引游客18.3万人次打卡地下建起“文化大观园”,一次逛遍“长江十二城”□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何钢通讯员宁建轩武汉黄鹤楼
2025-10-10 07:31:00
记者探访钟山风景区交通优化提升后首个工作日早高峰出门就是绿波带 穿行景区更通畅□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茸通讯员宁交轩“今天上班比平时还通畅
2025-10-10 07:31:00
开赛!顶尖车手竞技“世界山地花园”
开赛!顶尖车手竞技“世界山地花园”“环太湖赛”赛道蜿蜒,串联起“苏韵十三园”亭台水榭与湖光山色南报网讯(通讯员江轩记者张希)10月9日上午
2025-10-10 07:31:00
南报网讯(记者王婕妤通讯员冯瑶)近日,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基层高血压管理办公室在国家会议中心发布《国家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指南2025版》(以下简称《指南》)
2025-10-10 07:31:00
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国庆中秋假期相关调研报告夫子庙—秦淮风光带再夺全国第一南报网讯(记者李子俊)南京景区再次火成全国“顶流”
2025-10-10 07:31:00
南报网讯(通讯员韩志娟记者王婷婷)日前,鼓楼区“湖南路街道铺事会”正式揭牌成立,首个聚焦环南大片区的实体阵地——“湖南路街道铺事会·环南大push空间”同步揭牌启用
2025-10-10 07:31:00
全国糖酒会下周开幕,将带来美食、美时、美市、美事——十年重逢享“四美” 万商云集“会”金陵□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张甜甜第113届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以下简称“糖酒会”)将于
2025-10-10 07:32:00
南报网讯(记者王怀艳)“南京是我旅游过的所有城市里最有人文关怀、最温暖的城市”“去完南京,后劲太大了”……南京不仅有好山好水
2025-10-10 07:32:00
央媒看太原10月9日,央视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栏目以《大范围降雨降温 多部门积极应对》为题,报道了太原从10月8日开始出现大范围的降水天气
2025-10-10 07:40:00
央媒看太原10月8日,央视新闻频道《团结奋斗向复兴》栏目以《“一区一景”主题式高速服务区花式引客》为题,报道了太原市清徐高速服务区经过升级改造
2025-10-10 07:40:00
积极应对连阴雨天气 我省多措并举抢收秋粮河北日报讯(记者郝东伟)10月9日,在魏县爱耕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玉米地里,农机手操作着履带式收获机来回穿梭
2025-10-10 07: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