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我与国家一起前行丨“云端”上的生命守护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5-01-05 11:44:00 来源:国际时事讲解

平均只需0.8秒,就能完成一次医保结算;直接结算范围扩大方便了异地就医;凭着一张医保码,挂号、缴费就能做到“码上办”;通过手机简单操作,就可以和家人共享医保个人账户资金。2024年,医保的便利升级让百姓真真切切收获了幸福感,本期的我与国家一起前行,我们一起走近国家医保局的大数据中心,看这个全球最大、保障人数最多的医疗保障平台,如何在云端上无时无刻、不分地域地守护着中国百姓的健康。

医保"村村通"入驻村卫生室实现实时报销

2024年,在云南怒江州大山深处,平均海拔1500米的俄嘎村,村医友才妞等来了盼望已久的新装备。医保终端“村村通”入驻村卫生室,这个神器让医保报销再也难不倒村里人,连不用智能手机的老人都可以直接刷脸进行医保结算。

将医保结算系统接入村镇医疗卫生室,这是国家医保局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上,推进的一项重点工作,目前全国已有18.66万个村卫生室实现实时报销。云南怒江州俄嘎村距离北京三千多公里,在村里的每一次就诊,在国家医保信息平台上,都会被看到、保存、查阅。

国家医保局大数据中心编码标准处处长 曹文博:凌晨开始到现在4点57分,现在这个时间,全国医保已经结算2110万人次。这个数据是每5分钟就可以更新一次,可以看到全国医保整个的实时结算情况。

站在自己和团队精心建设起来的平台前,曹文博说,整个建设过程,从编码设计、政策规定、技术路线等每一个环节,都是用极致、完美、安全的要求来设计完善。

全国医保信息平台建设克服重重难关

回想起建设初期,医保信息系统碎片化严重、各地系统建设情况各不相同,困难问题千差万别,使得国家医保信息平台建设面临巨大困难和挑战。为了完成这项改革,在这座大楼里,讨论经常延迟到深夜。

2019年,全国医保信息平台搭建起来,接下来,就是和各地不同系统的对接整合。广东省大力支持落地工作,决定拿汕尾市作为第一个上线城市。当时的汕尾市,医疗、医保、医药相关的各种信息系统多达几十套,把这些系统都要整合到一个信息系统内,仅一个地市的上线,300多人整整干了30多天。

国家医保局大数据中心编码标准处处长 曹文博:跟我们省里面的技术团队,国家的技术团队,还有各个医院药店的团队天天在一起,可以说是一起摸爬滚打,最后是把第一个螃蟹给吃了下来。一直到早上8点,医院业务高峰开始之后,大家的心里那个石头才算是落了下来。

第一个城市上线后,国家医保局在全国31个省份推进平台落地。

国家医保局大数据中心编码标准处处长 曹文博:平台建设最忙的时候,我们一天跑过4个省,高铁加飞机,高铁上可以继续跟大家保持沟通,这种状态差不多前前后后持续了将近4年。

到2022年3月,全国统一的医保信息平台全面建成,实现了跨区域、跨层级的高效联通。但随着医保平台业务量的爆发式增长,技术与管理挑战也不断升级。

国家医保局大数据中心编码标准处处长 曹文博:我们这个系统7×24小时不间断运行,对大家的挑战比较多,基本上每个办公室都备了折叠床。

医保码持续推广 异地就医实时结算

有数据的安全保障,也有服务的不断升级。如今无论是在偏远山村还是城市社区,医保服务都触手可及。只要一个医保码,全国超12亿人的挂号、缴费、购药等,拿着手机就能完成。只要网上申请批准,就可以实现全国门诊、住院异地实时结算。

河南省焦作市武陟县患者家属 贺新明:用这个医保码太方便了,医保卡也不用带了,密码也不用记了,直接一刷就行了。

在上海异地养老的天津参保人 于慧娟:过去报销我们这单子一留得留一年的,完了以后回参保地去报。你来回机票火车票就跟报销的钱有时候就差不多。现在特别省事,你在上海看病,所有医院都可以实时报销,你到外地旅游去,要是有问题拿着卡也照样都消费报销,都可以。

亲情账户让沉淀的医保资金"动"起来

2024年,医保平台新功能再上线。现在,一人参保,个人账户的钱,可以供“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一大家人就医和买药使用。

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企业参保职工 孟令练:2024年我父母、孩子3个人的居民医保也是通过“个账共济”资金缴纳的,共交了1200元,既快捷又方便,减轻了家庭经济负担。

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医疗保障局党组书记 关晓东:刚开始推广这项业务的时候,都是我们的工作人员面对面地讲,手把手地教,机关餐厅、企业车间我们都去过。随着知晓率的提高,受益面就越来越大了。

海量真实世界数据 助新药好药进入目录

2024年医保药品目录新增91种临床价值高的新药好药。谈判前,医保局通过医保信息平台积累的海量真实世界数据,准确了解临床使用情况,作出药物经济学评价,让医保定价更科学合理。

国家医保局大数据中心主任 付超奇:例如治疗脊髓肌萎缩症的诺西那生钠,我们通过医保信息平台积累的数据了解到,其实全国每年约有数万名脊髓肌萎缩症的患者,基于这样的数据,我们就可以测算出对于患者对于药企对于医保都能够获益的最优的价格区间。

医保平台的迭代升级仍在继续,正在推进的健康数据医保影像云,将促进医疗机构检查结果共享,患者不再需要带着胶片“东奔西走”;有望在2025年全国落地的医保钱包,将实现职工医保个人账户的钱,给异地省份的亲人就医使用。未来,依托医保信息平台,更多实用功能将陆续上线,让医保信息平台逐步发展成为全民医保健康服务平台。

国家医保局大数据中心主任 付超奇:我们现在改革已经进入了深水区,而我们医保是通过信息化这样一个新质生产力,去做大我们的增量蛋糕。推动增量存量一体化改革,能够大大降低改革的难度,提升改革的准度,体现改革的温度,加快改革的进度。

医保从“卡时代”迈入“码时代”,5年时间,覆盖、惠及12亿用户,医保码虽小,却是大大的民生。这是科技的力量,更是民生的温度。国家不断推进医疗改革、不断提升百姓获得感、幸福感诠释着“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的不懈追求。期待各地各部门多办一些暖民心、顺民意的实事,不断为民生幸福加“码”。【编辑:刘阳禾】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1-05 14: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项指南(试行)》,推动医疗机构将影像检查结果上传至云端,实现患者可阅、同行可查、医保可核。依托国家医保信息平台,国家医保局探索构建医保影像云共享路径取得了初步进展,拟对外提供
2024-12-03 00:56:00
...障局构建全场景传播矩阵,让政策宣传无死角、全覆盖。云端“圈粉”,指尖学政策,“菏泽医保”公众号坐拥49万粉丝,3000余条推文阅读量破千万,成为随身“政策百科”;1200余篇
2025-06-20 18:59:00
...医步骤,提升了服务质量,也让智慧医保真正触手可及。云端聚力,医保从卡时代步入码时代。依托于云计算技术的强大后盾,全国统一的医保信息平台全面建成,为医保服务由卡变码“码上办”提
2024-05-05 04:01:00
...减少重复检查、过度检查,国家医保局明确,不上传到“云端”要减收一定费用。新项目的内涵有所扩展,兼容性更好,为新技术留下了收费接口,同时也反映出价格政策对新技术在临床价值、服务
2024-11-23 21:29:00
医保增强我与病魔抗争的信心
本文转自:兵团日报我叫王丽(化名),2022年6月15日,我被查出患有乳腺癌。当时的心情,我至今不愿回想。我是一个灵活就业者,收入都用于日常开销,家中积蓄有限,所以当医生告知我治
2024-01-16 02:06:00
本文转自:烟台日报我与宪法“零距离”福山区举办2023年“宪法宣传周”启动仪式本报讯(YMG全媒体记者 任雪娜 通讯员 李晓文)昨日,在第六个“12·4”国家宪法日来临之际,福山
2023-12-02 04:50:00
...努力下,我国加速构建罕见病防治保障之路,为患者搭建生命的桥梁,在用药的可及性和可负担性方面,不断实现“从0到1”的突破。在今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谈判中,上万名难治性癫痫患儿的“
2024-12-09 03:01:00
事关药品追溯码!国家医保局解答→
...能服务。5.为什么目前做不到消费者一查就知道药品的全生命流程信息?答:药品追溯信息采集和应用,涉及到药品生产、流通和使用等多个环节。在国家医保局开展医保药品追溯信息采集和应用
2024-12-06 19:03:00
...备案、变更定点医疗机构、查询医保药品等事项。实现“云端智能咨询”。汇总整理了咨询热线所受理的常见问题,形成500余条智能回复,参保人触发关键词便能得到相应政策解答。目前,接诉
2023-12-23 11:06: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10月7日12时许,记者从高速长春分局获悉,受返程高峰影响,长春北(亚泰大街)收费站出口当前车流量极大,车辆通行缓慢,为避免耽误您的行程,提醒计划从此站驶出的司机朋友,及时调整路
2025-10-07 13:01:00
向海展新翼\
厦门翔安国际机场外观设计充满闽南特色。从空中俯瞰,它的屋檐就像三重波浪形的飞檐,既像闽南传统的大厝,又像一只展翅欲飞的白鹭
2025-10-07 08:00:00
【厦门之美】一城月色映团圆
2025“厦门中山路·最美中秋月”活动中,“月兔呈祥·国庆同心”打卡展示美陈装置吸引市民游客争相合影。(记者 陈立新 摄)昨日18时22分
2025-10-07 08:00: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沈彦彦 王元晖)数据显示,假期前五日,全市重点景区接待游客同比增长33.7%,重点旅游街区游客量同比增长69
2025-10-07 08:00:00
省能源局近日公布第三季度新型储能项目库调整清单。新增入库项目中有3个项目在太原建设,不仅有助于解决能源消纳问题,也有利于推动能源结构转型
2025-10-07 06:22:00
10月5日,市城乡管理局组织召开专题会议,就节假日环境卫生保障工作进行再安排、再部署。城六区、省综改示范区、市环卫中心
2025-10-07 06:53:00
情系国庆 月满中秋佳节情意浓,神州共欢庆。一场场以“党群同心、月圆情浓”为主题的中秋活动,在阳曲县高村乡各村党群服务中心
2025-10-07 06:54:00
记者走基层丨西藏阿里地区:同赏边关月 共话家国情
10月6日晚,河北省第十一批援藏工作队中秋茶话联欢会在工作队驻地举行。图为援藏队员正在观看节目。 河北日报记者 赵瑞雪摄10月6日
2025-10-07 07:42:00
首批安全应急装备产业特色园区名单公布我省5家园区入选入选数量居全国第三位入选园区在应急通信与指挥、工程抢险救援、矿山专用安全生产装备等领域具有明显优势河北日报讯(记者米彦泽)日前
2025-10-07 07:42:00
在沙河市白塔镇栾卸村,万亩林海层林尽染,景观水系潺潺流淌,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游玩,尽享乡村惬意慢时光。拍摄丨赵永辉、张智制作丨吴晓萌
2025-10-07 07:44:00
一张球票,除了看球还能做什么?住酒店有折扣、游景区能省钱、品美食享优惠……来到廊坊市,邯郸球迷刘腾发现,手持一张球票,超值体验接连不断
2025-10-07 07:51:00
记者走基层丨沧州南川老街:来大运河畔 享“文化大餐”
10月6日,在沧州南川老街,节目《打鼓》精彩上演。河北日报记者 戴绍志摄狮城大鼓敲起来,沧州落子跑起来……10月6日,一场秋雨后
2025-10-07 07:52:00
全省评选出第五批“河北省林草乡土专家”河北日报讯(记者李巍)近日,省林草局公布第五批“河北省林草乡土专家”评选结果,17人被授予“河北省林草乡土专家”荣誉称号
2025-10-07 07:52:00
“今年藜麦价格好,收购价一斤5元左右呢。”9月20日,沽源县藜麦种植大户郝鹏飞站在一眼望不到边的藜麦田里,眼里满是丰收的喜悦
2025-10-07 07:53:00
秋日的晨光透过窗户,映照在舒建新肩章的金盾上。这位荣获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称号的“警营硬汉”,此刻正细致地整理着履职笔记
2025-10-06 07: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