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曹操姓氏确凿无疑,不要再说他姓夏侯了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8-26 11:12:00 来源:戏说三国

关于曹操姓夏侯的说法,实际上主要源于广为流传的《三国演义》。而《三国演义》中的这一说法,又是依据《曹瞒传》而来。其中提到,“嵩,夏侯氏之子,夏侯惇之叔父。太祖与惇为从父兄弟。”

曹操姓氏确凿无疑,不要再说他姓夏侯了

其中的“嵩”指的正是曹嵩,即曹操的父亲。曹嵩原是夏侯氏的子嗣,因此曹操自然也算是夏侯氏的后代。因此,许多人据此推测曹操原本姓夏侯。

然而,《曹瞒传》这部书只是记录曹操生平事迹的文献,原作在唐宋时期后已经失传。最早大量引用《曹瞒传》的,是南朝宋的裴松之在为《三国志》作注时,共引用了19条。

《曹瞒传》明显带有倾向性,这从书名便可看出。书名中的“阿瞒”是曹操的小名。古人十分注重称谓,通常传记会用字或号来命名,而较少用小名。因此,书名用“小名”来命名,显然反映了作者对曹操的不高评价。据裴松之所说,这本书是三国时期吴人所作,这可能就是原因所在。

再谈其内容,曹操是曹魏政权的创建者,他一生征战无数,攻占了众多城池,官职最终晋升为魏王。在人才选拔、军队管理和屯田等方面,他也有不少创新。撰写他的传记,绝不会缺乏值得挖掘的亮点。然而,从《曹瞒传》的内容来看,该书共被引用二十余次,其中全“黑”的材料有8条,明确的赞美仅有2条,这足以显示其倾向性。

总之,《曹瞒传》中对曹操的描绘以残忍嗜杀、刑罚严苛、狡诈多变为主,即便偶有赞扬之词,也不过是点缀,难掩作者对曹操的厌恶之情。

因此,《曹瞒传》很可能是东吴为了诋毁曹操而编造的谣言,其可信度有限,无法作为曹操姓夏侯的确凿证据。

曹操姓氏确凿无疑,不要再说他姓夏侯了

正史的记述

《三国志》记载:“太祖武皇帝,字孟德,名操,沛国谯人,姓曹,乃汉相国参之后。”

《三国志》作为二十四史之一,属于正史,具有极高的可信度。而陈寿作为西晋的史学家,在编写史书时,只需避讳司马家族篡权夺位的事,对于曹魏奠基者曹操的出身却没有隐瞒的必要。因此,既然《三国志》中明确记载曹操为曹参的后人,那么曹操属于曹家这一点便毫无疑问。

《魏书》记载:“曹姓起源于黄帝时代,传至高阳氏时,陆终的儿子名叫安,这便是曹姓的始祖……到了战国时期,曹国被楚国所灭,子孙四散,有的迁居沛县。汉高祖崛起时,曹参因功封为平阳侯,家族得以世代承袭爵位,虽几度中断,但最终得以在容城延续至今。”

《魏书》为魏晋时期官员王沈所撰。因王沈在甘露事变中选择依附司马昭,后世对其人品评价不佳,进而对《魏书》的可信度也多有质疑。

然而需要强调的是,王沈依附于司马昭,实际上他是曹魏家族的叛臣。作为叛臣,他们承认曹操是汉相曹参的后代,并未在出身问题上诋毁曹操,这说明曹操的姓氏“曹”是毫无疑问的。

曹操姓氏确凿无疑,不要再说他姓夏侯了

宗法角度的解析

其实,关于曹操身世的争议,主要源于对他父亲曹嵩身份的模糊不清。

《三国志》中记载:“桓帝在位时,曹腾任中常侍大长秋,并被封为费亭侯。他的养子曹嵩继承其爵位,官至太尉。关于曹嵩的身世来历,无人能详加考证。曹嵩生下了曹操。”

“莫能审其生出本末”这一句话正是问题的核心。曹腾身为宦官,无子嗣,按照古代的惯例,他必须过继一个继承人。显然,曹腾所过继的继子便是曹嵩,即曹操的父亲。

曹腾的父亲是曹萌,曹萌有四个儿子,分别是曹伯兴、曹仲兴、曹叔兴和曹季兴(即曹腾)。由于曹腾入宫成为宦官,因此需要过继儿子,他自然会从自己的三个哥哥的子嗣中选择。按照古代宗法的惯例,大家族对血统尤为重视,过继子嗣通常只会从本家子弟中挑选,绝不会选择外姓人。因此,曹嵩必然是曹腾的侄子。

“‘莫能审其生出本末’的意思是,无法确定曹嵩到底是曹腾哪个兄长的儿子。可能是大哥家的,也可能是三哥家的,具体情况不清楚。”

这一点不难理解。作为宦官,曹腾只有曹嵩这一个过继的儿子,担心曹嵩长大后只认生父而疏远养父,因此曹腾对曹嵩的生父身份保密,这也是情理之中的做法。

曹操姓氏确凿无疑,不要再说他姓夏侯了

综上所述,曹操的姓氏实际上是夏侯。所谓的“本姓夏侯”只是个别人士对曹操的恶意抹黑所编造的谣言。一千多年前的谣言因不断被传播而失真,至今竟然成了许多人的共同认知。

曹操是曹氏家族的后裔,他自然姓曹。夏侯家族自称是西汉夏侯婴的后代,与曹氏家族关系紧密。比如,当曹操犯事时,正是夏侯渊出面顶罪入狱。后来,曹操为表示感激,将原配丁氏的妹妹嫁给了自己的至交好友。夏侯家族的成员追随曹操南征北战,在黄巾起义期间,夏侯惇已担任裨将军,而在讨伐董卓时,夏侯渊则担任了别部司马的职务。

曹家与夏侯家族之间仅是因姻亲关系而联系密切,曹操本人并不属于夏侯家族。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8-26 14: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司马懿缘何忌惮夏侯氏
...当今的视角看来,这样的制度亦有违律法的公平性。[1]《三国志夏侯渊传》裴松之注引《魏略》:“……时征西将军夏侯玄,于霸为从子,而玄于曹爽为外弟。及司马宣王诛曹爽,遂召玄,玄来
2023-04-20 11:39:00
曹操留下4员猛将保卫子孙江山,可惜全被曹丕害死了
...分忠心,多次救曹操于危难之中,因此深受曹操重用,据三国志记载,曹洪家财万贯,但他十分惜财,曾拒绝曹丕借钱的请求,为此得罪了曹丕,而曹丕上任后立刻找机会报复曹洪,将曹洪贬为庶民
2023-01-27 21:45:00
历史上的司马师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临斩东市,颜色不变,举动自若。时年四十六”。见《三国志·魏书·诸夏侯曹传》)。就在夏侯玄被杀后的第二年(255年),司马师出征淮南毌丘俭、文钦之乱,驻军后不久被文钦之子文鸯
2023-01-02 16:03:00
历史上夏侯徽是怎么死的
...的。至于夏侯徽的死因,史书中也有一些踪迹可寻。据《三国志》和《资治通鉴》的记载,公元234年发生了大规模的瘟疫(是年夏,大疫;冬,又大病)。因此,我们可以大胆的推测夏侯徽大概
2023-06-14 15:52:00
司马懿杀曹爽夺曹魏大权,手握重兵的夏侯家为何不救?
...,两家已经到曹不离夏、夏不离曹,不分彼此的亲密,《三国志》就将两家人全写在一起。曹家人和夏侯家人也很多联姻,如夏侯惇的儿媳妇,就是曹操的女儿清河公主,夏侯渊的妻子,就是曹操的
2023-06-14 05:03:00
通过一件事证明,刘禅绝非“扶不起的阿斗”
...位四十一年的时间,已经将其他三国时期的皇帝超越。《三国志》中记载道,刘禅即位后,大力重用蒋琬、杨仪等贤臣来管理政事,同时刘禅也没有忘记与东吴的关系,刘禅继位后,主动与东吴交好
2023-05-15 16:32:00
聊聊曹操背后神秘的丁家,亲密度不亚于夏侯家
...离了婚,这才有了曹丕、曹植母亲卞夫人成为正室。据《三国志·魏书·文帝纪》的记载中可以看到:\"(曹嵩)夫人丁氏曰太王后。\"这说明,曹嵩、曹操父子都娶得丁氏女。曹嵩、曹操父子
2024-05-11 19:50:00
前朝勋贵新朝臣:曹魏宗室在晋朝的仕官情况
...王羲之一样的官职······ 夏侯渊一系夏侯渊的传记在三国志中称得上是佳传,这归功于他子孙出息,保留了大量夏侯渊的史料。夏侯渊的几个儿子都很出息,在西晋建立前去世的就不多说
2024-02-29 16:12:00
司马懿父子弑君之后,为何不敢染指曹魏时期东线兵权?
...位真东将军是诸葛亮的好朋友,名字叫做孟建。无论是《三国志》还是《三国演义》中,对于孟建的描述并不多,但孟建先是担任凉州刺史后来又被任命为征东将军,从职位变动可以看出孟建一直都
2023-01-25 16:48: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