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年轻的白居易因为《草》这首诗,便在京都长安出了名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10-30 17:34: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古往今来没有哪个朝代像唐代这样流行着浪漫的诗歌,同时唐朝也是一个诗人名家辈出的朝代。像“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还有小“李杜”这样出名的大诗人来说有很多。同时代有另一位诗人,他被誉为“诗魔”和“诗王”,年级轻轻便因为一首诗在京师出了名。

年轻的白居易因为《草》这首诗,便在京都长安出了名

白居易出生在一个官宦世家,家里虽然算不上大富大贵,但也算是吃穿不愁,这也为白居易的学习提供了很好的条件。很小的时候白居易就有着学习的天分,五岁就开始写诗,十岁可以写出一篇小的文章了。当然了他可没有像“伤仲永”那样,停止学习,而是更加勤奋努力地苦练,十几岁的时候白居易已经在老家有了一定的名气。

年轻的白居易因为《草》这首诗,便在京都长安出了名

金榜题名是古代所有文人的终极理想,所以在16岁的时候,白居易千辛万苦得赴京赶考。因为受限于当时的交通工具,走了好几个月,好不容易到了京城。到了京城,白居易听说很多文人都会带着自己的诗作,去请教当时十分有影响力的大诗人顾况,求他点评一二。白居易当时想,既然好不容易来一趟,何不去求教一下这位是诗人,去学习学习呢?所以白居易带着自己的诗歌也去拜访了这位诗人顾况。

年轻的白居易因为《草》这首诗,便在京都长安出了名

初到顾府,顾况抬头一看,来求见的学生竟然是个毛还没长全的小孩子,心生怠慢。他接下白居易的诗卷,看到署名人叫”白居易“,觉得可笑,不由感叹道:“长安米贵,居此不易啊,你还是回老家吧”,白居易觉得他是长辈就没表现出生气之意,反正都打开了顾况还是顺眼瞄了一下,这一瞄不当紧,立马就将顾况惊到了。

年轻的白居易因为《草》这首诗,便在京都长安出了名

打开诗卷,映入眼帘的是《赋得古原草送别》,顾况立刻睁大了眼睛,这首诗竟然出自于眼前这位十几岁的孩子!顾况一改此前的怠慢,惊叹道“好诗啊!凭借此诗,你别说是居长安了,居天下又有何难!”就此白居易便因为这首诗,在京都长安写出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千年之后,这首诗就成了当代学生的小学课文《草》。

年轻的白居易因为《草》这首诗,便在京都长安出了名

之后白居易开挂的人生正应了顾况的这句话,逐渐走上了人生的巅峰。白居易能够有这样的成就,虽然有着先天的天赋,但始终离不开坚持不懈的学习。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0-30 20: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他是大唐盛世的公务员,29岁考中进士,50岁才买房
如果买不了房,那还是租房好了,经济。——白居易(我没有说过这句话)话说中唐大诗人白居易,我们知道他才华横溢,写的诗以反映现实为主,但是关怀现实的白居易大诗人,自己也需要关爱啊,他
2023-05-11 11:19:00
唐朝文人为何能够名气这么大
...人之间的诗歌交流完全依赖于古代的邮政服务。以元稹和白居易之间的诗帖为例。这两位诗人在贞元十年通过了正式考试,并获得了官位.从那时起,他们成为了亲密的朋友。他们的友谊可以在许多
2023-04-19 21:15:00
白居易放弃了大官,既保住了性命又保全了名节
...“缀玉联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这是李忱对已故白居易的哀悼评价。当年的白居易是自诗仙李白去世之后大唐又一个狂傲诗魔,他的故事热血青春,他的文笔慷慨激昂,他的诗词也成为长安
2023-05-05 18:15:00
白居易一首诗,曾逼死了一位风华绝代的痴情才女,这是怎么回事?
白居易(公元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生于河南新郑,为唐代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少年时期的白居易,非但天赋异禀,且勤奋刻苦学习。据载:他白天做赋,夜晚练字,抽空
2023-05-11 11:28:00
白居易和元稹的友情贯穿一生,他们的沟通方式很奇妙
...有杰出的代表作,这是至今的未解之谜!在仕途上不顺的白居易,在自己的诗词领域创造了自己的世界。白居易作为讽喻诗的代表人物,其简单明了的诗句揭露了人间的疾苦,替人民发声的伸张正义
2023-06-03 17:51:00
柳宗元、刘禹锡、元稹和白居易的现实生活到底有多难
...着回来,所以没有让儿女同行,临行前还将20卷诗文交给白居易保存。当时白居易正在为母丁忧,看到好友的遭遇,他一腔悲愤,连续写了好几首诗为其鸣不平。等白居易丁忧结束回京上任,正好
2024-06-15 10:52:00
伟大诗人白居易和他的古原草诗(172)
...典故及其处典故: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语义:原为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诗句,意为不管烈火怎么无情的焚烧,只要春风一吹,又蓬勃滋生,绿染大地,满山遍野都是青青的野草了,极为
2023-01-08 10:07:00
白居易朋友的遗孀读完那首诗,走火入魔,默默自尽
...德宗贞元年间,徐州百姓得到一个重磅新闻,当时的才子白居易正好路过此地。白居易此时只是秘书省校书郎,但他的才华横溢,天下闻名。徐州此诗张愔听说之后,马上邀请白居易到家中做客,白
2024-03-13 17:23:00
白居易情诗引争议:大男子主义还是真爱宣言?
白居易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神童,他在16岁的时候写下了一首《赋得古原草送别》,当时就已经名动天下,哪怕是上千年过去以后,人们依然能够背诵他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当年他去京城
2024-03-13 06:31: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这一展览是老教授们艺术才华与精神风貌的集中展示,更是他们以艺陶情、笔耕不辍的银龄风采的生动写照。9月16日,“银龄的风采——河北师范大学老教授书画展”在河北博物院揭幕
2025-09-17 09:44:00
《德润武陵待君来》:音乐与人文的绝美相逢
一曲凝萃常德6500年文明风骨,是音乐与人文的绝美相逢。城头山遗址的稻浪,翻涌着中国最早稻作文明的脉动;善卷“以德化民”的遗风在德山千年萦绕
2025-09-17 09:49:00
“游目骋怀——张宝珠山水画精品展”即将开展
前言人生在世,总要有一番梦想,纵然如梦幻泡影,言行也当用心。因为,只有以幻修真,无中生有,我们才可以成就梦中之想,并使之完善
2025-09-17 11:39: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朱彦俗话说,春困秋乏。立秋后,很多人总感觉没精神,能坐着绝对不站着,能躺着就不坐着。然而“躺平”对环境要求太高
2025-09-17 14:51:00
平原君赵胜,战国时期赵惠文王之弟,曾两度任赵相,战国四公子之一。他礼贤下士,门客三千,于国家危难时散家财守邯郸,智谋救国显担当
2025-09-17 17:24:00
大运河总督署博物馆对联实地采撷
鲁网9月17日讯近日,记者跟随着“跟着楹联游济宁”活动走进大运河总督署博物馆,据了解,大运河总督署博物馆,又称河道总督署展示馆
2025-09-17 17:51:00
9月17日,在邢台博物馆看到的这款商代“耳为父癸”铜爵,是3000年前的专属滤酒器。古人饮用自酿粮食酒时,酒液中常含杂质,在斟酒时进行过滤,入口酒液瞬间更丝滑。(摄制:常曌宇、张
2025-09-17 22:41:00
吉林省近现代史展聘任英烈后人为顾问 传承红色基因讲好吉林故事
9月17日,吉林省近现代史展顾问聘任仪式正式举行。此次仪式的举办,是深入落实吉林省委部署要求的具体举措,旨在进一步增强吉林省近现代史展的专业性与权威性
2025-09-17 22:42:00
邢台博物馆,一件2000年前的三轮盘附觞铜温炉,惊艳众人!(摄制:常曌宇、张文进、赵家琪)
2025-09-17 22:48:00
抗战回忆之二:情系“绍隆”——难忘的1939—1942 “慈幼院的难童生活”
编者按: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97岁的华中师范大学教授、著名农村问题专家张厚安专门撰写文章
2025-09-16 11:04:00
抗战回忆之一:一个“难童”的回忆 ——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永远的伤痛
编者按: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97岁的华中师范大学教授、著名农村问题专家张厚安专门撰写文章
2025-09-16 11:04: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峰“打卡南京其实是阅读《世说新语》的一种读法,反过来也可以说,阅读《世说新语》是打卡南京的一种打法……”9月14日
2025-09-16 15:57:00
孟府对联实地采撷
鲁网9月16日讯近日,记者跟随“跟着楹联游济宁”采访活动走进孟府了解到,孟府作为孟子嫡系后裔的宅邸,其春联习俗既传承了中国传统年俗文化
2025-09-16 16:08:00
孔府对联实地采撷
鲁网9月16日讯近日,记者跟随“跟着楹联游济宁”采访活动走进孔府了解到,孔府作为孔子嫡长孙的府邸,其楹联不仅是建筑装饰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5-09-16 16:11:00
五马祠街对联实地采撷
鲁网9月16日讯近日,记者跟随“跟着楹联游济宁”采访活动走进五马祠街了解到,五马祠街因明代孔尚经的家祠“五马祠”而得名
2025-09-16 16: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