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白居易放弃了大官,既保住了性命又保全了名节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5-05 18:15:00 来源:戏说三国

说起古代的文人雅士,那可谓是层出不穷。在那个时代除了有群雄争霸以外,还有诗歌的千年流传。

白居易放弃了大官,既保住了性命又保全了名节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这就是属于那个大唐盛世的荣耀与繁华。当然,在这个时代更是人才辈出。

“缀玉联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这是李忱对已故白居易的哀悼评价。当年的白居易是自诗仙李白去世之后大唐又一个狂傲诗魔,他的故事热血青春,他的文笔慷慨激昂,他的诗词也成为长安一绝。

白居易放弃了大官,既保住了性命又保全了名节

就这样一个风华绝代的人物,放弃了全天下最大的官职,他的这一举措,不仅保住了他自己的性命,也保全了他自己的名声。

白居易出生在河南的新郑一个官宦之家,由于官职不大所以白居易的家庭条件也只能算得上的中等,可以养活家里人。

白居易放弃了大官,既保住了性命又保全了名节

而白居易的出生更是与众不同。他的母亲陈氏十五岁便与他的父亲成婚,并在十八岁时生下白居易,而他出生时他的父亲其实早已年过四十。更让人震惊的是,他的父母之间还有亲属关系。

就现代医学上来说,近亲生下的孩子多少带点遗传病,或者多少身体上会存在某些缺陷。但白居易却是一个例外。他不仅才华横溢,还能为国为民。

他与李白不同的是,他的诗没有李白那种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激情澎湃,但却有忧国忧民的抑扬顿挫;可他与杜甫不同的是,他写的忧国忧民让人通俗易懂,而杜甫却更注重对词句运用的精妙。

白居易放弃了大官,既保住了性命又保全了名节

当年的白居易意气风发,对长安充满了无尽的向往,对自己的梦想充满了强烈的追求。因此他一路来到都城,就带着一首诗去拜访当时享有盛名的诗人顾况。

但是当时的顾况由于名声很旺,拜访他的人比比皆是。在没看到白居易的诗的时候,他对白居易这样一个无名小卒曾有这样的告诫“米价方贵,居亦弗易。”他这句话是在打趣白居易“长安的米价很贵,想要留在长安扎根并不容易啊。”

然而,他而言辞很快就被白居易的诗词打了脸。那时的白居易所带的那首诗便是如今人人皆知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一句“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就已经惊艳了当时的顾况,而“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才时顾况连声叫好,心服口服的收回了他所戏谑白居易的话。

白居易放弃了大官,既保住了性命又保全了名节

就这样,初生牛犊的白居易也得到了更多人的青睐。在他二十八岁那年,他高中进士,终于可以施展他的宏图。

其实白居易一生的仕途之路还算是顺利的。在高中进士之后便被朝廷授官任用,受到重用的白居易豪迈写下“十七人中最少年”这样的诗句,来夸赞自己才华出众,年轻有为。

白居易放弃了大官,既保住了性命又保全了名节

白居易剧照

后来在公元前806年,白居易与自己的好友元稹一同外出游玩,当他们到达了马嵬坡的时候,他便被杨贵妃与唐玄宗的爱情所感触。于是,在游玩回去之后,便挥笔写下流芳千古的《长恨歌》。

就这样,他凭借这一首诗词,再一次在京城引起了一番吹捧,也轰动了朝野上下。就连当朝朝皇帝唐宪宗对他的这首诗也赞不绝口,立即将他提拔为左拾遗。

奈何唐宪宗看不来白居易在诗中对当时唐朝政权的嘲讽“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这首诗在当时大街小巷,妇孺皆知,朗朗上口。

白居易放弃了大官,既保住了性命又保全了名节

估计唐宪宗也万万没想到,他让白居易成为一位言官,对自己来说是一大“头疼”之事。他不知道的是,白居易对于“挑刺”这种事高低都能整出几首诗来,在民间传颂。

这也使唐宪宗与很多朝廷之中的人对他产生不满之感,于是他再一次被唐宪宗提拔为太子陪读。这种看似升了官,其实却降了他的职位。这是一个闲官,也不能对朝中之事加以言论。

后来他由于力挺当时的主战派武元衡,彻底激怒了唐宪宗。他也因此被贬为江州司马,当时的江州就是在如今的江西九江。

白居易放弃了大官,既保住了性命又保全了名节

在这里,他夜间游湖邂逅了京城过气了的琵琶女。与之相比,此时的他是被贬了的京城官员。同样是远离京城,漂泊在外,他也由此不仅感慨到“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知音难寻、怀才不遇。也至此,他一直被贬、被贬又被贬。

直到唐穆宗继位,他才被重新召回朝廷。由于此时的朝廷之中政治权利争乱不休,人员也多有调动,而白居易早已看清官场之事,便自行申请前往杭州做了当地的刺史。

白居易放弃了大官,既保住了性命又保全了名节

白居易剧照

在杭州期间,白居易干了许多实事,利国利民。他先后修缮钱塘湖堤,并且蓄水灌溉百姓的良田,疏通了百姓的井口,解决了杭州人民的饮水问题。从他做出的这一系列水利工程来看,白居易做事颇有条理,治理一方百姓也很有章法。

晚年的白居易似乎对生活,官场看淡了。虽然先后担任了同州刺史,太子少傅,刑部尚书,等职位,但一直出于不停高老的状态,似乎连宰相的职位都无法引起他的斗志。

虽然都官至三品,但他都只做一些俸禄高工作闲的官职。大有一种在养老的趋势。虽然,这些职位并不能使他实现太多的人生抱负,但却对他的晚年生活有着足够的保障。

白居易放弃了大官,既保住了性命又保全了名节

后来白居易去世在他洛阳的家中,他的去世比他的出生还要风光。当朝皇帝为他写了哀悼诗“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可见当时的白居易还是在朝廷之中吃得很开。

白居易当时的诗歌就像如今的周杰伦的歌曲一样,人尽皆知,通俗至人人都可以诵读。他个人对后世也极具影响,被后世之人称为“诗魔”。

白居易的所作之诗也很直接地反映了当时他所处的唐朝时期的一些弊端与瑕疵。当然与“绣口一吐半个盛唐”的李白相比,各自都具有自己的特别之处,也各有见解。

“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在古代那个人才辈出的时期,白居易能在文坛之中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固然足以证明他的才情文笔是十分出众的。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5-05 23: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若李白、杜甫、王维、白居易和杜牧有朋友圈会如何
...,晚唐的诗人,大多数都承认元稹的看法。当时文坛领袖白居易,表示赞同和肯定元稹的说法。为此,白居易还写了“李杜文章在,光明万丈长”,这一著名评语。白居易就不用多说了,他是唐朝诗
2024-06-08 20:50:00
古代官员工资低廉,买房难如登天
...茅草屋,像唐朝就有这样落魄的宰相,我们知道的大诗人白居易、苏轼等人也受到了房子的牵制,官做得再大,还是没有容身之所。 二、古代的官舍接下来我们看一看古代的官舍,在说官舍之前
2023-10-07 22:37:00
68岁的白居易欲遣散33名家姬,15岁的樊素却不愿意是为何?
白居易一生养了33个家姬。68岁那年,他因突发疾病,导致卧病在床。有一天,他看着那些亭亭玉立,仪态万千的家姬,神态黯然地说道:“老朽年岁已高,你们都走吧,找一个合适的人家,嫁了吧
2023-01-29 22:40:00
书写经典网络展第1076期——白居易(唐)《鸟》
...活中经常见到的小鸟,它们的生命是否和人类一样珍贵?白居易的《鸟》给了我们答案。白居易在《鸟》中提出了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谁说群生的生命微不足道?鸟类和人类一样,都有宝贵的生命
2023-09-02 09:47:00
...名歌妓,其夫君是当时的徐州守卫张愔。关盼盼和大诗人白居易有一些交情,二人结识于一场宴席,关盼盼的丈夫死后,关盼盼为丈夫在燕子楼守节十余年,白居易曾作诗批评关盼盼,后来关盼盼绝
2023-08-24 14:47:00
白居易外放做官,好兄弟元稹却当宰相,元稹的干部履历表值得思考
...唐的大才子,有一对好兄弟不能不提,一个是大名鼎鼎的白居易,另一个则是较白居易在官场上混得更风生水起的大才子元稹。虽然这把酒言欢的好兄弟对大唐王朝的历史走向并不起决定作用,但研
2025-05-07 16:20:00
樱桃之“最”
...桃宴”排在第五场,历史记载,“新进士尤重樱桃宴”。白居易中举多年以后,还写诗回忆,“相思莫忘樱桃会,一放狂歌一破颜”,可见当年的樱桃欢宴一直保留着美好的记忆。最迷人的喻体说到
2023-05-05 01:05:00
白居易朋友的遗孀读完那首诗,走火入魔,默默自尽
...德宗贞元年间,徐州百姓得到一个重磅新闻,当时的才子白居易正好路过此地。白居易此时只是秘书省校书郎,但他的才华横溢,天下闻名。徐州此诗张愔听说之后,马上邀请白居易到家中做客,白
2024-03-13 17:23:00
聊聊唐朝大诗人们的绯闻女友
...雄岑参、七绝圣手王昌龄等著名诗人。到了中晚唐,诗魔白居易、诗鬼李贺、诗豪刘禹锡、情诗王子李商隐、青楼靓仔杜牧之等等天才诗人也逐渐浮出水面。正是这帮人,让我们上学的时候多背了若
2023-06-03 17:46: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一唱一叹皆是爱!《大唐贵妃》演绎千年缠绵。
2025-08-23 08:58:00
贤哲言行铸成语!齐文化中流淌的千年智慧
从稷下学宫的思想交锋到朝堂上的治世箴言,从战场谋略到市井百态,每个成语背后都是一段鲜活故事。或讲处世之道,或述为政之德
2025-08-23 09:27:00
吉林省近现代史展:带你回望解放长春那段历史
备受瞩目的吉林省近现代史展已经拉开帷幕,在展览现场,“热烈庆祝长春解放”几个大字一下就抓住了大家的目光,也将人的思绪拉回了20世纪40年代
2025-08-23 11:05:00
我们的抗战|铁血村庄:守家即守国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苗 岳致呈 刘志坤 邱明80多年前,烽火连天的岁月里,齐鲁大地上的一个个村落,以血肉之躯筑起全民抗战的铜墙铁壁
2025-08-23 11:14:00
...近日,中国电影《东极岛》在澳大利亚、英国等国上映,引发了海外观众的热议。这部影片取材于真实历史事件,生动再现了1942年东极岛渔民勇救英军战俘的感人故事
2025-08-23 12:08: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杨洋,你把掌天瓶落吉林了
热播剧《凡人修仙传》里,杨洋扮演的韩立靠着神秘的掌天瓶一路逆袭,可谁能想到,这只让修仙者趋之若鹜的神器,竟悄悄把“同款”落在了吉林
2025-08-23 13:11:00
父辈的抗战丨百岁老兵邓传丙用一生书写家国情怀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褚思雨 康岩 通讯员 韩学平“为啥要参军?为了保卫家国!为亲人报仇!”已到期颐之年的邓传丙,忘记了很多往事
2025-08-23 18:00:00
壹点笔墨|无棣朱氏溯源考
2019年清明节期间,我曾倡导并组织青州衡王府的衡恭王后裔族人,举行了首次集中、统一、大规模的“衡恭王后裔祭祖恳亲”活动
2025-08-23 18:34:00
8月23日,“河北五超”承德主场对阵保定,“皇上”又来给承德加油,上次喊出夹子音,这次直接上设备!
2025-08-23 21:45:00
抗战中的太原:作家胡正的抗日足迹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山西作家胡正(资料图片) 山药蛋派作家以赵树理为代表,还有被称为“西李马胡孙”的西戎、李束为
2025-08-22 08:06:00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赵旭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80年前,无数英勇的中华儿女投身抗战
2025-08-22 09:38:00
1965年上映的中国戏曲电影《节振国》,讲述了1938年开滦赵各庄煤矿工人纠察队队长节振国不畏强暴,率先带领工友们掀起五矿同盟大罢工的浪潮
2025-08-22 10:14:00
一份《救国时报》串联起万里之外的东北抗战记忆
吉林省近现代史展的众多泛黄资料和照片中间,一摞新书映入了中国吉林网记者的眼帘,这本书就是《远隔重洋的呐喊:〈救国时报〉东北抗战史料选编》
2025-08-22 13:06:00
在吉林这片土地上,藏着一群人的热血与不屈——东北抗联的故事,你必须知道!
听,在吉林省近现代史展的展厅里,吉林省博物院讲解科科长崔玉卓正在声情并茂地讲述着东北抗日联军的故事:“周保中这样表述这段艰苦的岁月:‘听不到党中央的声音
2025-08-22 13:07:00
海报图品 | 齐国那些不可错过的历史名场面
AI图生成:刘伯垚、孙莹长图设计:王岩文案:孙莹、田泽文
2025-08-22 17: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