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聊聊盛唐与吐蕃惨烈的屠城之战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7-08 21:50: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1951年2月17日,长长的解放军队伍踏着整齐的步伐渡过鸭绿江,去参加那场旷世级的战役,最终震惊世界。

聊聊盛唐与吐蕃惨烈的屠城之战

多年之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指摘这场战争。认为其只是一众领袖的一意孤行,导致付出数倍于敌的代价,用这么多鲜活的人命换取“打破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这一殊荣,实在太过不值,甚至愚蠢。

在我看来这种观点才是愚昧至极。

战国时期,长平之战过后,秦国包围邯郸无法攻下退军。此时,赵孝成王被打成了舔狗,想送给秦国六城,幻想以六城之地换取秦国来年不再攻打自己国家。这是典型的弱者思维,将自己的命运寄托在别人的自由意志里,可靠吗?

聊聊盛唐与吐蕃惨烈的屠城之战

再看那些否定抗美援朝的思想的人,不也是赵孝成王这样的腐儒之见吗?从古至今,想要不被别国所欺,不是看你对别国服侍的有多好,而是看是自己有多强。看看驻日韩美军在两国的所作所为就知道,跟着洋大人,只能甘心被蹂躏。

其实这样的腐儒之见不仅现代的网络上存在,很多古代的读书人,甚至文人也持有这种妇人之仁的观点。

唐玄宗时期,在石堡,唐军与吐蕃军的战争就被后来的很多所谓文人雅士所诟病。

屠石堡城,屠的竟是自己人?

天宝八年,也就是公元749年。唐玄宗下定决心占领石堡城,派遣哥舒翰带队,将河东地区诸多精良兵马全都聚集。在哥舒翰的全力带队下,虽攻占了石堡,解决了李隆基困扰心中多年的隐患,但发生巨大的人员伤亡。

聊聊盛唐与吐蕃惨烈的屠城之战

此次战争可谓一将功成万骨枯,很多文人就在这上面大做文章。唐朝著名诗人李白就在一首诗中写到“西屠石堡取紫袍”(紫袍:唐朝代指三品以上官员)。

如果看史料记载和各代文人的评价,那确实如李白所说,因为这个“屠”屠的就是自己人。为什么会有军队屠自己人呢?

因为从史料记载看,石堡的吐蕃俘虏只有四百人,而且石堡作为军事要塞并无平民,不会发生战胜以后大规模的屠城。

所以李白这个“屠”字就表达出哥舒翰为了求取个人名誉,视千万军士性命不顾,以唐军人命堆起这场战争的胜利。

聊聊盛唐与吐蕃惨烈的屠城之战

这其实是对石堡城的第二次占领。公元729年,李世民曾孙李祎,当时皇帝李隆基的兄弟。他带领骑兵,利用骑兵的机动性奔袭石堡城要塞,吐蕃驻守军士一时未有反应,很快失守石堡。

此次占领持续12年,至741年。《旧唐书·本纪》记载振武军(即石堡城)太守盖嘉运治军不严,守备不利导致吐蕃夺取石堡城。

聊聊盛唐与吐蕃惨烈的屠城之战

李隆基得知石堡陷落,震怒之下派遣皇甫惟明、王忠嗣两员当世大将发军陇西,担任节度使。但由于之前的教训,吐蕃加大兵力把守石堡,致使两人一直无法夺回要塞。

直至上面所说749年,李隆基又派遣哥舒攻打石堡。攻打之前王忠嗣还多番劝阻,忠言相谏:“振武军已被吐蕃严加把守,地势又易守难攻,如若强行攻取兵士必妻妾残生”。李隆基不听劝阻执意为之,最终确实攻取石堡,得知战损后他悔意当头。

不过对李隆基来说,仅有悔意,并无悔改之意。如果让李隆基再次选择是否攻占,我想他还是会毫不犹豫的选择是。

攻打吐蕃,血战石堡有历史必然性

在历史上一手打造开元盛世的李隆基,绝不是一个随着自己的性子胡乱作为的昏君。此次伏尸百万也要夺取石堡的行为,不是后人所评价的:为了开疆拓土的虚荣。了解了唐朝与吐蕃的恩怨是非,你就会知道李隆基为何要“下这一步棋”。

很多人一听到吐蕃,仍然会把它和落后的游牧名族画上等号。认为它和南蛮,西羌部落一样,是一群野蛮人。其实史书对于吐蕃产生于哪里都还很模糊,大多是《王统世系明鉴》记载的一样,神话了吐蕃部落的产生。

聊聊盛唐与吐蕃惨烈的屠城之战

许多历史学家推测,吐蕃或是西藏地区产生的独立部族,又或许是来自印度,后在西藏定居,再向东扩张。无论哪种观点,吐蕃自出现开始,生产力就不算落后。

因为它已经脱离了游牧民族的属性,属于农牧复合型的经济生产形式,这样的经济形势决定了他们有稳定的经济输出。

军事上可以组织大规模骑兵团体,生产精良武器装备。而且他们拥有自己的文字,有一定的文化传输能力。

聊聊盛唐与吐蕃惨烈的屠城之战

按照地缘政治学的观点,对于这样一个新兴崛起的国家而言,它会像长身体的人一样。国家发展期间会“吃大量食物”,即占很多领土。

基于这个观点来看,唐朝和吐蕃是近邻,伴随着吐蕃的壮大,两者之间发生战争不可避免。

历史书上曾记录文成公主下嫁西藏,宣扬两国之间的友好关系,其实都是由于政治的考虑。

公元634年,贞观8年,松赞干布(吐蕃国王)带领一众吐蕃士兵进犯唐松州(今天的四川地区)要挟与唐朝进行联姻。

聊聊盛唐与吐蕃惨烈的屠城之战

唐太宗不听他们掰扯,直接派遣当时的大将候君集教训他们,打的吐蕃不敢再搅闹联姻。贞观15年,唐朝腹背受敌,外患重重。

为此想要缓和和吐蕃之间的关系,于是就同意文成公主下嫁吐蕃。

吐蕃一方在被唐太宗教训之后没有在闹腾,但不完全是因为为唐朝军事实力折服。主要是因为吐蕃内部矛盾重重,没有解决。

弃宗弄赞(松赞干布)托孤老臣噶尔东赞助其子赞普稳固政权。但噶尔东赞借托孤名义为自己弄权,成为权臣家族。

权利争取没有合法性,噶尔东赞之子论钦陵只得通过向外扩张的手段转移内部矛盾。他出兵攻打吐蕃周边部族,由此触犯到了唐朝边境。

聊聊盛唐与吐蕃惨烈的屠城之战

赞普夺取政权后清算了论钦陵家族,想要再与唐修好。但为时已晚,已经无法修复与唐朝之间的关系。

赞普独揽大权,国内矛盾也基本解决,上下一心,决定拓张领土。吐蕃所处地区属于高原,农作物种植收益较少,发展不充分,非常限制其发展。

而其居民生养习性怕热,不惯生活于南边天竺和四川盆地这些地区。

相比之下,河西走廊土壤肥沃,水草富足。气候四季凉爽,是吐蕃想要占领的最佳地区。但在唐朝看来,如果吐蕃占领河西走廊,就是切断了唐朝与西域连接的战略要地。唐朝皇帝无法忍受,所以双方战争不断。

唐玄宗末年,安史之乱爆发。东边急需调度大量西北守军平叛内乱,吐蕃乘此机会夺取唐西域大部地区,最强盛时期攻入河套地区。吐蕃军声势浩大,气焰不断嚣张,进犯唐朝多地,甚至进攻长安扶植傀儡政权。

吐蕃声势浩大奈何国运不佳,又逢内乱,国力不断衰减。最终先于处于安史之乱的唐朝衰微。后来吐蕃一直处于衰微状态,无法中兴。所以唐朝和吐蕃在战略利益上有不可调和的冲突,战争无法避免。

战争不可调和我们了解了,为什么非要在石堡这里损兵折将?

玄宗为什么一定要拿下石堡

唐蕃一定要争夺石堡主要有三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石堡的客观地理位置决定了它的战略地位。

根据《洮州厅志》记载,石堡四面有三面是绝壁,只有西南一个位置可以通过。石堡南东北三面环水,其坐落于山脉(今天的录巴山)形成的冲击平原处。

唯一一处可以通过的位置被石堡下林立的石壁挡住。

聊聊盛唐与吐蕃惨烈的屠城之战

不仅如此,石堡还属于周边地区的制高点位置。站在石堡上,周围的动向清晰可见。北可见药水河流域;南可见哈拉库图城、野牛沟。

占据此处,若有敌军侵犯,可以立马发现并点起狼烟传递讯息。

聊聊盛唐与吐蕃惨烈的屠城之战

但很多人认为,进出青海并不止石堡一个要道,为何要花费那么大代价攻取石堡呢?这就牵扯到了第二个原因。

开元17年,李袆占领了石堡,此前嚣张跋扈的吐蕃一改往日风格,疯狂的向玄宗请和。玄宗起初不愿接受求和,但赞普竟然向玄宗承认尊卑关系。史书上记载:“甥深识尊卑,安敢失礼”,直接向认玄宗为舅舅。

玄宗看赞普都卑微到这种程度了也不好再说什么就接受请和。

从这我们可以看出,对于玄宗来说,唐朝需要颜面,皇帝需要尊严。所以后来石堡城失守后,玄宗才会勃然大怒。一般丢失一城一池皇帝不会龙颜大怒,因为城丢了可以再打回来,将死了可以再培养。

但石堡丢了,就说明这个外甥敢武逆叔叔,叔叔的面子就会丢失。当着文武百官的面,被外甥大脸,玄宗当然生气。

聊聊盛唐与吐蕃惨烈的屠城之战

不过唐玄宗也不是一个昏庸的君主,愤怒归愤怒,他还是细心地分析了吐蕃的心理。石堡丢失,会让吐蕃如此卑躬屈膝,那对他们来说,石堡一定相当重要,这就是第三个原因。

石堡对于吐蕃确实重要,他们每次拿下石堡,就敢于进犯唐朝,丢失石堡就会龟缩不前。基于这一事实,石堡重不重要并不能从唐朝的角度来看,而要从吐蕃的角度来看。

唐玄宗很聪明,他很清楚自己想要的并不是占据吐蕃,而是要稳定边境。那就不需要去占领太多城池,只要占据吐蕃认为最重要的位置。既然这样就能消除边患,犹如四两拨千斤,何必再多费力气去占领其他隘口。

至此我们知道石堡必取不可,那哥舒这样强取、用人命换的方式真的正确吗?

石堡城真的是用命换出来的吗?

首先,哥舒自己主观上并非用人命换取城池,上面我们也分析了。石堡的地势决定了想要攻取,除了直面而上别无他法。第一次攻取石堡的李袆也是“倍道兼行,并力攻之”,没有任何取巧的方法。

所以哥舒翰攻取的方式并没有可以指摘的地方。

既然攻取方式没有问题,那有必要这么急着去攻取石堡吗?不能伺机而动以待天时吗?

当然不可以,如果不攻取石堡,那唐朝每年要花费大量的军饷物资镇守边境,非常耗费唐朝财力。

不仅如此,军队常年驻扎在外,脱离中央控制,每一个皇帝也不会放心。一方面皇帝会害怕军队哗变叛国,另一方面国都空虚如果有人叛乱根本没有勤王的部队。

聊聊盛唐与吐蕃惨烈的屠城之战

综上所述,长痛不如短痛,快速攻取并且占据石堡,就能解决后顾之忧。哥舒很快的取得了胜利,但史书却记载“兵役尽殁”。如果兵役尽殁那守城的是谁?我们不得不怀疑,史书记载者在记载石堡城唐军伤亡时有添油加醋。

哥舒翰在攻打石堡之前,调来很多援军。先威逼高秀岩,奉调增援河东;又请援军朔方节度使李献忠。

哥舒作战风格惯于保存嫡系部队,所以这些援军一定是首先被调遣充当炮灰。李献忠后来复叛,被安禄山打败,残部被吞并。

作为李献忠的残部,后来竟然成为安禄山叛军的主力,可想这支部队当时在石堡之战中并无太大损失。

既然炮灰部队损失都没有太严重,作为哥舒的嫡系部队,损失更不会像史书记载的那样夸张。反观石堡城吐蕃的战损,史官的记载只有400俘虏,完全没有记载吐蕃的死伤人数。

可以说史官并没有客观公正的记录史实,带有很大的主观色彩。

石堡俘虏是400人,驻守的士兵一定不止400个,王忠嗣说:“石堡险固,吐蕃举国而守之”。就算这句话有添油加醋的成分,吐蕃也不会只有400个人,比斯巴达300勇士还扯。

唐番战损确实没有史书上记载的那么夸张,但事实上唐军确实有损失,这样的损失会导致唐朝一蹶不振吗?

从征战死亡的士兵来看,我们上面也提到了,并没有太大的损失,大多是史官的“春秋笔法”。就算真的按照史官记载,唐朝也不会一蹶不振。

聊聊盛唐与吐蕃惨烈的屠城之战

天宝十年,高仙芝与阿拉伯帝国军队的战斗,高仙芝伤亡一万多安溪军。但仅过了两年,封常清又带着安西军去打仗,灭了大勃律。可见唐朝的回血能力很强。

唐朝占领石堡之后,在河西一带的战斗中仍然胜多败少,所以石堡一战并没有给唐朝带来后遗症。

结语

历史上有很多的战争都很残酷。凡尔登战役,牺牲士兵达百万,却成为了一战胜利的转折点;

斯大林格勒战役,短短五个月死亡500万余人,但坚守下去迎来的是二战的转折点;

淞沪会战2个月,国军阵亡40万士兵,打破了日军3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

聊聊盛唐与吐蕃惨烈的屠城之战

每场战争都必然会有最残酷的时刻,就像每个人必然有不得不直面自己缺点的时刻。逃避不会让这个人改变,战争也一样。战争最残酷的时刻,是矛盾对抗最激烈的时刻,是双方利益冲突最尖锐的时刻,是把控战局的关键时刻。

过了这个时刻,矛盾就会化解,利益分配就会清晰,战争的天平就会倾斜。如果没有这一时刻,那双方都会陷入到战争的深渊,无限循环。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08 23: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王忠嗣为什么要去打石堡城
...头的,就在大唐威震四方的时候,以青藏高原为基本盘的吐蕃骤然崛起,开始了向东扩张生存空间的脚步,于是乎当时亚洲最强大的两大强权迎头碰撞,开始了惊心动魄的争霸拉锯战。其实吐蕃在大
2023-02-04 12:02:00
盛唐第一名将王忠嗣,因被李亨牵连而英年早逝
...姓七宗的门阀太原王氏。他的父亲为名将王海宾,因抵御吐蕃入侵而战死沙场,受到唐玄宗李隆基的表彰。王海宾是李隆基的太子右卫率出身,算是李隆基的心腹将领。吐蕃军队入侵时,王海宾以丰
2023-05-21 14:49:00
盛唐第一名将王忠嗣,他若在安禄山不敢造反
...,官至太子右卫率、丰安军使,至王忠嗣九岁时,战死于吐蕃松州保卫战中,唐玄宗念在其父的忠烈之举,命人将他接入宫中抚养,收为假子。玄宗曾言道,“此去病孤也,须壮而将之。”坦言将其
2023-01-20 15:46:00
王忠嗣:一位被历史遗忘的盛唐英雄
...,出身将门世家,其父为丰安军使王海宾,王海滨后来与吐蕃战争中阵亡,李隆基感怀其忠勇许国的事迹,追赠王海滨为左金吾卫大将军、安西都护(唐军中的高级军衔),并将年幼的王忠嗣收为义
2023-10-02 09:39:00
石堡城是是首都长安的屏障,唐与吐蕃展开激烈争夺
开元十四年,唐与吐蕃的战争已经进入到了白热化阶段,从贞观十二年算起的话,到现在已经进行了整整八十八个年头了。这一年,双方的战争中心基本上已经由西南地区向西北地区转移,因为随着吐蕃
2023-01-20 22:52:00
唐玄宗的战争策略:从开元盛世到天宝危机
...的印象只考虑到了唐帝国的内政,完全没有考虑唐帝国与吐蕃帝国的战争。安史之乱后的东亚版图事实上,如果只看唐帝国与吐蕃帝国的战争进程,那么,可能大家对唐玄宗“前期英明后期昏聩”的
2023-09-09 18:38:00
他是盛唐名将,也是唐玄宗的养子,他若不死安禄山绝不可能造反
...书》记载:“帝方事石堡城,诏问攻取计,忠嗣奏言:“吐蕃举国守之,若顿兵坚城下,费士数万,然后可图,恐所得不雠所失,请厉兵马,待衅取之。”帝意不快。”看到皇帝不高兴,他也没有办
2023-01-04 21:36:00
正史中唐朝34名将排名榜
...三百多里,西域诸国震慑降服。后来更是东平百济,南镇吐蕃,纵横万里,对现今中国版图的形成作出了突出贡献。 另外,苏定方还是一员难得的猛将。20岁时阵斩张金称,大败杨公卿,38
2023-09-09 18:43:00
...千军万马中取敌将首级;他威震四方,镇守万里江山,令吐蕃、契丹、突厥闻风丧胆;可他却因心怀将士,不愿为了一城之利而让万千部下陷入不测,为此顶撞圣上,受到了唐玄宗的猜忌而蒙冤,最
2024-06-04 10:45: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豫味儿月饼!快来品品
中秋是跨越千年的文化共鸣文物是历史馈赠的璀璨瑰宝当中秋月饼遇上河南文物每一款都是时光与美味的交融每一口都饱含中原大地的深厚底蕴这个中秋让我们来一场月饼与文物的浪漫邂逅吧 这
2025-10-06 08:19:00
万家共盛世,灯火话团圆,今天中秋节,最圆的月亮是家国同庆,最美的团圆是国泰民安。
2025-10-06 13:10:00
开栏语白山松水,藏百年风骨;林海雪原,记千秋英魂。当科技的光影唤醒尘封的记忆,那些镌刻在吉林史册上的名字便有了鲜活模样
2025-10-06 20:48:00
巾帼卫山河 丹青诉忠魂————《八女投江》佳作赏析
在14年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中华儿女用血肉之躯筑起民族脊梁,留下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篇章,“八女投江”就是其中之一。1938年10月
2025-10-06 22:54:00
《老单走福州》第二季第九集《船政英雄》:跟着老单游船政,探访近现代工业文明梦开始的地方。
2025-10-05 11:08:00
铭记历史的水墨历史肖像——《九一八》赏析
“人民必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俄美术作品展”正在长春美术馆展出。展览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与苏联卫国战争为主线
2025-10-05 11:17:00
国庆期间,蒙城博物馆推出皖北精品拓片展
大皖新闻讯 国庆假期,蒙城县博物馆推出“碑石墨韵 拓古传今”皖北地区精品拓片展”,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前来参观,感受石刻艺术与传统文化的魅力
2025-10-05 18:34:00
10月4日,“河北五超”第八轮沧州对阵保定,球场内观众全体合唱《歌唱祖国》。(摄制:王宏飞、吕熠、王青峰)
2025-10-05 21:26:00
“镖不喊沧”的江湖铁律曾响彻武林:凡镖车行经沧州地界,必放下镖旗、悄然而过,以示对沧州武林的敬重。江湖远去,武侠精神传承至今
2025-10-05 07:02:00
“河北五超”第八轮辛集赛区,“辛”鹿战“秦”龙,精彩对决,即将上演!
2025-10-04 18:28:00
当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的第一缕晨曦中冉冉升起,当华夏文明在五千年长河静静流淌,当东方民族守望躬耕于乡土家园。一则古老预言
2025-10-04 23:29:00
国庆假日,杏花岭区精心打造了红色游、古建游、府城游3条线路,串联起15处具有代表性的不可移动文物,从承载革命岁月的国民师范旧址
2025-10-03 08:36:00
河北省国防动员文化行·档案里的国防动员故事|走进抗战名将甄凤山:“双枪李向阳”的壮志豪情
(视频脚本:张玉超、闫馨雨、赵少甫 视频拍摄:刘天宇 王宏飞 视频剪辑:刘昀 出镜:张晓晴 配音:张恩博)(海报设计:梁玉)2025年7月1日
2025-10-03 08:40:00
古代中秋福利居然是发肉?还有这些“古法”习俗玩趣中秋
大河网讯 天上月圆,人间梦长,又是一年中秋将至。现代,一些企业的中秋福利有月饼、水果等,你知道吗,古人过节的福利竟然直接发肉
2025-10-02 10:42:00
“今月曾经照古人”明代晋藩墓志拓片展,10月1日在山西考古博物馆开展。25套墓志拓片与30余套文物,再现明代晋藩宗室的荣耀与日常
2025-10-02 17:3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