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情感

上海人的精乖

类别:情感 发布时间:2024-05-25 14:38: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新民晚报

戴民

李九松先生是我尊敬的“老娘舅”,为人豁达、睿智、幽默,浑身散发出老派上海人的气质。一次在饭桌上我逗他:“老娘舅,侬是地道的上海人,能否一句话刻画上海人?”“老娘舅”眼睛眯成一条线,嘿嘿一笑:“上海人精乖!”

无数对上海人的感观,“老娘舅”一语甚为精辟。

精乖的乖,上海话读作“瓜”,精乖意味聪明乖觉,但上海话中的精乖另有一番深意:大可意会“精”为精明、灵活、别致,“乖”是顺从、平静、自在;“精”是上海人独特的魂魄;“乖”乃知性后的行为方式,谓之头脑精,做派乖。上海人一听别人说他精乖,常蹙眉疑惑:究竟是招人羡慕还是讨人嫌弃?得看场合与言者容色,但凡你说话得体,办事妥帖可谓褒义,但言者依然暗自敬畏你三分。精乖,一言蔽之上海人,可谓“思无邪”。

上海人精乖,我翩然而思,精乖得益于水。上海人似乎天然沾了水的德性:自由流动,推动他物——上海人恪守自在,也替别人着想,乐于施舍;时常探求自身流向何方——上海人眼光超前,善于标新立异而引领风骚;润物细无声,蓄势不可挡——上海人通常闷声不响,一旦震怒,手段也厉害,大有不鸣则已,一鸣惊天气势;既荡涤污浊,也雍容包涵——上海人开明睿智,海纳百川而吐故纳新;腾云驾雾,氤氲而雨,幻化冰雪,仍不失其本性,也是水——上海人情感细腻,圆融变通,却不失善良本真。上海人精乖大凡汲取水之精髓,“精”于聪慧且纯正,“乖”在通透而豁达。精乖的上海人,含蓄而不张扬:一身打扮,无论中西衣饰,整洁挺括为要,但在乎头势要清爽,噱头嘛,示人以思路清晰;表情平静柔和,众人场面,不声不响,上海人说话叫“讲闲话”,既是闲话,不响也罢,通常不麻烦别人,认为人情是天下第一债。上海人“精”得柔顺无痕,“乖”得体面舒适。

上海领西风东渐之先,开埠较早,上海人精乖,拜之于商业文化熏陶与洗练,接洽事物,精于权衡,与人交道,心里总拴着一杆秤,谈斤论两,客客气气,事体颇大,声音很小,谨慎应承,别想着套一句笃定的话,至多一句“试试看”“想想办法”。上海人如此精乖,在于事后彼此都不尴尬,情愿失却豪爽的快感,也绝不丢弃自身的脸面。

上海人的“精乖”,我目睹一回。那日与朋友阿伟吃茶,遇上辜先生开口借钱。阿伟是辜先生生意伙伴,辜先生很早来上海经商,生意如日中天,却好色涉赌,落一屁股债,别人借给辜先生钱,悉数肉包子打狗——有去无还。阿伟端起茶杯,掌中摩挲,良久含蓄道:“辜总的面子还是要给的。”临走送其一笔零花钱。事后阿伟对我讲,与其借他一大笔钱,不如送他一笔小钱。看似阿伟做派怪谲,实是精明乖觉。

精乖体现上海人的做人格局与价值取向,他们崇尚流水般的现实生活,厌烦夸夸其谈的理想世界,盘桓客观境界,徜徉凡间烟火,咪咪小老酒,弄弄小菜,追求实惠,醉心于精打细算的小日脚,这些正是他们的人生艺术,未来正在脚下,过好当下就是他们的诗意人生。

老爸老妈也属精乖的上海人,九十岁高龄,头脑异常清晰,老缠着我送他俩去养老院。我坚定主张居家养老,由儿女们伺候。如今,老爸眼花耳聋,老妈腿脚失灵,担忧拖累儿女,铁定心要去养老院。老爸居然查阅晚报,选择了一家环境优渥的养老院。平常,二老生活悉由两个妹妹打理,主张居家照料二老的我,有魄力却无能力,只得遵从老人意愿。二老的养老金抵不住养老院的价位,我会意两个妹妹,钱不够我们贴。老爸端详我们,噗嗤一笑:“你爹有铜钿(钱),我俩至多再活十年,拿房子卖脱,铜钿足够啦!”老爸真精乖,彻底服帖侬!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25 17: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记者梦、落户梦、创业梦 梦已“杨”帆起航
...,一天工作10小时以上,是他每天的工作日常。“成为新上海人,是养老这个行业带给我的,而我能做的,也就是付出自己的微薄之力,去为养老尽可能多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我未来也会
2023-01-16 09:38:00
“我是市区动迁过来的老上海人,养老金都存放在上海银行,现在银行就在小区隔壁,真是非常便利。”住在奉贤区金汇镇金碧汇虹苑的王阿姨兴奋地分享道。她现在想转账、取零钱、查养老金,几分钟
2024-10-13 14:02:00
真正敢拿着300万退休的,是北上广土著
...养老不需要他们操心。未来躺平,似乎不是不可能。作为上海人,陈女士夫妇两方的家长都很开明。 在她的叙述中,丈夫社保已经缴满了15年,有医保,到了法定退休年龄后也有退休金可领。
2023-03-07 15:57:00
四个岗位“抢”一人 “夕阳”事业迎“朝阳”
...管理专业秉承“订单式”培养理念,在专业设置之初就与上海人寿堂养老服务(集团)有限公司、上海九如城企业(集团)有限公司、上海万宏工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仙霞街道全国智慧养老示
2024-03-20 15:22:00
帮办·说法| 上海律协召开2023年参政议政发布会,社区长者食堂服务品质受关注
...有人享受到相同或者接近的权利和相关社区服务,让“新上海人”在这个城市更有归属感。市政协委员邹甫文则聚焦城市安全尤其是社区安全。她表示,上海有的社区因为停车问题阻挡了消防通道,
2023-01-08 20:18:00
联投置业首次亮相CHINA AID 2024,悠乐商业绽放全龄乐养新未来
...业参展团队先后拜访泰康之家、保利健投、九如城集团、上海人寿堂、知乎、京东、上海三和等30余家康养行业上下游企业,并与广东省湖北商会、保利健投、周末酒店、普华永道、中国银行、上
2024-06-17 14:58:00
收视第一,孙俪新剧《蛮好的人生》藏着打开上海的不同方式
...时的窘迫说与年轻的薛晓舟。弹幕里有观众来相认:这是上海人自己的小馆子。电视剧《蛮好的人生》4月17日开播。故事从一个39岁上海女人的中年困顿讲起,由她在保险业的浮沉与成长,揭
2025-04-21 06:44:00
年关临近,不少上海人为了这件事开始焦虑……
...需求端看,根据消费市场大数据实验室预测,因大批本地上海人外出旅游、新上海人离沪过年,预计净流出人口达到800万人。春节假日期间家政服务需求将有较大幅度下降,但临近春节假期阶段
2024-01-17 15:41:00
上海人寿2024年“7.8全国保险公众宣传日”系列活动启动
...启动。围绕“保险,让每一步前行更有底气”这一主题,上海人寿策划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主题宣传活动,充分发挥保险力量,服务百姓美好生活,守护保险消费者的“每一步前行”。6月25日至
2024-06-27 17:17:00
更多关于情感的资讯:
福建首例“一供二”非血缘造血干细胞捐献成功
东南网11月26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张静雯 通讯员 丁丹阳) 24日,来自漳州的“宝爸”刘丽文在福建省协和医院成功捐献“生命火种”
2025-11-26 10:37:00
亳州汉子41天荒野求生挺进决赛!妻子现场见证:心疼他的暴瘦,更敬佩他的坚毅
大皖新闻讯 11月24日,在张家界七星山历经41天原始荒野极限淬炼的67号选手孙高,与其余12名选手一同,再次背起行装
2025-11-25 17:45:00
一封来自七旬老人的表扬信—“时光逆行者:寒亭农行寻回老人遗落的记忆碎片”
“谢谢这位小姑娘帮我找回了遗忘的养老钱。”11月5日李建美老人和她的老伴来寒亭城关农行取钱时,微笑着对寒亭城关农行的工作人员说道
2025-11-25 21:31:00
山东一小伙从职专逆袭考上北体大 网上发文追忆亡父收获近300万点赞
大皖新闻讯 “这年秋,我跑得越来越快,但也追不上远走的我爸。”“再也不用跟他比个头了,我把头埋在地上,他都没有我高了……”近日
2025-11-25 21:45:00
旧巷双忆(散文二篇)
雪落巷口,怀念爆米花的老头雪花纷纷扬扬,落在佝偻的肩头。巷口的老槐树下,那个我童年里最温暖的身影,在茫茫白色中,凝固成一座孤独的雪雕
2025-11-24 14:48:00
家乡人口头的“鬼”
在我的家乡,今晋阳湖北畔的武家庄一带,村民们口中,时不时的就会冒出一些“××鬼”的称呼来。然而,这些个“鬼”,却不是平日里人们闻之色变的那些个“鬼”
2025-11-24 18:17:00
15岁“雄狮少年”训练时跌落致头部重伤 亲属:目前处于昏迷状态
大皖新闻讯 近日,广东汕头市城南街道一名15岁舞狮少年小陈(化姓)训练时头部重伤的消息让人揪心。11月24日,大皖新闻记者联系小陈的亲属以及当地一家慈善会了解到
2025-11-24 20:17:00
近二十年!她扛下全家重担,兑现对父亲的承诺
“闺女,咱家病人多,这个家以后就交给你了,不然我闭不上眼……”2006年,父亲临终前的这句话,像一颗沉甸甸的种子,在徐亚范心里扎了根
2025-11-24 12:07:00
退休教授借儿孙名字买别墅 如今房子要不回来 儿子儿媳还闹离婚
近日上海七旬王教授的一桩“借名买房”纠纷,不仅让原本就暗藏矛盾的家庭彻底陷入困境,更引发了“老年人财产权益保护”的热议
2025-11-23 08:35:00
女挑夫的双肩,扛着生活的滚烫与力量
长白时评评论员 唐小兰她叫雷玉琴,是河南老君山上唯一“女搬山工”,由于意外受伤,她腿上开了13个口子,一场手术花光了打工的所有积蓄
2025-11-21 11:16:00
从\
"前段时间,去了好久没去的美容院。对方开口问我的第一句话就是,你咋变好看了,我回答说可能是因为爱情吧。"7月19日,在米连科技旗下伊对平台相识相恋的余姚和世铭携手步入婚姻殿堂
2025-11-21 11:48:00
从伊对相识到现实相守,米连科技让异地爱情修成正果
“从吉林长春到山东滨州,整整1300公里。”当47岁的南星决定踏上这段跨越半个中国的旅程时,周围的人都觉得她疯了。在这个连年轻人都对异地恋望而却步的时代
2025-11-21 14:20:00
徐州贾汪:家风传承四十载 暖了小家感动乡邻
在徐州市贾汪区青山泉镇后寺庄村,1963年出生的蔡可兰用四十年光阴,书写了“百善孝为先”的动人篇章。作为妻子、母亲、儿媳与嫂子
2025-11-21 15:36:00
东湖评论:对抗焦虑的底气,藏在平凡瞬间里
如今“卷”几乎渗透到现代生活的每个角落,上学时要卷成绩,上班后要卷业绩。当“卷”成为生活默认的节奏,人们无形中将时间分成了两个部分
2025-11-21 17:0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