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从小喜欢看电影,16岁就如愿考上了自己心心念念的长春电影制片厂(以下简称“长影”),进厂后扮演的第一个角色就全国爆火,之后就是在一部又一部影片中出演主角,这就是长影老艺术家陈学洁。
陈学洁1942年出生于吉林长春,出身医学世家的她,却从小就喜欢电影,凭借着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她不但经常光顾离她家很近的长影剧场,《祖国的花朵》《白毛女》《上甘岭》等长影经典影片,更是给她留下了深刻的童年记忆。
正是有了这样的电影情结,当听说长影剧团招收学员时,她毫不犹豫地报了名。面试的那一天,因为要参加家里安排的另一个文化课考试,陈学洁迟到了。不过在她的软磨硬泡下,门卫老师网开一面,让她参加了考试。在考场上,唱歌跑调的陈学洁朗诵了一段《狼和小羊》的课文,展示了篮球里的三步跨栏、过人、投篮技巧,表演了面试老师临时出的《除“四害”》小品。可能是这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可能是她的率真、质朴个性,也可能是她隐藏的表演天赋打动了面试老师,总之,她被录取了。当接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天,她乐坏了。那一年,她只有16岁。
转年,当时还不多见的彩色故事影片《达吉和她的父亲》正在筹备,邀请了《五朵金花》的导演王家乙来担当导演。王家乙开始寻找片中女主角的扮演者。“当时我刚刚在运动场,也就是现在长影博物馆的停车场位置,打完篮球休息,就看到一个老头向我走过来和我搭讪,虽然王导演当时只有40多岁,但在我看来就像个老头,因为不认识,我也没怎么搭理他。”回忆起第一次和王家乙见面的情节,陈学洁至今仍然历历在目。时隔两三天之后,陈学洁忽然接到了试镜的通知。因为年纪小,她表现得很放松,最终在十几位来自全国各地的竞争者中脱颖而出,“我当时也不知道为什么会选我,王导演后来和我说,选我是因为在我的眼中看到了忧郁,符合女主人公被旧社会迫害后的形象。”陈学洁回忆。
当时陈学洁没有多少表演经验,但胜在听话,在片场,导演让干什么就干什么,让怎么演就怎么演。“有一场哭戏我怎么都哭不出来,导演就慢慢启发我,告诉我演戏要动心,心动了,就能把戏演好。在导演的启发下,当我终于找到情绪想要正式开拍时,导演告诉我已经拍完了,原来他早就告诉了各部门随时做好准备,发现我哭出来随时开拍。”
1961年7月1日,当《达吉和她的父亲》正式在全国公映后,引起了巨大轰动。“我自己发现的一个最大变化,是出门后认识我的人越来越多了,我们单位的人,再见到我也不叫我陈学洁了,改叫我‘达吉’。”之后,她又陆续参演了《两家人》《路考》《艳阳天》《特快列车》等众多影片,不管担纲主角还是配角,她都时刻记着“用心演戏”。
1974年,陈学洁进入了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学习。毕业后仍然选择了回到长影。“没有长影,没有王家乙、袁乃晨这些导演,就没有我的今天,回报长影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回归后的陈学洁,从场记、副导演做到导演,拍摄了《血沃中华》《排球之花》《沙漠的春天》《元帅与士兵》《西施泪》《相约在风尾竹下》《发家路上》《初恋时我们不懂爱情》《怪侠》《等一下》等众多代表作。
如今,82岁的陈学洁虽然已经退休,但谈起长影,谈起中国长春电影节,仍然激动不已,“长影是我家,是我成长奋斗的地方,我爱长影,别看现在退休了,可我的心从来没有缺席过,无论大事小情,只要一声召唤,不论做任何事情,能不能做,我都要克服自己不能做的那一面,把它做好,我们长影人就是有这样一种心理。”她希望,新一代的长影人,能把老一辈长影人认真创作、吃苦耐劳、不争名利的精神传承下去,拍出更多更好的电影。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
记者 殷维
图片来源 长春电影节组委会孟绍东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8-16 0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