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西晋大举伐吴,将领争功与文臣争论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0-25 08:21:00 来源:戏说三国

吴主孙皓残暴,“大者即加刑戮,小者记录为罪,或剥人面,或凿人眼”。

西晋君臣认为吴国“上下离心,莫为尽力”,统一天下的机会来了。

西晋大举伐吴,将领争功与文臣争论

益州刺史王濬上书晋武帝“无失事机”,他说道:“孙皓荒淫凶逆,宜速征伐,若一旦皓死更立贤主,则强敌也。”

晋武帝意动“于是决意伐吴”。

西晋大举伐吴,将领争功与文臣争论

但是朝中反对意见也有。

西晋朝廷大事小事,向来都是“异意锋起”,更别说举兵伐吴这样的大事了。

晋武帝一直宠幸的大臣贾充就“固陈伐吴不利”。

镇南大将军杜预也劝谏晋武帝早下决心,军机不可失。

“自秋已来,讨贼之形颇露,今若中止,孙皓或怖而生计,徙都武昌,更完修江南诸城,远其居民,城不可攻,野无所掠,则明年之计或无所及矣。”

西晋大举伐吴,将领争功与文臣争论

最终,晋武帝咸宁五年(279年)冬十一月,西晋大举伐吴。

太康元年(280年)春正月,西晋军队“攻吴镇戍,所向皆克”。到了三月,“王濬自武昌顺流径趣建业”,孙皓派遣游击将军张象帅舟师万人迎战,结果“象众望旗而降”。

一时间“濬兵甲满江,旌旗烛天,威势甚盛,吴人大惧。”

这个过程中,西晋将领也出现不和谐的苗头,主要是因为争功。

灭东吴,一统天下,这是旷世之功,西晋将领都想以此装点自己的履历,有的更想第一个杀进建业,夺得头功。

伐吴之初,西晋几个兵马的部署是这样的。

“镇军将军琅邪王伷出涂中,安东将军王浑出江西,建威将军王戎出武昌,平南将军胡奋出夏口,镇南大将军杜预出江陵,龙骧将军王濬、巴东监军鲁国唐彬下巴、蜀”。

几路兵马加在一起,进二十余万人。

西晋大举伐吴,将领争功与文臣争论

不久之后,晋武帝下诏“王濬下建平受杜预节度,至建业受王浑节度”。

这等于是限制了王濬的发挥。

镇南大将军杜预倒是很大度,他下说:“若濬得建平,则顺流长驱,威名已着,不宜令受制于我”。

然后杜预给王濬写信,建议他顺流直驱建业,“足下既摧其西藩,便当径取建业,讨累世之逋寇,释吴人于涂炭,振旅还都,亦旷世一事也。”

王濬得书大喜。

与此同时,坐镇安徽的王浑,手下也有人看出了其中的战机。

扬州别驾何恽建议王浑“宜速引兵渡江,直指建业,大军猝至,夺其胆气,可不战禽也!”

何恽让王浑抢在王濬前头攻入建业,毕竟他离建业更近。

王浑却自认为“暗于事机,而欲慎己免咎”,不想摊事,不听。

扬州刺史周浚也来劝王浑,机不可失。

但王浑不敢违背皇帝诏令,“受诏但令屯江北以抗吴军,不使轻进”,更担心失败担责,“今者违命,胜不足多,若其不胜,为罪已重”。

此外王浑认为“诏令龙骧受我节度”,但王濬受自己节制,等王濬来了,“一时俱济耳”,一起立功。

王浑的固执让何恽气极,眼面前的不世之功就这样溜走了。

何恽说道:“龙骧克万里之寇,以既成之功来受节度,未之闻也。”

你想节度王濬,那是不可能的。

何恽还拿出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的道理来劝王浑:“明公为上将,见可而进,岂得一一须诏令乎!今乘此渡江,十全必克,何疑何虑而淹留不进!”

可惜王浑最终还是不听。

西晋大举伐吴,将领争功与文臣争论

何恽的建议未尝没有道理,至少从事后来看,王濬根本不听王浑的节度。

王浑、王濬的军队都到了建业附近,孙皓派遣使者找王浑请降,王浑遣人找王濬去讨论此事,王濬根本不理。

濬举帆直指建业,报曰:“风利,不得泊也。”

最终灭吴最大的功劳落入了王濬手中。

是日,濬戎卒八万,方舟百里,鼓噪入于石头,吴主皓面缚舆榇,诣军门降。

第二天,王浑才率军过江,自然是黄花菜都凉了。

王浑因而大怒,“以濬不待己至,先受孙皓降,意甚愧忿”。

恼怒之下的王浑想进攻王濬,“将攻濬”。

好在有人劝王濬赶快把投降的孙皓等人送去给王浑,两军相斗的才算平了。

曾劝王浑先进攻建业的扬州刺史周浚此时又来劝王浑不要与王濬争功,有失体面。

但王浑依旧不听。

王浑上书皇帝说王濬“违诏不受节度”,又说“濬军得吴宝物”、“放火烧皓伪宫”。

最终晋武帝出面,“以浑为上功,濬为中功”。

西晋大举伐吴,将领争功与文臣争论

王浑王濬争功不已,成为灭吴之战中的一大不光彩事迹,也反应了西晋军队一种不好的风气。

平吴过程中,前方将领争功,后方的文臣也没有消停。

吴国一时间没有攻克,大臣“皆以为未可轻进”,只有大臣张华“坚执,以为必克”。

之前就反对伐吴的贾充上表说“地未可悉定,方夏,江、淮下湿,疾疫必起,宜召诸军还,以为后图。”

贾充甚至要晋武帝严惩张华,“虽腰斩张华,不足以谢天下。”

大臣荀勖附和贾充之言,认为“宜如充表”。

西晋大举伐吴,将领争功与文臣争论

好在晋武帝的看法是和张华是一样的,“不从”。

后方讨论起停战问题,可是让在前线的杜预惊出冷汗,“闻充奏乞罢兵,驰表固争”结果“使至轘辕而吴已降”。

顿时,贾充被狠狠打脸,“充惭惧,诣阙请罪”。

被天大幸福支配的晋武帝也没有怪罪贾充,“抚而不问”。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25 14: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晋灭吴之战的三大将领
公元279年十一月至280年三月,晋武帝司马炎发兵水陆并进,直取建业,东吴末帝孙皓投降,轰轰烈烈的三国大幕就此落下,天下重归一统。自公元190年关东联军起兵讨董,至公元280年天
2023-04-18 11:48:00
晋进吴灭,二将争功
...悠苍天,伤如之何?”前已甘心降敌,此时却来作此语?晋武帝以王浚为首功,拟下诏褒赏,忽接到王浑表文,内称王浚违诏擅命,不受自己节度,应照例论罪。武帝未以为然,举表出示群臣。群臣
2023-05-05 09:48:00
聊聊东吴至西晋初官员、将领——陶璜
...归顺。陶璜流涕数日,才派员到晋朝首都洛阳表示投降。晋武帝继续任命他为交州刺史,并加封“宛陵侯”、“冠军将军”。西晋政府统一中国后,晋武帝鉴于东汉末年州郡势力过重,造成地方割据
2023-06-09 11:18:00
...队作战。羊祜死后,主张伐吴的大臣只剩下杜预和张华,晋武帝司马炎的态度不坚决,杜预三番几次上奏,才说服司马炎,将伐吴提上议事日程。在灭吴之战中,杜预的指挥堪称算无遗策。其文韬武
2024-06-01 09:01:00
...,虽然日子过得舒坦,但肯定是被人看不起的。有一次,晋武帝司马炎正和女婿王济下棋,下着下着,王济把脚伸了出去,这是对皇帝大不敬的做法。司马炎一边下棋一边戏弄孙皓:“听说你在江东
2024-06-20 22:06:00
孙皓投降晋武帝后,为何不早点来?
...孙皓很“配合”,晋军进展很顺利,江南纳入西晋版图。晋武帝很高兴,他带着群臣来“迎接”孙皓的到来,并为他接风洗尘,设宴款待。席间,晋武帝开玩笑:“这个位置已经给你准备很久了,你
2023-08-20 17:56:00
有哪些与吾彦相关的轶事典
...守。太康元年(280年),西晋灭亡吴国,吾彦投降西晋,被晋武帝司马炎任命为金城太守。后历任敦煌太守、雁门太守、顺阳内史、员外散骑常侍。交州刺史陶璜死后,吾彦出任南中都督、交州
2023-06-09 11:19:00
晋武帝司马炎,为什么敢说东吴是西晋的口中肉?
...一国大好江山给断送了。其实此种说法并不尽然,至少在晋武帝司马炎身上是不准确的,虽然他后期作风不甚检点,但是总体上来讲还是励精图治的,尤其在他登基最初的十年间,他勤政爱民,简朴
2023-05-14 17:50:00
东吴这个名将,击败晋国赢了西陵之战
...暗地里派侄子前往洛阳作人质,占据西陵城投降了晋国。晋武帝司马炎喜出望外,给步阐封了一长串的官号,什么卫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兼任交州牧,封宜都公。要知道交州在前代包含越南部分地
2023-05-31 05:07: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