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丹青诗颂——中国艺术研究院写意绘画作品巡展”亮相山东美术馆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5-06-21 06:44:00 来源: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6月19日,由中国福利彩票和体育彩票公益金、国家艺术基金资助,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中国艺术研究院写意画院、山东美术馆和中国艺术研究院创作管理处承办,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博”数字文化艺术博物馆、北京艺研文投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协办的“丹青诗颂——中国艺术研究院写意绘画作品巡展”首展在山东美术馆开幕。开幕式由山东美术馆馆长杨晓刚主持。

“丹青诗颂——中国艺术研究院写意绘画作品巡展”亮相山东美术馆

开幕式现场

“丹青诗颂——中国艺术研究院写意绘画作品巡展”亮相山东美术馆

山东美术馆馆长杨晓刚主持开幕式

“丹青诗颂——中国艺术研究院写意绘画作品巡展”亮相山东美术馆

山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张宜致欢迎辞

张宜在欢迎辞中就“丹青诗颂”这一主题,从中国自古崇尚“诗画一体”的角度,辩证地分析了二者虽形式相异但精神相通,追求“言有尽而意无穷”之境。展览以“丹青诗颂”为名,在传统中融入现代视野,诠释了“笔墨当随时代”之内涵,展现诗画艺术的永恒魅力与生机活力。最后他认为本次展览不仅是一次视觉的盛宴,更是一次心灵的对话。让我们以此次展览为契机,用笔墨书写新时代的壮丽诗篇共绘新时代壮丽篇章。

“丹青诗颂——中国艺术研究院写意绘画作品巡展”亮相山东美术馆

山东画院名誉院长孔维克代表艺术家致辞

参展画家代表,山东画院名誉院长孔维克在致辞中表示,能将展览的首展放在山东非常高兴,中国艺术研究院长期以来关注写意画创作,并成立写意画院,使一批有志于写意画传承发展的艺术家有了一个非常好的平台和交流机会,是当代创作实践与中华传统审美之间的一场跨越式对话,彰显出写意精神的历久弥新的当代价值。

“丹青诗颂——中国艺术研究院写意绘画作品巡展”亮相山东美术馆

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徐福山致辞

本次展览总策划徐福山在致辞中谈到,此次展览以“丹青诗颂”为主题是深入发掘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展示写意精神的哲思,也是对中国传统艺术精神当代传承与创新的深刻思考。丹青与诗韵,其魂魄在于与时代脉搏同频共振,其根基在于血脉中流淌的五千年中华文明基因。艺术要焕发新彩、吐纳清音,其精神境界必须跃升至时代的高度,从人民创造的伟大实践和时代奋进的洪流中汲取源源不竭的灵感与力量。今天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同时,写意画研究与创作也要紧跟时代步伐。将丹青、诗歌等几千年延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在新时代发扬光大。

“丹青诗颂——中国艺术研究院写意绘画作品巡展”亮相山东美术馆

山东省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姜慧宣布展览开幕

开幕式最后,由山东省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姜慧宣布展览开幕。据悉,展览将持续至6月29日。

“丹青诗颂——中国艺术研究院写意绘画作品巡展”亮相山东美术馆

“丹青诗颂——中国艺术研究院写意绘画作品巡展”亮相山东美术馆

“丹青诗颂——中国艺术研究院写意绘画作品巡展”亮相山东美术馆

研讨会现场

开幕式后,徐福山与部分参展艺术家及山东艺术界理论家举行研讨会,会议由山东画院青年画院院长孙棋主持。

“丹青诗颂——中国艺术研究院写意绘画作品巡展”亮相山东美术馆

“丹青诗颂——中国艺术研究院写意绘画作品巡展”亮相山东美术馆

“丹青诗颂——中国艺术研究院写意绘画作品巡展”亮相山东美术馆

“丹青诗颂——中国艺术研究院写意绘画作品巡展”亮相山东美术馆

展览开幕式现场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6-21 08: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青蛇吐瑞”——张军博乙巳迎春十二生肖中国画作品展盛大开幕
...文旅部青联美术委员会委员、雄安丹青书画院常务院长,中国艺术研究院国家艺术基金《画说雄安》、《十二生肖中国画》的主创画家,张军博绘画题材涉猎广泛,尤以小写意绘画技法独步画坛,享
2025-01-22 15:46:00
融——泉城油画学社年度作品展
...学艺术学院美术学专业(油画方向),博士研究生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学创作实践类专业(油画方向)。现任教于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造型艺术学院。系国家民族画院特聘画家;山东省文学艺术
2023-12-24 23:32:00
丹青吐彩绘时代,翰墨飘香溢民企
...容丰富、形式多样,书法作品有真、行、草、隶、篆等,绘画作品有山水、人物、花鸟、工笔、写意等。一笔一划、一景一物,用心用情,书写了新时代的民营中小企业的故事,描绘了青岛市民营经
2024-03-18 16:24:00
“艺海无涯有奇峰”——张德娜老师回忆恩师孙其峰
...展题词 2011“心中有万千学子,笔下无半点俗尘。”这是中国艺术研究院郎绍君先生,在恩师九十八华诞时,写给他的贺联,我觉的是对先生人生的真实写照。自2001年至2023年,历
2025-07-10 12:32:00
画作赏析|孔宪华大写意重彩墨画:墨舞色韵,绘梦之境
...天下之忧而忧》入展日本国际艺术研究会主办,在东京都美术馆"和合之美-2022东京国际艺术展",7月作品《和而不同》等三幅入展中国收藏家协会当代艺术收藏委员会主办的"转向--中
2025-03-23 22:42:00
著名画家刘一树参加“一带一路国际艺术交流展”
...师,现为江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大写意协会理事,中国艺术研究院花鸟研究员,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会员,香港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齐白石研究院研究员。曾连续两年担任为孙其峰艺术工作室助
2024-10-15 12:00:00
兴会烟霞——周石峰中国画作品展亮相武汉
...具有全国影响的画家代表。其次,周石峰先生2013年调入中国艺术研究院国画院,从事山水画创作与教学工作。北京不仅是政治文化中心,也是各种艺术流派和审美融合汇通之处。到北京之后,
2023-06-19 14:12:00
汤立丨高扬中国画的大写意主义
汤立,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学艺术院研究员,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曾任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传媒学院研究生导师,北京大学汤立中国画工作室导师。早年从事现代山水画创作
2025-03-27 21:29:00
丹青最是无声诗——观萧维永泰山系列作品
...等,被多家艺术院校聘为客座教授。数十幅作品被山东省美术馆等数十家文博机构收藏。先后在北京,济南、秦皇岛、烟台、浦江、临沂等地举办个展。
2025-05-27 20:29: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以信为媒,笔墨书香架起豫哈文化连心桥
大河网讯 墨香氤氲,情谊绵长。8月8日,在郑州市图书馆内,人们见证了一场以笔墨书信为纽带跨越千里的文化交流,这场深度联结河南与新疆哈密两地的“豫哈领读人 同享书墨香”活动当日圆满闭幕
2025-08-10 20:43:00
被贵州美景美食折服,北京爷爷旅居贵州晴隆不想走了!
“庭院式的住宿环境,美得让人心醉,气候更是凉爽宜人,我在这里的旅居时长马上就要打破我从2023年旅居以来保持的45天纪录了
2025-08-10 20:17:00
市水利和湖泊局:打好提前量 守住关键点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耿吉国)针对本轮强降雨,十堰市水利和湖泊局聚焦落雨区,打好提前量,守住关键点,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2025-08-10 20:17:00
为应对夏季蚊媒传染病传播风险,提升市民健康防护意识,8月10日,太原公交二公司组织志愿者,走上公交站台、深入车厢,开展“防蚊灭蚊
2025-08-10 22:07:00
户外劳动者的夏日“清凉地”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陈乃彰 通讯员 夏丽萍冰淇淋在手里撑不过五分钟,鞋底踩着路面会发烫,入伏后的威海街头,连风都带了温度
2025-08-10 20:10:00
海外网北京8月10日电(记者严冰)从交通运输部获悉,8月10日中午,随着省道S104线兴隆段最后一个断点难点打通,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因山洪灾害受损的51条国省干线及农村道路全部抢通
2025-08-10 18:24:00
眼下正值升学季、招生季,一些不法分子瞄准家长和学生的“升学焦虑”,通过虚假宣传、违规承诺等手段设置“招生陷阱”,严重侵害消费者权益
2025-08-10 18:30:00
每周25班!支支串飞打卡贵州美景
贵州的“空中旅行网”又上新了。8月10日起,贵阳往返兴义航线每周再增7班,加密后达到25班,相当于每天平均3-4班,两地往来更灵活
2025-08-10 19:14:00
江苏移动“爱家小屋”扬州亮相 科技赋能智慧家
8月9日,在千年运河的潋滟波光与现代光影交织的扬州运河大剧院,“爱家·爱音乐”——江苏移动2025爱家小屋环省行第三站如约启程
2025-08-10 17:52:00
来贵州,一“浪”接一“浪”
这个暑假,贵州正以23℃的平均气温,把欢腾藏进了山野与溶洞,以及市井的烟火气中,将独属多彩贵州的“浪”演绎得淋漓尽致。黔东南施秉县杉木河漂流贵州的“浪”
2025-08-10 18:12:00
鲁网8月10日讯为切实提升防汛应急处置能力,8月7日,莒南县道口镇组织开展山洪灾害防御抢险及群众转移演练活动,以实战化训练筑牢汛期安全防线
2025-08-10 11:26:00
大皖新闻讯 近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名单公布,由安庆市黄梅戏艺术剧院创排的黄梅戏《太阳山上》入选
2025-08-10 11:50:00
消防员张一:冰冷江水中的生死大营救
【抢险救灾 先锋力量】连续数小时浸泡在冰冷的激流中,体温一度降至34.7℃,29岁的黔西市消防救援大队金凤大道消防救援站三级消防士张一冷得浑身发抖
2025-08-10 13:30:00
8月10日上午,津沽文化学者、天津市文史研究馆馆员甄光俊先生在新华社区学院为观众作了《70年回顾与思辨:我的津沽文艺之路》的主题讲座
2025-08-10 14:53:00
在人工智能都能写论文、验真伪的2025年,一位自封的“中国科学院院士”阮少平,却大摇大摆走进全国中小学、医院和企业。荒诞的是
2025-08-10 15: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