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黔南日报
涵养绿水青山 培育金山银山 带富一方百姓
黔南水果产业提质增效持续释放绿色红利
本报讯 1月18日,记者从州农业农村局种植业发展中心获悉,去年我州水果产业完成投产果园104万亩,产量123万吨、产值80亿元,分别完成目标任务数的100.3%、106.27%、117.31%。全年总销售量122.3万吨,其中省内销售73.4万吨、省外销售48.9万吨。全州共有水果种植规模200亩以上经营主体(企业、合作社)327个,带动10.32万户农户种植,户均增收22730元。其中,产业覆盖脱贫人口9.823万人、实现年人均增收6850元以上,水果产业成为黔南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接续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支撑。以果树为主的特色经果林源源不断地释放绿色红利,涵养了绿水青山,培育了金山银山,带富了一方百姓。
近年来,全州水果产业以“稳面积、提质量、树品牌、增效益”为目标,聚焦火龙果、柑橘(脐橙、蜜柚)、葡萄、梨、地方名李等优势单品,全力抓好果园提质增效、果品分级包装、经营主体培育、区域公共品牌打造、产销衔接等重点工作,推动水果产业从传统粗放种植向规模化、标准化、精品化种植转变,水果产业实现提质增效。
强化技术服务。邀请国家科技特派团到三都普安镇开展调研工作,针对当前水晶葡萄产业发展现状,提出建设性意见;采取州县联动、县级自主组织等方式,结合时节开展果园清园、春季果树修枝修剪、病虫害防治和肥水管理等关键环节的技术服务;通过州级专家揭榜挂帅项目,集中火力开展技术攻关。
坚持试验示范推广。协调省级科研单位与基地合作,共建示范项目。如省科技厅、省农科院与罗甸县理有李农业科技发展服务有限公司建立贵州蜂糖李优质高产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投资资金480万元,用于蜂糖李种质资源开发、优质高产技术探索、减灾防灾技术研究等;州县联合做好试验示范。分别在三都、平塘、荔波开展以葡萄、桃、枇杷等为主的新品种试验示范工作,共引进新品种27个。其中,荔波枇杷果园提质增效试验经过现场测产,平均综合亩产量1032公斤,按照当前市场价每公斤12元、商品果率90%计算,亩产值可达11145元。
培育生产经营主体。在基地建设、市场开拓、品牌创建和融资保险等方面给予支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产地初加工、全程冷链物流、精深加工建设,创新业态促融合,多元发展推动果业升级转型。目前,罗甸、荔波、长顺、平塘、贵定、三都等地因地制宜选择1-2家经营主体进行扶持,并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在生产、销售方面给予倾斜。如贵定县整合资金3000万元,打造盘江地方名李标准化、现代化示范基地面积3500亩,并辐射带动全县5.36万亩酥李发展,预计产量同比提高15%以上。罗甸县扶持理有李农业科技展有限公司采取“公司+基地+农户”和“入股分红”的模式,带动罗悃、逢亭等地农户1300人,人均年收入高达12000元以上。
深入实施“区域品牌+企业品牌”双品牌战略。鼓励和帮助农业新型经营主体以品牌为纽带,打破地区、企业和所有制界限,对资产、生产要素进行兼并整合;打造“绿博黔南+”区域公共品牌,逐步建立“统一标准、统一商标,统一品牌、统一包装、统一销售”的拳头品牌,通过举办、参加各种层次的水果产销推介会、农博会、产销渠道构建培训会等节会活动,以及通过网上门店、网红直播带货等线上宣传,提高全州水果品牌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目前,火龙果、葡萄、蜜柚、金谷福梨等连片种植规模全省第一,培育了罗甸火龙果、罗甸脐橙、贵定酥李、福泉金谷福梨、荔波红心蜜柚、三都水晶葡萄、长顺高钙苹果等区域特色品牌,打造了福泉金谷春雪、贵定金海雪山、长顺凤凰坝等一批赏花、品果、采摘于一体的乡村休闲旅游目的地。(本报记者 刘雪红)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30 08: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