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徐驭尧
青藏铁路滚滚前行,转眼间就到了终点——拉萨。
在进城前,铁路将穿过西藏境内最大的一条河流,也是唯一一条跨越城市的河流,拉萨河。这座青藏铁路拉萨河特大桥两侧,有这样一支特殊的队伍,武警西藏总队拉萨支队某中队。作为这座大桥的守护着,他们捍卫着千里青藏铁路的“最后一桥”。

徐驭尧摄。
由于守的是桥梁,中队分为两部。本部营房在桥的一头,而观测哨位在桥的另一头。为了跨过河流前往哨位执勤,从营房到哨位,战士们需要开车跑上半个多小时的车程。哨位也有营房,战士们每隔一段时间就要换防,让在相对偏远哨位值守的战士有机会回本部修正。
杜斌斌是中队一员——执勤的日子,他就要早早起来,沿着陡峭的山体,爬到观察哨位的顶点,凝望这座他已经无比熟悉的大桥。台阶一共122级,其中铁皮搭就的临时栈道有近五十级。已经到了冬日,寒风呼啸,高原的含氧量达到一年中最低的时分。哪怕长期锻炼,攀爬这段台阶依旧让人不免喘息。

图片系采访对象提供。
这是为了防止一切突发情况。曾经有一次,一名年幼的藏族男孩误入大桥附近的铁道,而在呼啸的列车将很快穿过大桥。
“救人,有可能和孩子一起死。但还是得救!”值班的武警战士快速做出决断,他立马向着孩子冲了出去。一把把孩子揽在怀里,侧身一滚,从铺满碎石的斜坡翻滚而下。最终,铁路没有发生事故,孩子安然无恙,这位救人的战士却在奔跑和翻滚中把脚踝摔断了。
抵达观测哨位,杜斌斌和战友们分工合作,一边注视着桥梁及周边的情况,另一方面也盯着监控大屏,观测着哨位看不清区域的铁路信息。如今,设备的先进让杜斌斌和战友们更好观测铁路的情况,他们能及早地发现这些道路上存在安全隐患。
“前些年,人类活动、牲畜活动都能遇到。随着大家安全意识的提高以及周围围栏等设施的完善,这几年这种紧急情况已经少了。”杜斌斌说。
杜斌斌等人的职责不仅仅是守望桥梁,包括桥梁附近发生的一些意外如今都需要中队的战士们参与。中队长张启回忆,有一年,战士们在值班时,突然发现监控中的河水里漂来一个黑点。
“这是什么?”值班战士立马叫来战友,两人认真一分辨,发现这竟是一名活动的人类。受到桥墩阻挡,这个人正在湍急和冰寒的河水中不断活动呼救。
他们立马向队里求助,在桥下驻守战士们开始迅速前往河边。在河边,张启等人已经能望见落水者是一个四十多岁的藏族汉子,正困在距离河岸最近的一个桥墩上。那已是冬天,河水冰冷和湍急,战士们尝试着涉水而过,但走到一半就被及腰的河水冲得站不住脚。
有战士们搬来了救生衣等物品,他们手拉着手,不断在河水中前进。最终,只差一个多身位就能接到藏族汉子。为首的战士从身上掏出警棍,拉到最长递了出去,那个藏族汉子一把抓住,战士一拽,伸手一抓,牢牢把这位落水者捞了回来。
随后,战士们和现场随后赶到的消防、公安一起,将这名落水者快速抬到河岸,然后转运到附近的医院。“除了惊吓和失温,这名落水者没有受到太大的伤害。如果我们当时没有及时发现,结果可能就十分危险。”张启说。

图片系采访对象提供。
除了桥梁,铁路隧道也是拉萨的武警战士们需要守卫的所在。在拉萨市当雄县,拉萨西北百余公里外也驻扎着一个武警中队,他们守护着坐落于此的羊八井隧道。
海拔更高、人烟更稀少,他们需要面对的是严酷的自然灾害。前些年,当雄突降暴雪,隧道口的铁路被半人多高的积雪所覆盖,这将影响火车通过。
战士们立马出动,拿起工具开始清理沿途的积雪。在高原的寒冷中作业分外困难,但没有一个战士退却。一个战士在清理中手部受伤出血,鲜红的血滴将周围的雪地染得星星点点,“这是一幅腊梅图。”他不但不以为意,反倒开起玩笑。

图片系采访对象提供。
更可怕的是泥石流。每到雨季,泥石流总是附近最大的威胁,遇到连续降雨,战士们需要高度紧张戒备,随时准备出动,清理落石和泥浆。严重的时候,泥浆可以在中队所在训练场上,铺上及踝的厚厚一层。
杜斌斌来到这座大桥已经超过8年了。刚入伍时,他得知自己要来到一个“守桥”的中队。到了营地,他才知道自己来的地方就是入伍时坐火车经过的地方。那时,营房所在地还是拉萨的远郊,周围仍是十分荒芜,“一个快递,送一个星期是常事。”他回忆。他对拉萨的初印象也与此相似。那时,他刚刚抵达,看到周围山丘光秃,丝毫绿意也无,“这日子,咋过啊?”杜斌斌那时曾在心里反问。

图片系采访对象提供。
但是,生活在日复一日中变化。如今,他所在的中队营房附近,已经被快速扩大的城市“包裹”进去,人烟浓密了起来。而最让杜斌斌唏嘘的则是他在哨位眺望的风光——从低矮的房屋和荒地,变得如今楼房林立,夜幕下更是灯火通明,远处山体上也在夏天渐渐有了绿意。“拉萨的发展,我在这里见证了,很多变化也离不开我看着这条铁路嘞。”杜斌斌想。
有一年,张启带着四十多个新兵进藏。火车穿过大桥的时候,游客们纷纷掏出手机拍摄拉萨,手下的新兵们也斜眼偷瞄着窗外的壮丽风景,“这里离天真近啊!”有游客感慨。
这时,张启心里也为了守护铁路的事业偷偷自豪:“西藏离天很近,这里有些人的精神,还要高于天呢!”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23 23: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