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曹操未能一统三国,关键是存在哪些短板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1-11 15:11: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将才和帅才不一样,能领兵、能打胜仗的就可以称将才了,而能统领将才、能运筹帷幄的方能称为帅才。

从管理上说,将才可以负责一件事、一个方面,帅才则需要统筹好方方面面;将才偏重战术思维,帅才则要从战略层面进行思维。

在战场上,一般来说将才负责某一仗的指挥,帅才负责的是整个战役。

将才与帅才都是人才,但区别很大,不能混用,否则要出问题。有人当将领可以,冲锋陷阵、无往不胜,是常胜将军,但一到统帅的岗位上就力不从心了,无法统筹协调,不能运筹帷幄,结果误人误已。

在曹魏,长期以来每有大战役都是由曹操亲自挂帅,其它将领都听他一人指挥,他是曹军唯一的元帅,这种扁平化的指挥体系有好处,那就是效率很高,但也有坏处,那就是离开曹操谁都难玩转。

无论曹洪、曹仁、夏侯渊、夏侯惇,还是于禁、张辽、张郃、徐晃,都是曹操帐前一将,从来都是曹操指哪他们打哪,有时候曹操对他们也不放心,就亲自打头阵,比如官渡之战中的乌巢劫粮,曹操作为总指挥、总司令,却干起了前敌先锋的活。

事事都喜欢亲自上手,这是曹操这样的强势领导容易犯的一个错误,这会造成管理上的风险,一旦核心人物遇到不测,整个集团有迅速土崩瓦解的危险,比如董卓集团,手下兵多将广,董卓突然被刺杀,仍十分强大的凉州军立即六神无主,各位将领一合计,居然要散伙。

即使统帅没有遇到不测,但战线拉长、局面不断打开,需要照顾的地方越来越多,统帅也难以分身,顾了东边顾不了西边。

魏吴第二次合肥之战,曹操因为要亲自带队解决更加急迫的汉中问题,而不得不离开合肥,这一仗张辽、乐进、李典等人打得倒也不错,孙权所率十倍以上的吴军被打得落花流水,孙权几乎丧命,但不能因此就说这一仗曹军的指挥没问题。

曹操未能一统三国,关键是存在哪些短板

张辽、乐进、李典三人互相不服,曹操走时也未明确谁是“合肥前敌司令部”的总指挥,只留一个锦囊,虽然最后胜了,但不得不说是侥幸,这种仗就像电视上“挑战极限”里的那些动作,“非专业人士,切勿模仿”,否则后果自负。

事实上,曹魏为此的确一再付出过惨重代价:曹操攻取汉中后留夏侯渊镇守,“典军校尉夏侯渊,三日五百,六日一千”,作名将夏侯渊是完全够格的,但他此时应迅速转变角色,由“夏侯渊将军”升级为“夏侯渊元帅”,但多年来的惯性让他还停留在将领的角色上。

敌军放火,破坏鹿角,作为统帅的夏侯渊居然亲自带人去救火、修鹿角,结果被刘备、黄忠抓住机会猛攻,夏侯渊居然战死,好不容易打下的汉中就这么易手了。

还有曹休、曹真,作为“曹二代”他们后来分别指挥西线和南线两大战场,但一个被人使了诈降计而大败,一个仓促出击而无攻,打了败仗其实倒也不要紧,但这二位潜意识里都觉得自己是“一代名将”,败得这么惨,面子下不来、心里气不过,结果活生生给气死了。

将多帅少,这是曹魏军事上的一大瓶颈,在“三分天下有其二”的绝对优势下曹魏仍多年完成不了统一,与此有很大关系。

曹操未能一统三国,关键是存在哪些短板

是曹魏没有人才吗?不是,当时的人才也数曹魏最多,但正如后人所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不少,缺少伯乐,或者说伯乐太能干,把千里马的活都给干了,结果自然没了千里马。

曹魏中后期能称得上帅才的倒也有几个,其中首推司马懿,这并非因为他是“吃三国”的猛人,而是用战绩来说话的,曹魏中后期的几场硬仗中一大半是在司马懿指挥下打赢的。

先说灭孟达之战,孟达占据上庸三郡,位置介于魏蜀间的中间地带,他降魏又叛魏,时间刚好在诸葛亮首次北伐前后,如不迅速解决将十分危险,司马懿得到孟达可能叛乱的消息,来不及请示,出于战略家的敏锐,他私自决定千里平叛,结果打得孟达措手不及,解除了曹魏西南方向的一大隐患。

这一仗,换个没思想、没胆识、没有战略眼光的人去指挥,一定会按条例、按规定办事,一个请示上去,来回一个月,再发兵,人家早就把事办成了。

再说五丈原之战,都抨击说司马懿胆小怯战,就连有些魏军将领也这么认为,但司马懿有更高的战略考虑,他看到蜀军劳师远征、后勤线薄弱的问题,坚守不战其实是代价最高、最稳妥的策略,事实证明他是对的,此战结束后曹魏西线态势彻底改观。

这一仗换成个敢打、能打、迫不及待要去打的人去指挥,比如张郃,还不知道会打成什么样,蜀军最拿手的是防守,“无当飞军”、弓弩兵是其强项,你来攻我正巴不得,一旦打了败仗,被诸葛亮来个“防守反击”,关中可能就丢了。

还有辽东之战,打一这仗的时候连魏明帝都知道非司马懿去指挥不可了,因为他是曹魏唯一的帅才,魏明帝先让毌丘俭去试过,毌丘俭根本不行,一个回合下来就认输了,出于防范的心理魏明帝本不太想用司马懿,但也不得不用。

曹操未能一统三国,关键是存在哪些短板

在辽东这个地方打仗必须格外小心,意外因素太多,隋炀帝、唐太宗都在这里吃过亏。此战数万魏军远涉数千里,遭遇气候恶劣、道路难行、敌情不清等复杂问题,情况千变万化,如果指挥者够不上帅才,那就等于把大军带入了险境。

但司马懿指挥得很好,去之前就料敌于心,多少天去、多少天平叛、多少天回,需要多少人,这些都详细计算好,精确到天,结果完全如他所料,此战彻底解除了曹魏东北方的后顾之忧。

魏文帝、魏明帝父子坐江山期间,数攻扬州不下而望江兴叹,曹真、曹休连打大败仗,要不是司马懿打了上面这几场硬仗,这个江山恐怕早就坐不住了。

但就是这样一位帅才,曹操在世时也只把他当文职官员和参谋使用,先任命他为“文学掾”,类似于丞相府里的文教处处长,后来改任“东曹掾属”,类似于丞相府人事处副处长,后来又提拔他当“主簿”,相当于丞相府办公室主任,不是抓文化建设、干人事工作就是抄抄写写,反正不予重用。

第一次汉中之战后结束后司马懿劝曹操一鼓作气拿下益州,曹操这才有“得陇望蜀”之叹,从战略的角度看,刘备当时入川未稳,魏军这边大胜后士气正高,正是出兵益州的最佳时机,如果这时都不敢出兵那以后就更没有机会了,所以司马懿是对的。

曹操未能一统三国,关键是存在哪些短板

这个机会没抓住,值得注意的是,此时司马懿的身份仍是曹操的办公室主任,曹操身边有军师、军师祭酒,出谋划策是他们的事,主簿可以主意,但毕竟不是本职。

曹操没有把夏侯渊等人培养成合格的元帅,更不会破格培养司马懿,不仅不重用而且还得防着,“三马同槽”、“狼顾之相”的故事虽然多属附会,但对于世族出身的司马懿,且用且防是曹操的主要心理。

曹操身边名将如云,只是缺少像周瑜、陆逊那样的帅才,说到底是曹操的角色转换还不够彻底。

曹操起兵时手下只有数千人,自己整天带着冲冲杀杀,是个将才都够用了,后来事业不断壮大,曹操由将才转身为帅才,这个过程也是顺利的,无论对兵法的研究、对政治的把握还是对将领的调度,曹操做得都很好。

但曹操后来又不断有了新的身份:司空、丞相、魏公、魏王,这些身份不同于“曹将军”、“曹元帅”,而是事实上的执政者、君临天下的帝王,这时的曹操应该跟“曹元帅”切割,以帝王的身份培养出几个“夏侯元帅”、“张元帅”、“于元帅”、“司马元帅”来,充分放权,让他们真正能独挡一面。

从军事上说刘邦算不上帅才,但他是帝王之才,专门培养、管理元帅的,所以他成功了,只用几年就统一了天下。曹操一生征战30多年,至死国家还在分裂中,究其原因是没有把司马懿这样的人才用好。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11 17: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三国文韬武略的十大将军,魏国独占半壁江山
三国,是历史的一个特定时期,从赤壁之战后天下渐渐形成三分之势。东汉末年到司马炎建立晋朝吞并吴国,期间华夏大地动荡不安,征战不休,但是也一个人才辈出的年代,如诸葛亮,周瑜,曹操等,
2023-01-19 14:56:00
...一传,他们代表了刘备手下武将的最高水平,在整个汉末三国时代,也都是名列前茅的,绝对碾压曹操和孙权手下的所有将领。俗话说,将在谋而不在勇,单论武力,关羽等五人无人可敌,如果论起
2024-05-28 06:48:00
邓艾:被低估的帅才,粮食战略改变三国格局
在三国诸多名将之中,邓艾是实力和名声最不匹配的一个,这是一种历史的不公平。实际上,纵观三国历史,能够称为帅才的人寥寥无几,但邓艾是其中一个。我们很多人知道邓艾,都是因为他走小路爬
2024-02-16 14:00:00
三朝老将程普,为何未能成为东吴四大都督之一?
...有对人才的渴求。但是人才也分为很多种,在东汉末年到三国时代,各种不同的人才在各个势力中,表现出不同的风采。在三国时代中,整体的人才划分大体分为文臣与武将的区别。文臣之中,有不
2024-01-21 13:13:00
诸葛亮留下兵法二十四篇,姜维到底学到了几成?邓艾:很恐怖
...为人们口中的热门话题,说明这个凡人还真的不一般!在三国,这样的人有很多,其中现今讨论最多还属隆中隐士,当年的蜀中丞相,姜维的恩师诸葛亮。诸葛亮为什么能够如此之火?得益于两个方
2024-08-17 10:37:00
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下山时,司马徽说了哪10个字
...丈原,让无数人为之扼腕。而诸葛亮的这种智慧更是在《三国演义》体现的淋漓尽致,火烧博望坡、赤壁大战、空城计、七擒孟获更是完全体现出了诸葛亮的智慧。可就是这么一位人物却在他出山之
2024-03-19 12:43:00
曹操留下4员猛将保卫子孙江山,可惜全被曹丕害死了
三国时期提起曹操都是褒贬不一,喜爱他的人认为曹操是大一统的功臣,加速了历史进程,是时代的英雄。而贬低曹操的也不少,认为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做法就是最大汉贼,就连曹操的谋士荀彧都反
2023-01-27 21:45:00
聊聊大家不太熟知却又极其厉害的一位将才——朱然
...尘掩盖住光芒,不能发光;从而被后世遗忘的那些星星。三国时期,将星层出。这是一个奇才辈出的年代,魏、蜀、吴三国的大小将才,个个均为人中龙凤。提起三国,大家就能立刻想到,司马懿、
2023-04-20 15:17:00
...一生几乎没有打过败仗,是一位不下于吕布的超级猛将。三国乱世,群雄并起,如此英雄本该有用武之地,为何高顺被吕布架空,被曹操杀死,一直不得重用?尤其曹操喊出“唯才是举”,对猛将求
2024-06-02 06:38: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