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36氪研究院 | 2023年中国新材料之碳纤维行业洞察报告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3-12-26 16:40:00 来源:36氪

碳纤维是指含碳量在90%以上的无机高分子材料,主要将聚丙烯腈(沥青或粘胶)等作为原料,经过高温氧化、碳化等环节而生成。碳纤维具有高硬度、高强度、耐高温、耐腐蚀、轻质量等特性,可广泛应用于风电叶片、碳碳复材、航空航天、压力容器、休闲体育等领域,是性能优异、用途广泛的国家战略性新材料。

碳纤维可以按照原丝类型、纤维形态、丝束规格、生产工艺、力学性能等标准进行分类,其中常用的三大分类维度是原丝类型、丝束规格和力学性能。按照原丝类型可分为聚丙烯腈(PAN)基、沥青基、粘胶基等;按照丝束规格可分为大、小丝束;按照力学性能可分为标模、中模和高模。

36氪研究院 | 2023年中国新材料之碳纤维行业洞察报告

1. 发展驱动政策驱动:政策持续助力,为碳纤维行业发展提供良好环境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关于碳纤维及碳纤维复合材料的产业支持政策,持续引导碳纤维材料的关键生产技术升级、产业化项目落地和应用领域拓展,推动碳纤维行业蓬勃发展。其中,工信部于2019年发布《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示范指导目录(2019年版)》,将高强、高强中模、高模型碳纤维等列为关键战略材料,为碳纤维生产技术的提升和产业化的推进提供了必要保障;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财政部等四部委于2020年发布《关于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培育壮大新增长点增长极的指导意见》,提出聚焦重点产业投资领域,围绕保障大飞机等重点领域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加快在高性能纤维材料等领域实现突破,为碳纤维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发挥重要引擎作用提供了政策支持;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提出要加强碳纤维等高性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的研发应用,为未来碳纤维行业的技术进步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2022年工信部和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化纤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要提高碳纤维等高性能纤维的生产应用水平,进一步扩大了碳纤维在航空航天、风力和光伏发电、海洋工程、环境保护、安全防护、土工建筑、交通运输等多个领域的应用。

36氪研究院 | 2023年中国新材料之碳纤维行业洞察报告

需求驱动:新能源等领域发展,推动碳纤维市场需求爆发

在“双碳”政策下,我国风电、光伏、氢能、新能源汽车等行业高速发展,带动风电叶片、碳碳复材、压力容器、汽车等领域的碳纤维需求快速提升。同时,碳纤维作为军民两用战略物资,在航空航天、体育休闲、建筑等领域的需求也在持续增长。根据赛奥碳纤维《全球碳纤维复合材料市场报告》,2022年国内碳纤维需求量约7.44万吨,同比增长19.3%,近五年的需求量年复合增长率达25.9%,高于全球平均水平。2022年国内碳纤维需求量占全球比重约为55.1%,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一大碳纤维消费市场。市场需求的高速增长,推动碳纤维行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36氪研究院 | 2023年中国新材料之碳纤维行业洞察报告

2. 发展现状产业链分析:碳纤维产业链较长,中游是核心环节

碳纤维产业链较长,完整覆盖从原油原料到终端应用的完整制造过程。从制备流程来看,上游企业首先从石油、煤炭、天然气等化石燃料中制得丙烯,经过氨氧化后得到丙烯腈,丙烯腈经聚合和纺丝生产原丝,再通过预氧化、低温/高温碳化等工艺步骤得到碳纤维。随后,碳纤维可再次被制成碳纤维织物、碳纤维预浸料、碳纤维复材制件等。碳纤维主要应用在风电、体育休闲、航空航天等领域。从全产业链来看,产业链中游是核心环节,技术、资金、设备等门槛较高。

36氪研究院 | 2023年中国新材料之碳纤维行业洞察报告

上游:聚丙烯腈基已成为碳纤维市场主流

碳纤维上游属于石油化工行业,先从石油、煤炭、天然气等化石燃料中制得丙烯,并经氨氧化后得到丙烯腈,丙烯腈经聚合和纺丝之后得到聚丙烯腈(PAN)原丝。碳纤维按照原丝类型可分为聚丙烯腈(PAN)基、沥青基、粘胶基等。其中,PAN基碳纤维因生产工艺简单,原料来源丰富及优越的拉伸强度迅速占据市场,目前其全球占有率已经超过90%,成为碳纤维市场主流。粘胶基和沥青基碳纤维用途较单一,产量较为有限;粘胶基碳纤维由于生产率较低、力学性能较弱,应用有限,已经基本停产,有可能完全退出碳纤维市场。

中游:产业链核心环节,技术壁垒较高

原丝是生产高品质碳纤维的关键,其成本约占碳纤维生产成本的51%。一般来说,业界认为碳纤维90%的性能取决于原丝,碳纤维的强度显著依赖于原丝的微观形态结构及其致密性,原丝品质不佳(如表面孔洞、沉积、刮伤以及单丝间黏结等)在后续加工中很难消除,因此拥有高品质原丝的生产技术对生产厂家来说尤为重要。目前,碳纤维生产企业多通过布局碳纤维原丝生产来降低其原材料成本,因而均具备碳纤维原丝的生产能力。但是,绝大多数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生产企业所生产的碳纤维原丝仅为自产自用,鲜有对外销售。

36氪研究院 | 2023年中国新材料之碳纤维行业洞察报告

从丝束规格来看,小丝束碳纤维力学性能优异,但成本较高,多应用于国防军工和航空航天领域。相比之下,大丝束碳纤维的性能虽然不及小丝束碳纤维优异,但是其在价格方面更具性价比,多应用于工业领域。大丝束碳纤维的生产技术难度较高,主要体现在原丝、预浸料和碳化等多个环节的均匀性和毛丝控制等方面。过去,大丝束碳纤维的生产技术主要掌握在美国、德国、日本的几家大公司手中。现在,国内的大丝束碳纤维生产企业正在力求成长与突破,不断缩小与外企的差距。例如,上海石化已经建立起万吨级大丝束碳纤维国产线;吉林化纤的48K大丝束在相同工艺条件下,能够大幅度提升碳纤维单线生产能力。由此可见,国产大丝束碳纤维有望逐步迎来大规模应用。

36氪研究院 | 2023年中国新材料之碳纤维行业洞察报告

下游:碳纤维应用领域多点开花,具有本国特色

目前,碳纤维已经应用于风电叶片、体育休闲、航空航天、压力容器、碳碳复材、交通建设、海洋等领域,是国防军工和国民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战略物资。从市场结构来看,与全球相比,我国碳纤维的应用分布具有本国特色。在全球范围内,风电叶片仍然占据绝对主流,2022年全球碳纤维应用需求量占比前三的领域分别为风电叶片(26%)、体育休闲(18%)、航空航天(15%)。而在我国,体育休闲领域的碳纤维应用占比高于全球,是我国碳纤维需求的压舱石。同时,航空航天的碳纤维应用需求占比仅为10%,低于全球的15%。其主要原因是,国内碳纤维生产技术仍在成长中,无法批量供应T800强度以上的小丝束碳纤维。未来,随着我国碳纤维在航空航天等高端领域的拓展,碳纤维需求结构将向高端化迈进。

36氪研究院 | 2023年中国新材料之碳纤维行业洞察报告

市场空间:碳纤维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市场集中度较高

近年来,在政策支持、技术进步以及广泛应用等因素的推动下,中国碳纤维行业取得快速发展,市场规模始终保持增长态势,从2017年的38.1亿元增长至2022年的128.1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27.4%。预计2023年中国碳纤维行业市场规模将达153.7亿元,发展前景广阔。从竞争格局来看,我国碳纤维行业的市场集中度较高,产能主要集中于头部企业,CR5超过75%(产能角度),主要玩家包括中复神鹰、中简科技、江苏恒神、光威复材等。

36氪研究院 | 2023年中国新材料之碳纤维行业洞察报告

3. 发展趋势制备技术创新将带来碳纤维性能提升

近年来,碳纤维的制备技术在不断进行创新与升级,由此带来碳纤维产品性能的不断提升,并诞生了更多种类的复合型碳纤维材料。例如,纳米级碳纤维应运而生,与传统的碳纤维相比,其具有更高的强度、更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多种优越性能使其在航空航天、防辐射材料、耐高温耐化学材料领域备受青睐。此外,碳纤维改性作为一种重要工艺,能够针对客户需求提供更有效的改性复合材料,在实现高强度、高耐磨、轻质、功能化等方面与实际需求更具适配性。另外,碳纤维材料结构的设计创新也是未来的发展方向,通过设计多层次结构的碳纤维材料,可以实现更加复杂的性能要求,从而提升材料的应用深度和广度。

未来碳纤维应用领域将不断扩展

因性能优异,碳纤维起初应用于航空航天等高端领域,成为国防工业发展的关键材料之一。随后,受益于技术进步和成本降低,碳纤维开始逐渐应用于民用领域,且应用比例不断扩大,在航空航天、风力发电、氢能光伏、建筑工程、轨道交通、体育休闲等领域均得以广泛应用。未来,随着制备技术创新和性能提升,碳纤维的应用领域将会更加广泛,有望成为更多领域中的重要材料。例如,在医疗领域,碳纤维可用于制造成像设备、手术器械、假肢、轮椅、医疗植入物、细胞再生基质等。此外,碳纤维可应用于3D打印等新兴领域,采用碳纤维材料与其他材料进行复合,提升材料性能,从而进一步突破3D打印的材料限制。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36氪研究院”微信公众号。

36氪研究院

36氪研究院根据行业发展、资本热度、政策导向等定期输出高质量研究报告,帮助政府、企业、投资机构等快速了解行业动态,把握发展机遇和明确发展方向。同时,研究院致力于为全国各级政府、企业、VC/PE机构、孵化器/产业园区等提供专业定制化咨询服务。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26 17: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第一超跑”航天级材质打造!
...应钥匙,可实现自动开合;车身百分百覆盖航空级高强度碳纤维,比钢更坚固、比铝更轻盈的特质,让整车性能表现更为出色。”除广汽埃安外,还有来自广州地区的夸克电驱、黄埔轮胎等多家新材
2023-08-30 06:18:00
...网茂名5月21日电(记者 梁盛)21日,广东茂名市T1000万吨级碳纤维项目正式开工建设,总投资约34.65亿元
2024-05-21 21:09:00
...复合材料等业务。借助本届“新博会”平台,集团将聚焦碳纤维复合材料、石墨新材料、玻璃新材料等领域,通过产业基金、战略合作等方式,在黑龙江新材料产业发展中发挥积极合作。
2023-08-30 10:33:00
...、VOC、抗菌等功能特性。车用复合材料目前主要以玻纤和碳纤维复合材料为主,在涉及行人保护的车身覆盖件以及尾门等部位可以代替原有钢质覆盖件。“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比强度和比模量高于
2023-05-03 00:55:00
36氪研究院 | 2023年中国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发展洞察报告
...和影响力均大幅提升,但在某些关键领域(如新材料中的碳纤维、光刻胶、半导体溅射靶材,新一代信息技术中的芯片等)仍需依赖进口,且呈现产业链上下游共生发展生态不完善、专业技术及高端
2023-07-04 08:38:00
新材料产业科技创新再添新“智慧” 105个创业项目携“金刚钻”亮相常州
...育示范基地。新材料是常州高新区重点发展的产业,其中碳纤维及复合材料产业已经成为常州高新区的特色产业名片。近年来,常州高新区按照创新与创业、线上与线下、孵化与投资“三结合”的标
2023-08-10 19:43:00
专精突破双碳减排难题——沂南县举办新材料产业(气体分离膜工程应用)高层次人才会
...酰亚胺膜材料量产瓶颈。同时采用表面偏析技术,并借鉴碳纤维生产工艺,自主设计纺丝配方,实现了超细中空纤维膜连续纺丝生产,该成果被授权国家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专利12项。该项技
2025-05-11 12:27:00
...煤基烯烃材料及下游高附加值产品链,煤基石墨烯材料、碳纤维材料、聚酯纤维等一批产业链,产业链不断延伸,产品也日益多元、高端。 二是用好传统能源产区向新能源、新材料基地转型的辩
2023-07-04 07:37:00
探寻德州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绿色脉动”:向新、向融、向数
...”卞笑男称,除此之外,该集团还有年产12万辆超轻智能碳纤维自行车、年产200万套家庭智能健身包等新项目。近年来,该集团在新建项目中,以新材料、芯片、体育智能算法为主导,重点实
2024-04-23 19:40: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永艺股份:以科技与健康赋能全球坐具新生态
当“坐健康”成为全球办公场景的新刚需,一家从“中国椅业之乡”走向世界的中国企业--永艺家具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603600
2025-08-05 20:17:00
上线在即!沉思小说 APP——阅读与生活融合的新范本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阅读类APP市场竞争愈发激烈,而辰思小说APP的出现,却以独特的姿态在这片红海市场中开辟出一片新天地
2025-08-05 20:17:00
HUAWEI Care +限时88折:全方位设备保障,意外损坏不用怕
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电子产品难免遇到各种问题,随便找个第三方小店维修,既要担心备件是否原装,又要担心维修成本是否太高。华为官方推出了一款综合保障服务产品HUAWEI Care+
2025-08-05 20:18:00
消费TopCase|可逐×非遗:文化营销凭什么让国货品牌“向上走”更有底气?
一、以“非遗盛宴”为支点,打造高光时刻,撬动品牌调性跃升在信息爆炸的当下,消费者早已对千篇一律的营销内容产生审美疲劳。此次非遗盛宴的独特在于
2025-08-05 20:18:00
打造“新城建”,青云科技助力城投集团落地大模型应用示范中心
某城市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主要承担政府性重点项目,城市片区、产业园区、城市公用事业开发投资建设及运营。城投集团以“投-建-运”的模式规划人工智能算力中心
2025-08-05 20:18:00
《BOE解忧实验室》第四季镜头对准北京文化地标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8月5日,技术科普综艺节目《BOE解忧实验室》第四季发布会,在北京广播电视台举行
2025-08-05 21:26:00
国内首个新能源车辆安全智能评测系统在渤海轮渡投用
近日,渤海湾国家级“黄金水道”迎来重大安全升级。2025年5月31日,渤海轮渡旗下首艘新能源车运输船“绿安通”轮于烟台—大连航线首航
2025-08-05 22:04:00
近日,浙江大学脑机智能全国重点实验室重磅发布最新研制的新一代神经拟态类脑计算机——Darwin Monkey(“悟空”)
2025-08-05 22:18:00
随着金融科技的迅猛发展,数字化、智能化已成为金融风控领域不可逆转的趋势。在这一浪潮中,深耕行业二十余年的任凯,凭借其深厚的理论积淀与丰富的实战经验
2025-08-05 17:44:00
本届唯一获奖中国日化企业,立白科技集团荣获亚洲企业社会责任奖“绿色领导奖”
本届唯一获奖中国日化企业,立白科技集团荣获亚洲企业社会责任奖“绿色领导奖”立白科技集团荣获2025年度亚洲企业社会责任奖“绿色领导奖”
2025-08-05 15:58:00
?京东再度加码品牌新品扶持力度!“新品孵化三步法”让商家获确定性增长
8月4日,京东新品学习中心开学典礼在北京举行,京东宣布全新上线“京东新品学习中心”,同时升级“京东新品运营中心”,以“方法论+实战平台”组合拳赋能商家
2025-08-05 12:37:00
全球市场规则日益复杂,中国企业却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走向世界。据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企业出海规模达2.17万亿美元
2025-08-05 12:37:00
资源联动赋能多元价值|天津津南吾悦广场撒欢一夏悦动音乐节打造城市文化新场景
2025年7月25日至27日,天津津南吾悦广场2号门“撒欢一夏悦动音乐节”在此盛大启幕。这场为期三天的音乐盛宴,以超强阵容
2025-08-05 12:37:00
破局全域会员运营,美洋MEIYANG携手慧博科技构建“数字化新引擎”
当消费者在直播间秒杀新品、在天猫收藏春装、在实体店试穿搭配时,品牌面临的终极拷问是:如何让分散的会员数据汇聚成驱动增长的持续动能?近日
2025-08-05 12:37:00
奋战三季度 跑好下半场丨出口“2万亿”从何而来:新通道盘活出口增量
今年前6月,浙江外贸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6.6%,出口规模首次突破2万亿元,出口增长贡献率居全国首位。在国际贸易紧张局势不断加剧的背景下
2025-08-05 13: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