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人民热评:网络“毒舌”需谨慎,言语不当恐担责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11-21 14:50: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网-观点频道

赵春晓

随着社交平台的出现,个人言论传播的时空范围被极大地拓展,但网络并非法外之地。近日,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结一起名誉权纠纷案件,判决在微信朋友圈发布侮辱、诋毁同事信息的被告删除朋友圈、赔礼道歉,并支付原告精神损害赔偿金2万元。法院判决结果表明,即便是“隔空”用恶意揣测的言语去中伤他人,捏造事实去侵害他人名誉,同样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这种责任包括但不限于赔礼道歉、消除影响、恢复名誉,情节严重的甚至会受到刑事手段的制裁。

在本案中,法院认为,现有证据并未证实原告存在被告所述行为,被告发布的朋友圈配图中包含有原告的人像及手机号码,被告还发布了原告及异性的合照,配上带有侮辱、诋毁内容的文字,同时还存在大量发泄情绪的谩骂性言论,相关内容能够看出系直接指向原告,且原告与被告曾经作为同一个公司的同事,双方不可避免存在共同的社会交际范围,此种行为具有严重的损毁和贬低他人名誉的性质,明显会导致原告的名誉权受损。这一判决带来的警示是,社交参与者在网络发表言论时,应当对自己所表达内容的真实性、客观性负责,切不可为发泄情绪、博人眼球而无所顾忌表达观点,甚至逾越法律“红线”,否则必将为此付出代价。

该案件并非孤案。如果不是因为司法机关的介入,很多人甚至都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已经触犯了“红线”。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四条指出,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微信朋友圈已经成为人们向外界展现日常生活状态、发表个人言论、评论世间百态的平台和工具。尽管披上了网络虚拟的外衣,并不意味着可以毫无顾忌地伤害他人。

朋友圈作为一个虚拟的公共空间,同样需要被理性文明对待。任何人在网络发声都要恪守言论自由的边界,既要遵守法律规定,不越法律“红线”“底线”,还应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切不可为了一时情绪的宣泄或者博取他人眼球,而无所顾忌地发声。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也要学会用法律武器来捍卫自己的名誉权。学会用合理的手段进行维权,消除名誉受损带来的不良影响。他人用侮辱性的言论来贬损自己的名誉,如果“以牙还牙、以眼还眼”,除了宣泄自己的情绪外,无法真正地处理问题,甚至会成为下一位名誉侵权人。

可以说,该案的判决结果意义重大,为受害者伸张了正义,给予他们法律上的保护;同时也树立了正确的导向,为营造良好的网络氛围、构建清朗、和谐、文明的网络环境,添砖加瓦。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1-21 17: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本文转自:法治网情侣之间分手后,最好的状态是一别两宽,各自安好。但在现实生活中,常有人因分手失去理智,通过侮辱谩骂对方来发泄心中的怒火,甚至扩散到网络平台上,导致对方正常生活受到
2023-11-06 17:27:00
...抖音账号时,发现夏某在发给“某大哥”的私信中有暧昧言语,且有对杜某进行人格诋毁的言语。之后,夏某、杜某二人通过抖音及手机短信长期多次相互谩骂,其中包含大量污言秽语。2021年
2022-12-20 09:04
本文转自:人民法院报因工程款纠纷网上发布侮辱性言语安徽芜湖一装饰公司侵犯他人名誉被判侵权并赔偿本报讯 (记者 周瑞平 通讯员 周 冉)芜湖一家装饰公司和个体建筑从业者发生
2023-01-19 06:06:00
...重,未保障家长知情权。自己并没有任何侮辱诽谤原告的言语,也未实施侵害原告名誉权的行为。至于原告提交的证据中所体现的网友评论并不是其所发,网友评论对原告的影响与自己无关。原告所
2023-12-27 04:23:00
...有实质纠纷,有的甚至没有实质性接触,却出现了强烈的言语攻击行为。一些直播中带货主播为增加粉丝黏性,会在介绍商品的间隙‘口播’侵权内容;一些专门进行商品测评的主播在评测中使用推
2023-11-23 02:06:00
“老人故意推倒摩托车案”车主被网暴,法院判了
...判决书显示,审理中,被告表示愿意对视频中存在的不当言语进行道歉。此外,被告发布的相关视频图文在审理时均已自行删除或经陈先生申诉后由平台方下架。法院审理后认为,名誉是对民事主体
2024-05-09 15:18:00
本文转自:人民网梁秋坪 周素锦互联网为用户提供了多元便捷表达渠道,同时也滋生了网络暴力现象。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拒绝网络暴力,人人有责。人民网整理了几起涉网络暴力相关案例,倡导
2024-08-01 14:56:00
...披上了“网络马甲”,就可以“按键伤人”。请看武陟县人民法院审理的一起因在抖音平台发布不实视频诋毁企业名誉而引发的名誉权纠纷案件。基本案情原告焦作市A汽车运输有限公司经营道路货
2024-05-11 10:55:00
本文转自:人民网网络不是不法分子的“遮羞布”。通过网络传播不雅图文骚扰他人,即使没有实质性的触碰也可能构成性骚扰,不仅要承担民事、行政责任,情节严重的还涉嫌刑事犯罪。【案件回顾】
2023-07-07 17:03:00
微信朋友圈辱骂他人 法院应该如何判决
...止侵权、消除影响,向原告赔礼道歉。法院判决:夏邑县人民法院审理后认为,原告甲与被告乙原系同事关系,因琐事产生矛盾,被告擅自在其微信朋友圈中散布关于原告个人的不当言论,对原告进
2024-02-29 02:38: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