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来源:极目新闻2月20日晚,广西宾阳县炮龙节盛大开启,百余条炮龙激情起舞,而就在人们沉浸在狂欢之时,也发生了不和谐的一幕,一名抱着小孩的男子趁护龙队员不备上前拉扯龙身,后被护龙队员抱倒围殴。21日上午,记者从当地官方获悉,此事警方已介入调查。(据2月21日极目新闻)宾阳炮龙节是融合了汉、壮民族文化特色的一项综合性民间节庆活动,流传于广西南宁市宾阳县,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每年都会在农历正月十一晚上举行。宾阳炮龙节包括“游彩架”“灯会”“舞炮龙”三个部分,而“舞炮龙”正是整个活动的高潮所在,大家会燃放鞭炮朝舞动的炮龙的“龙头”“龙身”抛掷,一条条巨龙穿行在电光炮火中,炮烧得越多,炸得越旺,越能祛除晦气,带来吉祥。
抱小孩男子上前拉扯龙身(图源:视频截图)在当地的风俗中,如果能够钻过龙肚,摸到龙头,就能为家人和朋友带来好运,所以也有大胆的游客会上前与舞龙队互动,而在这样狂欢的气氛中,如果采取了不恰当的互动形式,冒犯了当地的民俗,破坏了活动的秩序,肯定会招致反感。古老的炮龙节在发展与传承中,已经和赛龙舟一样具备了一定的竞技性质,各个队伍会相互比拼,看谁的龙舞得最久,如果阻碍到舞龙队的表演,这是非常不礼貌和不文明的行为。从网传视频、新闻报道来看,涉事男子抱着孩子突然去拉扯龙身,已经导致龙头歪斜,失去平衡,炮龙龙头重达数十斤,此举非常粗鲁和危险,护龙队的成员一时冲动,情绪失控,将他拉倒在地,围住进行踢踹。也有自称在现场的网友说,该名男子多次做出这样的行为,之前护龙队对他反复发出警告,但他依然我行我素,还拿孩子当“挡箭牌”,最终双方矛盾激化,导致了这样糟糕的后果。
男子被护龙队员拉倒(图源:视频截图)只要稍微了解一下炮龙节就会知道,参与这样的地方民俗活动,有一些必须要遵守的禁忌,关乎当地民众的情感和信仰,不能随意踩红线。而且,虽然炮龙节当晚燃放的是特制鞭炮,每响装药不超过0.02克,威力有限,即便炸在皮肤上也不会很疼,顶多会形成皮外伤痕,但这终究是“勇敢者的游戏”,抱着孩子冲到鞭炮阵中,会有多危险,身为大人不应该心里如此没数。无论从尊重风俗还是维护安全的角度看,该男子的行为是极其不妥当的,理应被及时制止,如果反复提醒制止依然无效,则应该报警处理。但是,任何诉求和情绪都不能以违法的方式表达,更不能诉诸暴力,护龙队员守护民俗文化,维持竞技秩序的心情可以理解,但如此对带有儿童的游客暴力相向,最终破坏的还是炮龙节欢乐祥和的气氛,打人者也必然会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实在是两败俱伤,得不偿失。
网络上关于炮龙节习俗科普的视频截图各地的新年年俗活动,虽然形式各异,内容不同,但往往表达的心愿和内涵都是一致的,那就是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万事胜意,红红火火,满足民众禳灾祈福的心理需求,营造快乐幸福的节日气氛,如果说为了维护风俗而发生暴力事件,其实也是对传统文化的误解和背离。近日,在福建福州长乐区举行的游神活动中,一男子扮演成“赵世子”的模样,走在神像巡游队伍前面,引发当地民众不满,该男子之后两度道歉,称自己对当地的文化没有进行深刻了解,应该在了解尊重文化的前提上进行创作,不应该如此冒昧,因此进行了深刻的反思。而此度在炮龙节上又发生了这样不愉快、不和谐的事件,可见入乡随俗四个字的分量何其重。新春出行去参与各地的民俗节庆活动,是当下非常流行的过年方式,但一定要记得尊重和敬畏当地的民俗习惯,遵守社会公德和文明准则,这样才能真正地融入当地的氛围,感受传统民俗文化的魅力。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22 17: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