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情感

援藏30年:最稀缺的是氧气,最宝贵的是精神——“新时代西藏故事·名家讲坛”援藏专场走进拉萨

类别:情感 发布时间:2024-06-28 20:17: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李海霞

“听了前2场的讲坛,获益匪浅,也非常期待后面的活动,希望这个活动能一直持续下去。”在广大网友的期待中,6月28日,“新时代西藏故事·名家讲坛”迎来了第3场——援藏专场。本场围绕“全国支援西藏的历史成就和感人事迹”这一主题,邀请到来自各行各业的援藏干部,通过讲述他们的亲身经历展现对口援藏工作对促进西藏发展的重要贡献,讴歌援藏干部全心全意为受援地谋发展,为人民群众谋幸福,让各族干部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故事。

援藏30年:最稀缺的是氧气,最宝贵的是精神——“新时代西藏故事·名家讲坛”援藏专场走进拉萨

“新时代西藏故事·名家讲坛”援藏专场活动现场。人民网记者 次仁罗布摄

今年是全国对口援藏30周年。30年来,中央对口支援西藏机制不断完善,对口援助的范围、方式和领域不断拓展,对口支援力度不断加大。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对口支援西藏工作更是向纵深发展,对口支援西藏工作格局不断向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完善。30年来,一批又一批援藏干部人才响应国家号召,来到西藏、建设西藏,书写了无数感人肺腑的故事。

援藏30年:最稀缺的是氧气,最宝贵的是精神——“新时代西藏故事·名家讲坛”援藏专场走进拉萨

西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西藏自治区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中央和国家机关第七批、第八批援藏干部孙向军作主题演讲。人民网记者 次仁罗布摄

本场活动主讲嘉宾为西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西藏自治区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中央和国家机关第七批、第八批援藏干部孙向军,他从对口支援西藏制度意义、对口支援西藏工作30年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援藏精神及其传承3个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

“西藏的发展,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发展,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我们有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对口支援西藏是一项重要的制度设计。在西藏和平解放后的不同历史时期,中央支持西藏、全国支援西藏一直是中国共产党西藏工作的一个根本方针。”孙向军说,对口支援西藏,有效促进了西藏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助力西藏实现了经济长期快速增长和社会保持长期和谐稳定两大奇迹。

从援藏到留藏,孙向军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他在分享中提到:“虽然付出了许多,却找到了人生的价值,收获巨大的精神财富,庆幸自己能够有机会参与到新时代党的西藏工作之中,参与到这样伟大的事业中来,我无比自豪!”

一个援藏故事就像一朵花,30年来,雪域高原花开成海!

援藏30年:最稀缺的是氧气,最宝贵的是精神——“新时代西藏故事·名家讲坛”援藏专场走进拉萨

第九批、第十批中央单位援藏干部,西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环境信息中心副主任王鑫作分享报告。人民网记者 次仁罗布摄

5年的援藏生活转瞬即逝,回想在藏期间的点滴,第九批、第十批中央单位援藏干部,西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环境信息中心副主任王鑫感慨颇深。

2018年,王鑫带着支援西藏地区生态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重任踏上了援藏之旅。从初来时每天与高反“斗争”到各处走访调研顾不上家庭,他也和多数援藏干部一样,经历了家人朋友的反对。而今,面对“援藏为什么?在藏干什么?”的问题,他无愧于心。

作为全区生态环境系统唯一具备信息化领域高级职称的技术人才,5年间,王鑫充分发挥特长,为提升西藏自治区生态环境信息化水平作出突出贡献。他带领团队圆满完成了机动车排放污染联网监管、重点企业污染源在线监测等平台、涉税信息共享服务平台、“三线一单”应用平台、移动执法平台等11项信息系统建设,使得西藏生态环境保护信息化支撑能力显著增强。谈到援藏将满,他说:“做好传帮带,留下一支带不走的技术队伍!”

不忘初心,继续前行。

援藏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的重要精神之一。西藏自然环境恶劣,如何不断提高当地医疗卫生条件,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健康保障是医疗援藏干部们的心头大事。

援藏30年:最稀缺的是氧气,最宝贵的是精神——“新时代西藏故事·名家讲坛”援藏专场走进拉萨

北京大学医学部第九批“组团式”援藏医疗总领队,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肾内科副主任、主任医师,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副院长唐雯作分享报告。人民网记者 次仁罗布摄

北京大学医学部第九批“组团式”援藏医疗总领队,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肾内科副主任、主任医师,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副院长唐雯,让北京和拉萨的联系更紧密了。

援藏,一直是唐雯的愿望。为此,她不断精进技艺,只等组织召唤。2023年,如愿来到西藏,她以前辈为榜样,在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她说:“可以在祖国需要的时候来到西藏,可以用我的专业去帮助当地群众,这珍贵的援藏经历必将伴随我一生。”

讲者动情,听者落泪。听完他们的故事,现场掌声久久不息。

援藏30年:最稀缺的是氧气,最宝贵的是精神——“新时代西藏故事·名家讲坛”援藏专场走进拉萨

近300名干部群众在现场聆听讲座。人民网记者 次仁罗布摄

“我生在西藏,长在西藏,家乡的大变化看在眼里,深知这些变化背后离不开党和国家的好政策,离不开全国各地兄弟朋友的帮助,真心感谢他们不远千里来到这里,建设我的家乡,谢谢!”来自拉萨市城关区加荣社区的群众普布曲珍说。

30年,风雨兼程砥砺前行;30载,岁月如歌不负韶华。无数援藏干部奔赴雪域高原,以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的精神,为西藏的发展进步与和谐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

未来,还会有无数援藏干部来到这片热土,他们的故事,山河共鉴!

本场活动由西藏自治区党委组织部、西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主办,拉萨市委宣传部、拉萨市行政审批和便民服务局承办。人民网等媒体进行了现场直播,近300名干部群众在现场聆听了讲座,全国各地282.4万名网友收看了节目。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29 05: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往的经典作品更多聚焦历史文化或生态保护等方面,观照新时代西藏尤其是当下西藏人民日常生活的都市题材电视剧很少。今天西藏人民的生活方式和情感状态究竟是什么样的?我们决定将创作《日
2024-11-12 07:14:00
高海拔淬炼精品 《日光之城》顺利杀青
...藏汉等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 聚焦新时代背景下西藏青年 展现西藏大院生活百态作为一部有着浓郁民族风情的现实题材剧集,《日光之城》以家庭为纽带介绍了土登家、普
2023-09-07 16:19:00
...、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必然要求,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具体行动,是坚持问题导向、用严明的纪律管党治党的现实需要,是总结从严管党治党经验、实现制度与时俱
2024-04-29 18:48:00
本文转自:西藏日报本报拉萨5月26日讯(记者 卓玛七林 见习记者 卓玛拥措)近日,2024年西藏自治区残疾人专场招聘会在西藏人才广场举行。本次招聘会由自治区残联举办,通过“线下+
2024-05-27 07:37:00
...日,由自治区党委宣传部主办,林芝市委宣传部承办的“新时代西藏故事·名家讲坛”首场主题宣讲活动在林芝举行。自治区政协经济和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西藏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
2024-05-05 07:58:00
...上,自治区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还向全国采购商介绍了新时代十年西藏农业农村发展新成就,对生产青稞、牦牛奶、藏茶、羊绒制品产品的4家龙头企业进行了推介。此次西藏展团以“纯净高原、
2023-01-09 09:21:00
本文转自:新华网新华社拉萨2月24日电 题:西藏国土绿化成效显著 高原绘就生态画卷新华社记者田金文南山公园位于拉萨河南岸,是俯瞰拉萨城区的绝佳观景点。正值藏历新年期间,拉萨城里涌
2023-02-24 14:56:00
镜观西藏 | 拉萨街头张灯结彩,喜迎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
...者 胡俊 摄 图为拉萨市街头一景,醒目的立体展板展示新时代新西藏的新气象(2025年8月19日摄)。中国外文局中国网记者 胡俊 摄图为拉萨市八廓街一景
2025-08-21 07:11:00
一呼一吸总关情!记医用液氧供氧器创始人刘颖
...了400多年的以高压储气方式的供氧设备迎来了更新升级的新时代!心系高原持续做好健康服务“在高原工作多年,一直梦想有这样一款供氧产品:不需用电,也不存在高压爆炸隐患,而且旅行可
2024-02-26 19:54:00
更多关于情感的资讯:
年轻人最想要的理解,被他画出来了
在《蛋梦见自己是块石头》里,漫画家“我是白”再一次用夹杂着大量留白,简洁却有力的画面,吸引了许多读者。他说,创作有点像是一次小小的醒过来
2025-08-28 23:07:00
太平人寿:110万保险理赔款撑起破碎家庭 延续爱与责任
大众网记者 邹金利 烟台报道2023年10月,47岁的李先生(化姓)在单位组织的年度体检中,被查出肝脏指标异常。进一步检查后
2025-08-28 08:34:00
学医这事儿,确实让人挺“秃”然的~
说起来这事确实有点让人难以置信自从成为一名医生之后最让我头疼的事儿既不是收入太低也不是工作太劳累反倒是我明明岁数也不是很大怎么头发就先没了呢?坊间还流传有一张图……这样对比我至少
2025-08-28 10:57:00
七夕“法”式浪漫:菏泽法院的“爱情法律秘籍”请收好
一年一度的七夕佳节,空气中都弥漫着玫瑰与巧克力的芬芳。在这充满爱意的日子里,菏泽法院的法官们翻阅了成摞的卷宗,从那些因“爱”而生
2025-08-28 15:23:00
长沙女生带脑瘫男孩北京看升旗,陌生人托举轮椅感动网友
大皖新闻讯 近日,一则题为“无数的余华举起了铁生”的短视频走红网络。长沙女生小范带着脑瘫朋友小龙到北京看升国旗,陌生男生合力抬起轮椅的一幕
2025-08-28 17:03:00
CP已磕,超甜的!
七夕佳节将至河南文明网联合大河网特别邀请77对夫妻以真挚誓言传递爱情温度用镜头定格幸福瞬间他们用最朴实的话语表达最坚定的承诺诠释“执子之手
2025-08-28 19:11:00
现实版父母爱情!集体婚礼现场,烟台金婚伉俪分享婚姻秘籍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闫丽君“别看我们那个年代什么都没有,但照常幸福快乐。”8月28日,在“情定山海间”烟台市移风易俗主题集体婚礼现场
2025-08-28 20:14:00
失散多年 曾是“忘年交”;杨叔 有人在满世界找你!
今年38岁的鹿毅是西安市灞桥区人,目前是西安市一所中学的高中音乐老师,8月28日,鹿毅联系到华商报,希望通过华商报寻找10多年前的一位故人“杨叔”
2025-08-28 21:25:00
一封手写信里的“新生”:17岁女孩从泪滴到笑容的戒治蜕变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栾海明“虽然我来的时间并不长,但你的出现给我带来了许多快乐与信心。谢谢你对我没有任何歧视,一次次地倾听我的烦恼
2025-08-27 12:20:00
八旬老太起诉三个女儿索要赡养费 背后是只想“求陪伴”
大皖新闻讯 “我不是要保姆,就想有人说说话。”近日,家住芜湖市镜湖区某小区的八旬老人王老太将三个女儿告上法院,要求支付赡养费请保姆
2025-08-27 13:19:00
池州18岁女生高考后送外卖近50天 “一单一单赚钱让我很有成就感”
大皖新闻讯 “要开学啦,送外卖暂停。”这是池州18岁女孩花凯月近日在抖音平台更新的简介。今年6月高考结束并短暂休息过后
2025-08-27 15:04:00
多数人受当众讲话紧张困扰:接纳不完美 才能从容表达
鲁网8月27日讯(记者 齐征 通讯员 张峰)在单位会议上被突然点名发言时,你是否会瞬间心跳加速、声音发颤?在课堂上被要求分享观点时
2025-08-27 15:45:00
十余万养老钱“沉睡”难取,武当山警律协作助老人破局
十堰广电讯(通讯员 周容翼 周玲玉)近日,家住武当山特区太极湖办事处的张奶奶成功从银行取出孙子名下、属于自己的十余万元养老钱
2025-08-27 17:11:00
东港区陈疃镇综治中心巧调解,六子女共签协议赡养古稀老人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郑玥日前,年逾古稀的陈疃镇石灰窑村村民杨某英步履蹒跚地走进镇综治中心,带着满心忧虑递交了一份调解申请
2025-08-27 19:45:00
医者手记丨生命尽头的微光和坚守——泰安市肿瘤医院化疗二科主任张山燕
诊室的窗台上,那盆仙人掌又开花了。嫩黄的花瓣顶着晨露,像极了那些在绝境里仍不肯放弃的生命。从医十五年,我见过太多晚期肿瘤患者揣着皱巴巴的钱袋走进来
2025-08-26 09:5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