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李严,后改名李平,字正方,南阳人。他是蜀汉时期的重要官员和将领,与诸葛亮同为刘备临终前的托孤之臣。在公元231年,因为押运粮草延误时日,为推卸责任反而怪罪诸葛亮的北伐,使诸葛亮不得不退兵,因而获罪,最终被废为平民,迁徙到梓潼郡(治今四川梓潼)。他最后因心怀激愤而病死。
中国古代的政治是一种暗箱操作的秘密政治,公布出来的材料往往不是事情的真相。
公元231年,诸葛亮四出祁山,北伐曹魏,命令李平督运粮草,李平是谁是谁?前面我们介绍了就是李严,李严就是这个时候已经改名李平了,李严这个时候到了成都,受命代理丞相府的政务,而且负责给诸葛亮催办督运军粮。
但是到了夏秋之际,天降大雨,运粮不济,粮草运不到前方。这个时候李岩就派人去跟诸葛亮讲,这个粮草运不过去,是不是就撤军呢?诸葛亮同意了。
粮草运不过去了,这个仗就没法打了。于是诸葛亮就撤军了,那么诸葛亮的撤军的消息一传到成都,那李岩就故意装着大惊小怪的样子,说丞相怎么撤兵了呢?粮草很多啊,然后又上了一份报告给刘禅说,丞相撤兵是假的,伪退,目的是诱敌深入。
等诸葛亮回到成都以后,发现李岩在那里颠三倒四,于是诸葛亮就把李岩跟他所有来往的亲笔的书信,全部拿出来给刘禅看,这样一来,李严坦白交代,低头认罪,那么李严认罪以后呢,诸葛亮就上表后主,把李严废为平民,流放到梓潼。
李严被废的这个过程,情节可疑,为什么可疑呢?第一点,犯罪动机不明,第二点,作案手法拙劣,第三点,只有一面之词。就我们现在的史书上查不到李严自己的任何说法。所以,北京大学教授田余庆先生说,此案李严的所作所为,这个田先生给了八个字的评价,过于乖谬,不符常情。而且田先生还说,颇疑期间另有文章。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30 20: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