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大宋拥有了一位“静如处女,动如脱兔”的才女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7-01 12:20:00 来源:戏说三国

北宋元丰七年二月初五,也就是公元1084年3月13日,她出生了。李清照。

王维“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合二为一就是她的名字,清照。明月静,清泉动,合二为一又象征着高洁,似乎暗合了她的性格。

有时,她玩耍起很疯,像一眼泉水汩汩流个不停,不知疲倦尽情游玩。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有时,她娇羞起来很可爱,像一轮明月在云朵里若隐若现,半藏半露。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

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

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点绛唇·蹴罢秋千》

李清照就这样经常在不同风格之间快速切换,是一位有趣可爱甜甜的姑娘。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7-01 16: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李清照:不惧男儿置喙的词坛奇女子
...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月面桃花,她娇羞笑靥如同一轮明月,暗隐云层,若隐若现,半藏半露。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
2023-02-22 21:40:00
李清照:千年第一才女
...。同时父亲鼓励她多读书。这一时期她最有名的一首词《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这首词大约写于李清照十
2023-04-18 16:19:00
李清照家世背景强大,为何晚年生活得十分凄惨?
...之这种名师来教导她,所以李清照在少女时期就能写出《如梦令》这样流传千古的名词。《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在这
2023-06-08 21:18:00
“李清照”醉游水浒故地东平湖
...划了“李清照”醉游水浒故地东平湖。我甚至建议,将《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等相关名篇在大宋不夜城和东平湖拍摄成微电影,以抖音等现代手段进行传播营销,
2024-09-02 09:32:00
李清照诗词赏析:清新雅致与爱情俏皮
...词,一起体会李清照的柔美与刚毅吧!最清新雅致的词《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是李清照的成名之作。
2023-10-14 08:53:00
...不尽兴不罢休,玩起来没个完。她是有这种性格的,在《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中有“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一句,连跟朋友应酬喝酒,也是不醉无归先说定,何况是打麻将呢李清照的休闲
2023-08-31 20:35:00
爱上潍坊之文化篇④丨李清照与她的“世外桃源”
...渡,惊起一滩鸥鹭。”公元1099年,16岁的李清照用一首《如梦令》轰动了整个北宋京都,一时之间,无人不称颂。公元1101年,李清照与赵明诚成婚。公元1107年,赵明诚的父亲赵
2024-01-10 17:59:00
...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这是李清照在《如梦令》里边对少女时代欢乐生活的回忆。意思是说,我常常回忆起那次去溪亭玩的经历。那天玩得太高兴了,我们都喝醉了,等兴头过去,
2023-10-07 21:13:00
不愧是央妈!一次找7位“书卷气”美人演李清照,从此才女有了脸
...洋溢和对生活的热爱,与少年时代的李清照相仿。 在《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这首词中,李清照以清新别致的笔触描绘了酒醉花美的场景,旋律欢快,意境优美,这是她早期生活的情趣和心境
2024-02-22 12:22: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抗战回忆之二:情系“绍隆”——难忘的1939—1942 “慈幼院的难童生活”
编者按: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97岁的华中师范大学教授、著名农村问题专家张厚安专门撰写文章
2025-09-16 11:04:00
抗战回忆之一:一个“难童”的回忆 ——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永远的伤痛
编者按: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97岁的华中师范大学教授、著名农村问题专家张厚安专门撰写文章
2025-09-16 11:04: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峰“打卡南京其实是阅读《世说新语》的一种读法,反过来也可以说,阅读《世说新语》是打卡南京的一种打法……”9月14日
2025-09-16 15:57:00
孟府对联实地采撷
鲁网9月16日讯近日,记者跟随“跟着楹联游济宁”采访活动走进孟府了解到,孟府作为孟子嫡系后裔的宅邸,其春联习俗既传承了中国传统年俗文化
2025-09-16 16:08:00
孔府对联实地采撷
鲁网9月16日讯近日,记者跟随“跟着楹联游济宁”采访活动走进孔府了解到,孔府作为孔子嫡长孙的府邸,其楹联不仅是建筑装饰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5-09-16 16:11:00
五马祠街对联实地采撷
鲁网9月16日讯近日,记者跟随“跟着楹联游济宁”采访活动走进五马祠街了解到,五马祠街因明代孔尚经的家祠“五马祠”而得名
2025-09-16 16:17:00
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秋上太行,登临揽胜!平生快意,逸兴遄飞!蒙曼邀您上太行!
2025-09-16 21:12: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殷建光人类社会本应向着文明不断迈进,然而二战却将人类拖回野蛮的深渊。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的所作所为,便是这段黑暗历史中最典型的例证
2025-09-15 11:21:00
座落在湖北襄阳的“长渠”(又名“白起渠”“百里长渠”),始于战国,兴于唐宋,沿用至今2300余年。2018年,入选第五批世界灌溉遗产
2025-09-15 17:44:00
今天上午,湖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正式官宣:第二届楚文化节将于9月20日在荆州开幕。千年古城,立刻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2025-09-15 22:57:00
“鬻子救国”写大义:一个广东籍南洋小贩捐输抗战的家族记忆
几十年过去了,九旬老人郑社心还记得父亲说过的话:国家国家,没有国,哪有家?他的父亲郑潮炯,原本是到东南亚打拼的普通广东人
2025-09-15 20:11:00
弘扬三大精神 奋力建成支点丨云岭之战:红四方面军浴血奋战杀出重围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陈熠林 喻波)鄂陕交界的云岭山脉,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1932年11月11日,实行战略转移的红四方面军到达上津镇云岭一带
2025-09-15 21:05:00
晋祠水系丰富,饮马泉虽算不上其中的佼佼者,却也是一眼常年不涸的井。这样的井在晋祠并不少见。此井得名“饮马泉”,源于相传有三位帝王曾在此饮马
2025-09-15 18:34: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孙敬清青山埋忠骨,山河祭英魂。连日来,位于六合区的桂子山烈士陵园迎来一批批参观瞻仰的市民游客
2025-09-14 09:56:00
三面“杨靖宇支队”战旗已经抵达新民大街,途径新民大街126号,这里是伪满洲国国务院旧址,新中国成立后,原建筑被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接收
2025-09-14 10: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