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爱上潍坊之文化篇④丨李清照与她的“世外桃源”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1-10 17:59:00 来源:大众网

编者按:走遍千山万水,还是家乡最美。我们生在潍坊、长在潍坊、扎根在潍坊,这里的山水有灵性,城市有底蕴,街巷有故事,生活有烟火,一草一木让我们心欢,一砖一瓦让我们心安。即日起,大众网潍坊推出《爱上潍坊》系列报道,观美景、品生活、探街角,共同寻找爱上潍坊的N个理由。

大众网记者 姚双玉 潍坊报道

爱上潍坊之文化篇④丨李清照与她的“世外桃源”

(图源网络)

“泰沂沧溟,潍水白浪,人文辉光八千载,信美东方第一州”。潍坊,向来都是历史爱好者的偏爱之地,层出不穷的历史文化名人在这片土地上来来往往,给潍坊积淀了厚重绵延的文脉印记。

青州,古九州之一,有7000余年的发展史,5000余年的文明史,人文资源积淀深厚,地域文化特色鲜明。“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曾在这里生活了20年。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公元1099年,16岁的李清照用一首《如梦令》轰动了整个北宋京都,一时之间,无人不称颂。公元1101年,李清照与赵明诚成婚。公元1107年,赵明诚的父亲赵挺之失利倒台,赵家儿女受到牵连,成了庶民百姓,李清照与赵明诚离开汴京,来到青州,从此,开启了李清照与青州的故事。

爱上潍坊之文化篇④丨李清照与她的“世外桃源”

(图源网络)

青州山清水秀、民风淳朴,虽然脱离了达官显贵的身份,过着平常百姓的生活,李清照仍在青州度过了一生中最美好的幸福时光。在二人的住所内,李清照借用《归去来兮辞》中的“审容膝之易安”句,将书房命名为归来堂,将居室命名为易安室,并自号“易安居士”。夫妻两人把全部的精力都投放在金石、字画和古玩上,每得一本奇书,两人共同勘校,整理题签,时常指着满屋的书籍互相拷问对方。在《金石录后序》中,李清照这样记载:“余性偶强记,每饭罢,坐归来堂,烹茶,指堆积书史,言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页、第几行,以中否,角胜负,为饮茶先后。中,既举杯大笑,至茶倾覆怀中,反不得饮而起。甘心老是乡矣!”

夫妻相伴,研究金石,煮茶和诗,撰写典籍,一句“甘心老是乡矣”,写不尽对青州乡居生活的满意。然而,这种幸福安定的生活终有期限。

爱上潍坊之文化篇④丨李清照与她的“世外桃源”

(图源网络)

公元1120年,赵明诚被朝廷起用,赴莱州为官,李清照独自一人在青州生活。“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夫妻两地分离,孤寂的李清照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一剪梅》。据分析,李清照诗词创作颇丰,曾有《李易安集》12卷和《漱玉词集》1卷,但时值战乱,流传下来的不多。现存词作仅60首,且创作年代多不可考,从词作的内容和风格分析,在青州创作了有20多首。

公元1127年,“西兵之变”战乱之际,李清照离开青州。临走前,她将青州住处辛苦收集来的“书册什物”锁在屋内,结果全部在战乱中焚为灰烬,归来堂、易安室也被烧为平地。此后,李清照再未回到青州。

爱上潍坊之文化篇④丨李清照与她的“世外桃源”

(图源网络)

然而,美好总是刻骨铭心。经历了国破,家亡,夫死,毕生心血被毁大半,李清照自己身体也每况愈下,苦难之中,她仍怀念在青州的美好生活。在《上枢密韩公工部尚书胡公》中她写下:“欲将血泪寄山河,去洒东州一抔土”,这里的“东州”就是青州,写出了她对青州如“世外桃源”般生活的向往与怀念。

爱上潍坊之文化篇④丨李清照与她的“世外桃源”

(图源网络)

李清照在青州二十年,专心金石研究和诗词创作,给青州留下了一笔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无论是艺术成就还是人格魅力,“清照”文化都值得被深入挖掘和弘扬。

如今,在青州市南阳河畔的范公亭公园,伫立着重新修缮好的李清照纪念祠,由李清照纪念馆、四松亭、顺河楼组成,纪念馆内有易安居、归来堂、溪亭等景点。纪念祠将成为研究、展示和传承“清照”文化的重要基地,也会在青州历史文化发展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10 20: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潍坊青州市第一届李清照诗词文化周盛大启幕
...报道四月的青州,春风如诗,翰墨生香。4月19日,第一届李清照诗词文化周在潍坊青州市范公亭公园门前广场盛大启幕。开幕式现场,文化名家齐聚一堂,全国李清照形象海选嘉宾以“李清照回
2025-04-19 19:18:00
爱上潍坊丨这是一座没有围墙的“书城”
...养育一方英才,郑板桥竹影映民生,范仲淹忧乐系家国,李清照妙笔惊风云,贾思勰农书惠万世……(图片来源于网络)潍坊为何能守住这千年文化底蕴?且看每天早晨图书馆前排起的长队。台阶上
2025-08-02 13:47:00
第五届中华诗人节暨第三十七届中华诗词(李清照词作)研讨会召开
4月26日,第五届中华诗人节暨第三十七届中华诗词(李清照词作)研讨会在山东潍坊青州开幕。云门酒业作为战略合作企业参加开幕式、《海岱青州》主题晚会等多项活动。来自中华诗词学会的领导
2024-04-28 16:14:00
潍坊青州:国风新玩法引爆研学新体验
...晚报·齐鲁壹点 秦国玲 通讯员 李哲“五一”假日前夕,李清照诗词文化周在潍坊青州市盛大启幕,蒙曼、杨雨等全国知名历史文化学者齐聚古城,让千年前的平仄韵律在当代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2025-05-11 00:29:00
第五届中华诗人节在潍坊青州隆重开幕
...城。4月26日,第五届中华诗人节暨第三十七届中华诗词(李清照词作)研讨会在山东潍坊青州开幕。中华诗人节是为广大诗词爱好者提供诗词交流平台的国家级大型盛会,自2018年起已成功
2024-04-26 14:58:00
第五届中华诗人节暨第三十七届中华诗词研讨会在青州举行
...明”为主题,第五届中华诗人节暨第三十七届中华诗词(李清照词作)研讨会开幕式在青州举行。大会由中华诗词学会、中华诗词研究院指导,山东诗词学会、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主办,潍坊诗词学
2024-04-28 17:19:00
潍坊历史文化的“520”
...仍在零距离传递着传统之美。历史名人的“浪漫密码” 李清照的“520”:潍坊下辖的青州,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隐居之地。她的“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或许是最含蓄的
2025-05-20 19:35:00
诗词主题演出《从长安到临安》将于7月21日潍坊大剧院上演
...深邃哲理生动再现。观众将有机会与李白、岳飞、杜甫、李清照、苏轼、辛弃疾等古代文学巨匠“零距离对话”:在长安城中,看诗仙李白挥毫泼墨,感受其“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豪情万丈;在临安
2025-07-08 13:33:00
潍坊青州:大学生“青春赋能”,宋韵古籍“活”社区
...过贴画、书法、短句拼贴等趣味形式,将“三贤”事迹和李清照经典词句融入个性化手账;活动高潮聚焦李清照,大学生深情讲述其青州岁月的雅致与悲壮,并带领孩子们齐诵《夏日绝句》,激发家
2025-08-14 19:50: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中华文明的根系深植于农耕文明的沃土,而粮食作为文明存续的物质基础,早已超越物态范畴成为政治伦理、社会秩序与文化认同的根基
2025-09-30 13:41:00
哈尔滨文庙举办纪念孔子诞辰2576周年活动
2025年9月28日,黑龙江孔子研究会部分文化志愿者、孔子后裔联合发起共同纪念孔子诞辰2576周年系列活动。9月28日9点28分
2025-09-29 10:50:00
乙巳年祭孔大典|卜子后裔纪念先贤卜子诞辰2532周年活动在曲阜孔庙隆重举行
鲁网9月29日讯(记者 卜宪国)9月28日上午,乙巳年祭孔大典|卜子后裔纪念先贤卜子诞辰2532周年活动在曲阜孔庙隆重举行
2025-09-29 14:33:00
白衣传薪火,盛世谱华章
中国吉林网 吉刻新闻 记者 张宁
2025-09-29 17:01:00
“仁礼天下 和合大同”临沂孔庙2025祭孔大典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通讯员 李益千雪9月28日上午,临沂孔庙举行2025乙巳年祭孔大典,纪念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诞辰2576周年
2025-09-29 22:29:00
六朝博物馆常设展上新,张昭墓金印首展
六朝博物馆常设展上新,张昭墓金印首展两砖两印“有故事”,“三国迷”大饱眼福张昭墓出土印章。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董家训 摄南报网讯(记者朱彦)去年年底发掘出的东吴“首席文臣”张昭的金印
2025-09-29 07:07:00
重识孔子丨自称无人理解的孔子,到底有多少“粉丝”?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孙远明9月27日晚,2025中国国际孔子文化节开幕式暨第二十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孔子教育奖”颁奖典礼在曲阜尼山举行
2025-09-28 10:56:00
【舌尖上的魏集】“食”光有你 “魏”享中秋
“食”光有你 “魏”享中秋中秋夜,一家人吃团圆饭才是人间至味,这个中秋,跟着这份食单,让每一口美味都盛满吉祥,每一次举杯都映着圆满
2025-09-28 15:01:00
李育善:《童年与故乡》序
百善兄长我十多岁,祖居棣花街 道。我的祖母也是棣花贾塬人,加之我的叔伯姑父李成群又是百善兄的叔父。说起来 ,我和百善兄还有一层亲戚关系
2025-09-28 17:14:00
文明中国看河南丨打卡河南宝藏书院!《岳阳楼记》的诞生地藏不住了
大河网讯 (记者 朱丽文)你,或许没听说过花洲书院,但你一定听过《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就是从花洲书院走出的著名诗词之一
2025-09-27 11:26:00
桥瞰黔景·古桥遗韵|祝圣桥:“缅人骑象过桥来”的历史见证
㵲阳河潺潺流水之上,镇远古城祝圣桥连接山水、沟通往来,犹如一道飞虹,横跨数百年的沧桑。这座始建于明万历年间的青石大桥,不仅是古城连接两岸的交通要道
2025-09-27 16:02:00
桥瞰黔景·古桥遗韵|北盘江铁索桥:贵州第一座铁索桥
“北盘江波涛汹涌,两岸峭壁对峙,铁索桥36根铁链横跨江面,这座明代开始的‘滇黔锁钥’见证了西南400年来的历史变迁。”晴隆县文物管理所原所长陈亚林站在北盘江畔感慨
2025-09-27 16:02:00
这是一片英雄的土地李文豪鲁网9月27日讯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举办抗战题材长篇小说《白光》新书发布和座谈会
2025-09-27 17:53:00
古人做的紫禁城圆明园纸质建筑模型,能有多精致?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9月26日,“始作以成——从烫样说起”展,在北京恭王府博物馆乐道堂展厅开幕
2025-09-27 18:19: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古人秋游玩啥?都在吉林这件扇面里
国庆将至,又到了秋游好时节。古人对秋日出游的喜爱,丝毫不逊于现代人。从流传千古的诗文到传世的书画,处处都留下了他们秋日赏景的身影
2025-09-27 23: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