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莲池月洞间 解锁孤山边的艺术秘境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5-02-09 07:26:00 来源:杭州网

杭州日报讯 孤山路,一条位于西湖之中的诗意之路,总是熙熙攘攘,吸引着无数游客慕名而来。在这里,浙江省博物馆孤山馆区静静伫立,其内珍藏的文物跨越千年时光,诉说着历史的厚重与沧桑;声名远扬的楼外楼,则以独特风味的杭帮美食,引得四方食客纷至沓来;“行到白沙堤尽处,居然人尽识俞楼”,俞楼这座承载着一代国学大师俞樾往昔生活印记的旧居,散发着浓厚的文化底蕴,让人不禁遥想大师当年的风采。在这几座标志性建筑附近,一堵粉墙黛瓦的传统中式院墙悄然隐匿其中,这里便是孤山路31号,西泠印社。

院墙东边,一座月洞门静静敞开,两扇红漆木门散发着古朴的气息。门洞的上方,一块黑字黑框青底的石刻匾额格外醒目,“西泠印社”四个行书大字,出自第四任社长沙孟海先生之手,笔力苍劲,气势不凡。不过,这看似简单的四个字,竟成了游客们的欢乐源泉。有人把“泠”误看成“冷”,有人将“泠”认成“今”。据说曾有两位年轻姑娘站在门口,一个认真念出“杜即冷面”,另一个还笑着打趣“就在这家吃吧,冷面吃着凉快”。此外,关于“西泠”二字的读音,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西泠印社第六任社长启功先生曾参加社里活动,发言时提到好几处“西泠”,有人在旁边小声提醒他,应该读“西冷”呀。启功先生笑眯眯回了一句:“你冷,我不冷。”这些误读,虽显稚嫩,却也为这处文化宝藏增添了几分趣味性。

穿过月洞门,仿佛踏入了一个神秘的艺术世界。刚一进门,向左望去,一方清幽雅致的“莲池”便映入眼帘。其实它原来的名字还要精致些,叫作“小莲池”,又名“小方壶”,开挖于何时已无从知晓。莲池在1953年时曾被填埋,但在1982年西泠印社建社八十周年前夕,它得以重新疏浚开挖并精心布置。池中睡莲亭亭玉立,莲叶层层叠叠,红鱼在其间穿梭嬉戏,若隐若现。每一滴水都仿佛流淌着千年的诗意,承载着古人的浪漫情怀。在水中靠近竹阁的太湖石上,刻着西泠印社社员李伏雨篆书的“莲泉”二字,字体古朴典雅,与莲池的清幽景致相映成趣。

莲池东面,立着一块社员题名刻石,这是为纪念西泠印社建社八十五周年而刻制的。刻石高158厘米,宽32.5厘米,采用海宁青石制成。正面刻有“西泠印社建社八十五周年纪念社员题名”,四边则刻有134名社员的题名手迹。这方条型狮钮石刻印章“利用巧色,因材施艺”,石章顶部蹲着的雄狮,造型生动凝炼,猛威沉着,颇具生气,意趣盎然。社员题名出自名家手笔,围着石印四面,似类石印边款,更显得别有一番古朴之趣。

沿着莲池向前望去,整个西泠印社的美景便如同一幅徐徐展开的山水画卷。社址占地面积5950平方米,建筑总面积千余平方米,包含多处明清古建筑遗址。这些建筑居山而建,分为上、中、下三部分,各具特色,与周围的自然环境完美融合。

步入月洞门右手边石壁上,镶嵌着一方印社砖画,制于印社成立八十五周年。‌“涛声听东浙,印学话西泠。”当时西泠印社为立社八十周年添置印石,由陆抑非先生在重阳雅集上题写‌。这副对联与丁茂鲁先生绘制的“西泠印社图”相得益彰,图中细致地描绘了印社现存的主要建筑,为这座古老的印社增添了一份艺术的气息。图的右侧,文字详实介绍了西泠印社的历史渊源。

西泠印社是我国研究金石篆刻的著名学术团体,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由篆刻家丁仁、王禔、叶铭、吴隐共同创立,印社成立十年后,艺术大师吴昌硕被推举为首任社长。印社以保存金石、研究印学闻名于世,是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社内保存浙江最早的东汉《三老讳字忌日碑》。此外,社内还有不少石刻和摩崖题记,都具有重要的历史和艺术价值。西泠印社不仅文化底蕴深厚,自然风光也十分秀丽。亭台楼阁错落有致,建筑依自然山势而建,布局精巧,独具匠心。柏堂、竹阁、仰贤亭、四照阁、观乐楼、华严经塔等景点散布其间,景色清幽雅致,尽显西湖园林之精华。

近年来,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印学文化,西泠印社孤山社址连同后孤山路上的中国印学博物馆一起,进行了全方位的保护提升。这里增加了大量科普性视觉内容,方便观众更好地认识印学、了解西泠印社的历史和文化。

如果你也来到杭州,一定不要错过这个宝藏之地,这里既有承载历史的厚重故事,还有充满惊喜的奇妙景观。亲自来感受西泠印社的独特魅力吧,相信你一定会被这里深深吸引,流连忘返。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2-09 0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山增添了无尽的历史韵味与自然灵秀。而位于孤山南麓的西泠印社,更是以那精巧别致的园林布局,勾勒出一幅幅令人心旷神怡的全景画卷。这里的每一砖一瓦,每一草一木,似乎都在诉说着西泠先
2024-09-01 07:25:00
“婺风入西泠”杭州日报讯 2月27日,“婺风入西泠——西泠印社金华籍社员作品展”在孤山举行。金华素有“历史文化之邦、名人荟萃之地、文风鼎盛之城、山清水秀之乡”的美誉,先后涌现了黄
2024-03-03 07:04:00
西泠印社:回望百廿风华 薪火永续延绵
庆祝西泠印社建社120年系列展正在举办中,包括在浙江展览馆举办的西泠印社百廿成果汇报展、社员作品展、社藏捐赠菁华展(2019-2023)以及在杭州画院举办的2023海内外印社联展
2023-11-13 08:18:00
...西泠镜像”专栏已悄然走过十载春秋。这十年,专栏围绕西泠印社“保存金石,研究印学,兼及书画”宗旨,用文字与影像精心雕琢岁月,每一篇文章、每一幅画面,都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百年印
2024-12-08 07:06:00
...间畅叙幽情的场景,令无数后人心向往之。120余年历史的西泠印社也有着悠久的雅集传统。早在1915年,就有南社与印社两大学术团体共与雅集的记载,但是百余年间几度中断与恢复。20
2024-04-14 07:17:00
体验传统文化 感受艺术魅力杭州日报讯 近日,由西泠印社主办的端午假期系列研学活动在西泠印社孤山社址举行。端午节,又称端阳节,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始于春秋战国时期,是集拜神祭祖
2023-06-25 07:19:00
杭州日报讯 11月7日,由西泠印社、韩国篆刻协会联合主办的“中韩篆刻书法作品交流互鉴展”在孤山开展。韩国篆刻协会成立于1974年9月,由金永基初任会长,此后历经8名会长,现任会长
2024-11-17 07:09:00
...洁,为其“天空之城”的称号增添一丝美誉。走进馆内,西泠印社孤山社址被“复刻”在场馆中心的屏幕上,百廿西泠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此次开放的空间是六、七层的展览区,展陈面积1.1万
2024-09-30 07:12:00
杭州日报讯 近日,西泠研学暑期系列活动在西泠印社孤山社址圆满完成。本次活动以暑假为契机,为假期中的学生、家长及广大篆刻爱好者们提供了一个学习传统文化的研学平台,在炎炎夏日中释放学
2023-09-03 07:02: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