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明代宗是如何将一副好牌打坏的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0-14 16:58: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明代宗是如何将一副好牌打坏的?

明代宗是如何将一副好牌打坏的

或许是瓦剌人的阴谋,总之,明英宗归国后,大明帝国变得很不安宁。昔日的皇帝成了上皇,昔日的郕王成了今上,现实如此残酷而惊喜。一山不容二虎,对于明英宗朱祁镇的归来,明代宗朱祁钰很不情愿,主要原因就是担心明英宗复辟,抢回原本属于他的皇位。为此,明代宗不得不狠下心来,将明英宗软禁在了南宫。

太上皇帝,无非就是个耀眼而又惨淡的角色,有名无实,有位无权,没他不少,有他则多。在明代宗看来,明英宗活着回来,就已经对他的皇位构成了威胁;只要明英宗还活着,他就睡不踏实。毕竟,明英宗之前在位十四年,根深蒂固,虽然失位,但其影响力还在,那一班老旧官员还有效忠前主的意愿;他们认为,“太上出狩,非为游畋,为国家耳”,以至于“天下人心向幕不衰”。

明代宗并非多心,也并非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皇权至高无上,谁人不觊觎?就连鸠占鹊巢的明代宗本人,在坐上皇位一年后,在面临迎回上皇的尴尬问题时,也曾说“朕本不欲登大位,当时见推,实出卿等”,言语中流露出了对皇位的眷恋和对明英宗归国的抵触,直到手握军权的于谦一语定乾坤,说出“天位已定,宁复有他”的话,表示力挺当今皇帝,明代宗这才放下心来。明代宗如此,那么一个当了十四年皇帝的人,因为变故一下子失去权势,明英宗能甘心吗?

皇位有了新主人,且既成事实,明代宗又不肯让位,明英宗很无奈,但没有办法。不过还好,自己的儿子朱见深为太子,明代宗死后,皇位最终还会传至自家,明英宗虽不甘心,但为了儿子,他还能忍气吞声,而明代宗对他却像防贼一样,唯恐他借助太子的影响力复辟。两年后,也就是景泰三年(1452年)五月,明代宗玩了一手绝的,即废掉朱见深,改立自己的儿子朱见济为太子。消息传到南宫,明英宗未免恼怒,复辟之心顿起,为此也做出了一些动作。

当时,南宫有一名太监,名叫阮浪。为了复辟,明英宗将随身的一个镀金绣袋和一把束刀赏赐给了阮浪,目的是让他以此为信物,悄悄与外界取得联系。阮浪不负所托,将明英宗的信物转送给了门下一名叫王尧的太监,王尧前往卢沟桥后,行事不谨慎,被锦衣卫指挥卢忠察觉,于是“进酒醉之,解其袋刀入告变,谓南宫谋复皇储,遗刀求外应”。明代宗大怒,在杀掉了阮浪、王尧后,“犹欲穷治不已”。此后。明代宗明显加强了对明英宗的监管,南宫大门上锁灌铅,南宫附近树木砍伐殆尽,加派锦衣卫昼夜巡防,只留下一个小洞传送食物。

明代宗认为,明英宗被困住了,太子也换了,这样就万无一失了。然而,到了次年(公元1453年)十一月,太子朱见济病死,明代宗又没有其他儿子,国本又成了帝国大问题。一时间,群臣建议重新立朱见深为太子的呼声很高,甚至有人建议,明代宗重新尊崇明英宗,给予政治上的优待,“太上皇帝君临天下十四年,……是天下之父也。陛下宜率群臣每月朔望及岁时节旦,朝见于廷安门,以极尊崇之道”,结果遭到明代宗的摧残迫害,“下锦衣狱鞫讯,体无完肤”。

接下来的几年,明代宗卯足了劲,仍未能生出儿子。景泰七年(公元1456年)十二月,明代宗病重,“以储位未定,中外忧惧”,册立太子的事情再次被群臣提起。当时,明代宗有三种选择,其一,立外藩为太子,外藩必感激涕零,这样,他身后的名号、牌位、祭祀都没问题;其二,重立朱见深为太子,朱见深在太子地位失而复得后,日后为君也会感激他这个叔叔;其三,让位明英宗,明英宗复辟后,难免会对他进行清算报复,这是明代宗最不情愿也最难以接受的。

选择一或二,杜绝三,是明代宗病重时亟待解决的大事。然而,明代宗优柔寡断,未能实施。身犯病重,又在身后问题上犹豫不决,不少大臣对明代宗有了看法,也让有心建立“不世之功”的石亨、徐有贞、曹吉祥等人以及有着强烈复辟意愿的明英宗,有了武装夺权的机会。景泰八年(公元1457年)正月十六日晚,石亨等人发动“夺门之变”,次日凌晨,明英宗成功复辟,“鸣钟鼓”,宣告重新登位。当时,明代宗“方病卧,闻钟声,问左右为谁。既知为上皇,连声曰:好!好!”(见《明通鉴》)

怕什么,偏来什么,明代宗防了明英宗近七年,最终还是没防住。当断不断,必受其乱!此情此境,明代宗说出这两个字,内心极其复杂,涵义也极其复杂,应该说,这既是大势已去的失落,又是无可奈何的叹息。总之,明英宗复辟,对明代宗来说,是他三种选择中的下策,也是最坏的消息。对明英宗禁而不杀的妇人之仁,让明代宗付出了惨痛代价,帝号被废,被人勒死,寿陵被毁,痛斥其“不孝、不悌、不仁、不义,秽往彰闻,神人共愤”,谥号“戾”。明宪宗朱见深即位后,改追谥号“恭仁康定景皇帝”,字数虽少,但毕竟承认了他是皇帝;直到南明弘光时期,明代宗才有了庙号。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14 20: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被软禁在南宫的明英宗都干了些啥
...日,明英宗兵败被俘。九月初六,郕王朱祁钰即位,是为明代宗,遥尊明英宗为太上皇帝。景泰元年(公元1450年)二月二十一日,身在瓦剌的明英宗,又生下一子,即第四子朱见淳,生母为王
2023-10-14 19:35:00
当了八年皇帝,却被咸鱼翻身
...清算,诛杀了在北京保卫战中立有大功的于谦,数日后,明代宗朱祁钰也离奇死亡!那么,这次政,变为什么会如此轻易就成功了呢?其实只要看清了明朝的实际状况,就不会觉得奇怪了!从封建法
2024-04-29 09:53:00
盘点明史上先后用过两个年号的皇帝
...为重,君为轻”的口号,危急时刻立明英宗朱祁镇的弟弟明代宗朱祁钰为皇帝,以挫败也先的阴谋,尊称明英宗朱祁镇为太上皇。就这样,皇帝朱祁镇和朱祁钰的角色转换完成。立了新皇帝后,明朝
2023-04-25 14:18:00
作为一国弃子的朱祁镇,是如何实现复辟的呢
...然,也是北元残部始终无力南下中原、硬实力不足所致!明代宗朱祁钰对权力与政治缺乏最底层的认知,让朱祁镇避过了复辟道路上最大的风险明代宗朱祁钰是个好皇帝。他是太祖朱元璋之孙、宣宗
2024-04-29 10:11:00
“夺门之变”于谦为何不反抗,保护明代宗
大明景泰八年(西历1457年)的一天,武将石亨联系大臣徐有贞以及阉人曹吉祥等野心家,利用景泰帝患病的机会,发动“夺门之变”,将被景泰帝囚禁的明英宗从囚禁之地——南宫救了出来,并于
2024-04-26 17:36:00
为何说“夺门之变”是改写明朝政治走向的一件大事
...,是改写明朝政治走向的一件大事。事情说起来很简单,明代宗病了,不能理政,石亨、徐有贞、曹吉祥、张軏等人趁机发动武装政变,攻破南宫,迎立被软禁在此七年之久的太上皇帝明英宗复位。
2023-10-13 15:59:00
她是罪臣之女,与皇帝同病相怜,封妃后活到了83岁
...堡之变改变了一切,明英宗御驾亲征,却被瓦剌人所俘。明代宗朱祁钰以皇弟的身份继位,遥尊明英宗朱祁镇为太上皇。一年之后,当朱祁镇回到京师,一切都已经改变了。他走的时候,浩浩荡荡几
2023-06-13 14:01:00
剖析明朝英宗和代宗这两位皇帝
...世界,要从景泰五年,公元1454年,七月份,开始说起。明代宗朱祁钰找来进士王重,让王重牵头,在朝野内外再找上二十多号文人雅士,然后把他们全部下放到地方,当然不是去做官,而是去
2024-04-20 15:35:00
皇位争夺与兄弟相残:明朝‘夺门之变’中的权力与情感纠葛
...就推举朱祁镇的弟弟郕王朱祁钰为皇帝,主持朝政,是为明代宗。随后,于谦率军成功抵御了瓦剌军,双方议和。瓦剌首领见明朝有了新帝,朱祁镇不能作为人质威胁明朝了,已经没了用处,所以同
2024-02-16 05:28: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央媒看太原9月19日,新华社《中国网事》栏目报道了位于太原市杏花岭区的二战侵华日军“太原工程队”旧址,这里曾是日军的战俘集中营
2025-09-20 07:24:00
9月18日,“致敬英雄·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主题活动在清徐县烈士陵园举行。清徐县党员干部、公安民警、少先队员、抗战英烈子女代表等各界人士百余人
2025-09-20 07:24:00
中国最能吵架的邻居城市,抢人,抢钱,抢高铁
作者:野庐河南南阳、湖北襄阳,中原腹地一对命运交错的双生花。俩城市同在南襄盆地,相距不过两百公里,高铁半小时便可互通。地缘联系造就了经济
2025-09-20 04:19: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朱彦最早的“南京面孔”长什么样?南京先祖的衣食住行有何特点?最早的南京城里有什么?……南京市博物馆(朝天宫)“江之永矣——江南地域早期文明特展”正在举行
2025-09-19 14:49:00
160件文物静静陈列在盘龙城遗址博物院,从新石器时代一直跨越到明清,跨越数千年时光在此相聚。一场名为“江流万古——长江流域古代文明瑰宝展”的盛事
2025-09-19 15:57:00
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9月17日至18日,由中国出版协会古籍出版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古工委”)主办,贵州出版集团、贵州人民出版社承办的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2025-09-19 17:21:00
杜兴成新作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 周进朗诵
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作者:杜兴成朗诵:周进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中轴线上,儿孙相伴家人行。大栅栏,一条古色古香的街巷
2025-09-19 20:59:00
名不虚传、个个千年!河南这些小镇入列→
大河网讯 (记者 刘瑞朝)武则天沐浴过的温泉镇,齐桓公光临过的召陵镇,以造纸业出名的纸店镇,唐代高僧玄奘故里缑氏镇……每一个地名
2025-09-19 21:15: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古代人的“航空”梦就在吉林的这面铜镜里
人类对蓝天的向往,从古到今。但谁能想到,千年前的“航空梦”竟被镌刻在一面藏在吉林的铜镜上,那就是延边博物院的金双仙飞天纹铜镜
2025-09-19 21:59:00
史料里的家国情怀 | 陈蕴瑜:战地遗书饱含深沉之爱
在安顺市平坝区天龙镇,一座石木结构的屯堡民居静静伫立,这里是抗日英雄陈蕴瑜将军的故居。踏入院中,与正房相对的照壁前,是将军的遗像
2025-09-19 23:04:00
铭记“九一八”| 黔山忠魂
9月18日,当肃穆的防空警报在贵阳南明河畔响起,警示世人勿忘国耻。我们也铭记,地母洞那象征的文化守护之光。这座深藏于鹿冲关森林公园的溶洞
2025-09-19 05:17:00
1937年,抗战烽火燃遍祖国大地,杭州文澜阁《四库全书》在战火中命悬一线。面对三部藏书被毁和藏书地沦陷的绝境,贵州以血性与智慧扛起守护中华文脉的重任
2025-09-19 05:49:00
9月18日,黑龙江省档案馆首次公布“侵华日军强征及奴役中国劳工”专题档案62件,深刻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期间“劳动统制”政策的罪恶本质
2025-09-19 07:52:00
纪录片|铁证:阁楼收藏家的抗战记忆
记录“九一八事变”的日军手牒,让人胆寒的日军防毒面具,印着“北支事变”字样的画报,南京被攻陷后的城市照片……在收藏爱好者周沧海的阁楼里
2025-09-18 14:43:00